人有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我自忖,大约算一个后知后觉者吧。经过了40年,才有点明白:
会刊至关重要 中国有好传统。中华、新光、甲戌三大邮会,都有会刊相伴而生,同行共荣;其他的邮刊,也与当地的邮会星光互照。集邮注定了不是浅层次的商品买卖,而是一种高雅的文明活动。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摔打吆喝,而是炉火纯青的文献积累。协会并非政治或军事组织,人们因兴趣而业余相聚,东西南北,相对松散,靠什么拧成一股绳呢?会刊不可或缺。有主心骨,有热心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乃得经久不息。
一份刊物要办出特色不容易,40年坚持不渝更不容易。会刊是协会的性格与作风的折光,从中可以体现是否胸怀宽广,和谐宽容,严谨专业,兴致勃勃。回顾《上海集邮》,有编者常年执笔,借邮票缅怀先烈,爱党爱国矢志不渝。戴定国网讯打开世界之窗,领先全国,始终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黄山是海外的投稿“新秀”,终于发展成老辣的专栏作者。徐金德善于运用网络资料,捕捉文献焦点,满足读者需求。宝木立足市场,高瞻集邮文化,懂经而不落铜臭。近几年,又有苏州的文史专家,军队的高级将领,频频撰稿,令杂志大为增色……以上挂一漏万,无非是说,今天的杂志全彩印、新面貌,非一日之功。这同历任党的领导的呵护、支持分不开,与编辑部的好风气分不开。几十年来,从南到北,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千辛万苦办出来的邮报邮刊,好好地,突然夭折,令读者扼腕叹息!而《上海集邮》遭遇的“长官意志”,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坚持!
草创往事最堪回味 唐无忌回忆录讲到筹建上海市集邮协会,印象中最有趣的是:由于筹备组召集人胡辛人是卫生部门的党组书记,大家商量事儿就借用医院的储藏室。晚上,储藏室里的人体骷髅模型,在光影摇曳下微微晃动,令人汗毛凛凛……
80年代,市邮协的会址在延安中路545弄(明德里)71号,那是一条典型的老上海新式里弄,建于1927年,共有118幢连排三层红砖石库门楼房。南北主弄贯通延安中路与巨鹿路。那时候我家住南京西路,每月都骑自行车去明德里“会员之家”,真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记得协会用的那个底层客堂间,并不宽敞,办公区域几乎延伸到天井,到处堆积着纸品盒子和书报杂志。工作人员都不年轻了,非常热情而认真,与会员谈笑风生,手写的会费单据,就像铅字排印一样工整。我常想,社会上许多人为了衣食而被绑在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上,而集邮工作者从事的是自己的爱好,所以才那么开心吧?在最具老上海风味的市中心弄堂里,有这么一家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集邮协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真像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
我的真名叫李德铭,常有人错写为“李德明”,所以对“明德里”记忆犹新。最近,骑了电动车去寻访明德里市邮协的旧址。从巨鹿路“明德里”门坊进去,通延安中路的大铁门锁住了。我又绕到延安中路,贴着高架桥下,找到了454弄“明德里”的正门,门坊一旁,红砖高耸的山墙上 ,标明“1927”字样。走进弄堂,却找不到71号。见84号后门出来一位卖相挺括的老人,我趋前请教:“老伯伯,71号哪能寻勿着呀?”“拆脱勒!廿多年前造延安路高架,明德里拆脱了前头两排!”哦!就迪能,当年“客堂间里”的笑声,市邮协初创者们忙碌的身影,就只能够留在阿拉的心里厢了。
改革、开放与“集邮热” “集邮热”是改革、开放的一枚成果。上海市邮协首任会长胡辛人,是一个真正的爱邮者,他深知收藏无法闭户造车,集邮离不开交易。当中国大陆向市场经济转轨时,他率先大力提倡开放集邮市场,为上海的“集邮热”搭建了舞台。后任的王观锠会长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协会在于活动”,落实到工作实践上,令手下的“内阁成员”忙得不亦乐乎,也给会员们带来不断的惊喜 。
在八九十年代的“集邮热“时期,在市邮协、市职工邮协等支持下,我先后举行了3次个人邮展,并连续出版了20本集邮著作。高峰是1998年上海集邮大楼启用,纪念第29届世界邮政日,同时揭幕《林霏开珍藏世界邮票小型张展览》。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一起光临,在王会长陪同下,耐心地逐框参观5000种外国小型张,听我介绍了1923年卢森堡发行的世界首枚小型张后,还热烈地讨论起来。记得当天老同事、主持人张培和曹可凡都来捧场,广播连续剧《滑稽王小毛》的扮演者王汝刚,第二天才赶来集邮大楼,错过了开幕式,连连埋怨有关部门通知不周。那些日子,会长常对外地来宾推荐“上海林霏开的集邮散文”,很看重《上海集邮》杂志上的“土特产”。
协会干什么,会刊做什么?对此,章程上都有明确规定,我想补充一点个人的肤浅体会。
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兴趣,走到一起来了。参加协会是自觉自愿的,“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协会是一个自娱自乐、互娱互乐的俱乐部——“要求勿要太高噢!”从大处着眼,集邮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枝,党和政府都积极投入,予以扶植。从群团组织的特点来看,浓厚的兴致产生凝聚力,收藏得益、知识得益、心情得益、交友得益,这里有许多赤诚为会员服务的志愿者。中国的特点,集邮协会既有贵人,更多平民;郭润康了不起,就在于他不摆老资格,始终平等待人,坚持倡导大众集邮、快乐集邮、节约集邮、创新集邮。协会的宗旨是什么呢?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唯一的服务对象是人民,是会员,绝无其它,不要相信其它短视的说法。
会刊不能板起面孔训人,而应多登会员喜欢的、需要的图文。40年的《上海集邮》能够形成海派特色,就是因为顾及了从老克勒到新上海人的口味。办杂志要面向社会,不仅注意会员的要求,还要吸引更多的非集邮者,努力普及集邮常识,培育更大的读者群。杂志应具备学术性,在专业问题上不闹笑话,争取有一定的知识深度,但更大程度上要拓展趣味性,以便捕捉更广泛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
忽然想起鲁迅和季羡林 有一张老照片:鲁迅抱着一周岁的儿子,鲁迅自题曰:“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周树人(鲁迅)先生是晚育优生学的模范。儿子取名“周海婴”。海婴海婴,上海出生之婴儿也。我觉得,《上海集邮》这本杂志,也若一个海婴,今天已长成健康的中年人了,而编者、作者,很多人逐渐老了。今年改成全彩色版以后,必将有更多的“后浪”继往开来。
据说学者季羡林说过这样的话:“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不动。”如果真有此话,我愿乖乖地蜗居,尤其全球疫情未消,出境旅游亦成泡影。现在我除了每天游泳,其它时间都宅在家里,翻翻邮册,偶尔网购一点便宜货。每月初,翘首以盼的是《上海集邮》杂志。衷心祝愿协会兴旺,会刊兴旺,诸君健康,前程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