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发报刊”大多以为是中国特色,殊不知公共邮政的兴盛正是得益于报刊发行,中西历史概莫能外,用近代中国人的话讲,叫“用人多而发送勤也”。新闻史常说欧洲公共邮政与定期出版制度同期壮大(16世纪末),诞生于德国的第一份日报也与德国邮递实现每日递送相关(17世纪下半叶)。有了报刊发行,邮递业才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并为后来合公私为一体的国家邮政埋下伏笔。
图1
中国赢利性的新闻业可追溯到宋代的“供朝报”,明代又有民间“抄报行”。清代,影响最大的是邸报。邸报本为各省驻京提塘官雇募匠人,将自六科传抄的谕旨、题奏,以及京中各部院议复奏准应行发抄的事件,刊刻刷印发递本省各级官员。早期邸报由于无封面、无报头,名称极多,有邸抄(钞)、京报、京抄(钞)、阁钞、朝报、抄报等。雍正时,“科内书办串通提塘,将硃批转卖京报处……以至闲散官员皆可买阅。”所谓“京报处”即小报房,各省驻京提塘“省费惜劳”,促使这种民营报房走向兴盛。自乾隆至清末,北京民营报房有十多家,所出皆以“京报”名世。同时有人在官马大道沿途的良乡、涿州翻印京报,称“良乡报”“涿州报”,兜售给进京官宦并发递外省。图1为同治年间北京聚兴报房刊印的“京报”。
不过,英国新闻史上有一样比中国强,那就是议会政争导致了新闻自采自编,百花齐放。17、18世纪之交,每周在伦敦出版的周刊多达22种,新闻信亦盛行不衰,由此不但英国得以全国通邮,报人之间的竞争还促进了邮速的提高。从18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末,伦敦到格拉斯哥的邮发时间从10-12天锐减到62小时。北美殖民地和美国最早的报纸亦与邮局有关,乡镇邮局即为公共会场,邮政局长往往兼任报刊编辑。
罗兰·希尔即由关注大众教育与廉价新闻而立志改革邮政,使“1便士邮资”与“1便士报纸运动”相呼应。19世纪40年代,廉价邮政取得成功,50年代,英国廉价报纸亦获成功。
清代,塘报(邸报)经营本自邮驿派生,官办京报发行遍及各省,有的将“提塘”印于报头,或盖上“京发”“飞星捷报”印戳。比之欧西新闻信,清朝提塘亦“私行探报,先期传播”。这种采编内阁发抄之外的消息自清初就有,六科小吏与提塘官等以为副业,曰“黑本通抄”,夹于邸报之中发送,称为“小报”“小抄”,很有市场。然而,皇权专制下,“小报”的命运只能是禁绝,统治者将其视若洪水猛兽,雍正斥之:“伊等借邮传之名,作奸滋弊”。
鸦片战争后,士大夫阶层迫切需要新闻传播,然而清廷闭关心态更甚,连提请中央正式办报的建议也被无情驳回。咸丰年间,江西巡抚张芾多次奏请朝廷刻印邸报,广为传播,但皇帝不仅不同意,反而申斥他“识见错谬,不识政体”。官家这条路就这么堵死了,可官家向来靡费,提塘到了晚清因经费无着,每况愈下。
图3
民间报房却自乾隆后渐入佳境,特别是塘递的衰落更显其优势。民间报房与民信局关系密切,有的根本就是一体经营。民国初年的新闻史大家戈公振说道:“据北京报房中人言,清初有南纸铺名荣禄堂者,因与内府有关系,得印缙绅录及京报发售。时有山东登属之人,负贩于西北各省,携之而往,销行颇易,此辈见有利可图,乃在正阳门外设立报房,发行京报,其性质犹南方之信局也。”图3为通过另一家杜记报房寄递到北京的实寄封,封背盖“回信送前门外打磨厂长巷三条胡同北口外路南杜记京报信局”名址宣传戳。
图4
据说京报订户,一般府县不过几份、几十份,不足以维持送报人的开销,因而送报人就兼捎书信、包裹、银两。据说“一个送报人,最初不过自己背一个小褥套,内装报之外,便是自己的行李,慢慢生意越做越发达,物品自然越多,一人背不了,就雇驴,再多就雇车,甚至有特别用一伙计作为帮手的。”从留意报业史料的剧作家齐如山的这番回忆中,也可体察到民间报房与民信局的共生关系。图4实寄封封背盖“回信送北门外洋货街东口路南聚兴杜记京报局”名址宣传戳,这应该是聚兴报房与杜记报房合办外地发行,于是两家的信局业务也联合了起来。此封与图2所示一样,仍为北京恒义隆商号寄其天津分号。
清末,京城中送报的山东大汉据说有200多人。由山东人控制并形成同业公会的送报业本来为公共邮政在大城市的自我萌发创造了极好的空间。而据传教士观察:“在中国各省,有上千的人以重抄或摘录京报为生,用以供给无力购买全份京报的读者”。1849年来到北京的俄国外交人员则描述说:“在北京还有一种人,他们衣衫褴褛,走街串巷,那模样甚至就像挂着一堆碎布条的晾衣架……他们还大声吆喝,我们起初把他们当成是乞丐,但是马上发现他们说唱的内容不大对,尤其是他们手里还拿着一捆纸。原来,他们是在卖新鲜事儿,而新鲜事儿就是在北京城发生的事。不清楚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写的,还是替别人散发。他们只是在大街上讲这些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并且总是擅于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下来,吸引人们来买他手里的小报。这些小报最多也就卖到三、四戈比的价钱。于是哪里失了窃,哪里出了风流韵事,谁挨了板子等等,一天之内全城里的人都知道了。”由此可见“晾衣架”般的自媒体有着怎样的市民情趣和市场。只是中国摩肩接踵的大城市中不但未能自产公共邮政,亦未能自生现代报刊。
致谢:图2、图4由范利清先生提供!
————————————
参考文献:
[1]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5卷[M].北京:故宫博物院,1929:14.
[2]伊·费·克鲁森什特恩.“希望号”和“涅瓦号”1803-1806环球航行记:第2卷[M]//
伍宇星.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25.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5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60.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汇译[M].合肥:黄山书社,1998:886.
[5]王时敏.西庐家书//王欣夫.八年丛编:三·丙子丛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朱传誉.中国新闻史[M].台北:学生书局,1979:90.
[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33.
[8]齐如山.清末京报琐谈[M].//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48.
[9]叶·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M].阎国栋,等,译.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183.
[10]支庭荣,邱一江.外国新闻传播史[M].天津: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