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邮政人、新中国出色的邮票工作者和集邮工作者沙子芬先生于2016年7月26日13点19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1岁。沙子芬,1925年出生于湖北宜昌的一户邮政家庭,1940年在重庆加入中华邮政,服务于抗战时期的邮政总局所在地黄桷垭邮局。稍后,入总局机要处。抗战胜利后,飞赴南京参与接收敌伪邮政。1949年5月在上海参加人民邮政,先后在华东邮政总局、华东邮电管理局邮政处、邮电部邮政总局业务处做乡邮、军邮工作。“文革”初期,下放邮电部湖北阳新“五七”干校。1973年分配到邮电部邮票发行局,负责资料档案室。1984年调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负责宣传和文字编辑工作。
沙子芬在邮票发行局期间,正值“文革”结束,集邮活动百废待兴之际,1978年以“法兴”(发行谐音)职务署名发表了《中国邮票在国外》,被认为是“文革”后首次由国家宣传邮票的“中央级”报道。此后,又以资料室署名和个人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多篇介绍清代邮票、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邮票的文章。1978年,作为顾问促成峨嵋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片《中国邮票》顺利上映。1979年起,在参与落实政策并动员集邮家向国家捐献的过程中,沙子芬经办了一批爱国集邮家和邮政前辈的后代向国家捐献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香港孙騄芳先生捐献的“临时中立”大全套大连票、林卓午之子林孝祥先生捐献的周恩来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在“文革”结束后,还抢救了一批珍贵的清代邮政文物,其中有被北京菜市口邮局当作零售报刊案板的“大清邮政总局”牌匾,有差点被邮电部一位司机拿回家做沙发料的“大清邮政官局”牌匾,还有北京西直门大街民居砖墙上的石质“大清邮政支局”匾额。
作为与各地集邮家有广泛联系的资料档案室负责人,沙子芬参与筹备并组织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邮展,并在1982年当选集邮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1983年被聘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987年被授予第一批荣誉会员称号,1991年被聘为第一届集邮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7年成为名誉会士。他利用各种机会与集邮家广交朋友,虚心求教。20世纪80年代,以单位名义牵头编写一部《集邮辞典》,沙子芬将编辑工作委托给上海集邮家刘广实,从而吸引了陈湘涛、马任全、史济宏、王纪泽等深孚众望的老一辈集邮家的热心参与。沙子芬利用出差机会一一登门造访,与老集邮家结下深厚情谊。辞典于1988年顺利出版。
编写一部权威的解放区邮票目录,是全国集邮者多年的热望。80年代初,沙子芬领衔展开前期工作,根据杭州集邮家张包子俊的推荐,赴浙江诸暨借调时任供销社营业员的俞炳森全脱产赴京创作,并邀请了刘广实、居洽群、韦介夫、陈纪昌、陈明昌、杨立、刘汉超、李登汉、何宏、沈曾华等各地有名望的区票研究者共襄盛举。区票目录最终在1988年出版。1988年,《集邮研究》复刊,沙子芬担任编辑直至1991年底该刊再度停刊。《集邮研究》是当时惟一的全国性集邮学术刊物,深得海内外集邮家好评。沙子芬调任集邮联及返聘阶段,相继参与了《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苏区卷和西北卷的编辑,《中国集邮史》的编辑、审稿,《中国集邮大辞典》的撰稿、编辑和审稿,并受聘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目录》修订委员会委员。
沙子芬先生以舞勺之年加入邮政,服务邮政与集邮竟达51年,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对海峡两岸的邮政合作充满关切。他的一生工作勤勉,早年在重庆黄桷垭邮局,即因服务周全,而得到邮政总局管理层的赏识,调入总局机要处。解放后,沙子芬工作更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政治进步,于20世纪50年代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旧中华邮政留用人员中是不多见的。沙子芬在工作中始终精益求精,从不争名争利,忍辱负重,一切以事业为第一,赢得了同仁和集邮者的广泛敬重。作为一名跨越了两个时代的邮政老人,他的一生值得后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