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甲戌邮史研究会在赵涌集团公司会议室举行月度例会,与上海体育集邮研究会举行集邮联谊活动(2017.6.10,下午)全景,正中发言者:李祥华,其左:陈佩
这是潘光华撰写的一本《捃邮随笔》——这句纯属废话,作者邀我写序,就是要我说说这本书和写这本书的人。以下言归正传。
这是一本海派集邮文化传人写的一本饱含海派集邮文化风味的集邮随笔集。
写书的人名叫潘光华,今年虚岁八十三(与我的学兄唐无忌同年)。他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人刚刚赶跑了东洋人,各阶层民众都满怀热情地盼望建设一个繁荣、富强、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的年代,这时,他开始集邮了。他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他家境充裕,虽然还是一名在校的学生,但尚有可买不少邮票的余钱。然而他始终把集邮当作愉悦身心的课余或业余爱好,没有把它当作“正业”,而另有处世立身的事业。这是当年当地许许多多同龄集邮者都曾有过的集邮经历。再后来,他也像许许多多同龄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思想改造、脱胎换骨、大“革”文化的“命”,直至迎来了集邮复苏的春天。他没有一位拥邮百万的长辈,也没有在家门口的邮票店里拜师学艺,及至他退休又被延聘后回到上海,集邮社团、集邮商铺、集邮传媒已是花团锦簇、大非昔比了。作为一名资深集邮人士,他十分自然地被延入一个沪上集邮界高端人物聚会的松散群体。他身材颀长,相貌堂堂,衣冠楚楚,举止优雅,谈吐谦和,很快就成了这个群体的座上常客。
这是一个由原新光邮票会会员牵头的沙龙,每周聚会,饮茶聊邮,达到了当年周今觉等创立海上邮界联欢会的宗旨“通声求、联气谊、增兴趣、资讨论”。新光邮票会是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之前,会员最多、影响最广、年份最长、成就最大的中国集邮团体,1925年成立于杭州,1938年起发展于上海,1948年协办当时中国前所未有的最大邮展后不久,因时局不靖,停办会刊、停收会员,终于至1954年停租会所、停歇聚会而烟消云散。集邮复苏后,各地老会员纷纷跃起,创会元老和当年的中兴名宿都担任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副会长,更多老会员担任了省级集邮协会的顾问或副会长,1983年获全国集邮联同意,以“原新光邮票会老会员联谊会”名义恢复活动,挂靠浙江省集邮协会,上海的老会员即以小组形式归口“联谊会”,而主要的活动形式就是“新光集邮茶座”。
本书的作者没有在吸收会员的年代加入新光会,只是徘徊在新光会的门外,但从他的集邮资历和生活年代来看,应是最接近老会员的人士之一,在沙龙中与众友的相处非常融洽。茶座最早的发起人年事已高,顺理成章地交接给相对年少的老人,又经数年,茶座召集人和主持人的接力棒就交到了当年不是会员、现已胜似会员的潘兄手上。正因当年不是会员,为免“冒用”之嫌,而正好国内研究集邮史影响最大的邮会来此招募会员,他顺势恭敬地“卸下”老招牌,改用甲戌邮史研究会上海小组的名义继续新光集邮茶座的活动。甲戌上海小组在上海市集邮协会的“户口簿”上就是上海甲戌邮史研究会,潘兄是它的创会会长。
书名《捃邮随笔》,首字用了一个非常用字,初识此字,仅需读它右边,捃邮就是集邮,全因避免撞车,决非故弄玄虚,只是口头介绍最好补充一句“此‘ 捃’不是那‘军’”。
书内邮文的体例如书名——随笔,篇幅比论文短小,笔法比论文活泼。本书就像作者在茶座上的谈话,亲切和谐,不瘟不火,娓娓动听。本书内容的题材广泛,涉及集邮的主要类别,传统、专题、邮政历史,集邮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都很扎实;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集邮本身的历史,谈到许多名人,如周今觉、朱世杰、马任全、张包子俊、赵善长、孙君毅、钟韵玉、徐星瑛、谈佐麟、郭润康,等等,甚至还有今已鲜为人知的旅沪白俄集邮家;谈到许多老地方,例如中华邮票会的旧址、集古社的旧址、奥伦多邮票公司的旧址、1950年俄侨邮展的旧址等,作者除了回忆外,还查阅老地图,还亲自寻访这些旧址,不仅告诉读者,文献记载的老路名现在叫什么,更为不易的是考证到已经改过的老门牌号码现在是几号。
全书洋溢着海派集邮文化的神韵。什么是海派文化?海派集邮文化又是什么?前者可在网上查阅,后者可能要另写一篇专著。好在你们手上已有《捃邮随笔》,读它一遍,即使找不到确切的定义,但已可领略上述神韵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