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外国人取中文名字时,多会根据其外文原名的发音,将原姓原名逐一音译成中文。绵嘉义的西班牙语全名为Juan Mencarini,其中Juan为名,Mencarini为姓。如果根据西班牙语的读音来音译的话,他的中文名就应该是“胡安•绵嘉义”。正式场合或文书中可称呼其全名“胡安•绵嘉义”,或直接称谓其姓“绵嘉义”,家人或好友间更可直呼其名“胡安”。
绵嘉义来到中国后不久,便于1881年元旦进入大清海关任职。在中国海关工作,自然要有一个中文名字,当时他依据其姓Mencarini的发音,并依照中国人的取名习惯,给自己取了三个字的名字“綿嘉義”作为其在海关的正式中文用名。他撰写的文章——《大清帝国》(El Imperio Chino)曾发表于1904年1月30日出版的西班牙杂志《海洋生活》(La Vida Marítima)第75期,文中介绍道:当欧洲人来到中国时,第一件事就要给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就拿我来说吧,认得我的中国人都叫我绵嘉义(Mien Chia-Yi),这是最接近Mencarini发音的名字。其中“绵”为姓,“嘉义”是名(图1)。由此看出,绵嘉义来到中国后,就已入乡随俗地“改姓换名”了。这也正是中文的文献资料中,鲜少用到其原名“胡安”的原因。
图2
后来,大清海关出版的《题名录》及各种文件中也均使用这一中文名字(图2)。
离开海关后,他还在上海开设了贸易公司,公司的英文名称是Mencarini & Co.,而中文名称则为“棉义公司”(图3),当然也有记录为“绵义公司”的(图4)。不知这是否是其本人或家属的另一种中文名呢?
1928年,在加入中华邮票会时,他又采用“绵”的另一种繁写体“緜”报名,所以《中华邮票会会员录》记录为“緜嘉義”(图5)。
一些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对其中文名字还有很多的译法,如绵嘉理义、绵嘉礼义、棉嘉义等,台湾还曾译作曼卡瑞尼、明嘉理尼的。这些译名中以“绵嘉理义”最为著名。
现今的资料已基本统一使用“绵嘉义”了,毕竟这是他正式的中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