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黄山松(学名:台湾松),是独特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中国特有的种,性喜充足阳光,生命力顽强。任是贫瘠石缝,高山之颠,酸性薄土,它们也能稳稳扎根,健康成长。除了黄山以外分布在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广大地区,我们都可以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邂逅这种常绿乔木。它们矫健的身姿,秀丽的遒枝,碧绿的针叶,不怕悬崖峭壁,任尔东南西北风,会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人总结出黄山松具有“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这不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吗?
黄山一向以“奇松、怪石、云海”等“三绝”著称。其中的松即黄山松。清代黄山慈光寺住持海岳在《黄山赋》中描述:“黄山奇松多矣!有负石绝岀,干大如胫,而根盘以亩计者;有以石为土,其身与皮皆石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面复横者;有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不一而足”。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团结松、连理松、竖琴松被誉为黄山十大名松。当然,迎客松(1997—16—1,图1)名气最大,曾两上邮票,多次登邮资片。它长在玉屏峰东测、文殊洞之上。树高10.1米,已历800多寒暑。它低斜、伸展的枝柯,尤如向来宾伸出欢迎的手臂。游人至此,会心一笑,爬山的疲惫一扫而空。黄山名胜“梦笔生花”(普 21—7,图2)之花亦为一株黄山古松——扰龙松,它生在黄山北海散花坞一块形似毛笔的奇石之颠。唐代李白(J92—1)曾赋诗咏道:“山涌玉毫架更奇,天公巧设是何时?若能借此生花笔,写尽人间万首诗。”不过,当年诗仙歌咏的原树早已枯死,一棵塑料树曾鱼目混珠17载。2004年,重新在原树位置移栽了一棵黄山松,并养护成功,景观从此恢复纯天然。在黄山,松涛阵阵,古松成林之处如万松林(特57—7)者甚多,引得无数游人乐而忘返。
安徽九华山回香阁附近也有一颗迎客松,当然名气逊于黄山大哥。但此山的一棵凤凰松(1995—20—6,图3),依靠奇特的外形、华茂的枝叶、厚重的历史承载,被李可染称赞为“天下第一奇松”。此松扎根九华山闵园回龙桥东北,相传为南北朝名僧怀渡手植,距今约1500年。树高7.68米,树径0.99米,拜高山条件所赐,此树顶平似旌,枝分三股,犹如凤凰展翅。松尾处竟然还有一枚“凤凰蛋”——一块很大的园石。不论是迎客松,还是凤凰松,都属黄山松。
庐山植被茂密,种类丰富,单松科就有金钱松、马尾松、黄山松等。著名的庐山石松(T67—6,图4)即为黄山松。石松从锦绣谷蟾蜍石旁迸出,劲干遒枝,与云浪雾霭为伍,成为庐山名胜之一。江青所摄《仙人洞》即在此选景(文7—6)。
黄山松既是诗人歌咏的对象,同时也是画家青睐的题材。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十上黄山,黄山松等奇妙景观令其狂喜,他留下了“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的名言和《黄山云海奇观》(J60—1)《黄岳人字瀑布》(2016—3—3)等大量佳作。虽然,此二图分别以描绘云海、瀑布为主,但它们也不忘反映古松倩影。潘天寿以大自然为师,他多次登临黄山,《黄山松图》(1997—4—1,图5)为其杰作之一。此画题款“黄山始峰头之古松,柯铜根石,郁勃鬅髫,真千年奇物也。偶然忆及,即记写之。”透露出一位画家胸中的浩然正气——一如他笔下黄山松石凿铁铸的傲岸精神。师松龄,以刀笔塑造了多姿多彩的黄山松形象。表现黄山松、石、云的邮票《黄山》(1997—16,图6),是师松龄运用“既有线又有面,并结合西洋绘画技巧的新徽派版画技法”而创作的。这套邮票广受好评。
中国画强调笔墨意趣、笔墨技法,其中墨法就有泼墨、破墨、积墨、宿墨等多种,而“墨分五色”更令人叹为观止。画家无疑是墨缘深深的,书法家就更依赖墨了。离开了墨,就无所谓中国传统书画。而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徽墨最受书画界推重。作为“文房四宝”(2006—23)宝中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之一的徽墨(2006—23—2,图7),产自黄山徽州一带,松烟为其主要原料,并以黄山松烟为佳。松烟墨特别适宜作画,这应该是黄山松对中国书画的另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