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的旧建筑不断走进历史。如今,在大世界附近留下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似乎只有青年会、南京大戏院和大世界本身了。笔者就读格致中学时,每天必经大世界,对这座建筑颇有兴趣,一直关注与收集其相关封片。今值大世界百岁生日暨重新开放之际,整理藏品及所识,以飨同好。
砖木建筑时代(1917-1928)
大世界建造前,它所在的地块并无人气和名声,今天它门前宽阔的西藏中路和延安东路连路面也不存在,而是两条水道——周泾浜和洋泾浜[1],直至1915年[2],大世界开幕前两年才被填没。这块约1.47万平方米的地块原先乏人问津,地价低廉,后因填浜筑路,为它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商人黄楚九在1916年末将其买下,用以建设当时最大的游乐场所。法租界当局认可此举能够带来此地的繁荣,对此大加赞赏。
图1
位于法租界的大世界于1917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开幕,最初的建筑都是木料平屋[3]。尽管大世界从未迁址,但最初的大门并不开在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延安东路西藏中路东南角,而是开在西新桥,即今延安东路云南南路路西南角(图1)。当时的大世界内,带有梯形尖顶的五层建筑叫大观楼(图2)。在其顶层游人可以看见当时上海的大观,或许这就是其得名的来源。大观楼的底层为大世界入口。此处路口即为洋泾浜西新桥旧址(图3)。
图4a
摩天轮是当时大世界的著名游艺项目之一(图4,上海印刷公司)。《申报》上大世界的开幕广告就有“升高椅、升高轮”。据当年的游客回忆,“大轮盘直径总有从地下到三层楼的天花板那么高,轮盘上每隔相当距离,用铁索系着类乎黄包车身的座位,轮盘有机器旋转循环上下,这个玩意儿就叫轮盘黄包车,游客们坐在黄包车上,到顶高点的时候,可以俯瞰全市,但究竟太危险,后来到底一个游客由上面跌下来死了,被当时法租界当局禁止。” [4]在明信片上,也能看到摩天轮背后大观楼的梯形尖顶(图5)。
露天影戏场是大世界的又一处招揽客人之处。这个影戏场在大观楼背后,“轮盘黄包车”的北面(图6,上海周聚康西书社)。一块约10米宽的方形幕布前放了十几排座位。当时放映的大多是外国电影、滑稽片。许多以往只听中国戏曲的游客可能原是来听京剧或昆曲的,既然“电影场不另取资”[5],往往出于好奇也就尝试了这种西方的新兴娱乐方式。电影刚在上海盛行的1920年代初,这样的搭售为电影在中国的普及带来了很大的推动。
大世界为了吸引客人,还在其中收纳了许多珍奇玩意和展览供游人观赏。1921年《申报》广告上罗列的“陈设异葩”就有“小庐山(图7,周聚康版)、嘉卉珍禽、体育游戏、哈哈奇镜、动物园、博物院、熊虎猿鸟”。
图8除了室外娱乐项目外,室内娱乐项目也不乏游人。如共和厅(图8,周聚康版)是当时大世界颇为著名的娱乐大厅。最初的主要功能只是一个高档茶室,之后慢慢发展成了可边看戏边饮茶的房间。品品香茗,喝喝凉茶,尝尝点心,听听曲子,看看影戏,不亦乐乎。再往后,其用处变得可谓五花八门,且不仅限于美术展览、设宴庆祝、召开股东大会、美国名犬表演、奇禽异兽展览、月(门)票开奖,1920年代中后期常常有女艺人来唱戏,“群芳会唱”在《申报》广告上几乎每周都登。共和厅前方的空地也活动多多,如菊花大会、赏鸟等。
图9a
大世界建筑从最初的全木料平屋开始,之后进行了多次改造[3]。木建筑后期,入口处顶部的梯形尖顶被改造成了两层六角形尖塔,似乎是今日大世界入口建筑上“大蛋糕”的雏形(图9,Mactavish洋行)。此片于1931年6月23日上海寄德国不莱梅。Mactavish洋行为设在外白渡桥北堍、今上海大厦处的照相器材店。片图上,“大世界”招牌下方悬挂着《 七剑十三侠》的广告。《 七剑十三侠》是根据1901年同名侠义小说改编的京剧。上海当时的戏院里,这些长篇的戏通常分成很多部分,每月只演小说中的几回内容。感兴趣的观众隔一阵子去看新的一出,类似于今天的追剧。这种连台本戏的京剧形式正是从20年代的上海流行起来传遍江南。这种京剧情节生动、有头有尾、通俗易懂,深受平民大众的欢迎。据《申报》广告可知,这部《 七剑十三侠》在大世界内乾坤大剧场1921—1923年连演三年,共16本。除了演出广告外,大世界的建筑立面商业广告(尤为香烟广告)也开始初具形态,大观楼四楼阳台外是“小囝牌香烟”广告,这是黄楚九大昌烟公司1918年推出的牌子,香烟盒上的“小囝”就是黄楚九的外孙曾维祺。
图10a
钢筋混凝土新建筑(1928—1933)
现在可见的大世界建筑是1928年周维基重新设计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图10)。大门开在西藏中路延安东路东南角,主楼顶部为标志性的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六角形奶黄色尖塔,传闻言此塔为黄老板镇压风水所用[5]。片图所示为其翻新之初模样,三楼阳台上有“百龄机”广告,“蛋糕”右侧有克雷斯勒汽车广告。“百龄机”为黄楚九所开药房1923年推出的保健品,意为可获活到一百岁的机能。此前大世界曾邀请寿星来参加百龄大会,为“百龄机”宣传[6]。
大世界名副其实,吃的玩的样样都有,甚至连银行也有。其正面左侧建筑的三楼有“上海日夜银行”的牌子,该行于1919年由黄楚九开设,24小时营业。因银行设定的最低开户金额极低,一元二元都可开户[7] (1920年工厂工人月薪大致为9元左右[8])。吸引了许多来游玩的普通民众。积少成多,黄楚九依此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利用这些资金,黄开设制药厂、香烟厂,在热闹地区开西药房、理发厅等[9]。然而正是这家给他带来极大财富的银行最后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灾难。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上海,市场萧条,黄开设的商店收益大减。街头巷尾流言四起,存户纷纷向日夜银行提款。黄竭尽其力借款应付挤兑。但终因索债日甚,令其积忧成疾,于1931年病逝,日夜银行也随之倒闭。很快,对大世界觊觎已久的黄金荣接手了黄楚九创立且苦心经营16年的游乐场。图11
荣记大世界(1933—1954)
介绍老上海大世界的资料会给人一个经典印象:大门立面上张牙舞爪的各色广告(图11)。片图所示为30年代后期黄金荣时代大世界正趋于鼎盛的模样,尽管尚不能反映出40年代更为夸张的畸形繁荣。此时的大世界招牌上方,已多了“荣记”两字(图13)。大世界南面的青年会大楼也已落成。“克雷斯勒”汽车广告换成了文字广告,“蛋糕”左侧添加了标志性的“白金龙香烟”霓虹灯广告。中国通商银行取代了原来日夜银行的位置。主立面的每一层都被广告占据:“五星啤酒”“槟榔牌香烟”“蓝买司干香烟”“烟台啤酒”“亚林防疫臭水”“司丹康”(发油)。“百龄机”广告还在原来的地方。此片于1948年8月26日由驻沪美军通过917号军邮局寄美国新泽西州Bloomfield。
图12a
这是大世界的鼎盛时期,每日人流量都达数万,甚至十余万。然而这也为一个悲剧埋下了伏笔。1937年8月14号,中国空军在轰炸日军出云舰的返航途中,不慎将一枚炸弹误落在人流密集的大世界门前,伤亡数百人,一时令普善山庄的龙门路材栈“堆尸如山”[9]。大世界以及周围的废墟清理和整修直到9月还在进行。10月起,大世界恢复营业。在1937年淞沪会战后直至全面沦陷前的“孤岛”时期,地处法租界的大世界还是人气暴满,夜场也是人来人往(图12,美新洋行(Rembrandt Studio)出品),片图所示约为1938年时的夜景。上海的霓虹灯自20年代中叶出现,30年代开始流行。“白金龙”霓虹灯就在这时安装的[10]。在“蛋糕”下方还可见“鑫记大舞台西游记”广告。这家九江路上的戏院是黄金荣门徒开设的。《西游记》从1935年一直演到1940年,共42本。此片于1940年1月18日由上海寄德国维也纳(此时奥地利已被纳粹德国合并)。
图13
劫难后,大门上方霓虹灯招牌已由之前的黑体字异体“大卋界”换成了楷体“大世界”(图13),这个细节可作为判断图片大致年份的便捷手段。
全面沦陷和国共内战时期,大世界明信片多为翻印战前旧片。抗战胜利后大世界更加繁华,但这种繁荣是畸形的:广告牌铺天盖地,正立面上的窗户几乎不再透光,来往人员也更加复杂,流莺、迷信活动泛滥,许多娱乐设施充斥低级趣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人民政府的安排下,大世界组织了多次大清扫,游乐场内低级的娱乐活动逐步减少,广告牌也被慢慢拆除。
大世界的新面貌(1954—1987)
1949年后的最初几年,大世界虽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仍由黄金荣管理。1953年5月,黄去世。次年,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大世界[11]。1955—1958年,大世界短暂改名人民游乐场(图14)。至1954年,大世界的立面上只剩一块“黑白牙膏”广告(位于原“白金龙香烟”处)。原先广告牌的位置换成了各个时代的不同标语,代表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
图15a
1959年4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上海市》明信片,全套中有大世界1张(图15),此时大世界已恢复原名,片图上大世界招牌上竖有“贯彻总路线、向文化革命进军!”标语牌,其左右两侧墙体上分别设有“迎接文化革命高潮!”“坚决彻总路线”的标语。体现了1958年5月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正式制定总路线后的政治形势。此片贴邮票4枚,合计面值35分,1959年7月10日由上海寄瑞典,不符1958.1.1—1976.12.31期间国际航空明信片邮资(43分),但未作欠资处理。
1965年6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明信片(图16),片图为1964年建国五周年国庆期间的大世界,楼顶的标语换成了“开展文化革命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体现了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精神。此片于1965年10月2日由上海寄东德图灵根。
这一时期的大世界不仅拆除了塔楼上的栏杆,还拆除了面阳台上的栏杆,等于拆除了阳台。大世界显得简洁大方,棱角分明。招牌也从左读换成了巨大醒目的右读字样。
1966年11月6日,“大世界”的大字招牌被砸毁,改名东方红游乐场。之后不久改作外贸仓库,1974年又改为上海市青年宫[12](图14)。青年宫时期的大世界不对外开放,没有明信片记录这时的大世界。
图17a
复业与停业(1987—2003)
80年代起,青年宫内的游乐设施逐渐恢复。到1984年,里面已有场子可以跳舞、听音乐、猜灯谜、喝茶聊天了[13]。1987年1月25日,70岁的大世界正式复名营业,开幕典礼在这天晚上举行[14]。门口挂着红底白字横幅“大世界娱乐中心开业典礼暨联欢晚会”。改革开放的新风让大世界的立面重新延续40年前的传统,“蛋糕”的第二三四层上分别挂有“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空调机厂”和“香雪海电冰箱”广告,都用霓虹灯。大世界的招牌改为竖写,贯穿建筑的二至四楼,使用红色霓虹灯,在其下方并有横写的蓝色英文招牌GREAT WORLD ENTERTAINMENT CENTER(大世界游乐中心)。塔楼上均是广告。夜色中的大世界闪亮着五彩斑斓的光辉,让老游客们似乎又回到了半世纪前。这时的大世界门前已增添了一座人行天桥[15] (图17,西湖摄影艺术出版社)。此片于1987年12月20日由上海寄云南。
复业的大世界起初生意不错。随着90年代末各种新型娱乐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大世界吸引大众的能力渐渐消失。世纪之交,大世界里有的剧场已冷清到上座率不到三成[13]。某个营业日甚至出现只有一名客人的冷清场面[16]。2003年“非典”来袭让本来不多的游客数量继续锐减,不得不暂时关闭。“非典”过后,在上海娱乐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世界的地方戏曲、杂耍魔术已很难匹敌其它娱乐场所。无法力挽狂澜的大世界只能由暂停变成了无限期的关门。
图18a
长期关门与重新开放(2003-2017)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世界曾在2009年进行了修复。恢复了60年前消失的阳台和栏杆,把窗户还原成老式的木制窗框(图18)。此片于2013年9月17日由上海寄英国华威郡。今年3月31日,大世界重新向游客开放,笔者至今未见其新图明信片。
大世界明信片的收集
大世界明信片在上海风景片中出现较少,且有几个时间段在明信片上出现空白:约1940-1958年间、1966-1987年间和2000年至今。有幸的是,早期片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影像资料,至少涵盖了当时流传的大世界十景中的四景:小庐山边孔雀屏(图7)、高大无比共和厅(图8)、小蓬山畔大仙亭、跑冰场作月圆形、飞船木马升高轮(图4、5)、二层楼上招鹤亭、四望台高共可登、大观楼顶宝塔灯(图2、9)、各杂耍场闹纷纷、三处戏场多名伶。但尚未见反映国内溜冰场之嚆矢的片为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