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林霏开:1840前后

$
0
0

图1

集邮几十年,我收获两个比喻:“移动世界”和“编年史一角”。手持小镊子,在邮册里移动丰富多彩的各国邮票,我把它比喻为“移动世界”。从1840年到1945年,选择性地收集每年1枚或数枚实寄封片,同时参阅相关年份的邮票和小型张,这种集邮,我称之为“编年史”。各国人等在付邮过程中,不经意间,留下了佐证历史的印记。起初我把它估值很重,后来渐想,雪泥鸿爪也有偶然性,仅能看作“编年史一角”吧。

史前封,例如1802

邮票诞生以前的实寄封,集邮界称之为“史前封”。在我的收藏里,有一枚1802年的英国实寄封,盖有红色的皇冠免资戳(图1。信里说什么呢?主要说的是关于租金、债券、利息、支票、收据、信用等金融往来,写信人签名开出了151210先令0便士的支票。这件用鹅毛笔书写的史前封,向我们展示了200多年前英国的经济生活,在浓雾笼罩的伦敦古宅里,有一套繁复的金融制度正在运转。

这一年,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企图在伶仃洋登陆,被闭关锁国的清廷勒令阻止。

 

鸦片战争


图2
   集邮者迷恋1840,因为那是“黑便士”诞生的年份。其实,比起真正的历史大事而言,区区“方寸”又何足道哉。对中国人来说,1840年最重要的是鸦片战争。请看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型张(图2,纪念碑背面,由毛泽东主席起草、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最后一段:“……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人把这次战争称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战舰高挂米字旗,以洋枪洋炮掩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殖民者呼喊“吾王万岁”的“吾王”,就是“黑便士”上的维多利亚女王。“日不落帝国”最强盛时期的印记,留在“黑便士”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年份,也因“黑便士”而更好记忆。

图3
   “黑便士”的孪生兄弟是马尔雷迪邮资封与邮简(图31840年加贴黑便士的马尔雷迪实寄封)。漫画形式表达了当时的文化趣味。宗旨是颂扬“日不落帝国”的贸易交往遍天下;众所周知,画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出现了穿长袍、拖大辫子的中国商人的背影。

图4

1840年,在英国,正是饮茶之风从贵族的奢侈习尚推及中产阶层之际,漫画的讽刺、揶揄,在大量仿制马尔雷迪封的民间产品中,变得越来越夸张、离奇。不少图画嘲弄王室,大胆地涉及宗教与政治。这些引起广泛兴趣的马尔雷迪衍生品,日后变成了收集、研究、拍卖的独特专题。当然,对中国人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是,仿制封中出现了与鸦片战争有关的镜头:一个拖长辫子的中国人,正用铲子把贩卖鸦片的英国商人铲出去!(图4,英商桌上盒子写着“OPIUM”——鸦片)

这个信封,我过去曾作过简单介绍,似乎没引起广泛的注意。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仿制封的重要性,因为:一、1840年是世界邮票史的开端,也是世界集邮史的起源,但是,无论何种局部的史实,都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大格局。而恰恰在1840s的年代,发生与存在了具有鸦片战争印迹的邮品,这在邮票史与集邮史上,都是无可替代的重要一笔。二、仿制封能涉及鸦片战争,说明这场战争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对英国政局造成了震荡。傲慢的海洋霸主横行四方,所向无敌,不料遭遇长辫子的中国人的“铲除”,这一回的惊恐与恼羞成怒,非同小可。欣赏这枚170多年前的漫画信封,我觉得,比“黑便士”与马尔雷迪原封,更有特殊的意义。三、我们能找到比这更早的鸦片战争集邮品吗?很难的。英国人也不会去强调这个信封的这一角落。但是,我愿花53.5英镑(含邮资)将它从伦敦竞拍回来,因为它对于“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历史很重要,对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很重要。

1840s

1840s——加上S,包含19世纪四十年代的10年间。历史往往有一段模糊期、伸展期、泛溢期。不同日子的“黑便士”实寄封,印证了英国邮政改革的最初状况。蓝便士、红便士的登台,使这部舞台剧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化。


图5

黑、蓝、红便士邮票中,蓝便士最漂亮。在岁月检验下,实寄封上的黑便士,往往如同墨涂涂;红便士不够鲜亮(他们的“红”近乎棕色);而蓝便士独显典雅,雕刻版刀锋毕露。我有一枚无齿蓝便士双连实寄封(图5,盖了由线条组成的椭圆形销票戳,邮票下还有含日期(1841815日)的红色马耳他单线十字戳(很像十字形的领结),信封上龙飞凤舞的地址用鹅毛笔书写。反复欣赏之余,不免奇怪:折叠的信纸内,为何不落一字呢?难道寄信人纯粹为了收藏么?还是后来人刻意制作的“实寄封”?继续检查了其它十余件黑、蓝、红便士实寄封,确实还有若干件仅为“空壳”。由此我也更加重视实寄封的书信内容了。


图6

1844718日的一枚无齿红便士实寄封(图6,是从伦敦威斯敏斯特寄往南太平洋的诺福克岛(英属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部分),印有教堂牧师的一封格式信 ,大意是敦促收信人赶紧办理“非居民证件”。信中说:

你的非居民证件已由温彻斯特主教签署……为了你的安全,我根据议会的法案提醒你,你应该将一份你证件的副本在一个月内交给教堂的执事,由他们存放在教区;而由教堂执事制作的同样的副本,将由登记官或其他官方人员在教区……公开宣读,因此,你应该尽快办妥你的许可证件。邮票和手续费的金额为2英镑2先令0便士,需要你通过查林十字街支付的邮局汇单汇给我,一旦收到汇单,就会寄去你的证件。


图7

这封信非常有意思,我从中了解了这样几点:一、老英国管理体制之严密,从殖民地来的人,必须在限期内办理“非居民证件”;二、教廷势力之强大,许多事情都授权给了主教、教区、执事,官方与之配合密切;三、在1844年,1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处于“日不落帝国”的领域内,从大西洋上的英伦本土,寄往遥远的南太平洋岛屿诺福克(图71974年诺福克岛地图小全张),已实行44年的均一邮资制,1封格式信的花费,依然是微不足道的1便士。而教会办证的手续费,如果再扣除寄送证件的邮资,大约在2英镑以上,差不多是1枚红便士邮票面值的500倍。


图8

我还有一个1876111日贴1枚有齿红便士的实寄封(图8,证明罗兰·希尔的邮政改革维持76年后,英国人寄信也不“涨价”。“便士邮政”是一种廉价的普遍服务,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9


图10

便士邮政“一统天下”,但未能使不贴邮票的信件完全绝迹。一枚184544日的英国实寄封,内里书写满满,封面盖有红色的皇冠免资戳与红色的八角形日戳,未贴用任何邮票(图91849521日寄往伦敦的一封信,盖有红、蓝2个圆形邮戳,也是不贴邮票的“漏网之鱼”(图10;信封上写明“已付”,表示它交纳了邮资,但不知是邮局一时短缺邮票,还是因其它缘故,不贴邮票照样被“放行”了。事实说明,至少在1840s10年间,英国各地还存在不贴邮票的“史后封”。

追随新潮流


图11


图12


图13

184331,瑞士的苏黎世州发行了数字邮票,同年930日,日内瓦州又发行了城徽邮票。以致到1943年,瑞士就以多种形式的小型张、小版张、首日封,率先纪念瑞士邮票100周年(18431943(图1113。小小的瑞士,在邮政领域昂首阔步于世界的前列。


图14

1843年还有一个不甘落后的国家,那就是美洲的巴西。到1943年,《巴西邮票100周年》小全张问世了,展示了举世闻名的巴西首套邮票——“牛眼”珍邮(图14

英国“黑便士”引起的震荡,为何首先辐射到阿尔卑斯山的小国瑞士,而又远涉重洋激起巴西的仿效?挖掘和回叙早期世界邮票史的来龙去脉,一定是非常有趣的。


图15


图16

新大陆的美国,从1845年开始使用STAMP。法国与比利时则赶上1840s的尾巴,即于1849年发行了首枚邮票。法兰西表现了民主与浪漫的气质,邮票图案不用帝王肖像,而采用谷物女神色雷斯。在1849年的实寄封上,双连的色雷斯普票,是用斜格栅的戳子盖销的,另外附加圆形日戳(图15-16

至于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丹麦、加拿大、葡萄牙、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邮票发源史,都要落到19世纪5070年代去了。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11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