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吾友丁蘖近从欧洲拍得两件古老的图画明信片,虽然是不同国家,又由不同的民间厂商依照邮章所定的规格而仿制之品,但其主题却不谋而合,皆为华人生活(Life in China)的描绘,而又皆与晚清时期的邮驿通信相关,很有邮史趣味。
“无独有偶”,这两张图画明信片所绘描的主题,不约而同,都针对着中国的邮驿,意存讽刺地大大的幽默了一番,刻意强调中国的落后,五彩缤纷地把东方的糗态,送到西方去传播张扬,在洋人眼中出“洋相”,似乎也有一点像《天方夜谭》,所说的一桩“海外奇观”。
“明信片”话说从头
集邮的趣味在于寻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图画明信片,又非官方发行的,那么“明信片”起始于何时?值得细说根苗。
如所周知,邮票的创始于英国,时在1840年,而明信片却是一位德国汉门博士(Dr. E. Hermann)于1869年1月26日首倡其义,而又由奥地利邮政于同年10月立即抢先发行,拔得头筹,到第二年才由英国跟进,以后世界各国亦纷纷发行此物,而我国则于清光绪廿三年(1897)也有了蟠龙图的明信片。
至于图画明信片的出现,则英国人又以“当仁不让”之势,于1894年再度捷足先登,但并非由官方发行的,而是准许由公众自行仿照规定尺寸,制备无邮资符志的明信片,加贴了半便士的邮票,即可付邮寄递,于是民间厂商就趁机更进一步,逐渐在明信片上印了图画,并作广告宣传的利器,自1897年起风起云涌,形形色色的图画明信片,大量上市,赢得大众喜爱,从而邮寄海内,蔚为风尚,也成为集邮爱好者搜罗珍藏的对象。
从图画演进到摄影取景
图画明信片在英文称之为Pictorial Postcards,由于当时摄影技艺尚在萌芽时期,所以初期的出品尚多赖手绘的图片,但进入20世纪以后,照相日益进步而且普遍了,于是照片逐渐取代了图画,题材取景也更广泛而多样化了,人物和风景纷纷登场,各地的经典莫不有风景明信片,最能吸引观光人士的欢迎,为了竹报平安,在旅途中寄一张风景明信片给家人亲友,顺便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可谓正合需求。现今风景明信片取代昔日的图画明信片,虽然喧宾夺主,但其在集邮品的名目依然不变,反正摄影的镜头也在广义的图画之内(take a picture)。
在彩色照片问世之前,摄影只有黑白版,所以绘画的多彩多姿,仍较胜一筹。像本文所附的这两张明信片,都是彩色的绘画,而其笔触细腻而生动,跃然纸上。深信必是出自名家之手。
为邮史作见证,可圈可点
现在言归正传,让我们细赏这两张图画明信片,为之分别细说分明。
图1、2是一家意大利商行印行的。因其所用文字皆为意文。正面上端即用意大利文标示为“邮政明信片”CARTOLINA POSTALE,并依万国邮章之规定,加附了法文的CARTE POSTAL。背面的图画下端也以意文标示此画的主题是“中国的邮务”LA POSTA IN CINA。
这幅彩色图画中显示的,正是当时在某一邮驿的邮件交替情形,前面一个骑马的驿吏,已从后面的那一驿吏接得邮件后,正待快马加鞭遄赶邮程,而那一位刚才到达驿站把邮件交付后,可能就会下马进入驿舍,稍歇片刻,给马儿喂食饱足后,再作归程。
按清驿每隔数十里,便设有驿舍,供应往来官员投宿,并备有更换马匹的厩槽。京中主管邮驿的是兵部衙门的车驾司,与各省往来的火急文书,有“日行六百里”的紧要快件,那绝不是单人匹马即可达成的任务。势必每隔数十里设站,更替换接人马,像接力赛跑一般,继续一棒一棒的传达目的地。
一般性的文书,用驿卒步递,也是有中途接力的站铺,至今在内地各省多有“十里铺”这样的地名,那就是步递驿卒歇脚打尖之处,延传到民国时代,在抗战期间利用徒步的邮差邮路依然普遍存在。笔者自身即曾在鄂西一小邮局实习,亲自处理半夜三更到局的邮班,在“排单”上盖邮戳签证到离时刻。这种日夜兼程的邮差步递,岂不就是自古以来,在史书上记载的“急脚递”一脉相传的遗风么?而大后方的通讯,主要就靠着这些日夜兼程,不辍不懈的绿衣使者在维系不绝。
西洋人到中国来,目击清代末叶的中国邮政,如此艰辛的场景,不禁要拿起画笔,记录下来,活灵活现,传播到全世界。画的右上角有一面三角形的龙旗,就是满清的国旗,新邮开办初期(1897-)所用的邮旗也就是这样的龙旗。
这画片的左下角还印有一枚邮票,图案中绘有一龙,是模拟的“中国邮票”,那居中的邮戳却不是中国邮戳,而很可能是仿照了意大利在庚子事发之际,在华设置的军邮局所盖之戳。
说明文字,竟是商品广告
看到这明信片正面(图2)左半部有一大堆意大利文字,我起初以为是为那洋画作了什么说明,我虽不懂意大利文,但经就教于在天主堂内的教友,乃知内容与那一幅画实不相干,而是一种药品的广告而已。其内容大意如下:
“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婴儿生产时,或在生病时,身体须保持洁净。专家学者们都推荐:有一种名叫LYSOFORM的药水,是唯一著名的无味、无毒、无臭的消毒剂。”
原来如此,那么上端的标头大约就是“商标”啦,下署的发行者的店名。其地点在MILANO(米兰)是意大利的名城。
最下一行字倒是很重要的提示,告诉使用此明信片者,付邮时须在右上角贴上一个单位的邮票。事实上此信并未付邮。他在图画左下角所贴一枚“大清蟠龙邮票”,并非作邮资之用,而只是使它充分显有“邮”味而已。
来自德国南境的明信片
图3
图3、4是一件德国制的图画明信片。片的正面上端大书TUCK’S POST CARD,一眼望去,似乎是一个名叫“杜克”的国家发行的邮政明信片,但天下万国邮政之中,哪里有这一国名呢?
原来TUCK并非国名,而是印制这一明信片的出版者(老板)的大名,细看左端边缘标出这一业者的招牌是:
Raphael Tuck & Sons(杜氏父子公司)
那么这一公司坐落在何处呢?紧接在下面又有一行小字:Art Publisher to their Majesties The King & Queen(国王和王后陛下钦定的艺术出版者)。由此可知其大有来头,不是一般泛泛之辈的出品,可是究竟是哪一国家呢?
再移视其右上预留“贴邮票处”的方框内,在其左侧有一行细字曰:Produssed in Bavaria,这才真相大白,原来是德国南境的一城邦,名称“巴伐利亚”。在昔年德国尚为一联邦(Federation of States),全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邦,而巴伐利亚是位于南边与奥地利接境之处。“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它也是有国王和王后的一个“王国”,不容小觑。
杜氏公司也不敢擅自发行这一代表“国权”的明信片,所以在那左上角特别将王室的徽志(有一龙一马左右供奉上有王冠的盾牌)标明,下面还加注By Appointment字样,表示是奉王室核定的意思。
再说这一明信片的尺幅(15×10cm),中规中矩地恪遵UPU(万国邮政联盟)公约的规定,片端除以英文标示为POST CARD,再有法文的CARFE POSTALE,另外锦上添花的加上一个德文的POSTKARTE,以示该邦亦为德意志联邦的一员,想得十分周到。
冬令的南北邮递,民夫驿马参与工作
现在再细瞧这明信片背面的那一幅图(图3),跟上文所说的那洋画相较,彼此虽同为描绘清代末年的中国邮务,但景物颇多差异。
首先,图1所绘为官办的兵部驿马,传邮的驿夫身穿官服,头戴官帽;图3则显然是委交民间承运,这就是清光绪廿二年(1896)起由天津开办的冬令邮务(Winter Service),在《邮政大事记》43项有详细记载其事。大意是说:每逢冬季来临,津沽海口冰封,邮轮不能进出,所有南来北往的邮件,无法循海运传递,海关乃奉命组织天津至镇江、牛庄、烟台之间的旱班邮路,全部委交由民间夫马船只承运云云。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图1中的背景树木葱茏,宛然春夏至秋的景色,而图3则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屋顶积云,道途泥泞,夫马瑟缩,一派寒冬景象,这就是冬令邮务的写真。
按冬令邮务的办理,不得已而变通为之,耗时费力,从京津南下的邮件在途动辄半月之久,较诸海运只需3至5日,难免使两地间的洋商官民抱怨不已。所以难怪在这明信片正面左上方有如下一段说明文字:
中国的快递(邮务)
中国人是非常慢吞吞而思想保守的。邮件通信一直仰仗着骡马拖拉运送到国内远近各地,每到寒冬时节,道路坎坷泥泞,几乎是寸步难行。经由邮车带运的邮件,在途中稽延时日,更是不在话下。那些拉车畜生瘦弱而倔强,被马夫不断地斥骂鞭打,也还没法子快跑。
虽无邮戳为凭,年代可以考证
这两件图画明信片,虽未经实寄,没有邮戳为凭,但跟据它绘画中的景物,可以确定它是19世纪90年代的邮品,既有集邮价值,也有历史趣味,可供雅赏。
西洋人东来,心目中自始有猎奇之意,所以刻意要强调其怪异之处。例如:满清时期人皆蓄发留辫子,像一条猪尾巴,引人嘲笑,在绘画中不免有所着墨。
又如满清官吏的服饰以及民间生活的寒伧,也是在洋人眼中引以为奇的。当然,国情不同,入境随俗,中国人亦自有其礼仪文化,在全盘西化以前,咱们也自矜其上国衣冠,对碧眼儿的服饰行动举止,也往往觉得可笑,不屑模仿。所以一直到民国时代,长袍马褂依然是正式的礼服。反之,对于洋装并不全以为然,特别是裸背露胸的西方女性服饰,啧啧称奇。诸如此类的事,在西洋人眼中也许认为是“保守的心态”(Conservative of mind),其实我国之人也认可为“择善固执”,无可厚非。
以上引申出来的一些感想,只是在赏析这两件百年洋画之余,有感而发。无论如何,吾友丁君能够“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在邮拍会上披沙拣金,寻获这富有邮史趣味的两张古老的明信片,是很有意义的。我也因有先睹之快,即兴写下这一段邮史掌故,深有荣幸。更进一步,希望邮政博物馆能够把它放大出来,陈列在邮史之部,相信也是很能吸引观赏,足供邮友借题发挥,作一席之谈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