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潘捷年、李异、王治平、邵林、张兰青、蔡中敏、方忠民(丁旗摄,下同)
左起:邵林、张兰青、蔡中敏,张兰青在介绍洛杉矶集邮团体的集邮文献图书馆
邵林与张兰青
邵林与张兰青,商谈张兰青以什么邮集参展上海集邮节邮展、常州全国邮展?
邵林与张兰青
邵林与张兰青,商谈张兰青以什么邮集参展上海集邮节邮展、常州全国邮展?
早茶聚散,走出新雅粤菜馆的店门,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上午,天气晴朗,在上海活了近八十年,真正在上午来到这里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多。多与少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特地起个早,参加甲戌邮史研究会在新雅粤菜馆的星期一早茶活动,这是一个已有一些历史了的老集邮家聚会。我们谈论了三个议题,明年的上海集邮节;集邮图书的去向;老邮会复名。这里,先说说集邮图书的去向。在座的有一位新相识,也已退休了吧,他正在筹建自己的集邮文献收藏馆(这个“收藏馆”只是我在此使用的名称,他自己没有这样说,反正是这个意思,我用这个名称是为了读者都能看懂)。谈着谈着,老集邮家们就说到了许多年前陈明昌的集邮藏书,当时由谈佐麟牵线,捐赠给了卢工邮品交换市场,后者为此辟出专用的房间,建立集邮图书馆,后来事过境迁、房屋翻修,图书被清理出来,仍由谈老和马联泓经手,将书送给了位于松江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的少年邮局。大家认为,这些图书不再被阅读、查考,与丢失了没什么两样。每位在若干年后必定会逝去的老集邮家都有一个“如何处理遗留的集邮图书?”的问题,有子女继承爱好是最好的,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个福份。卖掉,三钿勿值两钿,既然不等这笔钱用,就让至少曾经心爱的书陪着吧,到时,家属们将以废纸处理。想到这里,未免遗憾,宁可捐赠。捐给谁好呢?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足以放心的单位。受赠单位有这个能力善待这批图书吗?全国第一家成立的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堆放了很多纸品,馆主自己查找资料尚需搬、移、堆、挪,花费好大一番体力,他还有多大空间和余力来容纳你的这堆“废纸”呢?高邮的中华集邮文献馆是文献集邮研究会大力支持建立的,也有许多作者、名家、会士、领导向她捐赠图书,而且据说不久将有高铁经停高邮,从上海前往只需半天即可到达,但是,许多年来,未闻某人从中查获难得的书面资料,也未见馆方编出一份像样的藏品目录来,这样的单位能满足人们心目中图书馆的要求吗?更多年前,我曾多次建议上海钟笑炉集邮基金会设立集邮图书馆,没有得到有权决策的理事会领导的响应,现在钟笑炉基金会本身也将山穷水尽,绝无能力作此壮举。上海邮政博物馆呢?我曾向有关人员表示愿意捐赠的意向,希望能商讨一下发挥赠品作用的具体办法,但以其态度与风尘仆仆来沪征集展品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名誉馆长倪文才相比,正如严寒酷暑,怎不令人灰心。在茶座上,张兰青介绍了洛杉矶集邮团体的做法,虽然也有明显的短处,但人家用得很成功,我们则因国情、地情的限制,根本无法照搬。最后,只能仰仗我们自己的上海市集邮协会了,建会初衷是想收集、保存和供会员合理使用全部集邮文献的,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谈何容易就这样会统一起来?上海市集邮协会将在明天换届,但愿从此重振旗鼓,在新时期再干出一番新事业来!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