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戊戌年》邮票亮相,受到减量接近3成消息的影响,上海众多邮局门口长龙阵再现,生肖延续着每年热浪的演绎。尽管每年生肖票发行之日天寒地冻,但痴心不改的邮迷们却初心依旧——生肖票独大,舍我其谁也!售卖生肖票的不少邮局也十分人性化,将前面漏夜排队的邮迷请进营业厅,捧上的热水,暖了邮迷心。
尽管首日发行的《戊戌年》邮票各种版式在二级市场全线飘红,且溢幅不菲,但邮市中经验老到的邮商却并不看好高企的价格,按兵不动拒绝收购成为大多数邮商的选择。果不其然,《戊戌年》邮票、全张票、小版张和小本票的价格从面世初的4.8元、315元、49元和20元开场,溢幅率分别为100%、720%、240%和67%,但到了1月10日价格已分别回落至3.5元、168元、36元和15元附近,溢幅率分别下降到46%、338%、150%和25%,价格回落之快,让不少投资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实际上,1月10日发行的《拜年(4)》套票和小版张表现依然平平,其中小版张为10.6元,仅高于面值1元,而套票则有邮商以1.1元卖出,抛售价低于1.2元面值。当然,与近期部分新邮发行初即跌破面值的窘状相比,生肖票的强势依旧,至少还并没有辜负邮迷们的热忱。
《戊戌年》邮票在市场上的热度,并无法改变2017年邮票的颓势,随着市场货源的不断增多,价格回落的趋势尚未有改观迹象。统计2017年已经发行的30套新邮(扣除计划中尚未发行的《锦鲤》),其中归属于套票范畴的30套就有25套陷入打折境地,4套(《丁酉年》、“一带一路”、“禁毒日”和“十九大”)则高于面值交易,而去年赶尾发行的“冬奥会徽”套票价格已接近2.4元面值。归属于小型张和小全张范畴的7个品种,则全部低于面值交易,而归属于小版张范畴的11个品种(不含赠送小版张)中,3个品种(《春夏秋冬》、《儿童游戏(1)》和“建军90年”小版张)低于面值交易,3个品种(《拜年(3)》、《喜鹊》”和《张謇》小版张)在面值附近徘徊,而《丁酉年》、“一带一路”、“金砖会议”、“十九大”和“西游记(2)”这5个品种均在面值上方交易,除了“西游记(2)”小版张的溢幅在3成附近,其他4个品种均有1倍之上的纯溢幅。此外,《丁酉年》小本票价格在11.8元,略低于12元的面值。
从2017年新邮的表现,就能够理解邮商对《戊戌狗》邮票的谨慎之缘故,因为2017年发行的新邮不仅跌破面值的品种大幅增加,而且跌幅也创出了近5年来的记录,在低于面值交易的25套邮票中,折扣率超过50%的接近半数,尤以“第13届全运会”套票最甚,该套邮票面值2.4元,市场交易价仅0.95元,折扣率高达60%,不少邮商感叹这种新邮折扣率在10年前的低迷市道中才出现过。
自然,2017年新邮表现的颓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发行量偏大,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二级市场承接疲弱,也就形成了价格下跌,这种现象在过去的市场上同样存在。因此,2018年新邮预订阶段发行部门宣布了今年新邮减量的信号,也是意识到供求平衡的重要性。其二则是邮币卡交易所在2017年初受管理层清理整顿要求的影响,前两年市场上成为香馍馍的新邮一下子乏人问津,加剧了2017年新邮进一步的供求失衡,供求矛盾变得格外的突出。此外市场资金面的匮乏、人气的散淡和热点的缺失,也在无形中产生叠加效应,因此2017年新邮价格出现雪崩合乎情理,毕竟计划(新邮预订计划量)没有变化快(市场需求锐减),发行部门和预订者也无法料到政策面对邮币卡交易所的嬗变居然如此猛烈而长久。
必须看到,刚刚过去的一年中,2017年的新邮颓势仅仅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跌幅更大的是2014—2016年所发行新邮,这些在前两年被大肆收购而价格上窜的新邮中,绝大多数市价腰斩,更有甚者部分品种的价格仅及高位时的20—30%,如《水果(1)》套票在2016年初的价格是3.4元,是年中因被大量收购托管至邮币卡交易所,市价一度暴涨至10元附近,而2018年初的市价重新回落到了3.5元,前期升幅基本被悉数抹去。这种价格“过山车”走势的品种还有许多,在2017年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跌势也远高于2017年的新邮。
事实上,上述套票大幅下跌的表现同样在小版张、小型张和小全张上显现,特别是一些托管至邮币卡交易所或被市场短期爆炒的小版张更甚,像2004年发行的《城市建设》小版张在2016年一度飙升到580元,但2018年初的价格已跳水至65元附近,跌幅高达89%,接近2015年5月份60元的价位,2016年5月份之后介入者,真的是切实感受到何谓“高处不胜寒”之意境了。
考虑到邮币卡交易所的清理整顿结果没有完全落地,因此前些年被炒高并托管至邮币卡交易所的邮品命运究竟如何,目前尚无确切答案,但结局出台后托管的邮品究竟会成为蜜糖还是地雷,仍需待后市揭晓。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原来的交易模式被管理层否定,疯狂的电子盘炒作或将一去不复返。投资者必须摆正心态,脚踏实地重新审视被一度抛弃的实体市场。至少2018年发行部门对新邮减量的信号,多少透露出重新提振邮市、挽回新邮强势的态度。与2017年新邮从高处跌落需要时间一样,2018年新邮的重振雄风也需要时间,集藏者和投资者应该持有一份耐心。
《编辑寄语·老店新开》随着研究的细化,行情分析早已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本刊《邮市见闻》可上溯至1990年第4期,此前阔别15年,现重启旧栏,篇名巧合编者心愿“期盼复苏”。
——刊于《上海集邮》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