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吴显峰等四位同好,创办重庆桥都集邮研究会,编辑、出版会刊《桥都集邮研究》,给我寄来试刊号,嘱提意见和建议。
此刊为报纸型,16开4版,试刊号的头版头条为吴显峰写的《以桥之名 研邮存档——写在〈桥 都集邮研究〉试刊之际》,实际上是它的发刊词。照录如下:
2017年11月18日,一个冬雨初霁的午后,我和邮友易东洋、但胡伟、刘波来到重庆南岸区南滨路外的长江畔,开启又一次寻邮之旅。探访方寸景物、考证邮图原地是我们近来热衷的一项集邮活动。西南大学的刘波是一名“老片”爱好者,收集了数量可观的清代、民国明信片,这一天,我们正是来此考察民国明信片上的重庆大佛。
重庆大佛摩崖造像雄踞长江南岸,距其不远处,雄伟的大佛寺长江大桥跨江而卧,连通南岸与江北。江对岸,大佛寺大桥北桥头下,远远可见一座三洞石桥,这是修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茅溪偃月桥,眼前这座桥让我们想起首套重庆题材邮资明信片、1894年重庆信局《渔夫送鲤图》上的那座三洞桥,虽此联想的结论似乎无从考证,但重庆独特的桥梁景观却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思绪,目之所及的地方,除了大佛寺大桥和茅溪偃月桥带来的现代与古典的不期而遇,稍远处,朝天门长江大桥则恰如一弯长虹横挂天宇……大家不禁感叹,重庆的桥资源、桥文化如此丰富多元,何不以“桥”为主题开展我们的原地考察?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筹备组建重庆桥都集邮研究会,对与重庆桥梁有关的邮品、邮史等进行系统地整理、研究,并通过编印会刊发布研究成果,留存档案资料,兼与同好交流,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份小刊——《桥都集邮研究》。
长江、嘉陵江环绕的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江城,架设桥梁跨越山水的交通需求,也造就了重庆无与伦比的桥文化。自古以来,重庆便与桥结缘,全市至今保留下来的800余座古桥皆是见证;早在十几年前,重庆便被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唯一的桥都”;如今,重庆全域建成和在建的各类桥梁已经超过1.3万座……如此丰富深厚的底蕴与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我们开展以“桥都”为主题的集邮研究创造了无限空间。本期试刊号上的文章均是几位发起者所作,期待未来有更多同好加入进来,共同书写桥都集邮的精彩篇章。
在手机上发现,给我来信的吴显峰与我有微信联系,于是同他进行微信聊天。因在聊天中动过脑筋,不妨将我们的对话转录入博,以飨同好。
我:办刊不容易,坚持更难。开头很要紧。试刊号不错,有水平,你本人就是做媒体的吗?
吴:谢谢您的鼓励,希望得到您的专业指导[抱拳][抱拳] [抱拳][微笑]
我:二三四版各有栏目名“邮戳研究”“封片研究”“原地研究”,头版呢?应是“综合研究”吗?四版都是“研究”,刊名就是“研究”,各版栏目名中仍有“研究”就重复了。试刊时,编者自己出马,正好邮戳、封片、原地的稿件可以平衡(其实也没有做到,四版文章转页,占了三版的五分之二),今后使用读者来稿,能每期都做到“正好平衡”吗?——选择栏目名称(各版置顶标头)不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吴:嗯嗯,您说得有道理。各版确定了栏目名称后,稿件的确不太好平衡,试刊号排版时,最后是根据版面空缺补写相应栏目的文章。
但还是希望每版有一个相对确定的主题,显得逻辑更清晰些。
现在的困惑是,栏目设定有局限,比如现在按邮戳、封片、原地等分类,一些文章中会既提到邮戳又提到封片,甚至也涉及原地,不好单独划归到某一类中。
您觉得栏目如何划分更好?
另外还想请教一下,我们的征稿范围,或者说研究范围,目前是限定在重庆区域内。您看是否有必要开设一个板块,刊登研究重庆以外关于桥的邮文。
我:邮刊的栏目划分是一门功课,按稿件内容所涉邮品的时期分,按邮品类别分,按邮展类别(集邮方式)分,按邮品地域分……都有局限性,因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你们也已体会了。因此,只能模糊些。每家刊物有每家的特殊性,我只能说这些了。
吴:嗯,是的,我再思考下,等第二期稿件组得差不多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我再来请教您
我:编刊、办刊,首要研究读者是谁?读者在哪里?要为哪些读者服务?确定了服务对象,才能去做征稿计划。比如:(1)重庆集邮者(2)全国集邮者(3)全世界华文集邮者(A)桥梁专题集邮爱好者(Aa)重庆桥梁邮品爱好者(1/A)重庆的桥梁专题集邮爱好者
吴:我们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想设定在重庆范围内,力争体现地方特色和深度,但又希望全国范围内的集邮者可以了解并参与进来。
我:你看,你们现在的定位似乎只在Aa,重庆桥梁邮品爱好者是只关注重庆桥梁邮品,不关注外省桥梁,更不关注外国桥梁的集邮者。附带的读者还有重庆风光爱好者、重庆掌故爱好者、重庆建筑史爱好者。这个范围是较窄的,但可以把刊物做得很精。
吴:我们想把开口开小一点,如果扩展到全国,内容太泛,精力和水平不够啊。[调皮]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就重庆桥梁有关的邮品邮史这个主题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整理,形成史料档案。研究的资源和素材也不少,只是有一个问题,正如您说的,读者对象很窄。也就是说,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似乎有一点矛盾。
我:版面只有四版,刊期为3个月,不可能包罗万象,不可能囊括全世界的桥梁,无妨做得精一些。那么,栏目也浮出来了,按桥梁年代分,头版不定名,发重要文章;四版发“新桥”,二版发“老桥”,三版发与桥梁专题邮集相关的文章。“新桥”“老桥”的名称重新思考,要雅一些的四个字。
我:三版发与桥梁专题邮集相关的文章。就是吸引全国桥梁专题集邮爱好者的,甚至更广泛的专题集邮者,比如,所有与桥梁专题有关的素材,桥梁题材邮集、邮品的世界邮展、国际邮展成绩,等等。
吴:很好的思路,谢谢[强][强][强]
我:有了开始,就要想到一年后、二年后……十年后。我做《上海集邮》开始时,也编总页码,因为我是学工程的,欣赏《Nature》《Science》,但没有注意发挥总页码的优越性,终致失败。我建议你们编总页码,在集邮界大胆创新,既然编了总页码,就突出总页码,甚至不标每期的“一二三四”,因为目前是四版,有了突出的封面,谁会弄不清版序?只需在适当的位置加一句“本期四版”(数字可变),阅者就自然明白了。而每页的左上或右上角只有一个突出的总页码数字。十分鲜明、易用。
吴:嗯,有道理,我和小伙伴们商量一下。
我:祝愿你们成功!
吴:我们集邮就是玩,只是希望在玩的过程中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谢谢您的指教,非常受益[抱拳][抱拳] [抱拳]
我:把大作《以桥之名 研邮存档》的word文本发给我,我可放在博客中代为宣传。最好还有试刊号的JPG文档。
吴:太好了,非常感谢[抱拳][抱拳][抱拳]
吴:能否请您写一段几十百来字的综合性点评(或题词),在创刊号上刊发。[调皮][调皮][调皮]
我:等等
吴:谢谢您[抱拳][抱拳] [抱拳][鼓掌] [鼓掌] [鼓掌],不着急,3月份才出[抱拳][抱拳][偷笑]
我:知道了
吴:谢谢啦,耽误您的时间了
吴:今天是小年,祝您天天快乐、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