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引子 史密斯协会(图1),喜欢博物馆和艺术品的朋友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就是那个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拥有19座博物馆的著名文化机构。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斯把毕生财产捐献给了一个从未踏足的国家,“旨在创立一个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协会”,从此谱写了一段文化史的传奇。本文另一个主角,赫德领导的海关却远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这两个机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交集,它们之间究竟存在怎么样的联系呢?
图2a
邮资片 图2是出现在去年12月亚洲国际拍卖中的一张邮资片,1892年美国史密斯协会寄上海海关总税务司署。邮资图为自由女神像,所销邮戳为华盛顿1月26日,片上还销有旧金山1月31日戳,上海美国邮政代办所3月2日戳,以及上海海关同日英文戳。整个邮寄过程34天。除去时间稍长的跨洋船运,美国境内横跨东西海岸的邮程5天和上海本埠当天到达,整体投递效率与126年后的今天大体相当。
众所周知,当年总税务司署在北京,具体在东交民巷的领馆区内。那么,赫赫有名的史密斯协会又为何会张冠李戴,把收件人海关总署定位在上海呢?片背的信文为这个看似无解的悬案提供了线索。信文转录如下:
现收到中国海关1891年专刊#2(China Imp. Maritime Customs Spec Ser. No.2, 1891)。特寄上此回执,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S.P. 兰利
史密斯协会会长
华盛顿,美国,1892年1月25日
值得一提的是,寄件人的职务“Secretary”,笔者并没有译成“秘书”或“助理”。在史密斯协会官网中明确指出“The Secretary of the Smithsonian is it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说白了就是整个协会的CEO,负责整个协会日常管理最重要的职务,因此翻译成“会长”比较接近其实际含义。
图3
图6a
造册处与海关刊物 笔者在撰写《海关造册处与徐家汇天文台》(参见本刊170944)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少海关出版物的基本规律,可以推断信文中提及的专刊#2是海关出版物中的年度贸易统计报告,由位于上海的海关造册处负责刊印和发行。这本每年出版的专刊,事无巨细,往往包含20余个分册,例如医疗报告、丝绸、大豆、鸦片、中国的生活等。笔者通过查索,试图在史密斯协会的馆藏中寻找这本刊物,可惜没有收获,却找到了海关当年寄赠另一个机构的副本——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本(图6)。兰利收到的这本第二分册为医疗报告分册,主要针对药品进出口数据编纂,统计截至1889年3月31日止。
更有意思的是,参考这个封面后笔者便弄清楚了史密斯协会张冠李戴的原因。这本出版物的封面上最醒目的信息在信文中都得到了体现,比如“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帝国海关)、“Special Series”(专刊号),封面下方的花体字“The Inspector General of Customs”(海关总署),显然要比底端的Statistical Department(造册处)醒目很多,加之该刊物也由上海寄出,史密斯协会不熟悉海关机构,犯这个小错误似也可以理解。
图7
笔者在完成此文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这张邮资明信片的姊妹片(图7,见于《海关日戳(1875-1913)》),其在1893年寄出,日期紧接上述明信片,寄件人仍是兰利,信文内容依然是收到了海关刊物,这次是贸易报告分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收件人地址已经正确改为上海的海关总署造册处。
结语 历史的趣味往往记录并隐藏在片笺之间。史密斯协会与中国海关虽然相隔万里,两张距今百年的跨洋飞鸿,生动见证了这两个机构的交流。
图片来源:
图1:维基百科“史密斯协会”英文词条,无版权信息
图3:维基百科“兰利”英文词条,原照片由史密斯协会收藏
图4:维基百科“兰利号航母”英文词条,原照片由美国海军收藏,照片编号U.S. Navy photo 80-G-460108
图6:《中国海关》,II 专刊第二号 医疗报告,上海造册处,1891(美国密歇根根大学藏)
——刊于《上海集邮》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