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现实主义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章。作为一场艺术运动,它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但并不仅限于法国,而是波及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现实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遍布欧洲的民主革命运动与民主自由思想下催生而出的,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紧密相联系,1830年的7月革命,1848年的欧洲民主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无不是成为推动现实主义诞生的力量。而作为一种创作观念,现实主义又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图1、2)到文艺复兴时期富有人性温情的人文主义绘画和雕塑(图3、4);从尼德兰画家一丝不苟的风俗画(图5)到17世纪荷兰画派对小市民及中产阶级的描绘(图6);从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图7)到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可以说,回归自然﹑反映现实的创作观在世界艺术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国度几乎都有体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图8
19世纪的法国是艺术史家研究现实主义艺术的重中之重。随着1848年欧洲普遍出现的民主革命运动,以浪漫主义为旗帜的艺术创作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取而代之的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巴黎南郊的枫丹白露森林边,有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远离尘嚣,一批对现实社会不满的画家纷纷来到这个“世外桃源”作画,形成了法国艺术史上的“巴比松画派”(图8)。于是,贫穷﹑封闭但又恬静安宁的巴比松成了现实主义的摇篮。而每一个艺术史家在评论巴比松画派时,都无法绕过一位名叫卡米尔·柯罗的法国画家(图9),虽然严格说来,柯罗并不属于巴比松画派,但他与巴比松画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作品风格也十分多样,与其说他是巴比松画派的成员,不如说他是该画派的良师益友。在旅居意大利时期,柯罗比较注重自然景物的实体和厚重感,所选题材也大多是城市建筑﹑乡村古堡﹑街头广场等人文景观。这类风景画一般都是构图明晰,前景往往有浓重的阴影,与远方渐淡的景色形成对比,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芒特的桥》(图10)和《杜埃的教堂钟楼》(图11)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从1845年起,柯罗进入创作盛期,《河谷秋色》(图12)、《乡村修道院》(图13)﹑《乡村花园》(图14)﹑《沙漠里的亚伯拉罕之妻夏甲》(图15)等作品都对后来的法国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术史家在评论柯罗时说:“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那极其有限的题材,把柯罗引向了率直而诚挚的现实主义。艺术界都承认,是柯罗为刚刚出世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柯罗晚年的作品依然保持着现实主义与浪漫抒情风格相结合,其代表作品是作于1864年的《梦特芳丹的回忆》。梦特芳丹是法国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柯罗在这幅画中,让树木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枝叶间撒着点点光斑,树叶仿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湖畔弥漫着一层朦胧的薄雾,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湖面和草地上,一个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采集花草,柯罗在这里用灰褐色主调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抒情的世界(图16)。《阿伊德》(图17)﹑《正在梳妆的女儿》(图18)﹑《信》(图19)等是柯罗晚年创作的肖像画中的优秀作品。作于1874年的《头戴珍珠的少女》(图20)一画中,少女纯洁端庄的气质,配以头上的珍珠和小花,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女主人公曾被誉为法国的“蒙娜丽莎”。《蓝衣女子》(图21)是柯罗最后一幅人物肖像画,画中的模特艾玛·多比尼身穿蓝色衣裙,身材窈窕迷人。当《蓝衣女子》在1900年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公开展出时,观众对画家最后的遗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图22 让-弗朗索瓦·米勒作品
在巴比松画派中,让-弗朗索瓦·米勒(图22)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家,虽然他也热衷于描绘自然与生活,但他所描绘的不是单纯的法国风光,而是生活和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法国农民。1848年2月,巴黎的劳工和知识分子发动了革命。在这一年的艺术沙龙上,共和政府撤销了评审委员会,艺术家可以免审参展。米勒送展的作品是《簸谷的农夫》(图23),画家在画中描绘了一个低着头专心筛谷子的农夫,他衣着简陋,肩膀上落满了谷子皮的碎屑。农夫的脸完全隐藏在暗处,这反而更加深了他对于劳动的专注。从这件作品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出米勒日后作品中的一些典型元素:逆光,专注的神情,模糊的五官。《洗衣女工》表现了身处恶劣生活环境的劳动者(图24)。作于1857年的《拾穗者》描绘了农村中最常见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三个农妇正弯着腰,仔细地拾取遗落的麦穗。这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差异,却有着动作连续的美感。虽然从画面上看不出这三个农妇的容貌和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影刻画得有如古典雕塑一般美丽(图25)。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里,米勒的又一杰作《晚钟》向观众展示(图26)。画中是两个在夕阳中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在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落日的余辉映照出他们静默的身影,在他们的身旁是手推车﹑锄头和收获的马铃薯。从作品的标题可知,这对夫妇在劳累一天后正要回家时,听到村里教堂响起的钟声,于是立刻停下脚步,丈夫脱下帽子,妻子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虔诚地祈祷。观众在欣赏这幅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息的作品时,也仿佛听到悠扬的晚钟在耳边回响。生于法国北方朗斯地区的尤里·布雷顿(图27)是巴比松画派的主要成员,以风景和农民生活题材见长,他的作品赞美乡村生活,展现感伤忧郁的情怀,画面充满柔和的光线(图28)。奥诺尔·杜米埃(图29)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图30—32)。《三等车厢》是杜米埃通过速写完成的油画,在车厢这个有限的空间里,人们看到了法国底层社会的缩影(图33)。1834年,“七月王朝”首相梯也尔残酷镇压了巴黎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起义,杜米埃那幅著名的《特朗斯诺南街的屠杀》还原了当时的血腥场面(图34)。
图35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
古斯塔夫·库尔贝(图35)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身材魁梧,精力旺盛,长大后更是成为了一个血气方刚,敢于反抗与冒险的艺术家和革命者,巴黎公社期间,库尔贝还当选过公社委员。他如同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的一面旗帜,无数的艺术史家在撰写这段历史之时,都忍不住使用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这个词。《浴女》一画完成于1853年,作品表现在绿叶成荫的溪边,一个妇女浴后从溪中上岸,岸边坐着她的女伴(图36)。在画中,健硕的裸女与自然环境交融一体,被评论界称为“现实主义风景画中描绘人体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为针砭学院派艺术的矫饰画风,库尔贝有意将画中女人体塑造成粗壮结实的农妇体态。库尔贝在阐述自己的审美观时说:“强有力的形象才是美的。”1854年,库尔贝创作了一幅带有情节性构图的肖像画《路遇》(图37),作品表现了画家本人在野外写生时与友人相遇的情景,画中的友人是画商比乌迪,比乌迪是不顾官方非难而购买库尔贝作品的收藏家。在这幅画中,库尔贝将自己画成一个傲慢的自由主义者,在他的面前,富有的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都谦逊地向艺术家致敬。由于画中库尔贝那副自信的神态及富有特色的胡须,因而此画又被人戏称为《你好,库尔贝先生》。《画室》创作于1855年,作品的全名是《画室,我七年艺术生活的现实的寓意》(图38)。画面上所描绘的30多个人物中,既包括了画家的朋友,也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画面中心是画家本人,他正在画一幅弗朗士·孔德地区的风景,那种旁若无人的样子,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赞赏(图39)。在他身边站着一个人体模特,正在看他作画。据库尔贝本人说,这个羞怯而袒露的女模特就是“真诚”的象征(图40)。库尔贝曾将此画送到当年的巴黎世博会展出,但遭到官方的拒绝。于是他在世博会展馆外搭了帐篷,对外展出包括《画室》在内的40件作品,并且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求知就是为了实践,这就是我的思想,像我所见到的那个时代的风格﹑思想和它的面貌。简而言之,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这段话后来被当成了法国现实主义的宣言。库尔贝的写实技艺是高超的,他抛弃了古典主义奉为教条的线描手法,把体积塑造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他的色彩修养是他的表现技艺中强有力的另一方面。库尔贝的艺术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深情(图41—43)。
——刊于《上海集邮》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