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这是一件自制竖式中式信封, 1949年5月27日由江苏常州寄往上海,封正面左上角贴天津版邮运图5元票1枚,符合华东区1949.3.15—5.31期间平信邮资(图1)。盖“ 江苏卅八. 五月廿七|十八武进” 全实线中文戳,到上海时先由上海邮政总局盖上“ 上海38.5.30” 小圆波纹(七线)机盖中转戳, 又盖“ 上海49.5.31 SHANGHAI” 中英文落地戳,邮程3天。
图2
此信正值上海解放当天1949年5月27日由距上海167公里外的常州寄出,而常州早在4月23日已获解放。由于解放军渡江后随即将原京沪铁路(沪宁铁路)进行封锁,并对上海形成了包围。因此上海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括邮路均已中断,直至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沪宁铁路才恢复通车。据《解放日报》1949年6月2日报道:“ 京沪铁路自二十八日起开始全线通车后,在全体员工积极工作下,工作迅速开展,车次日有增加。截止三十一日,从上海开出的就有十二班,计到南京六班、到苏州、镇江、常州各一班,……”(图2) 。另据《大公报》1949年6月5日报道: “军管会铁道处,规定京沪铁路的行车时间,自昨天开始, 每天从上午八时二十五分起,到下午三时止其间无班车开出……”(图3) 。按理说从常州寄上海信件理应一天邮程足矣,但此信邮程为何要3天?从以上的报导中我们已可以清楚地得知原委。1949年6月1日武汉《长江日报》1949年6月1日一则题为《国内外邮件恢复收寄》报道中称“上海邮局已在三十日晚起恢复收寄国内国外(国内以解放区为限) 的平常、挂号和快递邮件。本埠邮件已于二十八日开始收寄----”(图4) 。此封上先盖“上海38.5.30 SHANGHAI” 小圆波纹机盖戳说明就是上海解放后首批接收的外埠邮件。
此封除销票戳为民国沿用邮戳外,上海的2枚邮戳也值得一书。中转戳——小圆波纹机盖戳,启用于1948年12月中下旬, 是由一个戳径为20毫米的戳头与一组长度为50毫米的水波纹线段组成,戳式为横式,水波纹线段有六、七线2种,机器由美国必能宝公司制造,是中华邮政向该公司定制的一批单戳头连续滚动“邮票盖销机”,也是中华邮政在大陆启用的最后一种机盖邮戳,使用城市共有北平、上海、汉口、广州、天津、长沙、南昌、杭州及成都等。由于历史原因,该戳在中华邮政时期较少使用,但解放后人民邮政却将其广泛沿用及改良使用。此戳被上海邮政总局作为外埠邮件中转戳使用,5月30日晚为上海邮局在解放后首批接收外埠寄沪邮件的时间,因而有理由认为该戳是上海解放后最早沿用机盖戳之实例。
上海落地戳也与我们一般见到的戳不同,上海刚解放时的落地戳大多是沿用中华邮政旧戳且使用民国纪年,但此封虽是沿用中华邮政旧戳,但年份却使用了公元纪年——49.5.31(图1)。此现象虽在中华邮政末期偶见,但在上海刚解放没几天就使用公元纪年,确实反映出人民邮政适应时代潮流,实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