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明年6月11日至 6月17日在武汉,我国将再次举办世界邮展,心中既高兴,又有一点遗憾。
编辑要发话了:“ 我国再次举办世界邮展,这是中国集邮界跟世界集邮界交流,融合的大好时机。作为一名中国集邮者,你应该高兴才是,你还遗的什么憾呢?!”
我说的遗憾是实有其事,既不是无病呻吟,又不是哗众取宠。事情是这样的 :
大约是在1996年,我集到一枚实寄封(图1、2)。封上贴着三枚普8 2分票,但它们不是常见的绿色,而是浅绿色(我在拍照时在它们附近放了一枚绿色的正常票,以作比较)。翻遍国内出版的各种邮票目录,此票都是绿色。
我就拿着这个封到我本地的邮协,請大腕们告诉我:“ 这枚邮票为什么是浅绿色?” 没想到,二位大腕异口同声地说:“ 这枚浅绿色的票,原是绿色的,在阳光下照射了一定时间,就变浅了。不是变体邮票。”虽然不同意他们的武断,我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但我始终觉得:事情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必定有什么原因。
大约在1999年,我写信给广州的集邮专家张文光先生(已故),问他这枚浅绿色贰分票的事,他很快就回我信,信中说 :“ 这枚浅绿色贰分票确实存在。我就亲自到邮局买过这种邮票。我家里就有,等我找到了,我会寄给你。没有人会人为的为它造假。”(图3、4、5)
见到张老的回信,我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可是,时间长了,我期盼中的张老要寄给我的浅绿色贰分票一直未见,心里又难免胡思乱想起来。我又不能去信跟张老要这枚邮票不是?!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首次世界邮展8月份在北京举办,我就盘算好了:去北京观展,届时带着这个封去北京的邮票总公司问问这枚浅绿色票是怎么回事。
观展的一天,我抽空去了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邮票总公司(图6是我观展的三张门票)。一位经理接待了我,经理室的一个姑娘给我热情倒茶,印象十分深刻。当经理问明我的来意后,立刻吩咐这位姑娘打电话给票库的保管。一会儿,票库保管来了(估计住得不远)。经理要她拿出票库的2分票给我看,不大一会儿,她拿出两叠全张的2分票给我看,她说:“ 票库里就这两种普8 2分票,一种是白纸,另一种纸有点黄,可都是绿色,没有你这种浅绿的。”临行前,经理对我说:“ 谢谢你这么认真地研究邮票,我们会继续调查的。” 诸位读者也明白,随着我的离开,这所谓的调查也就不知所踪了(尽管他留下了我的地址)。
到中国邮票总公司都查不到这枚浅绿色2分票的来历,我要继续查下去的决心更坚定了。
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WHAT ABOUT THE LIGHT GREEN STAMP”(关于这枚浅绿色邮票)登在2002年7月的 CHINA CLIPPER(中国飞剪)期刊上(图7、8)。
我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新中国邮票中的错色票”,登在2008年9月19日5版的《中国集邮报》上(可惜,我没找到这张样报)。
然而,关于这两篇文章,均未收到任何的反馈。
我很失望,中国号称拥有7000万集邮人,应当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我这中英文两篇文章都无人应声,难道都去研究猴票了?何况我的问题还涉及邮票史呢?!
集邮本是一个老少咸宜,既包括阳春白雪,又包括下里巴人,世界性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而唯独我体会不到大众集邮的热度和乐趣?自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至明年武汉的世界邮展已近20年,纵观多少版的中国邮票目录,仅见那枚绿色的2分票,浅绿色的这枚一直不见踪影;并且,票库里也查不到,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我所说的遗憾所在。
我今年已73,还能再活20年吗?不敢奢望。仅仅希望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这个根本不值几个钱,却又无法抹掉的问题圆满解决——“中国邮票史上是否记载印过这枚浅绿色的2分邮票?”有明确答案。
2018.12.1
——作者授权本博公开发表
先睹堂主说:早年集邮活动中,邮票刷色是区分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控制刷色的稳定已非难题,更因单一品种的印刷、发行量今昔悬殊,些微的色差已不为人重视,而显著的异色通常又不可能出现,刷色差异已非现行邮票传统集邮研究的重点。同时,集邮者已知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都可使邮票刷色发生变化,因此,认定新邮是否错色,就需要集邮界对传统集邮研究的热情!一旦发现异常,即须通过媒体传播和求证,利用大量新邮来进行互证。而作者达太先生此文所述,一种发行于1955年的邮票,到了1996年(相隔了41年)才被发现有3枚邮票异色,再过了3年,向一位86岁的老集邮家请教,后者记得自己也藏有这样的票,并允诺会寄一些给作者,可是后来竟忘记了。作者从此再也找不到此票“在印刷厂”错色的旁证,先后通过英文和中文邮刊寻觅,因不见响应而深感遗憾,于是投稿给拙刊,继续寻求。
愚意此票发行至今,已历63年,收集和研究此票的专家已卓有成果,唯独未见灰绿色2分票。张文老在86岁高龄之年是否会因记忆力减退而有所记错?张文老既拥有大量此票,其他邮人、邮商难道都没有收集过这个品种吗?即使7000万集邮人中的绝大多数对此没有“热情”,遵行“物以稀为贵”原则定价的邮商对此还会没有“热情”吗?因此,我认为若在拙刊发表此文,也会同先前见刊同样,得不到响应。为此,且在拙博抛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