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倪俊峰:方寸之间传文脉——品赏高云笔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

$
0
0


图1

自从1983年我国开始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起,迄今已经有18位俊杰跃然方寸,风格各异,颇受集邮者喜欢。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古代人物形象,往往没有十分准确的图像可供参考,这就要求邮票设计师根据文献的记载,进行重新梳理、加工和创作,对其功底是很大的考验。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籍画家高云创作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中的两组邮票。在他笔下,不同朝代的十位古代文学家透着先贤的睿智与儒雅,栩栩如生。

高云自从1987年设计《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邮票开始,到后来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2003年)、《京剧生角》2007年)、《儒林外史》2011年)、《宋词》2012年)《张骞2017年)等邮票,先后设计了一系列古代人物题材的邮票,为迄今创作邮票最多的画家之一。纵观这些邮票,其中既透着宫廷画的精致严谨,又融入了人文画的潇洒淡定。

2013-23J《中国古代文学家(三)》邮票,表现了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班固这4位擅长汉赋的文学家(图1。邮票采用竖长的票幅,足够的空间得以展现人物全身形象。邮票发行之前,高云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这套票带给我比前几套票多得多的思考,这些是挑战,也是很好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感谢中国邮票印制局给了我再度创作邮票的机会,感谢历史学家启迪了我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这是一套饱含众人智慧的邮品,是值得期待的,期待‘她’能得到集邮界的肯定。”但是邮票发行后,集邮界的“民调”结果并没有像他此前设计的邮票那样得到一致好评,更多集邮者从直观上感觉这套邮票的色彩太朴素了,不够惹眼。其实静心品读,或许你对其会有重新的认识。

汉代,距今遥远,可以提供给设计师参考的素材并不多,这点从高云在接受采访时得到了印证。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大量的阅读,对人物所生活的朝代有较为完整的了解,更要对人物的特点有准确的把握,才能使邮票“信、达、雅”。所以,高云在设计这套邮票时,采用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而弱化了形象的刻画。

如在“贾谊”这枚邮票中,就彰显其思想激进,个性张扬的特点,疏直激切,尽所欲言;“司马相如”邮票上,从他精湛的琴艺落笔,仿佛绿绮琴声从方寸中飘来;对于“扬雄”邮票的刻画,则以执扇侧坐的造型,营造出静谧的意境,从中体现他不善言谈,喜好深思的品格;而“班固”邮票以质朴的站姿,展现出一位文人的雅气,散发出儒学世家良好熏陶的气质。所以,最后呈现在集邮者面前的就是以清淡素雅的质感,来烘托呈现历史的厚重。



图2

 


图3

 




图4

 

“这次画的是六位古代文学家,每一位都不同,因此朝代不同,习性不同,票面又很小,如何画呢?”高云认为“要画最典型的瞬间和典型的动态,放置一些最典型的,能点明身份的道具,这种提炼,是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选拔的,所以看似一张肖像邮票背后,要做很多学问。” (图34

《中国古代文学家(四)》邮票主要表现的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家。小说是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载体,一些著作迄今依旧家喻户晓,而至于作者却少有人知。这套邮票在丰富的色彩中,表现人物衣着的不同,并通过经典环境的重现,达到人物个性的张扬;同时,通过背景扇面的衬托,用线描的手法再现了每位文学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是对邮票内容的一种辅助和延展,也是对文学家的成就最直观的表现,成为相较于前几套文学家邮票的亮眼之处。

图5

纵观两套古代文学家邮票,在设计上都达到了“造型美、色彩雅、内涵深考证严重规律”的特点,也正如他为笔者所题:方寸之间传文脉(图5。这是高云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发现自己、张扬自己和提高自己的结晶。

——刊于《上海集邮》2019年第1期,作者授权本博公开发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