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苏轼(1037—1101)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图1,苏东坡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嘉佑二年(1057)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由于在政治上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尽管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但他依然能淡泊从容,荣辱不惊。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赋、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嘉祐二年(1057),苏轼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获得主考官的赏识,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面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1071)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地方行政副职),任期三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杭州。
图2
美丽的西湖,对诗人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苏轼稍有余闲,不管阴晴雨雪,都会四处游览,自然是诗情泉涌。诗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古奇才与绝色美景的结合,才使西湖有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杰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图2, T144M左边纸第3-5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图3
《望海楼晚景五绝》组诗共五首,作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苏轼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这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图3)是一首咏钱塘江潮的诗作:“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的代表作,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图4
图4为2018—27《诗词歌赋》—2“东坡填词”,其背景即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情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元丰二年(1079),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通常是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他在后面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还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他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被押送出京,跋涉一千多里,二月一日到达黄州。
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曾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游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苏轼感触良多,因此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两篇以赤壁为题的千古名作,即后人所称《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图5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图5,2012—23—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赤壁赋》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人生思考。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3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是苏轼撰诗并书写,即《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图6,2010—11)或《黄州寒食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后被批准先到常州居住。
图7
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图7,今三潭映月,T144—3)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图8,T144—1)。
图9
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欣赏杨次公的春兰图后,欣然题诗一首。这就是五言古诗《题杨次公春兰》(图9,T129—1):“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这首题春兰之作,前四句写兰的非凡风姿,后四句写人对兰的倾心爱慕。邮票只选用了前四句。
元祐六年(1091),他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同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绍圣元年(1094)六月,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图10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为琼州别驾。他先住在儋州官舍里,后被上司逐出,便在桄榔林里盖了几间茅屋居住。苏轼与当地人结下深厚感情。儋州州守张中和黎子云兄弟共同集资,在黎的住宅边建一座房屋,既可作苏东坡及其少子苏过的栖身之处,也可作为以文会友的地方,并取《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命名“载酒堂”。苏轼便在载酒堂里会见亲朋好友,并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清代,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图10,2009—27—4)。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享年65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