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豪斯(1873—1936)
美国集邮家克里夫顿·阿姆斯特朗·豪斯(1873—1936,图1)主要收集加拿大、朝鲜、日本等国邮票。他在邮刊发表文章,还出版集邮专著。1911年在波士顿出版的《加拿大:邮票与邮政用品》,是他享有盛名的经典专著,至今仍是研究加拿大邮票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他是当时美国集邮界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1910年8月起,他成为美国集邮协会(APS)会刊《美国集邮家》主编,并经常发表自撰的研究性邮文。1915年8月至1917年8月,担任APS会长。由里基茨(1869—1956)编撰的《美国集邮协会集邮索引》,经豪斯编辑后,从1911年起在会刊连载16年。这个索引仅刊出A-G首字母的词目,按照英文字母排序,汇集整理1863年至1910年出版发行的所有英文集邮文献,便于集邮者按主题词去寻找原文。
1994年被APS列入集邮名人堂名录[1]。1904年当选英国皇家邮学会会士(FRPSL),1921年成为第一批40位“杰出集邮家名册”签署者之一。
1905年《东亚的邮票设计》
豪斯对东亚各国邮票饶有兴趣与研究。1903年和1904年,时任波士顿集邮协会秘书长的豪斯,2次在《吉本斯月刊》上发表有关朝鲜邮票的文章。他的朝鲜邮票邮集曾在1906年伦敦邮展获得铜奖,1913年又在纽约邮展获镀银奖。《东亚的邮票设计》是一部关于东亚各国邮票的研究性专著,1905年由斯科特邮币公司出版。
此书总共78页,分别介绍中国、朝鲜和日本发行的邮票,中国部分占45页,其中清代邮票14页,其余是商埠邮票。此书对清代邮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票图设计的寓意与内涵,铭记及中国文字的释义与解说。针对美英集邮者而言,在通过邮票来了解东方文化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周今觉誉其介绍商埠邮票的部分“有详人之所略之处”。
图2 《东亚的邮票设计》认为大龙邮票在7月26日发行
他在书中谈到大龙邮票最初发行时写到(图2):海关邮政的组织工作交给海关职员马士负责。1878年7月26日,天津与北京之间的邮路开通。由于向公众开放使用邮政业务,邮票当然是必需的用品。我有幸看到了一组“首批出售的一宗邮票之一”,是马士先生寄给他在波士顿的一个朋友的,每张票上都销有天津的日戳,显然他认为盖销之后会更有趣味。
上述这段话,看起来言之凿凿,且远远早于1936年12月8日沙甫给林贵斯的信件[2]所言,实则存疑颇多,难以令人信服,也许后者之说就源自前者。据此推断,豪斯所言看到的那组邮票,就是沙甫赠给林贵斯、并粘贴在卡片上的全套天津销印大龙邮票。
1912年《中国的邮政机构和邮票》
豪斯1912年5月在APS会刊第25卷第3期和8月第4期连载《中国的邮政机构和邮票》,篇幅合计25页。
此文概述中国驿站、民信局以及海关邮政简况;介绍海关邮政邮票和大清邮政邮票。文中,豪斯依旧提到马士馈赠波士顿友人的天津销印大龙邮票,仍然认定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6日,并否定绵嘉义《华邮报告书》的“8月”发行说。从引用的资料看,豪斯确实查阅了许多中国海关公布的资料,其中包括《光绪三十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和绵嘉义《华邮报告书》。经笔者核对,文中所列邮票发行数量全部来自《华邮报告书》。而《华邮报告书》内记述的发行数量,又源自《邮票略解》,唯一区别就是《邮票略解》内发行数量为大龙邮票每种面值邮票的合计数,而《华邮报告书》则分别列出薄纸与厚纸的发行数量。
1916年至1919年连载的《中国及其邮票》
《麦基尔每周邮票新闻》(下称“麦基尔周报”),是美国早期著名的集邮周报,创刊于1891年,该刊在当时是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集邮报刊之一。
图
1916年4月8日,麦基尔周报第30卷第15期(总1319期),开始不定期连载豪斯的特稿《中国及其邮票》(图3)。此文总共连载14次。最后一次为1919年11月22日第33卷第47期(总1508期),文末标注“待续”,但实际上此后未再继续登载。全文共分18章,各章小标题如下:历史;通商口岸;共和国;邮政体系;海关邮政邮票;商埠邮票;大清邮政;1896年加盖票;1897年蟠龙邮票;1898年蟠龙邮票;1902—1908年无水印邮票;对剖票;1905年—1910年邮票;1910年纪念邮票;民国加盖票;非法的民国加盖票;(第17章尚未找到原文);1913年—1918年民国邮票。
这次文中依然将发行日期写为“1878年7月26日”。除了邮票介绍之外,文中还分别简述海关邮政、大清邮政使用的几种邮戳(图4)。此文发表之前,欧美专门论述中国邮票的集邮书刊数量屈指可数。在当时,此文被视为中国邮票概览的读本,欧美集邮者由此可以概略了解早期中国邮票简史。
注释:
[1] 美国集邮协会名人堂(APS Hall of Fame),1940年设立,专门用以追授给已故各国杰出集邮家的一种集邮荣誉。
[2] 美国中华集邮会会刊《中国飞剪号》1965年第29卷第4期,刊载鲍克(H. F. Bowker)文章,对此信予以介绍。金晓宏先生提供影印件,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