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秋实:有趣的“误投他国”实寄封

$
0
0

由于分拣失误,将国际邮件发往非目的,收到邮件国邮政常会加盖“误投XX”的戳记,再次将邮件发往原目的国。这种加盖“误投XX”戳记的邮件比较稀少,给集邮者带来许多收藏乐趣。

笔者与国外邮友通信多年,但仅收集到不多的“误投”封。现将其与大家分享。


图1

1.美国南极科考站寄往中国误投菲律宾马尼拉封(图1

美国友人托一位南极科学家从美国南极科考站给我寄一封信,贴5枚“交通”普票,盖美国海军南极站大圆四横线邮戳:US NANY / FPO 96690 2900/ AUG 10 1988

美国海军(US NANY)邮局(FPO96690”,是由“纽约”邮政局给分局的编号。它是纽约的派出局,或称设在南极的纽约局。戳特殊之处是军邮局96690后面出现支局代码2900支局的收发邮件由美国海军驻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的国际航空中心海军通讯分队南极供应站邮政办事处负责转发,故而在信封左边盖有图标。办事处前身为1955年设立的“南极后勤保障基地”,1956年成立邮局。

邮件在分拣时误投菲律宾马尼拉总局,邮局发现误投后,在信封中央加盖黑色带框MISSENT TO MANILA”(误投马尼拉)戳,再次发往中国。这个信封平添了几分乐趣,也成了我《南极》邮集中的“宝贝”。


图2

2.美国寄往中国误投泰国曼谷封(图2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寄往中国,盖美国小圆七波纹邮戳:6 MAR 1989泰国邮政局收到确认误投加盖紫色方框MISSENT TO BANGKOK”,然后寄往中国。

3.美国寄往中国误投菲律宾马尼拉封


图3

1寄、收件址同前封,贴3枚“沙滩”票,盖“佛罗里达 萨拉索塔FEB 3 1990”首日发行戳。误投菲律宾马尼拉,加盖青莲色MISSENT TO MANILA(图3,重新发往中国。


图4

2寄、收件址同前封,盖美国小圆七波纹邮戳:05 FEB 1993,误投马尼拉后被查出,加盖蓝紫色“MISSENT TO MANILA(图4投往中国。


图5

4.美国寄往中国误投圭亚那封(图5

寄、收件址同前封201025日寄,误投到南美圭亚那乔治敦,真是“南辕北撤”。邮局发现后,盖灰黑色有框“MISSENT TO GUYANA”(误投圭亚那),改寄中国。分拣员将“CHINA”误看成“GUYANA ”。


图6 

5.德国寄往中国误投芬兰封(图6

2013926日寄挂号信,贴多枚邮票,1010日到达常州。挂号标签上端盖有二行文字戳MAL DIRIGE SUR LA FINLANDE/MISSENT TO FINLAND(误投芬兰)

这些原本非常普通的实寄封,由于邮局分拣员的大意,阴差阳错地改变了原来的邮路,误投他国。第三国邮政为了分清责任,加盖“误投XXX”副戳,再次发往原目的地。从而让这些实寄封平添了额外的信息,增加了无穷乐趣。


 

徐金德:邮说国际集邮记者协会

$
0
0

  今年是国际集邮记者协会成立60周年。

AIJP的创建

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成立的翌年,国际集邮新闻工作者协会(FIPP)在意大利成立,成为世界第一个主要由集邮记者组成的国际组织,创始人为意大利集邮家朱利奥·泰代斯基1919年意大利集邮联合会成立之前,他曾任意大利集邮俱乐部主席。此后,在欧洲国家举办国际邮展期间,FIPP曾经在勒阿弗尔(1929年)、安特卫普(1930年)、布伦瑞克(1931年)、维也纳(1933年)和布鲁塞尔(1935年)召开会议。二战爆发之后,FIPP停止相关活动。

1962年布拉格世界邮展期间,来自欧洲15个国家的53名集邮书刊记者和编辑,819日举行集邮记者会议,次日通过章程,决定成立国际集邮记者协会(AIJP)。联邦德国集邮家皮埃尔·塞吉当选为首任会长,此前他进行了多年的准备工作。2009年版《中国集邮大辞典》372页称AIJP在巴黎成立,显然有误。


图1

1981522AIJP改在荷兰海牙注册并设立总部。1为奥地利个性化邮票,主图为由地球背景、AIJP”字母及书本组成的现今会徽,以及AIJP法文全称和网址。


图2

为纪念德国出版集邮文献150周年,德国2012年在美因兹举办国际集邮文献博览会(IPHLA)。当地邮局为此启用多纪念邮戳,其中2012113日一AIJP成立50周年纪念邮戳(图2,图案左边人物是英国集邮文献大收藏家克劳福德伯爵(参见160131),右上部还有AIJP会徽和IPHLA邮展徽志。

AIJP会员与大会

根据章程规定,AIJP是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建立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与友谊,注重传播真实准确的集邮信息,推动集邮书刊的发展并提高集邮专业的信誉,促进集邮文献作者以及出版销售机构之间的合作,打击伪造、投机、有害发行邮品和其他一切可能损害集邮的行为,鼓励培养培训从事集邮新闻的新人。

AIJP由普通会员、特邀会员、赞助会员和荣誉会员组成。所有在集邮范围内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员,集邮文献出版、销售人员,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集邮文献管理人员,都可以填报入会申请表,经理事会批准后成为普通会员。普通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费40欧元。目前全球普通会员近500人。


图3

按照章程规定,每年一届的年度会员大会是AIJP的最高权力机构。考虑到许多会员大多兼任国际和国家级集邮组织的重要职务,所以大会通常选择安排在欧洲的重要国际集邮活动期间召开,为此一些邮展东道国城市刻AIJP大会纪念邮戳。1965年奥地利WIPA国际邮展期间,AIJP召开第4届大会,维也纳邮政局为此在1965611日启用纪念邮戳(图3,图案含有最初的AIJP会徽,由展现AIJP字母的书本、交叉的笔与橄榄枝组成。


图4


图5

19669FIP大会在德国慕尼黑召开,AIJP也在此举办年度大会。4AIJP大会选举塞吉连任会长的场景(取自AIJP网站,左起第3人未举手者为塞吉)。慕尼黑邮政为此在924日启用AIJP会徽图案的大会纪念邮戳(图5


图6

德国埃森第16届国际邮票博览会举办期间,埃森邮政局在200654日至6日连续3天启用AIJP大会纪念邮戳,日期字钉每日更换。54日德国发行格尔德·布塞留斯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他是德国政治家、记者、出版商,DIE ZEIT(《时代》)周刊创始人之一,所以戳图中AIJP会徽下面,还有纪念他诞生100周年文字(图6。该组织目前执行的章程就是在这次大会上进行修订的。


图7

罗马尼亚邮政20086月发行AIJP年会邮资封,以纪念在当年EFiRo界邮展举办地布加勒斯特召开年会,邮资图为AIJP会徽(图7

AIJP会刊


图8

AIJP会刊最初名为AIJP Bulletins(《AIJP通讯》),2010年起改名为The Philatelic Journalist(《集邮记者》),目前每年3月、7月和10月出版,每期40页。最新一期为202110月发行的总第166(图8。这份会刊是AIJP组织与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仅分发给会员。会刊内容主要报理事会活动,也会刊登一些重要的集邮研究文章。  

AIJP现任会长

沃尔夫冈·马森是德国著名的集邮家、集邮文献收藏家、邮史研究专家和出版商。自2005年当选为会长起,连任至今。1986年以来,他曾经担任过5种集邮杂志的主编,出版发表过几十部邮史研究专著,并屡获集邮文献的国际奖项。2013年他创办并主编以集邮历史与集邮文献为主要内容的季刊Phila Historica(《邮史》)。2014年名列“杰出集邮家名册”。

AIJPFIPUPU的合作

在促进世界集邮发展方面AIJPFIP、万国邮政联盟(UPU)长期保持着良好联系与合作关系。

1964FIP巴黎大会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负责对有害(harmful)、令人反感(objectionable)、不合需要(undesirable)的发行邮票作出准确的定义,以便确定哪些邮票不宜编入邮集参加国际邮展,要求工作报告在翌年提交维也纳大会批准通过。一年之前刚刚当选为AIJP会长的塞吉,担任这个新的委员会主任。19652月,塞吉向FIP提交该委员会工作报告。组办1965WIPA国际邮展的奥地利集邮联合会,为此印制1000FIP确定禁止参展的有害发行邮票清单,分发给FIP各成员组织和AIJP会员。

在塞吉的要求之下,美国华盛顿1966 SIPEX邮展和荷兰阿姆斯特丹1967 AMPHILEX邮展组委会也分别印制FIP确定禁止参展的有害发行邮票清单,分发给所有的邮集参展者。许多邮商对上述举措表示强烈抗议,认为影响了他们的生意,于是一些邮商将塞吉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最终法官驳回原告诉求,判定被告有权对集邮者发出警示。

图9

AIJP还协同FIP参与和赞助世界邮展等国际集邮活动。92019年摩纳哥MONACOPHIL国际邮展期间AIJP举办的集邮学术研讨会场景(图片取自AIJP网站)。UPU成立以来,在其法规中始终没有列入关于集邮的条款。1947UPU巴黎大会曾经通过《邮票的出售和贸易》决议,确认邮票的出售和贸易问题纯属国内事务,各国应根据各自的特殊情况予以安排。直到1989UPU华盛顿大会首次通过决定,向各成员国提出《适用于万国邮联会员国的集邮准则》,对邮票发行、销售数量与价格、邮戳盖销、集邮品制作等提出规范性规定。


图10


图11


图12

UPU携手FIPAIJP等国际集邮组织1991年和1993年两次举办集邮问题研讨会,对过度发行邮票、无面值邮票、集邮品的开发、推动集邮活动、集邮的贸易情况等议题进行研究讨论,旨在促进全球集邮发展,并在1993年建立“集邮协会/UPU联络委员会”。1997UPU邮政经营理事会决定,创立世界集邮发展协会( WADP(图10,替代之前的“集邮协会/UPU联络委员会”,AIJPFIP、国际邮商协会联合会(IFSDA)、集邮出版物及邮票目录编辑委员会(ASCAT)成为WADP合作伙伴成员。WADP还将每年109日世界邮政日这天定为“世界邮票日”(图11WADP第一项重要成果就是精心编写的《集邮发展指南》,在中国1999世界邮展期间,先后采用8种文字予以出版(图12


 

黄山:留声机和唱片邮票

$
0
0

题头图

邮票可以看、可以用,有的还可以听是唱片邮票。不少人收藏了唱片邮票,但真正听过的人并不多。年轻人或许都没有见过留声机,就是老年人也还很少保存有留声机的。笔者最近新买了一架,为的就是想听一下唱片邮票(题头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最早的留声机产生在1877年,1这枚邮票是纪念爱迪生发明声音记录仪100周年,它的原理是声波带动针尖跳动刻录在动的锡滚筒上。到1910年代,圆盘形的黑胶唱片代替了滚筒(图2)最初的留声机是用手摇转动的,用大喇叭扩音,后来转动和扩音都用电了,也叫电唱机。最早的唱片是每分钟78转的,后来有45转、33转等,转速越慢,放的时间越长。在娱乐场所还有一种落地的大型点唱机(图3),有机械手会自动换唱片。到了1950年代,磁带录音技术的进步推出了盘式磁带录音机、盒式磁带收录机和风靡一时的随声听。基于数字技术的CD光盘(图4)MP3播放器的出现是对录放技术的再次变革。2011年的一枚德国邮票同时展示了老式的留声机、盘式磁带录音机和MP3播放器(图5)。当然,现在的智能手机把这一切都送进了历史。


图6


图7


图8

尽管数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直到21世纪,唱片还在继续制造和销售,一些发烧友甚至更喜欢黑胶唱片的声音。只在2014年,美国就销售了920万张唱片。英国还发行了很多印有黑胶唱片封套图的邮票,例如2007年发行披头士专辑唱片封面异形自粘邮票(图6)全套6枚,另有4枚邮票的小全张。小全张中的一枚1962披头士乐队的首张单曲唱片Love Me Do封面(图7)又如2010经典音乐歌曲专辑封面邮票10枚,其中之一为摇滚乐让它流血(图8)

图9


图10

因为文化不同,我们很多人可能从来也没有听过这些唱片的乐曲,但在英国和世界各国对摇滚乐和流行音乐有大量狂热的追随者。从2016年开始,英国每年发行一组音乐巨人专辑唱封面邮票,每组包括68枚露出黑胶唱片的封面邮票和含4枚演唱邮票的小全张。2016年纪念平克·弗洛伊摇滚乐队,该乐队的首张专辑是《黎明门前的风笛手》(图9)2017年纪念摇滚歌手大卫·鲍,他的最后一张专辑唱片《黑星》(图10)201618日通过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英国皇家邮政曾将52大卫·鲍伊邮票首日封由充满氦气的大型气球送入高空,最终落下来被幸运者拿到。举办方说:凭借超前的声音、风格和视野,许多人认为大卫·鲍伊是从遥远的星球坠落到地球的


图11


图12


图13

2019年纪念流行歌手埃尔顿·约翰(图11),他有一张唱片专辑销量超过1000万张。2020年,发行皇后摇滚乐队唱片封面邮票,其中之一为《歌剧院之夜》(图12)2021年,纪念歌手保罗·麦卡特尼,他曾经是披头士乐队4员之一,在图6中就有他,他深受英国人喜爱和崇敬的音乐偶像之一,邮票之一是纪念1971年他的乐队成立暨专辑唱片《公羊》发行50周年(图13)


图14


图15

世界上第一套可以听的唱片邮票是不丹1973年发行的,全套7张单面乙烯基塑料唱片(569毫米,2张航空邮票100毫米)。这套邮票的1993斯科特目录价只有24.97美元,2007年为346美元,笔者那时咬牙买了一套(图14,现在已经涨到近千美元。网上还可以看到它的首日封(图15)和实封。7张唱片邮票的内容分别为红色为不丹历史(不丹语)、绿色为不丹国歌、蓝色为不丹历史(英语)、黑色为民歌1、白色为民歌2、紫色的航空邮票为不丹历史(不丹语)和民歌1、黄色的航空邮票为不丹历史(英语)以及民歌1和民歌2

我把唱片放在唱机上听了一下,声音还不错。但因为小唱片太小,唱针转臂到达极限进不去,所以只听了两张比较大的航空邮票,其中黄的唱片开始是美国人托德用英语讲的不丹历史。托德在牛津大学读书时,认识一位从不丹到西方留学的女同学,她后来成为了不丹的王后。之后,托德受到国王的邀请访问不丹,他给国王出主意,用发行邮票来增加经济收入,其中包括这套唱片邮票(参见080418


图16


图17

2008年,托德的女儿斯图尔特又帮不丹发行了一套2CD-ROM邮票(图16),这是一种3-1/4吋的小光盘,可以听,可以看。笔者把其中一张不丹: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纸套中拿出来(图17),在电脑上放,其中有很多不丹的自然景色。2009年,不丹又发行了一套2种光盘邮票。


图18

2014 年瑞士发行了一种小型张,这是一张印有立体感很强实际是平面的唱机图硬纸片(长168 133毫米),上面涂有一层黑色唱片(不能拿下来),中间有小孔,把整个小型张上放在电唱机上,以33转的速度播放出的是瑞士国歌(图18


图19

2020年,西班牙发行了纪念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唱片邮票,直径138毫米的圆形唱片小型张,其中4欧元的圆形齿孔邮票,直径36毫米。唱片播放出马德里管弦乐队演出的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图19

现在,邮票的邮寄功能已经减弱,相当多的邮票只是被集邮者收藏和使用因此,世界各国邮政努力发行内容令人感兴趣,形式上又别出心裁的邮票,来吸引集邮者购买。加密邮票是创新,唱片邮票是怀旧,目的都是一样的。


 

司徒一凡:慕尼黑“中国塔”

$
0
0

说到十七八世纪在欧洲流行的“中国风”对德国的影响,就不能不提位于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中国塔”。邮票上还没有过这座塔,所以只能选取不同年代的德国明信片及邮戳介绍

“中国塔”坐落在慕尼黑的“英国花园”,该园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其最早的自然风格园林,还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园林之一,占地面积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两倍。公园由英籍美国人本杰明·汤普森和德国园景建筑师弗里德里克·路得温·凡·斯格尔设计,于1808年落成,当年曾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狩猎区。该园中心部分为人工园林,然后过渡到具乡郊景色的自然园林,“中国塔”就在自然园林部分,成为“英国花园”的地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中国塔”建造于1789—1790年间,由建筑师约瑟夫仿照伦敦丘园的“中国塔”设计,塔身为木结构,高25米,共5层,12边形,每层均为全开敞的阁楼,外檐装饰镂花木格,空灵通透,出檐舒展。笔者所见最早出现该塔身影的明信片是一枚1897年使用的黑白摄影片(图1),距塔建成已经100多年了。另一枚彩色绘画压凸明信片(图2),主图为邮递马车,背景是“中国塔”的黑白照片。由片正面书写的地址和加盖的邮戳可知(图3)片于1906年3月20日从慕尼黑的帕森寄往中国天津,使“中国塔”与中国发生了直接关联。此后,“中国塔”还以水彩画、套色木刻、上色或黑白照片等多种形式出现在1907年(图4)1910年(图5)1911年(图6)1913年(图7)实寄的明信片上。


图8


图9


图10

“二战”后期,德国多次遭到盟军大规模的空袭,“中国塔”在1944年7月13日的大轰炸中烧毁,1951年按原样重建,1952年9月6日重新开放。重建后的“中国塔”可在后期的明信片中看到(图8)1974年,“中国塔”及其周边被辟为啤酒花园和餐厅,目前设有7000个座位,是慕尼黑第二大啤酒园。每到周末这里都会演奏具有巴伐利亚风格的原创铜管乐,成为一种可以长时间聆听的慕尼黑传统(图9)。德国邮政为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邮展2005年3月5日至7日启用的纪念邮戳,其主图也是“中国塔”(图10)


图11


图12


图13

每到圣诞节前夕,“中国塔”及周边传统的圣诞市集,在圣诞树和灯饰的装点下更显温馨浪漫(图11),男女老少可在此享受精心设计的娱乐节目和精美的冬季美食。而夏季更是“中国塔”最热闹的时节,人们在此尽情享用当地各种美食和不同口味的啤酒。在完成了“穿越”慕尼黑美味之旅后,当然也不应忘记购买印有“中国塔”图案的明信片(图12),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看那三五成群的游人,围坐在塔下,畅饮着著名的慕尼黑啤酒(图13),他们当中有多少人知道身边的这座塔与遥远中国的历史渊源呢?


 

宝木:邮市见闻(138)虎票登场

$
0
0

甫入新年,纪特邮票就破了以往年初发行新邮的“饥饿”节奏, 计划发行4套的数字则创出近12年来元月新邮发行套数的最高纪录,而上一次则是2010年,巧的是这一年也是“虎年”。

生肖邮票无疑是年初邮市的宠儿,也是全年新邮中万众瞩目的重点,投资者则戏称为“一年之计看生肖”,原因是生肖票发行后的市场走势对全年的新邮影响力不菲。所以,1月5日《壬寅年》的发行,依然吸引着不少生肖票发烧友趋之若鹜排队争购,电视台和报纸等大量社会新闻媒体也会不惜版面定时报道。但集邮柜台温度却掩盖不了市场的冷遇,特别是脱胎换骨的《壬寅年》小本票依然跌破了16元的邮局售价,从首日的15.5元,到翌日的14元,连14.4元面值都不保。

实际上小本票跌破面值很正常,毕竟《壬寅年》套票发行后也仅仅徘徊在2.4元面值附近,作为第四轮生肖票中的第7套,是面世时表现最差的1套。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长沙的邮友告知,当天那里《壬寅年》套票和小本票居然不用排队,即可从容购得。更出乎意料的是,《壬寅年》全张票在市场上遭遇前所未见的冷遇,120元的开场价居然乏人问津,而网上的收购价只有70元,如此巨大的差价只能让那些本来想赚钱而彻夜排队三四天者徒唤奈何——生肖票的暴利时代也许一去不复返了。

事实上,近年来的生肖票走势日趋衰弱,自“庚申猴”跌落万元台阶后,生肖票在邮市上的热度就整体下降。第四轮已发行的6套邮票已全部跌破面值,1月中旬“丙申猴”“丁酉鸡”“戊戌狗”“己亥猪”“庚子鼠”和“辛丑牛”套票的价格分别仅为2元、1.1元、1.2元、1.6元、2元和2.1元。更有甚者,往年发行生肖票的前半年,已发行的同属相生肖票上涨现象,这次在前三轮“虎年”票上也未显现,“丙寅虎”“戊寅虎”“庚寅虎”市价基本维持在3元、6.5元和2.8元。因此,《壬寅年》不受市场待见也情有可原,套票短期内维持面值上方运行应为权宜之计,后市跌破面值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

《壬寅年》尴尬的孱弱走势,让人对今年其他新邮发行后的表现忧心忡忡。不过市场从1月8日开始却呈现了奇怪现象,不仅入市货源突然减少,且有人专门收购跌破售价的《壬寅年》小本票以及在面值附近徘徊的套票。1月10日,《壬寅年》全张票、套票、小版张和小本票的市价分别为87元、2.7元、19元和17元,令岌岌可危的形势稍显转机。

新年首日亮相的增发“区域协定”套票虽然没有跌破面值,但对于单枚成套票而言,市场表现可谓平淡无奇,其市价由面世初的1.8元下滑至1.2元面值,仅用了10天时间,看来前两年成为香饽饽的单枚成套票也不再“香”气四溢。

JT票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走势显得格外沉闷,大量套票的价格出现了下跌,除了市场买气不佳外,抛压也在增多,其中不乏市场上口碑不错的早中期品种。如J1“万国邮联”、J2“国庆25”、J5“四届人大”、J8“四五计划”和J9“五七干校”套票分别回调到120元、95元、300元、860元和125元附近,J12“刘胡兰”、J15“学大庆”、J23“十一大”、J38“儿童年”、J58“古代科学家(3)”和J92“古代文学家”套票也分别下滑至105元、130元、180元、50元、210元和38元,而T2“杂技”、T5“大寨”、T9“乡村女教师”、T18“上大学”、T28“奔马”和T34“水乡新貌”套票则分别回落到210元、140元、380元、350元、330元和90元附近,T41“爱科学”、T43“西游记”、T44“齐白石”、T53“桂林山水”、T56“留园”和T60“宫灯”套票已分别下沉至43元、360元、560元、215元、350元和150元,T65“古代钱币(1)”、T67“庐山”、T69“红楼梦”、T75“青铜器”、T82“西厢记”和T87“京剧旦角”套票分别滑落到70元、110元、300元、125元、120元和130元。这些品种的价格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跌幅在1020%之间。

不过,与JT早中期品种相比,1985年之后发行的JT后期品种走势就更加羸弱,因市场沽货不断,跌幅更大。像J113“郑和下西洋”、J120“故宫博物院”、J136“徐霞客”、J138“叶剑英”、J155“彭德怀”和J181“陈毅”套票的价格分别下挫到4.5元、18元、17元、22元、6元和5.5元,T103“梅花”、T104“花灯”、T114“猛禽”、T121“名楼”、T129“兰花”和T130“泰山”套票分别回调至18元、14元、15元、12元、8.5元和20T131“三国演义(1)”、T132“麋鹿(无齿)”、T141“当代美术”、T143“火箭”、T159“夜宴图”和T162“杜鹃花”套票则分别下跌到12元、9.5元、4元、8元、8.5元和5元。

JT后期下跌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前期上涨的“产品票”上,随着这些品种的市场需求减弱,价格回归在所难免。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近年来市场抛售JT票的集藏者明显增多,且绝大多数都是1985年之后开始集邮的爱好者,且年票收藏者居多。虽然,每个集藏者抛售的数量一般就是几套,与过去成百上千套的“公司货”不可同日而语,但因抛售人数众多,乱棍之下的结果就是收购的邮商也不堪重负,导致价格节节走低。

当然,对于品相绝佳的JT早期强势品种,投资者还是应该多留心,毕竟市场上不少JT早期票所留存的完美品相也越来越少。鉴于从去年初开始,老纪特中的不少强势品种因品相差异,已出现了价格明显分化现象,不排除会传导至JT强势品种的可能性。


 

宝木:邮市见闻(128)迎接牛气

$
0
0

新年伊始,离牛年春节尚有月余,但藏家和投资者却已迫不及待希望牛气早早莅临,毕竟2020年的邮市总体走势平淡,人们弃“子”迎“丑”的心情迫切。如此情绪在今年初发行的新邮上得以宣泄,预示着邮人对新一年市场美好愿景的期待。

元旦当天,“民法典”发行,延续单枚套票的强势,该票依然出现高开现象,3.5元的面世价高出面值近2倍。翌日买气即不断高涨,价格持续上扬,到1月4日一度出现了5元的交易记录。对于这套图案过于言简意赅的新邮,出现如此高价,多少出乎大家意料,难道单枚套票已成为近年新邮中的王者不成?

1月5日发行的“辛丑牛”套票瞬间就占据了市场的热点,“民法典”套票无奈让位。1月中旬“民法典”套票的价格回调至3元附近,但纯溢幅仍然有150%,连众望所归的“辛丑牛”套票也自叹弗如。

作为每年年初的重头戏,“辛丑牛”邮票发行后就占领了市场交易量的半壁江山,但而后的表现却并没有像第四轮生肖票那样“华丽”。发行当天,“辛丑牛”全张票、套票、小版张和小本票分别以190元、3.3元、35元和13.4元的价格开场,至下午收市时则分别下滑至145元、3元、31元和11元,小本票已跌破12元面值。从首日的市场交易情况看,“辛丑牛”的高价亮相并没有获得市场承认,反而遇到谨慎的买气,而抛压却十分沉重,握有原始货源者急欲兑现,导致价格下沉迅速,这种现象在全张票上最为显著。1月中旬,“辛丑牛”全张票、套票、小版张和小本票的市价已分别下挫到125元、2.8元、29元和10.5元,溢幅分别降至225.5%、16.7%、101.4% 和 -12.5%,除了全张票外,其他品种的价格与“庚子鼠”接近,而“庚子鼠”全张票目前的市价在105元附近。

回眸前几年发行的生肖票,发行初高开幅度最大的是全张票,而跌幅最大的同样也是它,因此那些排队数日追逐生肖全张票的“拥趸”,都知道需尽早出手以保全收益。但问题是,从第四轮的“丙申猴”开始,已发行的5种生肖全张票均出现高开后的大幅跳水走势,且全部出现超过腰斩的跌幅,令盲目介入者遍体鳞伤。因此从2020年开始,大量投资者已陷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境地,对新发行的生肖全张票敬而远之者日渐增多,以至于今年再次高位登场的“辛丑牛”全张票变得乏人问津,从高位快速下跌也就顺理成章,这或许属于今后正常的表现。只是市场呈现如此状况,让那些在寒风中以获利为主的排队者要彻底“寒心”了。希望明年生肖票发行前的排队大军中,能够出现更多以真正集藏为主的发烧友。

1月10日发行的“警察节”套票表现相对低调,市场价格为3.5元,溢幅仅45.8%,与“民法典”相比差距明显,难不成这就是多枚成套票的命运?

2020年票大战是新年初市场又一道靓丽风景线,因一级市场货源涌出与二级市场消费需求的彼此消长,年票价格出现频繁的波动走势,这对于过去一年来生意平淡的邮商而言,无疑是个赚取差价的好机会。毕竟年票因需求旺盛,交易量大,绝大多数邮商不会忽视这个赚钱机遇。1月中旬,2020年全年份票的价格为168元,与1个月前相比下跌了1成左右,而2020年小版张(含赠送小版张)的价格回调至105元附近,跌幅接近2成。此外,2020年纪特邮资封片的价14元,2020年普资封片的市价在43元附近。


 

黄红锦:简说《西湖四季》TS71型邮资标签

$
0
0

图1

2021624日,杭州为庆祝西湖申遗成功10周年,发行《西湖四季》TS71型邮资标签(自粘型)。47种面值,分别为春和景明0.81.2)、夏荷清影1.2)、秋月风雅1.23.8)、冬雪暗香1.24.2(图1


图2

根据扫描所见数据(图2笔者推算发现,进行了3打印,每轮依次使用预印春夏秋冬图的底纸,各图数量相同。第一轮打印1.2元面值各3000第二轮打印4面值2000,每种面值使用1第三轮再次打印1.2元面值各800。合计打印4图全套1.2标签3800套,春图0.8元、夏图1.2元、秋图3.8元、冬图4.2元标签各200023200

笔者流水号00003120004263的标签扫码所得过机总件数如表 

     表 《西湖四季》TS71型邮资标签过机总件

面值

流水号

过资总件数

每种打印数

 

1.2

 

0000312

51775

3000

54775

3000

57775

3000

60775

3000

0.8

 

0004263

64726

2000

1.2

66726

2000

3.8

68726

2000

4.2

70726

2000



图3

许多邮友于发行首日在杭州保淑路邮政所、朝晖邮政所和西湖邮政支局(图3等地实寄。


图4


图5

发行首日晚有人发现1.2元签出现日期打印错误,2425大部分错签被发现即已交寄,客观上形成超前交寄封(图4少量错签封是有意25日交寄(图5

笔者所藏和邮友提供资料,目前发现出现所见打印错误的基本上都流水号4000号段,未见于其它号段。


 

周凯:“报房”与清代民信业

$
0
0

 

“邮发报刊”大多以为中国特色,殊不知公共邮政的兴盛正是得益于报刊发行,中西历史概莫能外,用近代中国人的话讲,叫“用人多而发送勤也”。新闻史常说欧洲公共邮政与定期出版制度同期壮大(16世纪末),诞生于德国的第一份日报也与德国邮递实现每日递送相关(17世纪下半叶)。有了报刊发行,邮递业才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并为后来合公私为一体的国家邮政下伏笔。


图1

 

中国赢利性的新闻业可追溯到宋代的“供朝报”,明代又有民间“抄报行”。清代,影响最大的是邸报。邸报为各省驻京提塘雇募匠人,将自六科传抄的谕旨、题奏,以及京中各部院议复奏准应行发抄的事件,刊刻刷印发递本省各级官员。早期邸报由于无封面、无报头,名称极多,有邸抄(钞)、京报、京抄(钞)、阁钞、朝报、抄报等。雍正时,“科内书办串通提塘,将硃批转卖京报处……以至闲散官员皆可买阅。”所谓“京报处”即小报房,各省驻京提塘“省费惜劳”,促使这种民营报房走向兴盛。自乾隆至清末,北京民营报房有多家,所出皆以“京报”名世。同时有人在官马大道沿途的良乡、涿州翻印京报,称“良乡报”“涿州报”,兜售给进京官宦并发递外省。1为同治年间北京聚兴报房刊印的“京报”。


图2


不过,英国新闻史上有一比中国强,那就是议会政争导致了新闻自采自编,百花齐放。17、18世纪之交,每周在伦敦出版的周刊多达22种,新闻信亦盛行不衰,由此不但英国得以全国通邮,报人之间的竞争还促进了邮速的提高。从18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末,伦敦到格拉斯哥的邮发时间从10-12天锐减到62小时。北美殖民地和美国最早的报纸亦与邮局有关,乡镇邮局即为公共会场,邮政局长往往兼任报刊编辑。

罗兰·希尔即由关注大众教育与廉价新闻而立志改革邮政,使“1便士邮资”与“1便士报纸运动”相呼应。19世纪40年代,廉价邮政取得成功,50年代,英国廉价报纸亦获成功。

清代,塘报(邸报)经营本自邮驿派生,官办京报发行遍及各省,有的将“提塘”印报头,盖上“京发”“飞星捷报”印戳。比之欧西新闻信,清朝提塘亦“私行探报,先期传播”。这种采编内阁发抄之外的消息自清初就有,六科小吏与提塘官等以为副业,曰“黑本通抄”,夹于邸报之中发送,称为“小报”“小抄”,很有市场。然而,皇权专制下,“小报”的命运只能是禁绝,统治者将其视若洪水猛兽,雍正斥之:“伊等借邮传之名,作奸滋弊”。

鸦片战争后,士大夫阶层迫切需要新闻传播,然而清廷闭关心态更甚,连提请中央正式办报的建议也被无情驳回。咸丰年间,江西巡抚张芾多次奏请朝廷刻印邸报,广为传播但皇帝不仅不同意,反而申斥他识见错谬,不识政体官家这条路就这么堵死了,可官家向来靡费,提塘到了晚清因经费无着,每况愈下。


图3

民间报房却自乾隆后渐入佳境,特别是塘递的衰落更显其优势。民间报房与民信局关系密切,有的根本就是一体经营。民国初年的新闻史大家戈公振说道:“据北京报房中人言,清初有南纸铺名荣禄堂者,因与内府有关系,得印缙绅录及京报发售。时有山东登属之人,负于西北各省,携之而往,销行颇易,此辈见有利可图,乃在正阳门外设立报房,发行京报,其性质犹南方之信局也3为通过另一家杜记报房寄递到北京的实寄封,封背盖“回信送前门外打磨厂长巷三条胡同北口外路南杜记京报信局”名址宣传戳。


图4

据说京报订户,一般府县不过几份、几十份,不足以维持送报人的开销,因而送报人就兼捎书信、包裹、银两。据说“一个送报人,最初不过自己背一个小褥套,内装报之外,便是自己的行李,慢慢生意越做越发达,物品自然越多,一人背不了,就雇驴,再多就雇车,甚至有特别用一伙计作为帮手的。”从留意报业史料的剧作家齐如山的这番回忆中,也可体察到民间报房与民信局的共生关系。4实寄封封背盖“回信送北门外洋货街东口路南聚兴杜记京报局”名址宣传戳,这应该是聚兴报房与杜记报房合办外地发行,于是两家的信局业务也联合了起来。此封与图2所示一样,仍为北京恒义隆商号寄其天津分号。

,京城中送报的山东大汉据说有200多人。由山东人控制并形成同业公会的送报业本来为公共邮政在大城市的自我萌发创造了极好的空间。而据传教士观察:“在中国各省,有上千的人以重抄或摘录京报为生,用以供给无力购买全份京报的读者”。1849年来到北京的俄国外交人员则描述说:“在北京还有一种人,他们衣衫褴褛,走街串巷,那模样甚至就像挂着一堆碎布条的晾衣架……他们还大声吆喝,我们起初把他们当成是乞丐,但是马上发现他们说唱的内容不大对,尤其是他们手里还拿着一捆纸。原来,他们是在卖新鲜事儿,而新鲜事儿就是在北京城发生的事。不清楚这些东西是他们自己写的,还是替别人散发。他们只是在大街上讲这些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并且总是擅于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下来,吸引人们来买他手里的小报。这些小报最多也就卖到三、四戈比的价钱。于是哪里失了窃,哪里出了风流韵事,谁挨了板子等等,一天之内全城里的人都知道了。”由此可见“晾衣架”般的自媒体有着怎样的市民情趣和市场。只是中国摩肩接踵的大城市中不但未能自产公共邮政,亦未能自生现代报刊。

致谢:图2、图4由范利清先生提供!

————————————

参考文献:

[1]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第5[M].北京:故宫博物院,192914.

[2]·费·克鲁森什特恩.“希望号”和“涅瓦号”18031806环球航行记2[M]//

伍宇星.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25.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5[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60.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汇译[M].合肥:黄山书社1998886.

[5]王时敏.西庐家书//王欣夫.八年丛编·丙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朱传誉.中国新闻史[M].台北学生书局197990.

[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33.

[8]齐如山.清末京报琐谈[M].//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48.

[9]·科瓦列夫斯基.窥视紫禁城[M].阎国栋.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183.

[10]支庭荣,邱一江.外国新闻传播史[M].天津: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张建伟:烟雨梵净山

$
0
0

图1

黑湾河发源于梵净山东南麓,全长约30公里,与其东边的马槽河等汇合成太平河。谷内森森古木,密不见天;河中怪石鳞峋,如雷击水;树上枝藤交错,萝蔓拂地;桥下泉响,清流潺湲;悬崖云烟,处处飞瀑。2005-19《梵净山自然保护区》-4“黑湾河”展示了此地景色(图1

索道起点为山脚的鱼坳,终点在山顶万宝岩,全长3500米,上下落差约1200米,是国内落差最大的索道。

烟雨中攀登建在海拔2100米云线之上的木栈道,全长750米,3400多级台阶,相当于60层楼高,直接通往蘑菇石。木栈道从原始丛林的空隙中穿过,沿途是杜鹃林、青冈林、槭树、山樱和箭竹林。

登上山顶雨小了些,但云雾越来越浓,阵阵大风刮过,云雾从身边疾速飘过,真正见识了乱云飞。但蘑菇石依然屹立在山顶由两块石头组成,上面的石头比较宽大,下面的石头比较窄,高约10米,形似蘑菇。它历经数亿年的风化和侵蚀,才被打造成如今这般亭亭玉立蘑菇石旁立有标牌:“此处海拔2318,梵净山是巍巍武陵山脉最高峰。”


图2  FP8-7


图3  2006-19-2

如今蘑菇石成了画家、摄影家争相创作的题材,他们杰作已走向全世界,蘑菇石成为梵净山标志性代表。FP8《贵州风光》-7(图22005-19《梵净山自然保护区》-2(图3等都是蘑菇石


图4


图5

走过蘑菇石旁的“翻天印”,来到承恩寺。承恩寺俗名上茶殿,是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主寺庙。寺庙原名通明殿,供奉通体光明的弥勒菩萨,后毁于战乱。万历四十六年,神宗敇建时更名报恩寺。清初更名承恩寺。寺前有普度广场,海拔2242。广场边有一排店铺,尽头处是“梵净山纪念邮局”(图4出售梵净山明信片,每枚5“梵净山(营)1”普通日戳(图5留念。


图6

走向索道站的天街商业服务点,这里也有多种梵净山明信片的整套和散片出售,备有“梵净山2”普通日戳(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回到山脚游客中心,一眼瞅见梵净山主题邮局(图7,这里出售多种明信片和《梵净山》普资封,备有“梵净山支局”普通日戳(图8“世界自然遗产”普通日戳(图9,还有“梵净山”“金顶”“阔叶林”“黑湾河”4种风景日戳(图10-13,供游客加盖。这是一家经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和副食的商店,主题邮局占据店铺一角(图14,不经办邮政业务,但可以投寄封片,两天开箱一次。只用“梵净山支局”普通日戳销资,不同意用风景日戳销资。查邮政网站,并无“梵净山支局”, 景区游客中心位于江口县太平乡黑湾河,而邮政上可查到太平邮政支局设在太平乡街上。况且按照规定“支局”二字是不能刻入地名环的。还有这把上半环刻“世界自然遗产”,下半环刻“贵州铜仁梵净山”的普通日戳,虽然也可更换日期,但显然是别出心裁之作。老板告诉我风景日戳上的日期字钉都是从不更换的,我查了一下,20187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就在那天梵净山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普通日戳和4种风景日戳上的日期数字都是这个日期。我购买了梵净山邮资封片,迫不急待地欣赏起天安门邮资“金顶”加印片(图15,金顶在云雾中探出头来,一座孤立突兀的石峰高达94米,海拔2494米,多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惊叹号,更像点赞的大拇指。更令人惊奇的是,金顶一座天桥飞驾两山,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现在佛)释迦佛一边供奉(未来佛)弥勒佛。天安门邮资“高山杜鹃”加印片(图16反映了梵净山杜鹃花45月份开,崇山峻岭上的万亩野生杜鹃花争相绽放,千姿百态层层叠叠的杜鹃花海将山上、山腰染得姹紫嫣红,构成了梵净山最美丽的风景,给人无比的美好憧憬。加印片弥补了现场因烟雨见不到的风景,因季节看不到的风景,真好!


 

丁蘖:邮币双馨吐芬芳道德文章传永年——纪念王松麟先生逝世30周年

$
0
0
王松麟先生肖像

1963年我高考失利,在家自学,等待下一年高考。暑假中张筱弇先生来苏州,在征得父亲意见后,把我带入爱好收藏世界,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以追求历史和文化为乐的世界,更是一个平等的世界。王松麟先生(图1)是我最早联系的人之一,1963年9月至1964年9月近一年的通信交换让“一老一小”成为了忘年交。父亲知道后对我说:“王松麟是邮票、钱币大家,你要多向他学习。” 原来,王松麟与家父早已相识,1939年家父创办“心爱邮币社”乃当时较早的邮币社。上世纪50年代初,一些爱好者掀起解放区票、纸币收藏高潮舅舅金诚(1927-2002)是活跃者之一,与王松麟亦早有联系,彼此探讨不亦乐乎! 1971年9月我回到上海,不久与王松麟见了面,他风趣地说:“通信近十年,想不到如今成了近邻,星期日有空,常来寒舍”。那时还在“文革”期间,江苏食糖凭票供应,爱吃甜食的苏州人常常不够,一个朋友要我帮忙买半斤白砂糖,这件小事竟成难题,王老知道后,送了我一张票,让我完成了任务。1974年5月,我回到苏州进入苏州建筑设室工作,王老知道后非常高兴。1983年10月,我收到王老的一封平信内附一张特殊明信片(图2)。自1983年10月9日至15日,在上海市范围内此片可免费互寄。这张明信片是在它免费有效期最后的时刻15日16时寄出的。王松麟寄我存玩,收到后内心十分激动。回想起1963年10月开始与王老通信,中间因 “文革”而中断, 20年后,他仍然把我列为重要邮友,寄我这枚特殊明信片。20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在眼前一闪而过,一老一小永恒不变的真诚邮谊荡漾心间,久久不能忘却。如今,王松麟离开我们30年了,睹物思人,他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栩栩如生。3是一件1984年上海全国邮展获奖邮展览纪念实寄封。其实早在1972年,我就重其事地告诉王老,1969年4月复员后进入工厂起,我更名为丁蘖。但是,在他的心中,我永远是“苏州小丁”和不变的“丁路麟””。王松麟把我视为亲近的同乡,更可能,由于二人名字中都有个“麟”字,旧俗呼为“麟儿”,故较之一般邮友更多了几分亲近。

王松麟1939年从上海育才中学毕业后继承父业在上海大陆银行任职,因为工作中接触大量信件,所贴邮票品种繁多,令他入迷,他将实寄封分类收藏,撰写《实寄封是历史的证人》,这是集邮界较早提倡实寄封研究的先行者!

王松麟在银行工作接触各历史时期纸币,早在1947年发起成立中国纸币集藏会,参加编辑《中币会刊》,1948年1月与中国纸币社的刘行方、古今纸币社的李安深编辑出版《中国纸币目录》,1948年10月又与刘行方一起出版《纸币月刊》。由于国内战争时局动荡,只出了3期便告停刊。

1983年,中国钱币学会恢复,王松麟任上海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参与《中国历代钱币大系》编纂。1979年4月,各地集邮门市部恢复营业,集邮恢复早于钱币。1980年起王松麟为恢复集邮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为筹建上海集邮协会、工人文化宫集邮爱好者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任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集邮爱好者协会副总干事、市职工集邮协会封片戳研究会会长。这些工作,劳神费心,均属义务劳动,他为之化费了巨大精力。自1982年起,王松麟向博物馆捐赠各类集邮收藏品600多件,体现了老一代收藏家的高风亮节。

王松麟是不可多得的邮币双馨跨界人才和收藏家,他为人大度有气派,系吾家世交。更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良师益友。

1990年秋,上海钱币界友人告知,王松麟突然倒在公交车上。噩音传来,全家震惊,为这位老友忽然离去而悲痛极。王松麟告别邮币界已经30年了,但他在邮币界的影响丝毫未减,愿更多邮币界年轻人学习王松麟终身以邮币之爱为乐的精神,刻苦研究、善待他人、永不言倦,为当今邮、币文化的发展做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更大成绩。以王松麟为楷模,自觉争做有知识、有文化的爱国新人!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