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1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冯赐杭:斗拱

0
0

图1
   斗拱,也叫铺作,是中国独特的建筑结构构件,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采的主要元素之一。
   部分内容由于网络原因不能展现,敬请谅解!

图2


图3


图4

斗拱见于商周青铜器装饰,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斗拱装点着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1997112,图2、佛光寺1997113,图3都盛开一朵朵斗拱之花,颇具特色。佛光寺主殿面阔七间,殿身由檐柱、内柱各一周支撑。屋柱之能胜任重负,柱上所施雄健斗拱功不可没。如檐柱斗拱高为柱长近二分之一,承载力之大自不待言,屋檐因而能如鸟翼舒展而出。南禅寺以古朴雄丽的主殿大佛殿闻名遐迩,其斗拱制作也别具一格,“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既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佛光寺的重出江湖,建筑学家梁思成19921944功不可没。1937年,梁先生从法国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中发现了这座古寺的信息,从而在深山之中找到它,从而对它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进入明清时代后,斗拱的承载作用逐渐弱化,而其美化装饰功能更受重视。广西容县真武阁199615210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它的斗拱非常有特点。其一是结构之间有空隙。真武阁系全木建筑,斗榫,梁柱等交接处均留活动余地,甚至柱子都悬浮而立。其原因是当地为台风地带,建筑看似松动,其实系“以柔克刚”,用适当晃动来降低、化解台风破坏力。其二是昂特别长,尤如象牙,甚为惹眼。这般做法的原因众说纷纭。可能其中的装饰说比较靠谱。其三最奇特的是,五百年来,斗拱面上一直一尘不染。原因是古代建筑师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借助风在斗拱面尘埃上下压强的落差,将落尘清除。台湾鹿港龙山寺是宝岛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其彩绘八卦藻井(明信片,图11)亦为台湾地区最大者(跨距约5.5,至頂心的高度约6.5),主要就依靠层层出挑,齐集顶心的16组斗拱承担与传递藻井重量,建筑工艺令人惊叹。北京故宫(J120)的太和殿、保和殿等以及沈阳故宫(19963)的崇政殿、凤凰楼、牌坊等建筑亦大量采用斗拱。北京颐和园排云殿临湖牌坊,彩绘明艳,斗拱也非常惹眼(明信片,12燕园(北京大学)西大门199811,图13,彩饰锦绣,檐下一排油漆斗拱,更增添了大门的气派与美观。

图14

斗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当代中国建筑师重视它,自然一点也不奇怪。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098420103220103M,图14独出心裁,借用斗拱形式的外观,披上中国红的外衣,成就了其浓郁的中国风格,而且是既学习、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也是吸纳了现代建筑科技与艺术手法的创新风格因而广受称赞。并多次在“国家名片”上展示风采。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说:让中国建筑长一张“中国脸”。(《光明日报》20161014),矗立于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正是长了一张长着典范的“中国脸”的建筑佳作!只有不了解斗拱,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敬意的人,才会对其提出批评。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


 

焦继承:拜阅《话说印花》有感——兼与李明先生商榷

0
0

图1

《上海集邮》2016年第12期刊出李明先生大作《话说印花(Revenue)》,拜阅此文,受益匪浅。文章对revenue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解读,对比了国内外对revenue类认识的差别,回顾了revenue一词及revenue集邮引入中国的历史。

这是目前中国大陆对revenue解读比较权威的认识。

然而,文中的部分观点,实有商榷的必要。现提出两点:

1.文章起首就说“印花(revenue)作为一个竞赛类别是在1992年才引进到FIP赞助(Patronage)、誉助(Auspices)和认可(Recognition)的FIP世界邮展、FIP国际邮展以及国际性邮展中来的。”而事实上:在美国费城INTERPHIL 76’世界邮展上就有一批印花类展品以竞赛类展出。此后的十余年间未再见印花类展品。在赫尔辛基举办的芬兰88’世界邮展上,印花类作为特殊的试验类参加了竞赛性展出,参展的印花展品有175框(34部竞赛类、4部非竞赛类)。

19911125FIP60届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会上通过了revenue类评审专用规则,从1992年起,revenue类成为FIP一个正式的竞赛性类别。

李先生文中对“印花(revenue)”展品历史的这一认识与实际是有差别的。

2.文章结尾部分谈到“至于,许多印花集邮爱好者试图仿照邮政集邮中的FIP邮政历史类的组集模式,来编组‘印花集邮史’的展品,这至少在当前还是行不通的。

确如李先生文中所说,“在1999年以前发布的《FIP印花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的标题下还附有‘ Section within Traditional Philately(传统集邮的一个分支)’”,但是,实际上不知从何时起,FIP将规则标题下的这行“Section within Traditional Philately”取消了;在2009FIP印花委员会建立网站时,所公布的《Special Regul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Revenue Exhibits at F.I.P. Exhibitions (SREV)》规则中,并无这个内容(图1)。将“Section within Traditional Philately”这一注释取消最少已近十年。

在《税票集邮与参展(全国税票集邮指导小组成立专刊)》上,曾刊出李先生《如何编组印花展品之我见》,文中也曾提出了“关于邮政历史展品组集模式”的探讨,并且给出了这类编排方式的指导性意见。

依稀还记得李先生曾经撰写的《说说印花(税票)类之“传统展品”及“历史展品”的组集模式》(《华夏印花文史》2007年第2期;《集邮报》也曾刊载),不仅支持传统展品类的编组模式,同时对其他编组模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原文中李先生提出:“3.‘税资、税率’是任何一部FIP印花(税票)类展品所应展示的内容,当然,一部印花(税票)历史类展品完全可以仿照‘邮资’展品构筑。 4.还可以仿照“邮政服务”的模式来构筑一部印花(税票)历史类展品,重点展示某种印花(税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应用,按时间顺序展现出这些‘ 业务’的变化发展 “也可以利用34以上这两种模式来共同构筑一部印花(税票)历史类展品”“利用345这三种模式来构筑一部印花(税票)历史类展品应当是目前能使其迈入FIP竞赛性邮展门槛的最有效途径”。

然而,近来FIP关于revenue类规则并未发生改变,《话说印花》一文却自己否定了以前的个人观点,不知是先生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拟或是……

诚然,邮政史类展品展出的只能是:邮资、邮路、邮戳和不同的业务;按照邮政史类编排的revenue类展品,展示的应是某一类别的税率(资费)、纳税对象(业务范围)及其特例和史前,这些并非无效(或私人)信息,这些都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只是目前在部分印花集邮爱好者中所关注的着重点有所偏移,并非这些规范信息。

事实上前FIP主席许少全先生,在20046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邮展高级理论研讨暨评审员培训班上,明确告知:“印花(revenue)”类是可以按照邮史类进行编排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国内多个地区都有按照邮政史类编排的印花类展品,但对这种组集方式并未达成共识,仍有部分省区的国家级评审员不认可,在不同地方邮展中,对这类编排方式进行劝告。国内的评审人员不该墨守旧规应当跟随国际动向的发展而进步。


图2a


图2b

如若说个人口头回答不算权威,那么《FIP REVENUE COMMISSON NEWSLETTER #3》(国际集邮联合会印花委员会简报,第3期)(图2的“秘书处寄语”中明确告知我们:印花类展品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按照传统集邮的模式编排,也可以按照邮政历史模式编排,还可以按照邮政用品类编排的方式。(关于这期简报,多年前在全国税票集邮指导工作小组专刊《税票研究》刊总13期上曾经有过中文介绍)。

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罗马尼亚选送的《罗马尼亚斐迪南国王雕像税票的使用》,获镀金奖。这部展品就是按照历史类编排的例证。


图3

长沙2014全国邮展大镀金奖展品、中国2016亚洲国际邮展大镀金奖展品《中国六和塔图预印印花税票凭证——赣州版六和塔图单据用纸》(图3,就是按照邮政用品类方式编排的印花类展集实例。

面对上述实例,不知还能否坚持说印花类展集“至少在当前仿照邮政历史类的组集模式是行不通的”?

不恭之处,敬请指正!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


 

冯赐杭:斗拱

0
0

图1

斗拱,也叫铺作,是中国独特的建筑结构构件,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采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以组()为单位出现,每组斗拱则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纪念邮戳,图1。有平身斗拱、拐角斗拱等种类。在建筑结构上,檐下的斗拱担负承重作用,将建筑屋顶的重量层层传递至梁柱,能大大增加屋顶的飘出幅度。而室内斗拱能代替梁柱承力,增加建筑空间。同时,斗拱也对建筑起到装饰、美化功能。


图2


图3


图4

斗拱见于商周青铜器装饰,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斗拱装点着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唐代木结构建筑——南禅寺1997112,图2、佛光寺1997113,图3都盛开一朵朵斗拱之花,颇具特色。佛光寺主殿面阔七间,殿身由檐柱、内柱各一周支撑。屋柱之能胜任重负,柱上所施雄健斗拱功不可没。如檐柱斗拱高为柱长近二分之一,承载力之大自不待言,屋檐因而能如鸟翼舒展而出。南禅寺以古朴雄丽的主殿大佛殿闻名遐迩,其斗拱制作也别具一格,“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既使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佛光寺的重出江湖,建筑学家梁思成19921944功不可没。1937年,梁先生从法国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中发现了这座古寺的信息,从而在深山之中找到它,从而对它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我国不少古代建筑的斗拱都颇具特色。除见于以上唐代建筑外,还出现在宋、辽建筑中。如松江方塔PP435又名兴圣教寺塔,系上海松江名胜,塔内斗拱亦很出色,塔上屋面,各层腰檐、平座和塔内楼板,均靠斗拱承托支撑,而大部分斗拱均系宋代遗存。正定隆兴寺摩尼殿20161616,殿内的梁架结构属典型的宋代营造法式。正殿系重檐歇山顶,覆顶琉璃瓦与檐下斗拱同为绿色。翼角微微向上翘起,正得力于斗拱的坚守。天津独乐寺观音阁YP1067乃我国现存最高龄的木结构楼阁,建于辽代,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包括斗拱的制作与使用,令世人惊叹。观音塑像是全阁中心,两排木柱列其四周,木柱与梁枋之间用斗拱联结,其上木柱、斗拱、梁枋再演三结义,形成一个若大而稳定的空间,以容纳高大的塑像。整个楼阁梁、柱、斗枋数以千计,而斗拱种类多达24种。阁外檐下的斗拱,朵大而美,犹如盛开的花朵。依靠斗拱的撑持,檐势如飞鸟展翅,灵动洒脱。应县木塔2138的斗拱9亦美不胜收。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曾率队前往考察,历时7天,他们不但认真地测量了各层的平面、楼梯、栏杆、隔扇,而且精细地测量了所有种类的斗拱,共有54种。“远看擎天柱,近看百尺莲”的赞誉名副其实,木塔檐下的组组斗拱,的确尤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蔚为壮观。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进入明清时代后,斗拱的承载作用逐渐弱化,而其美化装饰功能更受重视。广西容县真武阁199615210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它的斗拱非常有特点。其一是结构之间有空隙。真武阁系全木建筑,斗榫,梁柱等交接处均留活动余地,甚至柱子都悬浮而立。其原因是当地为台风地带,建筑看似松动,其实系“以柔克刚”,用适当晃动来降低、化解台风破坏力。其二是昂特别长,尤如象牙,甚为惹眼。这般做法的原因众说纷纭。可能其中的装饰说比较靠谱。其三最奇特的是,五百年来,斗拱面上一直一尘不染。原因是古代建筑师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借助风在斗拱面尘埃上下压强的落差,将落尘清除。台湾鹿港龙山寺是宝岛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其彩绘八卦藻井(明信片,图11)亦为台湾地区最大者(跨距约5.5,至頂心的高度约6.5),主要就依靠层层出挑,齐集顶心的16组斗拱承担与传递藻井重量,建筑工艺令人惊叹。北京故宫(J120)的太和殿、保和殿等以及沈阳故宫(19963)的崇政殿、凤凰楼、牌坊等建筑亦大量采用斗拱。北京颐和园排云殿临湖牌坊,彩绘明艳,斗拱也非常惹眼(明信片,12燕园(北京大学)西大门199811,图13,彩饰锦绣,檐下一排油漆斗拱,更增添了大门的气派与美观。


图14

斗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当代中国建筑师重视它,自然一点也不奇怪。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098420103220103M,图14独出心裁,借用斗拱形式的外观,披上中国红的外衣,成就了其浓郁的中国风格,而且是既学习、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也是吸纳了现代建筑科技与艺术手法的创新风格因而广受称赞。并多次在“国家名片”上展示风采。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说:让中国建筑长一张“中国脸”。(《光明日报》20161014),矗立于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正是长了一张长着典范的“中国脸”的建筑佳作!只有不了解斗拱,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敬意的人,才会对其提出批评。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


 

金问涛:北京早期邮人纵谈(1)那桐是集邮家吗?

0
0

图1

那桐何许人也?清史专家戴逸主编二十六史大辞典 人物卷》记:那桐(1856—1925,图1)字琴轩,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二十五年,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次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理藩院侍郎。八国联军犯京师,受命赴丰台抵御。两宫西逃,奉命充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鴻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订立后,使日。二十七年底(19022月),署外务部左侍郎。次年,为外务部会办大臣。宣统元年(1900),为军机大臣,出署直隶总督。三年,皇族内阁成立,授内阁协理大臣。旋辞,授弼德院顾问大臣。1925年,病卒。(卷439

《北京集邮史》记曰:“那桐(18561925)字琴轩,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后裔。历任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清华大学校长等职。精于古玩字画,同时喜好集邮,是中国最早的集邮者之一。他在出使美国时,购得一些华邮珍品,他有早期邮刊《邮乘》六七套之多。从这点上来看,那桐对集邮史料是非常重视的”。上述行文的依据何在?笔者有意作一番求索:

一、从那桐的外事履历说起

八国联军入侵时,那桐奉旨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鴻章与联军议和两宫皇太后返京后,因其“颇能办事”那桐迅速获得要职,1901年外务部开设后不久即奉旨署理左侍郎,又历任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职,执掌外务部长达10年,与各国使节交往频繁,作为清末重臣其出洋机会唾手可得。根据史书,那桐确实有出使外洋的记载。


图2a


图2b

19019月订立《辛丑各国和约》第三款书:“因大日本国使馆书记生杉山彬被害,大清国大皇帝优荣之典,已于西历本年六月十八日,即中历五月初三日,降旨简派户部侍郎那桐为专使大臣,赴大日本国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国大皇帝及国家惋惜之意”。签约前那桐已于当年817日离京赴日“道歉”;1903那桐又奉派为赴日本观(博览)会大臣,其间率随员考察了日本的警政、路政(图2。上述两次出洋,在《那桐日记》中亦有详细记录,前者见《东使日记》册,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初四日至九月初一日(1901817日-1012日)56天日记,后者见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廿三日至五月初六日(1903420日-61日)43天日记。日记除公务叙述外,对“歌舞升平事”亦不避讳,但未见有关集邮之记载。


图3

那么那桐去过美国没有?笔者未敢贸然质疑,所幸延续36年的《那桐日记》,于2006年由北京市档案馆整编后面向公众正式出版,为研究带来便利(图3原稿书影)

首先,经复核,19051906年间的“五大臣出洋考察”,从初选名单(贝子载振、军机大臣荣庆、户部尚书张百熙和湖南巡抚端方)到最终成行人员(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布政使尚其亨、出使比利时大臣兼考察政治大臣李盛铎)中均无那桐。反之1905《那桐日记》则见送行记录:十一月十一日127日)午刻到前门车站与端、载两钦使送行;十一月十五日(1211)巳刻到前门车站,泽公、李木庵、尚会臣出使送行。

1912年历经清帝逊位、本人中风乃辞官引退、不久那桐即移居天津英租界做了寓公,故笔者重点浏览了光绪十六年(1890)元旦至民国元年(1912)旧历五月二十八日间的那桐日记,但均未发现《北京集邮史》所谓的“出使美国”记录。为慎重起见,笔者又以《那桐亲书履历本》及《<</span>那桐日记>重要事件与人物索引》进行了复核,结果亦然。既然那桐从未出使美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美“购得一些华邮珍品”之说辞显然不确。

二、“那桐集邮说”追根寻源

经查,那桐与集邮扯上关系,当出自北京邮商沙伯泉之言。但民国年间沙伯泉在《新光》《邮话》《蓉锦邮朏《中币会刊》撰稿中从未言及那桐,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征集文史资料,才见19838月由杨启明、沙伯泉、韦景贤、王席儒口述,许宁玲整理的北京集邮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言及沙伯泉曾买到过清末光绪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那桐收藏的邮乘全套邮刊和零本。这是那桐后人的管家拿出来卖的,管家不懂行情,《邮乘》每本只卖一角来钱当时一本《邮乘》价格高昂后来沙伯泉以比较合理的价格出售了这些珍贵邮刊

此述内容与沙伯泉自撰《邮苑漫忆一致——“我还买过清光绪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那桐收藏的,由上海中华邮票会周今觉编的《邮乘》,共买了六套和一些零本。”

直指那桐为集邮家的始作俑者则是杨耀增,见刊于1987年版《集邮回忆录》的其作《北京邮坛沧桑录云:“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曾做过清政府军机大臣,后来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那桐,当算北京第一代集邮家之一。那桐系洋务派人物,他的集邮显然是受了外国人的影响。但他在集邮方面的成就,却远远不如他所搜罗的古玩,字画。他的集邮,充其量也只是满足于好奇,或者是为了赶赶时髦而已。”

沙伯泉“那桐后人管家出售《邮乘》”之言可信,杨耀增“当算北京第一代集邮家之一” 的“有关资料记载”则迄今未见踪影。为此,笔者尝试追根寻源,予以补阙,孰料结果令人产生疑虑——那桐是集邮家吗?

《北京集邮史》归结那桐“是中国最早的集邮者之一”,提供了两大事例。其一“在出使美国时购得一些华邮珍品”已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其二所指“那桐对集邮史料是非常重视的”亦属失实。


图4


图5

那桐后人管家出售《邮乘》”焉能等同“那桐收藏《邮乘》”!事实是《邮乘》创刊号于民国十四年十月一日方始发行(图4,而那桐早就病故于1925628日,附图5为《顺天时报》当月30日的报道《清遗老那桐逝世》书影,文曰:“清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那桐,号琴轩、鼎革后、蛰居津门、不问世事,近因年高多病、月前命驾来京、寓东城金鱼胡同本宅、不料来京后病势益重、经家人延请中西医士诊治、竟自罔效、于前日在本宅逝世、旧好往弔者甚众、闻溥仪、并致送丧仪一千元、刻已拟定停灵二十一日、择于旧历五月二十七日发引云”,故那桐本人绝无收藏《邮乘》之可能。


图6


图7

那么,那桐生前有无集邮活动之记载?凑巧的是那桐不光好写日记,一日不缺,而且日记通篇充斥私人生活之记载。从《那桐日记》中可以看出那桐喜唱戏听曲(图6,与友人在那家戏台)、好字画金石(图7,清华题字),且在晚清满州权贵中是比较西化的一个。他吃西餐、买西点、喝洋酒、进洋货铺购洋货、看西医、服西药、安电话、买汽车、坐汽车、看火车通车、乘火车、游天津租界、看电影、观西洋镜、看俄国马戏与洋傀儡戏、为女儿请英语家教、送她上中西学堂等等多有记载。集邮也是西洋舶来品,但历时36逐日书写的日记中竟无只言片语谈及,若说他是爱在心底不外露,谁相信!

因此,笔者以为除非有新证据,不宜再将那桐列为北京第一代集邮家,避免以讹传讹。

参考文献

1. 戴逸.二十六史大辞典人物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2. 北京市集邮协会.北京集邮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 和约十二款[J].京话报,1903(1)1-4.

4. 北京市档案馆.那桐日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 那桐亲书履历本[M]//北京市档案馆.那桐日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079-1083.

6.《那桐日记》重要事件与人物索引(光绪十六年至宣统三年)[M]//孔祥吉.清人日记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308-399.

7. 马骏昌.集邮回忆录[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

8. 版权所有[J].邮乘,192511.                

9. 清遗老那桐逝世[N].顺天时报,1925-6-30.

10. 那桐日记看晚清满族权贵那桐的私人生活[M]// 邵雍.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56-159.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


 

曾亦、晨阳:2016年上海启用的邮资机宣传戳(3-12月)

0
0








































使用日期

名称

邮政局所

种数

戳号

3.5

第十九届上海集邮

四川路

1

8

3.20

中国邮政开办一百二十周

23个网

2

9

3.16

《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首发纪

长宁

3

10

4.2

上海安徒生童话乐园安徒生铜像落成纪

控江

1

11

4.154.17

2016F1中国大奖赛

安亭

1

12

3.27

2016高行杯上海桃花节集邮展

1

13

4.20

外滩网红邮筒出道纪

外滩

1

17

4.23

阅读从图书馆开

淮海中

1

15

4.30

2016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

1

14

5.519

24节气立

22个网

1

161

5.10

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首发纪

朱家

1

18

5.206.4

24节气小

22个网

1

162

6.56.20

24节气芒

22个网

1

163

6.14

第四届上海邮乐

1

19

6.217.6

24节气夏

22个网

1

164

7.77.21

24节气小

22个网

1

165

7.228.6

24节气大暑

22个网

1

166

7.30

高行镇第十届读书

1

21

8.5

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

仙霞

2

22

8.5

2016集邮周 畅邮奥

仙霞

1

23-1

8.6

2016集邮周 老邮所

淮海中

1

23-2

8.7

2016集邮周 少邮所

金茂大

1

23-3

8.8

2016集邮周 乐邮丁

四川路

1

23-4

8.9

2016集邮周 爱邮所

鲁迅公

1

23-5

8.9

相思

友谊

1

20

8.10

2016集邮周 全民邮玩

四川路

1

23-6

8.13

四行仓库纪念馆成立一周

石门二

1

25

9.22

中国城市无车日——穿越地铁 踏寻静安红色人文之

石门二

1

28

10.8-10.16

2016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

2

29

10.16

2016丙申年生肖一框邮集全国邀请

2

27

10.21

老桃浦的记

2

30

10.29

上海理工大学110

控江

1

26

11.12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

武宁

1

31

11.27

龙泉杯第一届亚洲城市剑道锦标

杨新

1

32

12.20

上海图书馆新馆开馆20

淮海中

1

33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一)

0
0

一、为什么要研究邮票命名

集邮,需要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邮票命名。

如果为了寄信而去邮局买邮票,只需要关注面值符合邮资,不需要了解邮票的具体名称,管它黑便士还是蓝便士,大龙还是小龙,中国鸟还是外国鸟,中国的哪一种鸟。但是为了集邮,就要从认识邮票、知道邮票的名称开始。

笔者统计,最初60年(19492008)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念和特种邮票,已有基本品种(不包括派生品种——小本票、小全张、双连张、再版票、错版票、变体票、未发行票等)3712种,加上“普”“欠””“”“”“,加上1865年或1878年以来,各个时期中国邮票的具体品种,应在50001万种的范围内(为了叙述的方便,下文姑且虚估其为8000种)。为了对这8000种邮票进行研究,需要对它们的每一个品种给予命名;换一句话说,集邮的宣传和推广,集邮的学术研究,需要有一部邮票的命名法则。

中国邮票的具体品种,需要和可以用名称加以区分。至于编号,那是目录编制中的另一个课题。顺便说一句,当前中国内地集邮界惯用的邮票目录,只有马氏《国邮图鉴》对邮票的每一具体品种予以编号,其他常用目录使用的大都是代号,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编号。但《国邮图鉴》的载录只到1949年为止,18781949年是前72年,19492016年又已68年,后68年发行的邮票品种大大多于前72年。

因此,我们要为大约8000种邮票取名、定名,推广约定的名称。

二、怎样研究邮票命名

近年,姚伦湘在《关于〈蟠龙邮票〉若干问题再研究》中提到“现有票名难理清”,他对11个命名对象分别列出了不同的名称,其中之一的日本版蟠龙邮票就另有七种名称(总共八种名称,表1)。

1 日本版蟠龙邮票的八种名称

序号

名称

1

日本版蟠龙邮票

2

清普12

3

清一次蟠龙邮票

4

日本版石印蟠龙邮票

5

清一次石印版蟠龙邮票

6

石印版蟠龙邮票

7

第一次石印蟠龙邮票

8

日本版蟠龙、跃鲤、飞雁邮票


 

乐明:2017年3月新邮介绍

0
0

3月9日《京津冀协同发展》  目前,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三地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大气污染严重。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在地处东城区台基厂大街3号的中共北京市委(专用邮编100743,王府井邮政支局100006)会议室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3枚邮票图案以近似彩绘漫画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京津冀在交通一体、产业对接和生态防控方面的建设发展。

交通一体  京津冀地区要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立足北京新机场建设服务于区域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与国际物流基地。

产业对接  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生态防控  坚持生态优先为前提,建设绿色、可持续的人居环境。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针对长期困扰京津冀地区居民的PM2.5空气污染,三地联手出击,共同治霾。

京津冀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市政府地处东城区正义路2号,专用邮编100744,王府井邮政支局)“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市政府地处和平区大沽北路167号,解放北路邮电支局300040)“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省政府地处石家庄市长安区裕华东路113号,长安邮政分局050011)“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3月20日《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是指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季节的划分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为了协调农耕生存方式,根据气温、降雨等物候的变化确定的。

季节的划分始于上古时期,但直到商代仍然只有春、秋两个季节,所以后来“春秋”就成了“一年”的代名词。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大约在西周末期(公元前11世纪-771年)确立。周朝对四时最详细的描述是《管子》,《管子·四时》将四季与农事紧密相连,明确提出,不了解四时,就将失掉立国的根本;不了解五谷生长的规律,国家就要败亡。“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管子》对四时具体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古人在研究自然物候指导农事上的聪明才智。


图1


图2

《管子》作者管仲(图1,约公元前723年-前645年)为春秋时期齐国相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管仲纪念馆(图2)位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西村(齐都邮政支局,255422),依托管仲墓而建,是展示管仲生平事迹、《管子》思想的专题纪念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馆区和园区。

黄河流域,春季从农历正月至三月,夏季从农历四月至六月,秋季从农历七月至九月,冬季从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春天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夏天始于“立夏”,秋天始于“立秋”,冬天则始于“立冬”。这样就能够相对精确地反映一年中物候的变化,以便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月30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二)》  《西游记》(T43、2014-11、2015-8)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1500-1582),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河下邮政所,223299)。现其家乡建有吴承恩故居和墓园。


图3

“智取白龙马”取自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触犯天条,犯下死罪,幸亏观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当行者服侍唐僧路过此地,突然钻出一条龙来,将唐僧所骑的白马一口吞下。这时观音菩萨差来一路神祗,将此龙点化,锯角退鳞,变身为白龙马(图3),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终于修成正果。


图4

“八戒拜师”取自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悟空在高老庄降妖,妖怪逃回福陵山云栈洞的老巢,入洞取出九齿钉耙和悟空大战,战败后问悟空为何多管闲事,悟空自报在保护唐僧取经,妖怪忙丢下钉耙,跟悟空去拜见唐僧(图4)。原来这妖怪原是上界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在云栈洞为妖,后被观音菩萨点化,取名猪悟能,要他在此等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大喜,由和尚不得食用五荤三厌给他取名猪八戒,收他做了二徒弟。


图5

“流沙河收沙僧”取自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河中跳出来一个妖怪,要抢唐僧。八戒三战妖怪,妖怪却钻入水中,隐迹潜踪,渺然不见。于是悟空前往南海请观音收服。观音说明此妖怪是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派遣木叉与悟空来收服。沙僧奉木叉命令,取下自己项下由九个骷髅头连接而成的项链,将葫芦安放在中间,结成一只法船,木叉护送唐僧过河,师徒四人辞别木叉继续西行(图5)

 


图6
       “偷吃人参果”取自第二十四回“万寿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老窃人参”。师徒四人来到五庄观住下。这里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生不老。观主有事离开,命二童子将人参果给唐僧吃,好好招待。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二童子便自己吃了,可却被悟空三人发现,勾起了馋虫。悟空偷果三个(图6,与八戒、沙僧分食。二童子大骂唐僧。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观主镇元子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封面要目

0
0

第二十届上海集邮节闪亮登场

2016JT邮票设计评赏

波兰掠影

感谢爵士乐

那桐是集邮家吗?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二)

0
0

早在1947年,《近代邮刊》就曾发表黄维《关于国邮命名的检讨》发起对于中国邮票命名的研究,接着,钟笑炉、黎震寰、萧伯青、孙君毅、郭润康等都认真地参加了讨论,进行了十余轮的磋商。

笔者认为,不宜头痛医头般一个一个地来讨论邮票的命名,而应先确定原则,按原则办事。根据经验,邮票命名适宜采用“一项技术、两个系统、三个原则”的办法,尝试进行。

1.两个系统——大名和小名,文件名和通俗名,正规名和常用名

同一个人,有大名(户籍名)、小名(家里的昵称)、网名(网上自取的昵称)、笔名(纸媒上自取的别名)、绰号(他人取的俗名),等等。譬如“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名杏贞,但不传,原称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家的人);“慈禧太后”是她的简称(在通用的尊号太后前加上她最初的徽号“慈禧”),是通常使用的,后代人称呼她的名称,不仅出现在小说中,也出现在历史书、教科书中;她的大名,正式名称,谥号叫“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有25个字。不知全中国有多少历史系毕业的学霸能背得出这个大名?

同一种邮票也可有多种名称,除了大名,都是小名。大名是上学、报户口用的,记录在谱(邮票目录)的名称;小名是日常使用、口头交谈,出现在大量邮文内的名称。

大名犹如正装,小名好比休闲装,严肃的正规场合,讲究穿着正装;平日上班、家居、旅游惯常穿着休闲装。

本文建议和探索为邮票的通俗名制定命名法则,为每一个邮票品种制订相对稳定的小名,广泛用于集邮著作中,并在集邮的专业图书、报刊上,对邮票名使用特定的标点符号,或特定的字形,以期邮文的著作或阅读更为流畅,邮识的交流更为便捷,集邮学术论文的形式更为专业化。

1)文件名

机关公告用文件名。至少近60多年来,中国人信仰红头文件,尊重邮票发行公告上的邮票名称,以此编制邮票目录,可认其为大名。大名正确、严谨、规范、庄重、稳定,但不常用,最具说服力的实例如J17《罗马尼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国建立二О五О周年》,有30个字。几乎所有的中文邮票目录都用这一大名,几乎所有的口头交谈、书信文字、行情表格都不用这一大名。

2)通俗名

通常情况用通俗名。通俗名是草根集邮家(文学家)创造的,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鲜明亮丽,生动活泼,极其富有想像力,有的贴切,有的以庸俗冒充恢谐,高下不一。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小名。譬如《上海迪士尼》,在它发行的最初两个月内用汉字交往的集邮微信朋友圈内,小名“敌死你”和迪士尼同样有效。

在历史上,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比比皆是:绿娘、翡翠姐、黄金龙、黄五分、黄念块、壬字头、大头壹、大如意,湖南北京版、一片红、黑题词、大石头、黄爪企鹅……

大名是固定的,小名是活跃的。大名无法代替小名,在邮票目录、正式文件中,小名又无法取代大名,因此,在集邮界,邮票的大名和小名二者适宜共存。邮票的命名法则需要并存两个系统,一个是文件名的命名法则,应由邮票发行部门去制定;一个是通俗名的命名法则,需要集邮界自行制定,而且必须取得权威邮会和权威人士认可,通过相应的文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贯彻,真正推广使用,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

既然大名由红头文件决定,如何定名不在民间讨论,下文主要讨论小名。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三)

0
0

2.一项技术——设置缺省

缺省可以解释为默认。什么是默认?使用电脑操作的集邮者应容易理解。笔者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默认有两个解释:“虽未言明心里却承认”“以静默表示同意”。不使用电脑的集邮者还是稀里糊涂,举邮票名为例说明吧:“万寿小字9分”,没有说明原票是初版还是再版,通常认为指初版,这个通常认为就是默认,就是缺省,不必言而自会明白;“大龙1分银”,没有说明是狭边还是阔边,是薄纸还是厚纸,通常认为指薄纸、狭边,这就是默认的作用。设置缺省,就是明确“不说就指某某”。

譬如大龙邮票,全套3种面值,然而纸张有厚薄,子模间距有阔狭,齿孔边缘有光毛,通过分类命名,理论上可分出8种全套,实际只有4套,而且不必使用薄纸光齿狭边大龙这样8个字的名称,只需使用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厚纸大龙”“毛齿大龙这样4个字的名称,这就是采用了缺省。

薄纸大龙中,缺省了光齿和狭边;在阔边大龙中,缺省了薄纸和光齿;在厚纸大龙中,缺省了狭边和光齿;在毛齿大龙中,缺省了厚纸和狭边(表2)。

2 大龙邮票的细分和缺省

大龙邮票

薄纸

厚纸

光齿

毛齿

光齿

毛齿

狭边

——

阔边

——

——

——

3.取名的三个原则

1)形象原则

对“看图识字”所用图画的要求是看了图就能认识字,对邮票命名形象原则的要求是知道了名称就能认识邮票——“看名识票”。面对陌生的票名,在两种或多种陌生的邮票内,一眼就认出票名所指的邮票。譬如,将黑便士、蓝便士、红便士三种邮票,以及更多其他刷色、其他面值单位的同图邮票放在一起,很容易认出这三种邮票,这样的命名就符合形象原则。同样,黄军邮、紫军邮、蓝军邮、红军邮;大龙、小龙;一字中立、十字中立;单圈、双圈;半白日、全白日;分单位、角单位、元单位,邮票上出现什么文字、形状、图案,票名就叫什么。这些票名都符合形象原则。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五)

0
0

3)唯一原则

不排斥同票异名,但必须排除同名异票。譬如,新版帆船1元=新版宫门一版,二者名称虽不相同,但没有冲突;民国“宪法”、新中国国庆这样的名称就犯异票同名的忌了,必须另加修饰成分。

譬如“宪法”:中华邮政时期2套,前一套1923年发行,全套4枚,旧称“曹锟宪法”,现代人对曹锟比较陌生,可改称“北洋宪法”;后一套1947年发行,全套3枚,可称“国民党宪法”,掌握集邮必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就容易分辨和记住了。

如果在这里引入“形象原则”,前一套用北京天坛祈年殿为主图,可称“天坛宪法”;后一套用缎面精装的《中华民国宪法》文本和当时的国民大会堂(现在的南京人民大会堂)为主图,不如天坛有名,似可称“南京宪法”,国民政府设在南京时期制定的宪法,仅此一部。

三、为新中国纪念和特种邮票命名

新中国邮票发行67年来,简称的同名很多,就像家庭内部对孩童的昵称,“囡囡”“宝宝”“毛毛”“毛头”,高度重复。笔者曾对全部新中国邮票的套名作了一番梳理,给予命名,再按套名分类、检查,尽可能采用形象原则,必需要采用唯一原则。分类项目如下。

1.新中国纪念和特种邮票题材的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这个分类只是为了按形象、简明、唯一的命名原则而用,有的项目名称甚至不够科学,不宜在其他课题的研究中使用。一级分类共12项,二级分类合计正好100项:

1)政治:国庆、中共、人大、宪法、政协、部队、国策(7项)

2)社会: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残障、民族(7项)

3)历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文革、战争、国家大事、全国会议、国际事件、国际会议、外交(10项)

4)经济:工业、农业、林牧、矿业、交通、邮电(6项)

5)科技:天文、地理、气象、地质、数理化、医学卫生、工程技术、航天、科普(9项)

6)文化:会议、绘画、雕塑、文学、传说、演艺、教育、民俗、文物、工艺品、集邮(11项)

7)体育:奥运、洲运、全运、分运、乒乓球、球类、竞技、水上、野外、冬季、其它运动、健身(12项)

8)生物:野生动物、饲养动物、观赏植物、珍稀植物、经济作物、低等生物、水生生物、飞禽(8项)

9)风光:名山、江河湖海、园林、瀑布、人文景观、重点文物、名胜、古迹、城市(9项)

10)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实业家、教育家、英模、神怪、团队(10项)

11)生活:服饰、菜肴、居室、行动、身体、环境(6项)

12)专项:主题年、主题月、主题日、主题周、主题节(5项)

2. 选择二级分类为例剖析命名实践

1)政治·国庆(表5

5  国庆纪念邮票的通俗名

代号

全 称

通俗名(方案一)

通俗名(方案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

开国纪念

开国纪念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一周年纪念

开国一年

开国一年

特1

国徽

国徽

国徽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一组)

国庆10年一组

国庆10斜标语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二组)

国庆10年二组

国庆10国徽

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三组)

国庆10年三组

国庆10圆框图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四组)

国庆10年四组

国庆10多民族

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

国庆10年五组

开国大典

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

国庆15

国庆15

106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小型张)

国庆15年小型张

国庆15年小型张

J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一组)

国庆25年一组

国庆25国徽

J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二组)

国庆25年二组

国庆25工农兵

J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一组)

国庆30年一组

国庆30国旗

J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组)

国庆30年二组

国庆30国徽

J45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二组)小型张

国庆30年二组小型张

国徽小型张

J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三组)

国庆30年三组

国庆30国歌

J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四组)

国庆30年四组

国庆30歌舞

J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第五组)

国庆30年五组

国庆30四化

J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国庆35

国庆35

J1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

国庆40

国庆40

J163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小型张

国庆40年小型张

国庆多民族小型张

199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

国庆50

民族大团结大全张

200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国庆60

国庆60

2009-25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小型张)

国庆60年小型张

国庆60年小型张

2009-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首都阅兵

国庆60年大阅兵

国庆60年大阅兵

国庆纪念邮票的套名全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周年”,至2009年共有24套,表内通俗名方案一只采用唯一原则和简明原则中的“简”;方案二同时采用形象原则和简明原则中的“明”。

2)生物·野生动物(表6

6  野生动物邮票的通俗名

代号

全 称

通俗名

1995-15

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一

2000-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

野生动物一

200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二)

野生动物二组

59

熊猫

熊猫一组

5762

熊猫

熊猫二组

T106

熊猫

熊猫三

60

金丝猴

金丝猴

T40

东北虎

东北虎

T52

梅花鹿

梅花鹿

T68

紫貂

紫貂

T85

扬子鳄

扬子鳄

T153

雪豹

雪豹

T161

野羊

野羊

1993-3

野骆驼

野骆驼

2002-27

长臂猿

长臂猿

2003-12

藏羚

藏羚

2004-19

华南虎

华南虎

2005-23

金钱豹和美洲狮(中国和加拿大联合

金钱豹美洲狮

中国邮政的邮票文件名其实并无严密的命名法则,随意性较大、预见性较差,譬如《熊猫》先后发行了3套,但始终并无“分组编号”,而且很难保证今后不再继续发行第四套。

生物类题材邮票的通俗名甚至较文件名的字数更多,而多数票名的通俗名就是文件名。这是由类别本身性质和文件名本身已经采用了简明原则决定的。例如,饲养生物类中的63《畜牧业牛》,其实此后未见《畜牧业马》《畜牧业羊》《畜牧业鸡》,大可使用“牛”为简称,如同《》和《》等,只用一个字构成票名。

 

四、研究成果的鉴定、应用和推广

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研究属于集邮名词审定研究的范畴,是集邮学术领域中的基础性研究门类之一,只是过去在我国未被赋于足够的重视而已,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以来,在集邮名词审定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任务艰巨、人力有限,主要也只完成了一部《中国集邮大辞典》的三个版本。然而集邮名词审定成果的体现不仅是编印典籍,而是需要在日常的交流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因此,票名也好,专用术语也好,需要经过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审议,在此基础上,由其公告推荐应用,经过实践的考验,定型、推广、做到在整个集邮界都能自觉地遵循,使用同一个频道交流信息。

因此,本文只是一次呼吁,一次议论,一次宣传,一次试探,提出这样一个课题,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共同参与这项研究,期待一步步地取得成果。

拙编《上海集邮》坚持仅用图序而舍弃“全套枚数”来表示邮票的具体品种,而不同于其他集邮媒体,如用2016124而不用201612(6-4)表示上海青浦朱家角镇图票,因为笔者及合作者们认为邮票代号无须承担说明全套枚数的职能。《上海集邮》将尝试性地采用本文提倡的方法和原则,命名中国邮票的具体品种,并率先在“交易动态”等栏目践行。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3


 

关于中国邮票具体品种命名的若干意见(四)

0
0

2)简明原则

即简化和正确原则,要求用字简明。简者,字不多用也;明者,为了正确,字不少用也。经典的邮票名大都只有二个字或三个字,如大龙、小龙、红印花。能用两个字的,不要用三个字,这是的要义。虽然简单,但必须正确,如果少用一个字会引起歧义,那就必不可少,这是的要义。譬如,民国时期发行的“孙中山先生像普通邮票”,简化为“孙中山像普通邮票” “孙中山像普票”孙像普票,在特定语境下,还可简化为孙像,指普票。在更进一步的特定语境下,香港中华版空心半纽孙中山先生像普通邮票,可以层层简化为香港中华版空心半纽孙像普票”“港中华版空心半纽”“港中华空心半纽”“空心半纽19字简化为4字。孙像普票是中华邮政19311949年大量使用的普通邮票,通常可按发行时期、印制地点粗分为:伦敦版、香港版、纽约版、内地版、上海版、华南版等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细分。香港版又分港中华版、港大东版两部分,港中华版可分有水印、无水印、粗齿、细齿、空心边框、实心边框、半个纽扣、全个纽扣、破损纽扣、完整纽扣,其实并非每种全套都有不同项目的特征,所以总共只有7套,与各套大龙邮票的命名类似,分别抓住关键,可各自命名为(表3):

1)空心半纽  3

2)空心全纽  2

3)港中华(实心、粗齿)  15

4)港中华细齿  6

5)港中华改版   2

6a)港中华有水印整纽  5

6b)港中华有水印破纽  5

3 港中华版孙像普票的细分

 

无水印

有水印

粗齿

空心

实心

整纽

5

破纽

5

半纽

3

全纽

2

15

改版

2

细齿

——

——

6

——

——

——

 

笔者十分赞赏钟笑炉编制的新光拍卖目录,当年每场拍卖约180项邮品,拍目为一张16开白报纸,正反面印,字数有限,但名称、数量、品相写得清清楚楚,还要空出登载广告的地位。这也得益于邮票名称的简化。

简明原则还要求必须容易正确理解。民国帆船邮票元面值的图案为北京国子监“圜桥教泽”牌坊,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为辟雍,而且从牌坊的门内可以看到辟雍,所以有人称这几种元面值票为“辟雍图”,但这就不通俗、不形象,也不容易通过直观就被认识了。因此,《中国邮票史》也称全套邮票为伦敦版帆船、农获、圜桥牌坊图邮票(见其附录,但对北京一版、二版又称帆船邮票,可能是技术性失误);又如生肖邮票,邮人们对《庚申年》都耳熟能详,但对《癸未年》就不那么熟悉了,多数人不可能像“按键即现”那样在大脑中立刻反映出结果来,它不如“二轮羊”通俗。

简明原则,理想的做法是从大名中撷取关键词,小名最好要同大名有联系,从小名会想到大名,而不是二者互不呼应。

譬如上述日本版蟠龙邮票,这是《中国邮票史》采用的文件名,从中可以简化为小名日本版蟠龙。由此派生伦敦版蟠龙有水印”“ 伦敦版蟠龙无水印,前者可缺省为有水印蟠龙,后者可缺省为伦敦版蟠龙

按此套路,全部清代邮票可以命名为(表4):

4 清代邮票名称

《中国邮票史》用名

通俗名

邮电版邮票目录名

大龙邮票(一期,薄纸)

大龙、薄纸大龙

大龙薄纸

大龙邮票(二期,阔边)

阔边大龙

大龙阔边

大龙邮票(三期,厚纸)

厚纸大龙

大龙厚纸

 

毛齿大龙

大龙厚纸a毛齿

小龙邮票(一期,毛齿)

小龙、毛齿小龙

小龙毛齿

小龙邮票(二期,光齿)

光齿小龙

小龙光齿

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纪念邮票

万寿、万寿初版

慈禧寿辰纪念邮票(初版)

 

万寿再版

慈禧寿辰纪念邮票(再版)

 

莫伦道夫票、万寿无水印

穆麟德版慈禧寿辰纪念邮票

小龙加盖小字改值邮票

小龙小字

小龙加盖小字改值邮票

小龙加盖大字改值邮票

小龙大字、北海票

小龙加盖大字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初版)小字改值邮票

万寿小字

慈禧寿辰(初版)小字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再版)小字改值邮票

再版万寿小字

慈禧寿辰(再版)小字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初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

初版万寿长距

慈禧寿辰(初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再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

万寿长距

慈禧寿辰(再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初版)大字短距改值邮票

初版万寿短距

慈禧寿辰(初版)大字短距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再版)大字短距改值邮票

万寿短距

慈禧寿辰(再版)大字短距改值邮票

慈禧寿辰(改版)改值邮票

万寿改版加盖

慈禧寿辰(改版)改值邮票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红印花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

日本版蟠龙邮票

日本版蟠龙

日本版蟠龙邮票

伦敦版蟠龙邮票(有水印)

有水印蟠龙

伦敦版蟠龙邮票(有水印)

伦敦版蟠龙邮票(无水印)

伦敦版蟠龙

伦敦版蟠龙邮票(无水印)

宣统纪念邮票

宣统

宣统纪念邮票

伦敦版蟠龙加盖欠资票

加盖欠资

伦敦版蟠龙改作欠资邮票

伦敦版第一次欠资票(蓝欠资)

清蓝欠资

伦敦版第一次欠资邮票

伦敦版第二次欠资票(棕欠资)

清棕欠资

伦敦版第二次欠资邮票

 

套内具体品种可按面值及刷色命名,如各套大龙:1分(银)、3分、5分;绿1分、黄绿1分、深黄绿1分、深绿1分。

以往文献称大龙、小龙的面值习惯上都后带字,既符合历史,又与票图一致,然而笔者认为,若为区分品种,大可不必在名称上要求全面反映,譬如新中国票,早期纪念票不必标明旧人民币或东北币,“开国纪念800元”肯定是全国通用版旧币面值,开国纪念5000肯定是东北贴用版东北币面值,识者自明。也就是说,票名中的“面值”信息只为区分品种而附加,无需承担说明币制的功能。

红印花的具体品种(8种邮票和1种原票)可按加盖面值及字形命名:1分、小2分、大2分、小4分、大4分、小1元、大1元、5元、原票。因为在集邮界流传的红印花原票大大少于红印花邮票,单称红印花,不提“原票”的都指邮票,这里缺省“邮票”。

以往文献称红印花具体品种,凡小1元必称加盖小字当一元(甚至)还追求大写为(“”),写为加盖小字‘壹圆’,大1元则没有这样的待遇;5元没有大小字之分,却也言必称当五元,早先还都讲究“五”写为“伍”字。其实按简明原则,大可不必。

近万种中国邮票中,红印花只此3分原票加盖邮票1套,简称不必用加盖暂作邮票,原票为罕品,需要突出,邮票多达8种,可以缺省,指出面值和字形,即可充分正确认定。


 

徐金德:早期在沪外籍集邮者新例证

0
0
图1

26代克劳福德伯爵(James Ludovic Lindsay26th Earl of Crawford1847.7.28-1913.1.31)是英国著名的藏书家、集邮家,19101913年为第5任皇家伦敦集邮学会会长。其私人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早期集邮文献,曾在1911年出版专门的藏品目录。其所收藏的集邮文献,离世后都捐赠大英博物馆(1973年后由重组后分设的大英图书馆收藏保管,参见170334)。近日笔者在钩稽早期集邮旧事时,查阅其中部分集邮书刊的PDF版文件,在多种集邮通讯录书刊里面,偶然发现一件早期侨居在沪的外籍集邮者史料。

1The International Stamp Directory(《国际邮票名址录》,以下简称“名址录”)小册子封面,出版者是位于不伦瑞克大街427号的里奇与贝尔公司(Richey, Bell & Co.),1877年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首府哈利法克斯印制。该公司是一家经销邮票和出版邮刊的公司,在《克劳福德伯爵集邮图书馆目录》第27页,记载了该公司邮票售价目录的出版情况。“名址录”共64页,其中第5页至42页,收集刊载加拿大、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各地邮商的名称地址,集邮者的姓名地址,分别以城市地名为序排列。43页起全部为加拿大、英美德等国邮商的集邮广告,该公司自身也占据2个页面,分别刊登英文和法文广告。在“名址录”里可以见到集邮者熟知的老牌邮商,例如伦敦的吉本斯公司、纽约的斯科特公司,布鲁塞尔的莫昂等,早期著名的集邮家则有卡斯尔、塔普林、蒂法尼(参见160131160229)等。


图2

2是中国集邮者颇感兴趣的第40页,列有当时整个亚洲的邮商,屈指可数为5家,其中英属印度3家,香港和上海各1家;集邮者仅有11人,其中英属印度7人,上海4人。


图3

3为此页所载旅居上海的4位集邮者姓名。为了搞清楚这4位的身份,笔者为此查阅多种有关上海开埠后早期历史的图书,终于在《上海租界志》(上海市档案馆编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2)找到一点踪迹。书中第六篇第三章有个人物表,收录公共租界工部局历年董事名单,经逐一核对外文姓名后知悉,其中有4位董事的姓名与“名址录”上这4人一致,因此笔者推测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但是,由于《上海租界志》人物表内没有标注董事的生卒年份及国籍,仅在书中的大事记里偶有记载他们的活动情况,因此除了第六篇第三章《人物传略》所列“米契”条目载有简要介绍外,暂未查到其它3人来沪和离沪资料,也不知他们当时在何机构任职。

在本刊编辑邵林先生的赐教和指点下得到启迪,笔者数次去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查阅上海开埠早期出版的外文图书,再搜索浏览国外大学图书馆各种与上海开埠早期历史有关的年鉴类图书。根据《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历年编印的《上海年鉴》(Shanghai Almanac)和《行名录》(Hong List),以及香港《每日杂报》(The Daily Press)历年编印的《中国日本菲律宾指南和编年史》(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s,以下简称“编年史”),香港德臣西报(又名The China Mail,《中国邮报》)编印的《中国指南》(The China Directory)等史书记载,笔者核对梳理了上述在沪的邮商和4位集邮者的轨迹:


图4


图5

查阅1872年《行名录》,找到邮商“Kelly & Co.(图4,音译为开利公司,洋行中文名“别发”,开设在广东路,主营业务为经销图书、文具、烟草和经纪代理。该英文名洋行在《行名录》、《中国指南》等书中仅此一家,再据其主营业务推断,别发洋行应该就是“名址录”内唯一的上海邮商。1877年《行名录》也刊载“别发”洋行,但公司英文名改为“Kelly & Walsh(图5,成为J. M.·开利与阿瑟·沃尔什(Arthur Walsh)合伙经营的洋行,主营业务增添印刷、出版,图书经销业务则改为批发与零售兼营。在1877年《北华捷报》第4版可见到该行多次刊登的销售广告。1904年《行名录》见别发洋行已改为有限公司Kelly & Walsh Limited),还设立别发印字房19064月海关造册处编印出版《1905海关贸易统计报告书》,第一部分《统计摘要——大清对外贸易报告书及邮政事务通报》,包含绵嘉义编写的《华邮报告书18781905》,在书名页排在第一个的经销书商就是别发洋行(参见150740)。绵嘉义1913年编辑出版的英文版中国邮票专用贴票簿,也是由别发洋行印制的。

185083日《北华捷报》创刊号头版,刊载旅居在上海的外侨名录,无“名址录”内上述4人姓名,表明他们不可能早于1850年到达上海居留。但是1877年出版的“名址录”刊出上海4位集邮者,很有可能是采集了早已过期的信息,因为查阅18771879年这3年的《行名录》,都不见他们4位的踪影


图6


图7

“名址录”上的H. P. Hansen,可能出现排印错误,所见早期史书内汉森的姓名均为H. P. Hanssen1875年和18762册《行名录》刊载,汉森与艾尔弗雷德·登特(Alfred Dent)合伙经营新宝顺洋行(Dent, Alfred & Co.(图6。查1856年《上海年鉴》,汉森已经是宝顺洋行(英文Dent, Beale & Co.)职员(图7。后来他与宝顺洋行登特家族的其他人员另起炉灶,字号称“新宝顺”以示区别。他在18715月当选为工部局董事。


图8

J. P. TateJ. Priestley Tate),戴特,1875年和18762册《行名录》记载,当时他与霍斯(J. A. Hawes)合伙经营“公立”商行(图8。查1856年《上海年鉴》,那时他是一家James Bowman & Co.(未列入洋行名录,也未见中文字号)的职员。18612月他被选为工部局董事并兼任司库。


图9

R. B. Baker,贝克,查1861年《中国指南》记载,时任有利银行(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 of India, London and China,中文全称印度伦敦中国三处汇理银行)香港分行的会计师。1865年和18682册“编年史”记载,在有利银行上海分行担任经理(图91872年“编年史”记载,他已改任该行的日本横滨分行经理。18683月和18696月,他连续2年当选为工部局董事。


图10

A. Michie米契(18331902,《上海租界志》第6篇“人物”有简略介绍,摘录如下:“英国人。船舶工程师。1856年创办浦东火轮机厂,并任经理……1862年当选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864年牛庄开埠,他曾去该地居住,为第一个在当地居住的英国人。1867—1868年再度当选为工部局董事。1869年曾以上海英商公会代表的身份,从汉口出发,乘英国军舰溯长江而上,直至重庆,进行商业调查。1883年去天津,曾任李鸿章顾问。”据1856年《上海年鉴》记载,米契原是“广隆”洋行(Lindsay & Co.)职员(图1018683月他曾当选为工部局副总董。

金问涛《上海是中国集邮的发祥地》一文提及,“因早期文献匮乏,首批集邮者的具体到沪时间及姓名,如今已难以考证”(参见161036)。确实如此,由于当时集邮人数极少,且又属于个人喜好,因此在商贸年鉴图书中不可能查询到他们4人的集邮概况,估计当年其它报刊也不会报道他们集邮之事。笔者推测,“名址录”极有可能依据之前集邮期刊所刊登的征购、销售广告来采集编辑集邮者信息,据此也无法确认证实当时上海仅有这4个集邮者。由于笔者见闻有限,至今也未找到他们4人就是“名址录”所列集邮者的其它旁证资料。现披露加拿大“名址录”这一信息,只是拟作早期上海外籍集邮者例证之一。祈望有兴趣的上海集邮史研究者再检阅核对其它历史文献,进一步查证上述4人详情,无疑将对编纂《上海集邮史》充实史料大有裨益。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陈永良:也谈“销票”

0
0

去年12期《趣戳载史》刊出销票戳,其实并不少见。笔者所藏同式同地戳在日期上要早近15年(见图)。依现行95式邮戳制式,销票日戳下方缀字一般为所在邮政局所名称。也有不少局所使用邮政业务类别字样,常见的有营业”“筒取”“取筒”“信箱”“分捡”“封发”“平信”“平函”“信函”“函件 ”“包刷”“挂号”“邮运”“落地”“投递等,甚至有邮营”“平信台”“销票”“出口”“电报”“EMS”等。


 

潘勇:江小鹣

0
0

图1
   20161112日,中国邮政发行2016-32 《孙中山诞生150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2枚上的孙中山铜像(图1,创作者为民国时期著名雕塑家江小鹣。

图2


图3

江小鹣(189419392),原名江新,江苏元和(1912年改吴县,今属苏州)人。其父江标(18601899),字建霞,才学出众,清代进士,1890年授翰林院编修,同文廷式、费念慈并称翰林院三大学者。江小鹣天资聪慧,尽管家变频仍,但受家学、家藏熏陶浸润,自幼喜好诗书、绘画、古铜器纹饰。1906年,12岁的江小鹣获清廷发放的抚恤金,随长兄赴日本学习美术;同年,与许敦谷等在东京组建中华美术协会,研究如何使西洋美术在中国得到发展。1911年,前往法国研习油画、雕塑,并不辞辛劳,在巴黎的铸像厂刻苦习练塑像技艺。1915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美专任教务主任,教授油画、雕塑,教学之余开始从事木刻版画创作,藉此激发自己的灵感;同时在国际饭店租铺出售青铜器复制品,但观者众购者寡。1919年,与丁悚等人在上海成立天马会,聘刘海粟等3人任西洋画审查委员,聘吴昌硕等5人任中国画审查委员,每年举办展览会(3,天马会展览会出品的明信片),先后共9次,孙中山参观了首届展览。之后,江小鹣在赴法国学习雕塑的陈孝岗处建熔炉助其塑像,同时也在此塑造自己的作品。


图4

江小鹣与徐之音结婚后,把家安在了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园坊77号。不久,又购置虹桥地区的一块地皮,盖楼建厂,成立小鹣造像所和美丰铸金厂。1927年,天马会解散,江小鹣又同张辰伯、王济远、朱屺瞻等人,在上海老城内林荫路19号成立了一个西洋美术团体——艺苑绘画研究所,活动至1934年止。19283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3周年,国民政府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表了由江小鹣创作的、表现孙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画《总理遗像》(图41934-1937年,江小鹣开办了《美术生活》月刊。该刊于193441日创刊,以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名义负责出版、发行,责任编辑为钱瘦铁、江小鹣、郎静山、吴朗西、钟山隐,张大千、徐悲鸿、吴湖帆、林风眠等曾应邀担任特约编辑。

因家世之故,加之长于社交、关注世事,江小鹣结交甚广,多得前辈、师友提携关照。其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陈散原、陈师曾、蔡元培、叶恭绰、谭延闿、龙云等名宿政要,也有像徐志摩、陆小曼、刘海粟、陈抱一、陈老蝶、陈小蝶、钱瘦铁、张大千、吴湖帆这样的文化名流。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氛围,江小鹣才获得了比同时期雕塑家更多的创作机会。1925年,江小鹣创作了他的第一件作品《陈师曾像》,后在第7届天马会画展上展出时引人关注,由此开启了他精彩的塑像艺术生涯。


图5


图6

据统计,江小鹣的造像作品计有25件,包括孙中山像5件(5,明信片,位于武汉汉口民族路、民权路、三民路之间的环形广场上的孙中山像)、蒋介石像2件、黄兴像(6,坐落在武汉汉阳龟山东麓电视塔前的黄兴铜像)、谭延闿像、陈其美像、龙云像、陈师曾像、李平书像、邵洵美像、陈散原像、哈同像、朱祖谋像、陈老蝶像、朱庆澜像、马相伯像、胡文虎像、陈嘉庚像、刘粹刚像、马筱春像、刘湘像(作品小样完成,因江小鹣去世未及铸造)各1件。

江小鹣曾为上海创作了两件孙中山像。


图7

一件为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新厦前北侧广场南端的孙中山像(图7,创作于1932年,1933年建成。其造型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门前的孙中山像基本相同,但体量较之更大。该铜像于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拆下运走,仅留存石制底座和台基。2009128日,按原样复建的孙中山铜像在原址今上海体育学院落成。该铜像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海平按当年仅存的数张照片进行原样复制,仅作细微改进。新铜像高3.2米,花岗岩基座高3.6米,台基及其下三级九层、直径24米的圆形台阶为原有建筑。

一件为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新厦大厅里的孙中山像该铜像为青铜正面浮雕,长宽各2米,创作于1932年。另说铜像安置在市政府新厦北侧的中山纪念堂内。1937年,铜像被日本侵略军损毁。

1937年“八·一三”事件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江小鹣住所遭日机轰炸,所藏各类艺术品毁损大半。得早年交好、时任滇军司令的龙云相请,举家辗转到达云南,栖居于昆明东寺街昆福巷平安第。经龙云扶助,江小鹣推动并促成了旧交陈小蝶在云南建立西南实业公司、中央军工署望远镜厂和中央资源委员会电线厂内迁昆明,为抗战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在滇期间,江小鹣于1939年完成了《龙云像》。该铜像为龙云骑马像,曾设在云南大理七里桥圣麓公园,1958年“大练钢铁”时拆熔。

江小鹣多才多艺,曾是上海著名的京剧票友,于20世纪20年代末组建过天马剧艺会,同徐志摩、陆小曼、翁瑞午合演过《玉堂春》。在昆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声望,组织起“义务戏”演出,并亲自登台献艺,将募集的钱款用于赈灾和抗日活动。1939年秋,江小鹣因在演出时受风寒致病,于117日辞世,享年45岁。1946年,江小鹣灵柩落葬于昆明西山华亭寺北面的碧峣山山腰,与聂耳墓并列(1980513日,聂耳墓迁往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时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龚自知撰写了碑铭。1957年,龙云、龚自知被划为“右派”,江小鹣墓地遭污损,后毁。

江小鹣一生对艺术多方涉猎,在雕塑、绘画、中国古铜器铭饰、摄影、书法、印章制作、中西方青铜器铸造、京剧艺术推广、美术文化教育与传播等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江小鹣以自幼习养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将西方美术思想和技艺融汇贯通,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雕塑作品,为中国美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陈珲: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抗战时期的同济大学邮件

0
0

图1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淞沪战役失利,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坐落于上海吴淞镇北的国立同济大学,亦遭受日本飞机接连轰炸,校园基本破坏殆尽。全校师生在校长翁之龙率领下,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被迫踏上了三年流离,六易校址的漫漫西迁之路。期间穿越浙、赣、湘、粤、桂、滇七省及越南,行程数千公里,于1940年抵达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坚持办学六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抗战同济西迁史。1为学校迁移路线图,真实反映了同济内迁的曲折与不易,见证了一段教育史上的奇迹。

一、上海办学之初

同济大学(200713),前身为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结束德国人办学阶段,教育部下达训令更名为同济医工学校,同年校舍由上海市区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22年正式入迁吴淞新校舍;1924520日更名私立同济医工大学,从此每年的520日成为同济校庆日;19278月,正式改名国立同济大学;1930年将医工两科改称医学院、工学院,并筹设理学院;1937年理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至此,形成了具有医、工、理三学院的纯实科大学,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重要一页。

二、吴淞时期

1919年,在入迁吴淞中国公学校址两年后,中国公学由于自身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遂收回校舍以备自用。同济大学则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在吴淞乡购地150亩,新建校舍。

校舍选址吴淞,也考虑到吴淞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吴淞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的咽喉,素有水陆要冲,苏松喉吭之称。20世纪20年代初,南通张謇在吴淞设立商埠工程处,实施开埠计划,该地区市政建设、码头开辟、道路铺设、桥梁的搭建均可供学生及时参观学习与剖析研究。1924年,吴淞新校舍全部落成。


图2

21926.3.3上海真如暨南大学寄吴淞同济大学帆船图1分邮资片,加贴帆船票1分,销真如车站戳,邮资图及邮票面值合计2分,符合外埠明信片邮资。销真如车站(暨南大学校址所在地)英汉文三格式日戳,落地为翌日吴淞英汉文三格式日戳。

三、西迁之路

193777日,卢沟桥事变,我二十九军奋起抗敌,同济全体师生同仇敌忾,通电声援。日军在侵占北平、天津之后,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件。

吴淞地处上海北部,水路要冲,自古兵家必争。8月底,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吴淞,同济吴淞校舍主体建筑均遭破坏。同济大学便开始了内迁之路,学校从吴淞首迁上海租界,校舍借用地丰路121号(今乌鲁木齐北路),作为临时校舍。但是房屋狭小,空间有限,诸多图书、仪器与设备都不方便堆放,教室及宿舍也非常拥挤,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恶化,学校便决定二迁浙江金华。

19399月,同济大学开始迁往金华,并规定师生于1020日到该地报到。选址金华,主要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当时对抗战预估不足,认为抗日战争不会长时间、大范围的持续;二是金华离上海距离较近,搬迁也比较方便;三是浙江省主席朱家骅正是同济校友,能够提供一些便利。然而,金华办学不到两月,19371112日,上海沦陷,日军进犯杭州湾,并不断空袭金华,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无法维持。学校遂决定三迁江西赣州。


图3
   图34展示同一人寄至上海家中的书信。31938.6.29江西赣县寄上海孙像2.5分邮资片,销江西赣县全中文三格式日戳。信件内容大致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内迁期间的招生方式:“本来敝校拟在汉口、长沙、南昌、广州、上海、赣州招生,现教育部令国立高等学校统一由教育部规定十一处招考,各学校不得自由招生”。我们从同济大学的内迁路线图发现,同济师生离开金华之后,随即迁往赣州。

图4


图4

4为国立同济大学公函封,印刷校址为 “江西赣县四路口镇台衙旧址” ,此处便是同济在赣州办学期间的校址,但寄信时同济已迁广西龙州,原印校址和电话号码都被划删。明信片和实寄封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那段苦难的历史。

从金华到赣州的迁校并不容易,当时军运频繁,火车从金华开达南昌,耗时四五日,后又从水路乘坐木船沿赣江而上,历时20天方到达目的地。19381月底,同济在赣州正式复课(医学院师生则迁至江西吉安)。复课半年至7月,局势突变,九江危急。学校遂又决定四迁广西贺县。57展示的信纸为“国立同济大学用笺”,其印刷地址已是广西贺县八步镇。

赣州到贺县,路途遥远,水陆连行,历时两月。师生分兵两路,一路从赣州出发,翻越大庾岭,至广东韶关,改乘火车到广州,再坐小船沿西江到广西梧州,翻山越岭,徒步几百里,抵达八步镇;另一路从赣州到韶关后,搭车至湖南衡阳,改乘尚未竣工的湘桂线铁路至广西全县,再步行到桂林,然后乘民船沿漓江至八步镇。在八步镇期间,同济借用一所中学作为临时校舍。正在准备复课之时,已至10月下旬,日军在 广东大鹏湾登陆,一周后,广州沦陷。学校便又决定五迁云南昆明。

41939.1.27由广西龙州寄上海法租界中法工学院附中的家书,贴孙像票4分,烈士像票1分各1枚,面值合计5分,符合外埠平信邮资。销龙州中英文日戳,有1939.2.12上海中转戳,1939.2.13中英文落地戳,邮程历时17天。此封有几个非常值得我们挖掘研究之处。

第一,销票戳为龙州三格式戳,龙州为广西西南门户,边陲重镇。1938年底当第一批同济校产抵运贺县八步,由于战事吃紧,学校立即决定五迁云南昆明。这次迁移分成了两路,其中的一路从八步镇出发,经钟山、平乐、柳州、昆仑关、南宁、龙州、凭祥、出镇南关,至越南同登,换乘火车,再经琼山、河内、老街,至河口,再入国境云南,于1939年春节到达昆明。此封的销戳日期为1939.1.27 ,为师生经过龙州时所寄出之信件。


图5


图6


图7

第二,5信文展示了寄信人对于兄嫂的挂念,特别是表达了由于战争的原因,寄信人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愧疚与追思;6信文则向我们呈现出了同济大学从八步到昆明这段迁徙之路;“于去岁十一月八日离步赴滇,途径梧州、桂平,南宁于本月二十一日抵此,途中五十余日,备受艰辛,由此去滇六日可达,现正在此领取护照三日内可领出,将即往同登搭车赴滇”;7信文说到“校址仍未决定,唯一般传说为昆明,但校舍无着,正兴工建造中”,可见当时由于众多高校迁至昆明等地,校舍紧张。昆明期间,同济校址极为分散,校办、工学院、理学院、医学院、附中等都分布于昆明的不同地域。校舍分散,在管理与教育上都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1940年秋天,日机不断侵扰,威胁师生安全,教育部下令同济大学迁往四川,于是就有了同济六迁四川宜宾李庄之史。

昆明至宜宾,经滇黔公路入川,山路崎岖,汽车常有失事,路途十分艰辛。最终同济落脚选在了宜宾的李庄。南溪县李庄镇和宜宾市均位于长江之滨,两地相距不过30里,有轮船及小火轮联系,交通便利。李庄在当时也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但却有着一系列的寺、庙、宫、殿等建筑物可供改建使用,学校最后将校办公室设在禹王宫,工学院设在东岳庙,理学院设在南华宫,医学院前期设在祖师殿,图书馆设在王爷庙,女生宿舍设在慧光寺,测量系大地测量组设在文昌宫,德文补习班设在郊外麻柳坪,工学院男生宿舍设在羊街。  

李庄的五年中,给了同济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环境。办学规模有所发展,增设了法学院;工学院扩大为机械、电机及造船三系;理学院扩大为数学系和物理两系;医学院也得到扩充,这一时期,同济已开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四、结语

上述邮品及家信,让我们看到一所高校在抗战岁月里辗转颠沛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邮品当中,我们有幸地见证了同济大学这段筚路蓝缕的漫漫西迁校史。同济大学的西迁,仅是抗战时期大学集体内迁的一个缩影。这场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赓续了文化命脉,已然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往事并非如烟,弦歌不辍,信念不绝。

                              ——刊于《上海集邮》20172017年第4


 

黄山:浴火重生的华沙

0
0

图1:地图

离开布拉格后我们经过德累斯顿和柏林,然后从柏林乘火车约6个小时到达波兰首都华沙。当地导游是一位大学教师、学者,他首先说明,波兰地处中欧,而不是东欧国家。华沙在二战中遭受极大灾难,城市85%的建筑被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重建工程以旧的图纸、照片为依据,力求将华沙老城还原至18世纪后期的建筑规模和外观。波兰人民的努力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1980年,重建华沙历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火车站出来,我们很快看到了华沙的地标建筑——华沙科学文化宫(图1左下),这幢建于1950年代的大楼是苏联送给波兰人民的礼物,导游说,虽然这是老大哥送的礼物,但钱还是要付的,用煤矿的煤来支付。

大厦的样式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很像原来叫中苏友好大厦的上海展览馆。地图上标出了科学文化宫的位置,上面有一枚华沙科学文化宫的波兰邮票,波兰人不喜欢苏联人建的这幢大楼,甚至一度有人想把它拆了。另一枚是苏联1955年的邮票,纪念苏波友好条约十周年。

钢琴家肖邦


图2:肖邦像

波兰有几个人是属于全人类的,他们是:哥白尼、肖邦和居里夫人。我们首先来到地图右下的瓦津基宫(Lazienki Park),这里草木青翠,湖波荡漾,原是波兰末代皇帝的别墅,然而游客更多是来瞻仰肖邦的雕像(图2,因而也被称为肖邦公园。雕塑中的这位钢琴王子坐在树下,侧头闭眼,仿佛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一连串的音符正从他的指间流出,大树也为之折服。雕像完成于1926年,但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军摧毁,幸好雕像模具还在,1958年在原地重建。雕像高5米。导游说,现在这是第二高的肖邦雕像,你们知道最高的在哪里吗?大家面面相窥,原来最高的在上海中山公园,高7米。

2010年是肖邦诞生200周年,波兰发行纪念小型张(右上),票图着重了雕像的脸部表情,下方白红条纹为波兰国旗,小型张分有齿和无齿2种。

离开肖邦公园我们沿着大道向北走,导游说这是华沙最主要的大道,称为皇家大道(图1 的红线),向北到老城广场,向南到维兰诺夫宫,是原来皇帝出巡的大道,现在分成不同段的街道,从乌亚兹多夫大街,到新世界大街,再到克拉科夫大街,大约走了有半个多小时,终于见到左边一座有双塔的教堂(图1 中间),这就是因存放肖邦心脏而出名的圣十字教堂。肖邦1810年出生在华沙西北50公里的小村庄,在华沙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那时候的波兰已经在1795年被俄、普、奥三国瓜分而亡国,1830年发生独立运动,却惨遭镇压。就在这一年,不能忍受祖国悲惨命运的肖邦离开了华沙,再也没有回来,他大部分时间住在巴黎,但时刻都在怀念自己的故乡。肖邦39岁时在巴黎因结核病英年早逝,安葬在那里,但根据肖邦生前请求,他的心脏被送回波兰,安放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我们进教堂参观,见到了存放肖邦心脏的柱子(图2左下),圣十字教堂在二战时也遭到轰炸,左上邮票展示了战前和战后的景象。导游告诉我们,不久前,有人怀疑在这个柱子里面是不是真的有肖邦的心脏,于是当局派人打开柱子下面的小门,确认是存放了一颗心脏,但并没有做DNA检查。

波兰和世界各国发行了很多肖邦邮票,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从1927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右下是波兰1927年纪念邮票,这是肖邦第一次出现在邮票上。右21960年纪念肖邦诞生150周年。1999年,肖邦逝世150周年,波兰和法国联合发行了纪念邮票(右3),邮票上有他的肖像画和签名,斯拉尼亚雕刻。这幅肖像画是法国女小说家乔治·桑(George Sand)所绘,她曾和肖邦一起生活了九年多,对肖邦有很大的影响。旁边这枚2010年乍得纪念肖邦诞生200周年的邮票上,在肖邦的背后还加上了乔治·桑的肖像。

天文学家哥白尼


图3:哥白尼

在圣十字教堂的斜对面是波兰科学院(图3,大楼前耸立着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的一座铜像,基座下的圆形台阶上镶嵌着太阳系的行星轨迹,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是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

波兰发行过十多种哥白尼的纪念邮票,世界各国的哥白尼邮票更多达几十种,照片右上是1923年波兰首次发行的哥白尼邮票,其头像以及各种哥白尼邮票的头像都是基于哥白尼的出生地托伦(Toruń)旧市政厅上1580年的肖像画。下面这枚是1955年华沙8种雕像邮票中的1枚,以波兰科学院前的这座雕像为图。

左上这枚是1953年哥白尼诞生480周年纪念邮票之一,其图像出自波兰画家马特伊科(Jan Matejko1893年的油画《与神对话》。画中的哥白尼半跪在阳台的木地板上,仰望天空,双手张开,仿佛向上帝求证,你创造的宇宙是否以太阳为中心,他的周围是书籍仪器以及他绘制的日心模型图,邮票背景上的尖顶大楼是波兰东北的弗隆堡教堂(Cathedral in Frombork),哥白尼观察天文的小天文台就设在教堂西北角的箭楼上,天文学史上称之为哥白尼塔,在这里他写成了划时代的著作《天体运行》。2005年,波兰考古学家在弗隆堡教堂内发现了哥白尼的头骨。这幅油画也见于苏联、蒙古和巴基斯坦纪念哥白尼的邮票中。

为纪念哥白尼诞生500周年,波兰从19691973年连续发行5套纪念邮票,左下是第3套种的1枚,弗隆堡教堂。右下是东德1973年的纪念邮票,其中有《天体运行》的扉页和太阳系插图。

老城广场(Stare Miasto


图4:城堡

沿克拉科夫街继续向北走,右方是华沙大学,今年正好是建校200周年,旁边是一座洛可可式的维兹特克教堂(Kosciol Wizytek),肖邦曾经在这里弹奏过管风琴。然后是总统府,总统府前是民族英雄Józef Poniatowski的骑马雕像(图1邮票),在这条路上导游还指给我们看肖邦当年坐马车去巴黎的车站,他喜欢去的咖啡馆等地方。再向前走就可以看到皇家城堡了(图4

皇家城堡(Royal Castale)曾是皇室居所,二战中被全部炸毁,后来按原样重建,现在是博物馆。城堡前的广场上是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的纪念碑(照片没有拍到)。齐格蒙特三世(Zygmunt III Waza)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君主(15871632),也当过瑞典国王(Sigismund),右上两枚邮票为波兰和瑞典1998年联合发行,根据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绘画,斯拉尼亚雕刻。右下为1987年皇家城堡邮票,左方上下邮票是纪念碑的局部和全部。


图5:美人鱼

从皇家城堡出来,向北沿一条不宽的街道向前行,经过圣约翰教堂,就到了老城广场,广场中央是一座美人鱼雕像(图5。和丹麦的美人鱼不同,她左手执盾,右手高举宝剑,表现了波兰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左上邮票是1965年纪念华沙解放20周年,左下是2002年波兰城市地标邮票,其上有老城广场的美人鱼和背景上的皇家城堡及纪念碑,邮票上的美人鱼和我拍的美人鱼照片角度是相同的,但从这个角度是看不到皇家城堡的,邮票图应是艺术组合。右下是1965年纪念波兰700周年邮票和小型张,邮票上是17世纪华沙城徽,小型张上有另一种形象的美人鱼,华沙有3座美人鱼雕像,右上邮票是第3种美人鱼(尾巴翘得比较高,膝盖上没有鱼鳞),3座美人鱼的位置见图1地图上的红圈。

化学家居里夫人


图6:居里博物馆

出了老城广场继续向北走就是新城,在那里有玛丽·居里博物馆,华沙起义纪念馆和犹太博物馆等。居里夫人是著名的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 Freta大街16号曾经是她的故居,现在改为纪念博物馆。我们去时博物馆正在重修,6照片是附近的临时展馆。

居里夫人1867年出生于俄国统治下的华沙,1891年到巴黎读书,毕业后留在巴黎从事科学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可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虽然是法国公民,但从未忘记她的祖国波兰,她发现两个放射性元素镭(Ra)和钋(Po),后者就是以波兰的名字命名,她在讲台上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我是华沙人。”

有很多居里夫人的邮票,图6左上是波兰1967年纪念居里夫人诞生100周年邮票,全套3枚,图为头像、诺贝尔奖证书和华沙镭研究所前的居里夫人雕像。右上是1938年纪念镭发现40周年的法国附捐邮票,这一年有十多个国家发行同图的附捐邮票,附捐值捐给国际抗癌联盟。右下是波兰2003年邮票,票中之票为法国1967纪念邮票,杯中的放射性镭在发光。2011年,法国和波兰同时宣布为居里夫人年,左下为法国邮票和波兰的小型张。

在新城区我们还走过华沙犹太隔离区,见到了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和起义纪念碑,1970年西德总理威利·勃兰特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华沙之跪也被标志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维兰诺夫宫(Wilanow


图7:维兰诺夫宫

最后我们乘车来到华沙南郊的维兰诺夫宫(图7,这是皇家大道的终点(位于图1地图的南面,没有显示)。维兰诺夫宫是波兰国王杨·索别斯基(Jan III Sobieski)建于17世纪后期的宫殿,其精致华丽就不必说了,值得注意的是宫内有很多中国瓷器、国画、家具等藏品,花园北侧还修建了中国式凉亭。导游说,索别斯基曾经写信给中国的康熙皇帝,希望和中国联合一起反对俄国,我说这是真的吗?他说,真的,有历史资料。回来后,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摘录如下:波兰国王杨·索别斯基从年轻时起就对地理学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充满兴趣,他在 16881116日的一封信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康熙皇帝。他写道:我们赞美在大陆和海洋上最强有力的皇帝,您统治着如此杰出的人民。上帝保佑皇帝陛下久享光荣、繁荣和幸福,请理解我们急于表达我们的信心、友爱和诚挚的友谊。波兰国王如此盛赞康熙皇帝,反映了他寻求与康熙皇帝结盟以对抗敌人的政治计划(关于要对抗的对象历史学家并不完全意见一致,有的认为是土耳其,有的认为是俄国)。

波兰有很多索别斯基国王的雕塑,也发行了很多邮票,左上是维兰诺夫宫中的索别斯基雕像邮票,右上是1683年,索别斯基率领盟军出征维也纳打败奥斯曼入侵的250周年纪念邮票。再看几种维兰诺夫宫的邮票:1967年发行的是维兰诺夫宫早期的风景(右下),波兰画家Wincenty Kasprzycki18041849)的画作;1977年邮票纪念维兰诺夫宫建立300周年(中);2005年邮票小全张纪念维兰诺夫宫建立博物馆200周年,展示一些收藏品。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黄浦邮协在文庙迎春联谊

0
0

儒学署为二层建筑,一楼已辟为“尧缔茶壶博物馆”,黄浦区邮协在二楼活动


新春元宵集邮联谊会是以绿卡会员为主的集邮活动


左起:张乐民、周正谊、劳兴康、宋大隆、马联泓


右一:邵林


黄浦区邮协秘书长劳兴康(右一)在发言,左侧站立摄影者为李来青


黄浦区邮协副秘书长周正谊在发言





黄浦区邮协副会长马联泓(右二)在发言


会议桌旁的与会者


展示抽奖获取的礼品


传授


兴趣抽奖


周宝成抽奖获得《诸葛亮像》


黄浦区邮协副会长宋大隆(左九)主持会议


发言


抽奖幸运儿表演越剧清唱

本刊讯  元宵前夕(210日)的文庙有些冷清,在其儒学署内却张灯结彩,热气腾腾,原来黄浦区邮协在此举办新春集邮联谊。会员们猜灯谜、吃元宵、演曲艺、展书画、谈邮识,将传统民俗文化结合时尚集邮文化,辞旧迎新。区邮协秘书长劳兴康通报近期工作要点,部署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的筹备。本次活动形式创意新颖,会风简约俭朴,气氛欢乐祥和,刘广实、邵林、李斌等纷纷赞赏。           (马联泓)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林霏开:波兰掠影(下)

0
0

图1


图2


图3

克拉科夫 二战期间,克拉科夫的古建筑基本没有遭殃。这座非常美丽、保护相对完好的中世纪老城,很早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残酷地屠杀了600万犹太人,克拉科夫附近就有臭名昭著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克拉科夫城内原有的数万名犹太人,被纳粹驱逐殆尽。德占波兰后,连篇累牍发行了印制考究的小版张,由此可以看出,希特勒十分觊觎克拉科夫的名胜,一心想把波兰的珍贵遗产据为己有(图1-2,纳粹徽志下的克拉科夫古城堡;图3,修复克拉科夫建筑,老城地图)


图4


图5


图6

克拉科夫城市始建于公元700年,13201609年是波兰的首都。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是东欧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克拉科夫的红砖红顶建筑,恢弘壮丽,美轮美奂。建于14世纪的圣玛丽教堂,美丽非凡,哥特式尖塔高81米,直插蓝天。钟楼每逢正点播放长号声,这是纪念中世纪的一位号手,面对外敌入侵,他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图4,克拉科夫圣玛丽教堂;图5,古城克拉科夫;图6,重建克拉科夫750周年,图为城市盾徽、老城俯瞰图、1257年国王诏书)

旧城区的中心是古城广场,面积达4万平方米,号称东欧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广场上竖有出生于克拉科夫的诗人密茨凯维奇的雕像。建于16世纪的大市场,有一排古色古香的拱门,从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一层大厅里进行呢绒、布匹、皮革、瓷器等交易。克拉科夫是全欧洲对犹太商人开放最早、开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如今,大市场一层成了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集散地。二层已辟为国立博物馆。

老城的建筑群,历经沧桑,依然魅力无穷。教堂、钟楼、修道院、方塔、富商住宅、书店……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外观色彩缤纷,总体又很调和。

在维斯瓦河畔,瓦维尔城堡雄踞于石灰岩山岗上,红墙蜿蜒,固若金汤。站在城堡的平台上,放眼四野,美不胜收。13331370年,这里曾为王宫。


图7

克拉科夫在11世纪从罗马教廷引入天主教,至今留下了60座古教堂(图7,纪念罗马教皇保罗二世莅临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的教育事业很发达,有11所高等院校,其中,1364年建立的雅盖隆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纳粹占领克拉科夫后,曾残杀了该校全体教师。


图8

克拉科夫的博物馆里,珍藏了文艺复兴大师的不少作品,最为有名的是达·芬奇的木板油画《抱貂的少女》(图8

据考证,画中女子名叫切奇莉亚,才16岁,她是达·芬奇在米兰的赞助人洛多维科公爵最喜爱的情妇,而公爵的族徽是白貂。切奇莉亚怀抱白貂入画,寓有深意。故事的结局不佳:公爵最终娶了另一个名叫碧翠斯的女子,而自称“还不够成熟”的切奇莉亚,虽然她替公爵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只好带着达·芬奇的油画灰溜溜地离开……


图9


图10

维里奇卡盐矿 克拉科夫远郊的维里奇卡盐矿(图9-10,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个盐矿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维里奇卡离克拉科夫市中心15公里。13世纪起这里开采地下岩盐,1516世纪达到鼎盛时期,1819世纪扩展成波兰盐都,1996年盐层基本挖尽,停产至今,完全转变为旅游产业。当地小镇有2万居民,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万游客。

在中世纪,食盐贵若黄金。维里奇卡的盐业收入,一度占到波兰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食盐出口带动了格但斯克港口城市的发展。盐矿曾开采9层,采盐达2000万立方米,留下的巷道全长300公里,深入地下327米,连接2000个洞室。早在1744年,矿井内就修建了垂直坑道和楼梯,以便人们进矿井视察与参观。目前,最上面3层辟为博物馆。我们是乘电梯下去的,到达第一层为地下64米,走在坚硬的盐晶岩巷道里,墙壁舔一舔都是咸的。我们看到了绞盘、升降机、铁轨、盐车,以及各种古老的挖掘工具,还有一些劳动中的矿工蜡像,当年用马拉盐车,马是被四脚捆绑吊运至地下,从此在地下喂养、劳作,再也不回到地面。电梯下到第二层,地下101米处,我们进入了“圣金卡礼拜堂”,人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只见在盐晶岩洞里,琢出一个恢弘的大厅,厅高17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5盏由盐晶石雕制的巨大枝形吊灯,把大厅的每个角落都照得通亮。大厅正面中央有金卡公主雕像,四周墙上围绕着圣经故事的浮雕,其中包括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一切都是盐晶石的制品。据说整座礼拜堂,共用去2万吨盐晶石。3名矿工手工雕琢,共花了67年,最终修成正果。墙上的石匾,标出了工匠的姓名。有意思的是,除了刻有姓名的三块石匾,还有第四块——是一块无字匾,它似乎意味着:还有谁,能继承他们的献身精神呢?

在维里奇卡盐矿,盐晶石的雕像很多,大量的是耶稣及圣徒。长年累月在地底下艰苦劳作的矿工,精神支撑就靠祷告天主。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伟人像,如天文学家哥白尼,他在克拉科夫上大学时,来过盐矿;还有诗人歌德,他在1790年参观了盐矿。

激情燃烧的岁月 波兰是个苦难深重的国家,历史上屡遭侵略、瓜分,人民挣扎于死亡线上。但是正如他们的歌曲所唱:“波兰永不会灭亡。”他们的邮票设计,常常饱含激情,呈现出高智商、艺术的高水准 ,套用一句俗话,能令人感受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试举2种波兰小全张为例:


图11

2004年纪念第28届奥运会(图11张幅200×115mm,含拳击、跨栏、马术、摔跤4枚邮票,非常有气派!底色为希腊的蓝、白,雅典神庙前,金色的“胜利女神”,巨翅飞扬。谁都熟悉的希腊古迹和著名雕塑,从来没有被如此强有力地展示于邮品之中。设计者突出了体育竞赛、争胜夺强的主题,基于对素材的深刻理解,奏响了激动人心的高昂旋律。


图12

2008年纪念第29届奥运会(图12张幅203×120mm,含游泳、排球、撑杆跳高、击剑4枚邮票,背景为两个大大的汉字“北京”,并衬以中国国画描绘的树木花草。可想而知,在西方人眼里,这样的“东方情调”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图13


图14

在色彩运用方面,波兰邮票有时很大胆,充沛、浓郁、鲜明、瑰丽,固然,这也需要印刷工艺跟得上。成功的例子,如电影小全张(图13涂鸦小型张(图14等。


图15

大家知道,1958年,波兰制作了世界上第1枚丝绸小型张,图案为奔驰的驿车,纪念波兰邮政开办400周年。当年,很少有“异质邮票”,波兰可谓开风气之先。2008年,波兰又一次发行丝绸小型张,纪念波兰邮政开办450周年,图案为骑马、吹邮号的古代信使以及16世纪末的克拉科夫城。小型张背面有不干胶及防粘纸,制作非常精细(图15


图16


图17

波兰国旗是红白两色,国鸟为白尾海雕。1993年庆祝共和国成立75周年,波兰发行的小型张,图案就是红、白两色的海雕,展翅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设计十分高明,红、白重叠,如影随形。白云移动,海雕乘气流而上,画面中似乎隐含着乐音(图16。“邮票日”的纪念邮票,也很巧妙,飞上蓝天的是一个信封,红、白两色交叠,“波兰”不言而喻(图17

载有国铭的邮票,固然有严肃、端庄的一般要求,但也不排斥大众化和娱乐性。除了某些不许说笑的场合,风趣、幽默的面孔往往更讨人喜欢。而无论题材的分量有多重,设计者是否抱持激情,常会使邮票的感染力,加分或减分。波兰邮票充分体现“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上海集邮简讯(《上海集邮》2017年第3期)

0
0

113 浦东社区邮协在高行文化中心召开年度总结表彰会。会长赵顺昌主持,10个成员单位交流发言。会上透露,浦东新区职工邮协将在上海桃花节邮展期间宣告成立。

114 原上海华夏专题邮会在市邮协三楼会议室举行新春茶话会,秘书长陶彦作工作汇报,他罗列了会员们2016年在各级邮展中的获奖成绩,包括南宁亚展的镀金奖;2016年内,每月例会的主要议题还是围绕专题集邮展开,但重点是学习和讨论全国集邮联发布的最新集邮展览总规则。因部分会员对专题之外的集邮门类发生兴趣并获得良好成绩,邮会有意向多元化开拓,会长王如群宣布自2017年起改名为上海华夏邮会。

121 虹口区邮协在区文体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迎春茶话会,会长余涌主持,盘点2016年工作,谋划2017年工作,年内将召开区邮协第十次会员大会,规划编辑并出版《申报集邮旧闻评述》(民国卷二)及《虹口集邮史话》。

121 上海专题集邮研究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四楼召开年会,提出“扬长䃼短,坚持特色;主动参与,有所成果;内强外联,开拓创新;不忘初心,乐在其中”的工作设想。70余名会员出席。

210 晚间,东联原地集邮研究会举行新春联谊会,向本市四名集邮联会士介绍会办封。

211 上海自动化集邮研究会在聚奇城举行新春茶话会,瞻前顾后,部署工作。

上海甲戌邮史研究会在赵涌集团举行月度例会,施邑屏讲述签名封。 

212 上海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祝贺老集邮家黄士敏90寿辰。黄老讲述集邮经历,启发与会者集邮怡情。

截稿前最后收集到的信息,因预留版面有限,未能在纸质媒体全部刊发。


 
Viewing all 1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