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1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程宏谊:世界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一)

$
0
0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现实主义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章。作为一场艺术运动,它发端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但并不仅限于法国,而是波及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现实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遍布欧洲的民主革命运动与民主自由思想下催生而出的,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紧密相联系,1830年的7月革命,1848年的欧洲民主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无不是成为推动现实主义诞生的力量。而作为一种创作观念,现实主义又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图12到文艺复兴时期富有人性温情的人文主义绘画和雕塑(图34;从尼德兰画家一丝不苟的风俗画(图517世纪荷兰画派对小市民及中产阶级的描绘(图6;从17世纪意大利的现实主义(图7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可以说,回归自然﹑反映现实的创作观在世界艺术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国度几乎都有体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图8


图9 卡米尔·柯罗(法)


图10 卡米尔·柯罗(法)《芒特的桥》


图11 卡米尔·柯罗(法)《杜埃的教堂钟楼》


图12 卡米尔·柯罗(法)《河谷秋色》


图13 卡米尔·柯罗(法)《乡村修道院》


图14 卡米尔·柯罗(法)《乡村花园》


图15 卡米尔·柯罗(法)《沙漠里的亚伯拉罕之妻夏甲》


图16 《梦特芳丹的回忆》


图17 卡米尔·柯罗(法)《阿伊德》


图18 卡米尔·柯罗(法)《正在梳妆的女儿》


图19 卡米尔·柯罗(法)《信》 


图20 卡米尔·柯罗(法)《头戴珍珠的少女》


图21 卡米尔·柯罗(法)《蓝衣女子》

19世纪的法国是艺术史家研究现实主义艺术的重中之重。随着1848年欧洲普遍出现的民主革命运动,以浪漫主义为旗帜的艺术创作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取而代之的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巴黎南郊的枫丹白露森林边,有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远离尘嚣,一批对现实社会不满的画家纷纷来到这个“世外桃源”作画,形成了法国艺术史上的“巴比松画派”(图8。于是,贫穷﹑封闭但又恬静安宁的巴比松成了现实主义的摇篮。而每一个艺术史家在评论巴比松画派时,都无法绕过一位名叫卡米尔·柯罗的法国画家(图9,虽然严格说来,柯罗并不属于巴比松画派,但他与巴比松画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作品风格也十分多样,与其说他是巴比松画派的成员,不如说他是该画派的良师益友。在旅居意大利时期,柯罗比较注重自然景物的实体和厚重感,所选题材也大多是城市建筑﹑乡村古堡﹑街头广场等人文景观。这类风景画一般都是构图明晰,前景往往有浓重的阴影,与远方渐淡的景色形成对比,拉开了画面的空间距离。《芒特的桥》(图10和《杜埃的教堂钟楼》(图11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从1845年起,柯罗进入创作盛期,《河谷秋色》(图12、《乡村修道院》(图13﹑《乡村花园》(图14﹑《沙漠里的亚伯拉罕之妻夏甲》(图15等作品都对后来的法国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术史家在评论柯罗时说:“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他那极其有限的题材,把柯罗引向了率直而诚挚的现实主义。艺术界都承认,是柯罗为刚刚出世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柯罗晚年的作品依然保持着现实主义与浪漫抒情风格相结合,其代表作品是作于1864年的《梦特芳丹的回忆》。梦特芳丹是法国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柯罗在这幅画中,让树木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枝叶间撒着点点光斑,树叶仿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湖畔弥漫着一层朦胧的薄雾,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湖面和草地上,一个母亲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采集花草,柯罗在这里用灰褐色主调营造出一个宁静而抒情的世界(图16。《阿伊德》(图17﹑《正在梳妆的女儿》(图18﹑《信》(图19等是柯罗晚年创作的肖像画中的优秀作品。作于1874年的《头戴珍珠的少女》(图20一画中,少女纯洁端庄的气质,配以头上的珍珠和小花,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女主人公曾被誉为法国的“蒙娜丽莎”。《蓝衣女子》(图21是柯罗最后一幅人物肖像画,画中的模特艾玛·多比尼身穿蓝色衣裙,身材窈窕迷人。当《蓝衣女子》在1900年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公开展出时,观众对画家最后的遗作给予了这样的评价:“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图22 -弗朗索瓦·米勒作品


图23 -弗朗索瓦·米勒《簸谷的农夫》


图24 -弗朗索瓦·米勒《洗衣女工》


图25 -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


图26 -弗朗索瓦·米勒《晚钟》


图27 尤里·布雷顿(法)作品


图28 尤里·布雷顿(法)作品


图29 奥诺尔·杜米埃(法)


图30 奥诺尔·杜米埃(法)作品


图31 奥诺尔·杜米埃(法)作品


图32 奥诺尔·杜米埃(法)作品


图33 奥诺尔·杜米埃(法)《三等车厢》


图34 奥诺尔·杜米埃(法)《特朗斯诺南街的屠杀》

在巴比松画派中,让-弗朗索瓦·米勒(图22是一个很特别的艺术家,虽然他也热衷于描绘自然与生活,但他所描绘的不是单纯的法国风光,而是生活和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法国农民。18482月,巴黎的劳工和知识分子发动了革命。在这一年的艺术沙龙上,共和政府撤销了评审委员会,艺术家可以免审参展。米勒送展的作品是《簸谷的农夫》(图23,画家在画中描绘了一个低着头专心筛谷子的农夫,他衣着简陋,肩膀上落满了谷子皮的碎屑。农夫的脸完全隐藏在暗处,这反而更加深了他对于劳动的专注。从这件作品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出米勒日后作品中的一些典型元素:逆光,专注的神情,模糊的五官。《洗衣女工》表现了身处恶劣生活环境的劳动者(图24。作于1857年的《拾穗者》描绘了农村中最常见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三个农妇正弯着腰,仔细地拾取遗落的麦穗。这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差异,却有着动作连续的美感。虽然从画面上看不出这三个农妇的容貌和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影刻画得有如古典雕塑一般美丽(图25。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里,米勒的又一杰作《晚钟》向观众展示(图26。画中是两个在夕阳中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在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落日的余辉映照出他们静默的身影,在他们的身旁是手推车﹑锄头和收获的马铃薯。从作品的标题可知,这对夫妇在劳累一天后正要回家时,听到村里教堂响起的钟声,于是立刻停下脚步,丈夫脱下帽子,妻子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虔诚地祈祷。观众在欣赏这幅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息的作品时,也仿佛听到悠扬的晚钟在耳边回响。生于法国北方朗斯地区的尤里·布雷顿(图27是巴比松画派的主要成员,以风景和农民生活题材见长,他的作品赞美乡村生活,展现感伤忧郁的情怀,画面充满柔和的光线(图28。奥诺尔·杜米埃(图29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画家,也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讽刺艺术大师(图3032。《三等车厢》是杜米埃通过速写完成的油画,在车厢这个有限的空间里,人们看到了法国底层社会的缩影(图331834年,“七月王朝”首相梯也尔残酷镇压了巴黎资产阶级共和派的起义,杜米埃那幅著名的《特朗斯诺南街的屠杀》还原了当时的血腥场面(图34


图35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


图36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浴女》


图37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路遇》


图38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画室,我七年艺术生活的现实的寓意》


图39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画室,我七年艺术生活的现实的寓意》局部


图40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画室,我七年艺术生活的现实的寓意》局部


图41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作品


图42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作品


图43 古斯塔夫·库尔贝(法)作品

古斯塔夫·库尔贝(图35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身材魁梧,精力旺盛,长大后更是成为了一个血气方刚,敢于反抗与冒险的艺术家和革命者,巴黎公社期间,库尔贝还当选过公社委员。他如同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艺术的一面旗帜,无数的艺术史家在撰写这段历史之时,都忍不住使用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这个词。《浴女》一画完成于1853年,作品表现在绿叶成荫的溪边,一个妇女浴后从溪中上岸,岸边坐着她的女伴(图36。在画中,健硕的裸女与自然环境交融一体,被评论界称为“现实主义风景画中描绘人体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为针砭学院派艺术的矫饰画风,库尔贝有意将画中女人体塑造成粗壮结实的农妇体态。库尔贝在阐述自己的审美观时说:“强有力的形象才是美的。”1854年,库尔贝创作了一幅带有情节性构图的肖像画《路遇》(图37,作品表现了画家本人在野外写生时与友人相遇的情景,画中的友人是画商比乌迪,比乌迪是不顾官方非难而购买库尔贝作品的收藏家。在这幅画中,库尔贝将自己画成一个傲慢的自由主义者,在他的面前,富有的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都谦逊地向艺术家致敬。由于画中库尔贝那副自信的神态及富有特色的胡须,因而此画又被人戏称为《你好,库尔贝先生》。《画室》创作于1855年,作品的全名是《画室,我七年艺术生活的现实的寓意》(图38。画面上所描绘的30多个人物中,既包括了画家的朋友,也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画面中心是画家本人,他正在画一幅弗朗士·孔德地区的风景,那种旁若无人的样子,毫不掩饰地表现了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赞赏(图39。在他身边站着一个人体模特,正在看他作画。据库尔贝本人说,这个羞怯而袒露的女模特就是“真诚”的象征(图40。库尔贝曾将此画送到当年的巴黎世博会展出,但遭到官方的拒绝。于是他在世博会展馆外搭了帐篷,对外展出包括《画室》在内的40件作品,并且在展览前言中写道:“求知就是为了实践,这就是我的思想,像我所见到的那个时代的风格﹑思想和它的面貌。简而言之,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这段话后来被当成了法国现实主义的宣言。库尔贝的写实技艺是高超的,他抛弃了古典主义奉为教条的线描手法,把体积塑造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他的色彩修养是他的表现技艺中强有力的另一方面。库尔贝的艺术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无限深情(图4143

                                                                    ——刊于《上海集邮》2018年第7期

 

程宏谊:世界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二)

$
0
0

图44 卡尔·施皮茨威格(德)《穷诗人》


图45 《假日散步》


图46 阿道夫·冯·门采尔(德)作品


图47 阿道夫·冯·门采尔(德)《带阳台的房间》


图48 威廉·莱勃尔(德)作品


图49 马克斯·利伯曼(德)作品


图50 马克斯·利伯曼(德)《漂白》

德国的现实主义虽然比法国晚了将近20年,但仍然在西方美术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在德国,早期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在风俗画和风景画方面。药剂师出身的风俗画家卡尔·施皮茨威格擅长以风趣的笔法对社会的陈腐现象进行嘲讽,他的成名作《穷诗人》描绘了一个隐居在阁楼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诗人形象(图44。小阁楼已经破旧不堪,他只好撑着伞对付漏雨;买不起燃料,就用诗稿生火。整幅作品既让人觉得可笑,又让人感到心酸。《假日散步》(图45则表现一群郊游者在田野里沐浴着明媚的阳光。阿道夫·冯·门采尔是现实主义在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仅素描功底扎实,油画技巧也非常娴熟。他描绘的题材甚广,从德国的风土人情到历史事件,从居家生活到剧院和工厂,他的作品犹如德国的一部生活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图462012年,德国发行《德国画家》系列邮票,门采尔的作品《带阳台的房间》被选为邮票图案,这件作品描绘的就是画家自己的卧室,屋内虽然摆设简单但十分素静温馨,落地窗帷因阳台吹进风来而飘动。整幅作品充满了明媚的光感和流动的空气感(图47。如果说门采尔的作品是时代的写照,那么慕尼黑画派的领袖威廉·莱勃尔的作品则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反映。莱勃尔曾在法国与库尔贝交往,并深受法国现实主义的影响。由于巴黎公社的失败,致使作为库尔贝好友的莱勃尔也受到牵连,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隐藏于巴伐利亚的偏僻乡村,成了一个农民画家,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处于静止的状态画面也显得简洁而清透(图48。马克斯·利伯曼(图49的艺术生涯经历了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柏林分离派”等多个阶段。而现实主义创作观念是他在荷兰旅行期间接触了荷兰画派的作品时树立起来的,回国后利伯曼又吸收了门采尔的创作思想。《漂白》是利伯曼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幅表现底层劳动者生活的作品(图50


 

程宏谊:世界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三)

$
0
0



图51康斯坦丁·汉森(丹麦)作品


图52 威廉·哈默索伊(丹麦)作品


图53 埃里克·维伦斯基奥尔德(挪威)作品


图54 埃里克·维伦斯基奥尔德(挪威)作品


图55 约翰·克利斯蒂安·达尔(挪威)作品


图56 阿尔贝特·埃德尔菲尔特(芬兰)作品


图57 卡尔·拉尔森(芬兰)作品


图58 卡尔·拉尔森(芬兰)作品


图59 安德斯·左恩(芬兰)《民间提琴手汉斯·安德列斯》(油画)


图60 安德斯·左恩(芬兰)《我们每天的面包》(水彩画)

1848年遍及欧洲各国的民主革命也带动北欧国家的艺术创作进入一个新时代,他们立足于北欧的文化背景,汲取西欧各国的经验,开创出具有北欧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艺术。丹麦距离西欧最近,也是文化艺术发展最早的北欧国家,该国的现实主义主要受到来自德国的影响。康斯坦丁·汉森曾在汉堡和慕尼黑学习绘画,画风受德国画家阿德里安·里希特的影响,擅长城市历史﹑风土人情和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绘画(图51。威廉·哈默索伊一生刻意低调,习惯于灰色调的运用,他描绘的室内景色静穆而富有诗意(图52。挪威有着受异族统治的漫长经历,因此挪威艺术家要求实现民族独立的意识十分强烈。德国画家门采尔和利伯曼对挪威绘画的影响很大,从埃里克·维伦斯基奥尔德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德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图5354。生于卑尔根的约翰·克利斯蒂安·达尔是挪威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和维伦斯基奥尔德一样,达尔也深受德国绘画的影响(图55。芬兰现实主义艺术是外来文化和民族复兴的产物,19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的芬兰画家在巴黎受到法国现实主义的影响,阿尔贝特·埃德尔菲尔特是其中最具知名度的现实主义画家(图56。他的作品画面简单平易,欧洲绘画界普遍认为埃德尔菲尔特的创作最能体现芬兰的现实主义成就。瑞典并没有悠久的艺术史,但受到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在19世纪80年代涌现了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卡尔·拉尔森擅长插图创作,他笔下的女孩文静可爱,深受儿童的喜爱(图5758。安德斯·左恩是一位优秀的具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肖像画家,他的油画《民间提琴手汉斯·安德列斯》吸收了印象画派的光色技巧,使画面富有流动的光感(图59。《我们每天的面包》是左恩的水彩画代表作,他的水彩画有使每个细节都异常细腻生动的特点(图60


图61 杨·马特义科(波兰)作品


图62 杨·马特义科(波兰)《斯坦契克》


图63 约瑟夫·马内斯(捷克)作品


图64 约瑟夫·马内斯(捷克)作品


图65 米哈伊·蒙卡奇(匈牙利)《负薪的农妇》


图66 米哈伊·蒙卡奇(匈牙利)《打哈欠的人》


图67 米哈伊·蒙卡奇(匈牙利)《李斯特像》


图68 尼古拉·格列高莱斯库(罗马尼亚)


图69 尼古拉·格列高莱斯库(罗马尼亚)的作品


图70 尼古拉·格列高莱斯库(罗马尼亚)的作品

源于西欧的现实主义绘画也影响了相对比较闭塞的东欧国家,一批优秀的东欧艺术家在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的创作中,领略到了现实主义的精华,激发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灵感。杨·马特义科是19世纪波兰民族画派的风云人物,他的作品大多被波兰国立博物馆收藏(图61。马特义科的代表作《斯坦契克》表现的是16世纪波兰著名的丑角演员斯坦契克在皇室宴会上表演时,听到沙俄军队攻占了波兰城市斯摩棱斯克的消息而陷入忧思的神情,画家以对比手法将达官贵人在国土沦陷时刻依然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的场景置于作品的背景(图62。在19世纪中期的捷克,以约瑟夫·马内斯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派,使捷克的民族绘画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马内斯在自己的创作中坚持本民族的艺术特色,从人物形象到服饰都来自普通农家的生活中(图6364。米哈伊·蒙卡奇是19世纪匈牙利民族画派的精神领袖,受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影响,他将法国的抒情风格与匈牙利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蒙卡奇的肖像画创作成绩卓著,《负薪的农妇》(图65、《打哈欠的人》(图66、《李斯特像》(图67等都是他笔下的精品。罗马尼亚画家尼古拉·格列高莱斯库(图68生于巴尔干半岛的喀尔巴仟山区,他自称是“农民的儿子”。在法国学习时,格列高莱斯库接受了巴比松画派的创作观念,以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罗马尼亚的农村风貌,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图6970


 

黄山:百慕大及其珍邮——佩罗邮票

$
0
0

图1

提到百慕大,很多人第一个反应是百慕大魔鬼三角区,危险!确实,百慕大群岛位于百慕大三角区海域的一端,在这个区域的海洋上曾有过离奇的飞机失事,轮船沉没。但后来的统计数据表明,这里的失事概率并不比其它地方高,许多神秘失踪的谜团也找到了原因,但是人们对稀奇古怪的事情总是更有兴趣,百慕大一直背负着魔鬼三角区的名声,甚至还登上了邮票。

马尔代夫在1992年发行了一套16种小型张,题为“宇宙之谜”,其中之一是百慕大三角区(图1,小型张上的5架飞机代表了百慕大的著名事件:1945年,5架美国海军轰炸机组成的19号机队在演习飞行中离开了佛罗里达州劳德尔堡,然后离奇失踪,连前往搜寻的海上飞机也不见了。尽管有证据表明这些飞行员是患上了空间迷失症,海上飞机是空中爆炸,但人们还是相信由于不明原因导致了意外。小型张边纸的小字上写道:“尽管在这个地区报道了一些船舶和飞机的失事,但这个区域是否适合旅游以及是否有未知的超自然现象仍在讨论。”


图2

还需要再讨论吗?现在有邮轮定期地从纽约和其它地方开往百慕大,这个由许多岛屿连结成像鱼钩形的群岛现在已经是旅游的胜地。去年我们乘坐邮轮从纽约来到百慕大,在那里停靠两天半,基本上把岛上的景点都走到了。2是我在那里买的一张明信片,我用中文标出了几个主要的地方。右下所贴的是2015年发行,纪念百慕大正式发行邮票150周年一套5枚邮票中的一种。票中之票为1866年的2便士维多利亚女王像票。

圣乔治镇(St.George)

1503年,西班牙人胡安•德•贝穆达最早发现了这个岛屿,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后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常把这里当作食品和淡水的补给站,但没有人定居。1609年,一艘英国船“海洋冒险在该岛附近遇难,船员在岛上避难和修船,后来英格兰弗吉尼亚州公司便在百慕大建立了永久的定居点,这是英国现存最早的海外领土。岛右方的圣乔治城是最早建立的市镇,在1815年前,一直是百慕大的首府和主要港口。现在圣乔治还保留有许多历史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镇。


图3

我们从邮轮停靠的皇家海军船坞乘渡轮到圣乔治镇的港口下船,在这个小镇上走了走,见到有市政厅教堂和一个不大的国王广场。3是市政厅兼艺术中心,左上邮票纪念百慕大加入万国邮联100周年,票图是圣乔治镇的老邮局,下面一枚邮票是圣乔治镇的街景,我们走在这安静的小巷上,体验了一下17世纪小镇的风貌,两边是白色的住宅和零星的商店。

汉密尔顿(Hamilton

十八世纪末,随着移民的日益增多,百慕大中部的另一个城镇汉密尔顿兴建起来了。1815年,汉密尔顿取代圣乔治镇成为首府,现在仍是百慕大行政、金融和商业中心。虽说是首府,但面积不大,半天就可以转上一圈,当然比圣乔治镇要热闹多了,特别是在靠海边的前街(Front Street),商店鳞次栉比,是购物的天堂。另外值得一看的还有汉密尔顿市政厅三一大教堂和汉密尔顿炮台。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更应该去看看这里的佩罗邮局。


图4


图5

4是佩罗邮局(Perot Post Office)的位置图,从码头上来,沿海边的前街向右走,不难找到皇后街(Queen Street),在皇后街9号就看到黑白双色的佩罗邮局(图5。照片右上的邮票上是1848年时该邮局的样子,后来邮局迁走,建筑被移作它用。在原邮局建立百年之际,该建筑经过修缮后重新开放为邮局,并命名为佩罗邮局,1959年还特别为此发行了一种纪念邮票(右下)。


图6

佩罗邮局之所以被纪念是因为在那里诞生了百慕大最早的邮票——佩罗邮票。百慕大最初的邮递服务只是过往的船只带来信件和包裹,后来有过私人的邮政服务,直到181258日才通过一项法案,确立了第一个正式的邮政系统。18191月,威廉•本尼特•佩罗(William Bennett Perot)担任了百慕大的邮政总长。到了1842年,距英国两年后,百慕大也开始实行统一邮岛内邮寄每盎司1便士。开始还没有发行邮票,佩罗在邮局门口放了一个盒子,寄信者可以放入信件和邮费。佩罗经常发现信件和邮费不符,但他无法确定是哪些客户没有付款。于是他在朋友建议下,用邮戳盖在纸上,创造了百慕大最早的邮票,圆形邮戳四周是地名百慕大(BERMUDA)和汉密尔顿(HAMILTON),保留了邮戳上的年份,但月份和日期插件被除去,在空出来的地方,佩罗在上方写上了面值1便士“One Penny”,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W.B.Perot”,它们被称为佩罗临时邮戳邮票。6是纪念佩罗邮票一百周年一套3枚邮票的首日封,封图左方印有现存最早的一种佩罗邮票,黑油墨印在灰色纸上,并被剪成八角形。

佩罗邮票从184831日开始出售直到1856年,有单独销售或以12枚为单位出售。不知道他一共制作了多少枚邮戳邮票,但已知存世的只有11枚,成为世界著名的珍邮,其中英国王室收藏了3枚,其它的佩罗邮票屡屡出现在邮票拍卖会上,当时的邮票只值1便士,而如今它们在拍卖会上已经高达10万美元。详情可以参见《集邮》杂志2016年第7期上徐金德的文章。

在佩罗邮局的旁边有一座两层楼的乔治亚式建筑,现在是百慕大历史协会博物馆,但以前就是佩罗的住宅,佩罗的父亲在1807年举家搬到汉密尔顿,建造了这所房屋,佩罗在这里长大、结婚。1819年,佩罗成为邮政局长。在1842年邮局建成之前,佩罗就在这所他居住的房子里办理邮政业务。


图7

百慕大历史协会博物馆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我们去时正值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10:30-下午1:00),一位年长的管理员接待了我们(图7,墙上挂有佩罗的大幅画像,2012年,纪念百慕大邮政200周年邮票(右上方)上的佩罗像应该就是取自这幅画像,我没有好意思问这管理员是不是佩罗的后人,但他看起来真的是很像佩罗。照片上的钟是1790年的老古董,由英国出生的钟表匠托马斯•布拉奇利(Thomas Blatchley)制作,报时的时候会响起悦耳的音乐。

博物馆占有3个房间,除了上面说的外,还有一艘“海上冒险帆船模型。1609年,这艘船从英国前往北美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航行在百慕大附近因风浪而损毁。1971年,百慕大有一套4枚邮票展示了这一事件,右下邮票是其中帆船遭遇风浪的境况。在博物馆里还有许多早期硬币、银器、瓷器、老式家具以及历史人物画像文物。

在邮局和这所房子的后面是帕拉维尔(Par-La-Ville)花园,现在叫伊丽莎白女皇公园(图4)。当年,佩罗除了邮政业务外还热于园艺,在公园里栽种了多种果树,现在这里绿树成荫,是游客休息的好地方。


图8


图9


图10


图11

百慕大每年发行的邮票种类不多,但其中出现佩罗邮票图的邮票不少,除了上面已经说过的1949年和2012年的2种外,还有19531958年使用的普票里的1(图81977年百慕大加入UPU百年纪念邮票里的1(图91980年纪念邮票创始人罗兰•希尔的一套4(图102008年纪念佩罗邮票160周年的一套4(图11

百慕大的其它景点

邮轮停靠的码头称为皇家海军船坞(The Royal Naval Dockyard),曾经是英国皇家海军在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但现在已经是商店林立的购物中心,原来的军事要塞改建成百慕大最大的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里面有废弃的炮台,还有一个驯养海豚的海洋馆,孩子们可以和海豚一起嬉戏玩耍。


图12

在百慕大还有很多沙滩,特别是东南沿海有一连串的海滩:马蹄湾(Horseshoe Bay)、卓别林湾(Chaplin Bay)、乔布森湾(Jobson Cove)和沃里克长海湾(Warwick Long Bay)等(图2),这里有清澈的海水,粉红色的细沙和屹立的礁石,而人却非常少。12是我在乔布森湾拍的照片,下方是同一景点的邮票图。

其它像石灰岩溶洞、水族馆、动物园和灯塔之类就没有什么特别。岛上的公共交通很方便,花30多美元买2天或3天的通票,可以随便乘坐汽车和渡轮。


 

徐金德:从保加利亚末代国王到竞选就职政府总理

$
0
0

图1


图2

6岁坐上沙皇御座,刚满3年就被废黜;在流亡海外50年后回国,创建新党重返政治舞台,赢得议会大选后组阁任职政府总理;执政4年后跌落政坛,谁人料想竟然又以集邮家联盟名誉主席身份出现在邮票上。本文话题的主角,就是保加利亚末代国王西蒙二世。

近代保加利亚简史

奥斯曼帝国1396年占领保加利亚,将其纳入版图。为了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权18774月俄国再次向奥斯曼帝国开战,进占保加利亚。翌年,俄军封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33日两国签订《圣斯蒂凡诺和约》(1,“和约”签订100周年),衰败的奥斯曼帝国只得乞和,同意建立一个名义上仍属帝国的大保加利亚公国,实质划为俄国保护地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图2被保加利亚人称为“解放者”。保加利亚将这一天作为独立建国之肇始,定为国庆日。

英国和奥匈帝国为了遏制俄国的扩张,坚决反对两国和约。奥斯曼帝国无奈又将塞浦路斯割让给英国以求援助。在德国斡旋之下,欧洲列强经过一个月讨价还价,最终与会各国在1878713日签署《柏林条约》,确认原属奥斯曼帝国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分别独立,重新调整划定自治的小保加利亚公国疆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仍留在奥斯曼帝国内,但由奥匈帝国管辖。《柏林条约》改写了巴尔干地区的版图,形成东南欧新格局,挫败俄国独占的企图,但也集聚诸多纷争隐患,故而这里此后几十年战火不断,1914年又成为“一战”爆发起源地。


图3


图4


图5


图6

1879416,制宪会议通过第一部宪法(图3,规定保加利亚成为自治的君主立宪制公国。由俄国沙皇提名,国民议会同年429日选举德国巴腾贝格家族的亚历山大王子(Alexander Joseph18571893)为首任公爵(图4。此人是黑森大公国路易斯二世大公的次子,其小姑玛丽娅则是俄国沙皇之妻。同年51日,保加利亚邮政发行首套5种狮徽图邮票(图5。亚历山大王子在位期间的最大事件,就是与东鲁米利亚合并(《圣斯蒂凡诺和约》原定划归保加利亚,但《柏林条约》确定改为建立自治省,仍属于奥斯曼帝国)(6,与东鲁米利亚合并120周年)。由于亚历山大王子支持实施亲奥反俄政策,引发俄国不满,他在亲俄势力政变后被捕,并在胁迫之下于18869月退位。

图7


图8

18877月,国民议会又选举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推荐的斐迪南王子(18611948)为新公爵。他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天主教家庭,德国萨克森-科堡和哥达家族奥古斯特王子的幼子,当时年仅16岁,他的大姐嫁给了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堂叔。但这一人选遭到俄国和英国的反对,欧洲列强均不予认可。斐迪南1893年娶意大利帕尔马公爵的长女玛丽·路易丝(18701899)为妻,育有二子二女。直到1896年斐迪南的长子改为信仰东正教之后,俄国等欧洲列强才开始陆续承认,他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加强。保加利亚邮政1901年首次发行斐迪南肖像邮票(7,试模印样)。1908105,斐迪南宣布完全脱离奥斯曼帝国,建立独立的保加利亚王国,并自称沙皇,成为保加利亚历史上第三个王国的首任国王,称号斐迪南一世(8,独立宣言100周年)。由于“一战”时追随德国而成为战败者,191810月他被迫退位,出走移居德国科堡。欧美集邮书刊记载,斐迪南一世是一位集邮家,但不见其集藏详情的记述。


图9


图10


图11


图12

斐迪南长子继位后称鲍里斯三世。918962月鲍里斯2周岁改为信奉东正教而发行的竖式国际邮资片。1919年首次发行新沙皇肖像邮票。193010月举办婚礼,王妃是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的三公主焦万纳(19072000(图10。两人育有玛丽·路易丝公主和西蒙王子。1935年组成“宫廷内阁”,实行君主独裁统治。193710月发行鲍里斯继位19周年邮票和小型张,11为鲍里斯签名的小型张,图案和面值2列弗邮票相同,但刷色不一样,右下角文字注明售价20列弗,这是该国第一种小型张。1941年保加利亚签约加入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的轴心国集团,陷入战争泥淖。19438鲍里斯猝死,葬于里拉修道院,后人对其病亡有多种猜疑。12为鲍里斯去世70周年小型张,边纸图案为当年葬礼情形。

末代沙皇西蒙二世


图13


图14

西蒙1937616日出生,次年1周岁生日时保加利亚为他发行全套5种婴儿照片纪念邮票。13为特别印制的小全张,作为礼品专门用于馈赠,印量仅50张。其父猝死后于1943828日继位,当时年幼仅6岁,称西蒙二世,国务管理由其叔基里尔王子等3人组成的摄政委员会负责。141944612日发行的西蒙二世肖像邮票,成为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保加利亚末代国王邮票。

194495,苏联向保加利亚宣战,99保加利亚工人党(1948年改组为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法西斯统治,建立祖国阵线政府,并向德国宣战。苏军进占保加利亚后,软禁西蒙及王室人员,翌年2月处决摄政委员会基里尔王子等3人。


图15

194698,保加利亚举行全民公决,确定废黜君主制。915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同日发行共和国成立邮票,右上角还印有全民公决日期(图15。次日,西蒙随其母流亡到埃及亚历山大,投奔当年6月已去那里避难的外祖父(前意大利国王,参见1807XX)。1951年西蒙与其母移居西班牙马德里。19621月结婚,妻子是1935年出生的西班牙贵族后裔玛格丽塔,共育有四子一女。

重返政坛

  [此处220字发博屡遇“网络繁忙,稍后再试”无法成功,故删去;原文请见《上海集邮》2018年第8期]


图16

西蒙任内实施向西方靠拢政策,20043月加入“北约”(图1620054月签约确定2007年元旦加入欧盟。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并无明显起色,竞选承诺大多落空,民众对昔日君主不再趋奉,20056月西蒙领导的政党在议会大选中失利,8月他无奈离职下台。2009年大选又失去议会全部议席后,西蒙辞去党主席一职,渐渐在政界视野中消失。2014年在巴黎出版由其法文版自传《西蒙二世:奇特的命运》。

邮票上再现西蒙


图17

就在人们开始淡忘西蒙的时候,保加利亚邮政在2017616日发行《著名的保加利亚集邮家》邮票,主图出乎意表是西蒙肖像及其王冠,底边印有票题及图名“西蒙二世”。附票的票中票则是1938年发行的保加利亚铁路50周年邮票,图案是站立在火车头驾驶室内的鲍里斯三世,一个喜好开火车的前国王。附票底边印有文字“保加利亚集邮联盟80周年”以及盟徽。邮票有2种版式,一是包括20枚邮票加20枚附票的大版张,另一是包含2套邮票及附票的小全张(图17

西蒙现为保加利亚集邮联盟名誉主席,在介绍该联盟简史的网页上有西蒙坐像照片。该联盟创建于1938616日,耐人寻味的是邮票发行的那一天恰好也是西蒙80大寿的日子。

从昔日被废黜的国君,到50多年后重返政坛并竞选任职政府总理,西蒙早已成为载入现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开创先例的传奇人物。如今又以集邮家名义在邮票上亮相,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集邮界闻人。


 

程锋:《仰之弥高》来龙去脉

$
0
0
图1

511日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邮票,第一枚是丰子恺作《仰之弥高》,作品描绘了浙江奉化雪窦山千丈岩。邮票发行前,笔者曾请教丰子恺外甥宋雪君(1),了解此画的行踪及入选邮票的经过,收获颇丰。


图2


图3


图4

19633月14日,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携妻徐力民、子丰元草、女丰一吟启程游宁波、普陀,当年春天来到溪口雪窦山采风,选择千丈岩瀑布搜集创作素材,2是当年丰子恺在千丈岩旁写生的情景。

回沪后,丰子恺在他陕西南路“日月楼”寓所创作了几幅《仰之弥高》画作。2、图3、图4均是当时的作品。

1985年丰子恺病逝后,其中一幅归次女丰宛音所有(即图2,这幅作品最终入选邮票图)。2004年,丰宛音指定此画由儿子宋雪君继承。2012年下半年上海大学博物馆筹建,宋雪君与馆方协议,其所有藏画待博物馆竣工验收后,入驻该馆,时间大约是2018年底或2019年。2012年5月至今,此画一直藏于建设银行闵行支行保险柜中。

约六年前,浙江方面上报邮票题材,从浙江博物馆藏品中选送了几幅丰画图样。去年邮政征求亲属意见,丰氏后人认为这几幅不代表丰子恺典型作品。于是亲属重新选送了四幅图,其中这幅《仰之弥高》脱颖而出。

 

安邦:到澳大利亚看云去

$
0
0

封面图

本期封面是澳大利亚今年51日发行的《云景》邮票小全张,全套4枚。新邮公报的标题是澳大利亚新邮捕捉到了宏伟的澳大利亚云景,邮票上的云景我们平时难得一见。

新邮公报介绍说,云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人们经常观察到的黑云可能预示着风暴,而在完美的夏日,却会看到蓬松的白云在天空中随风飘扬。但是云的分类科学要复杂得多,有高云族(高于6000米)、中云族(20006000米的高空)、低云族(低于2000米)或直展云族,每种云都属于10种基本类型之一,称为属。这方面的情况曾在介绍美国《天空云景》小版张时谈到(参见050127),这里不再重复。

先来看最左边的邮票。邮票中戏剧般地出现了状似飞碟的白云。它的名称叫


 

岚卿:拍卖消息(24)又一枚红印花小一元票回归中国藏家

$
0
0

瑞士高玲菲娜拍卖公司 2018.5.28

归中国藏家

归中国藏家

归中国藏家

归中国藏家

归中国藏家

归中国藏家



瑞士高玲菲娜拍卖公司 2018.5.28

瑞士高玲菲娜拍卖公司2018.5.28—30
又一枚红印花小一元票回归中国藏家
       2018年5月28日到30日,瑞士苏黎世的高玲娜拍卖公司连续三天拍卖世界各国珍邮。英国、法国、瑞士、毛里求斯等国的早期珍邮都有拍出,其中不乏原世界邮王费拉里、欣德、巴勒斯以及卡斯帕里的藏品。而无论是毛里求斯或美国南部邦联的实寄封巴西的牛眼票,还是好望角的三角形错色票,本次拍卖中成交价最高的还是中国的邮票之王——大清
红印花小一元票。这枚小一元在高玲这枚小一元在高玲菲娜拍卖目录上列2398号,起拍价30万瑞士法郎,落槌价50万,另加佣金21%,总价60.5瑞士法郎。
       2016年1月香港斯宾克公司拍卖水原明窗邮集时,有两枚红印花小一元回归中国藏家。5月30日高玲菲娜公司拍出的这枚小一元(见图)又被我国一位张姓藏家收入囊中。
       这枚小一元票被红印花大师黄光城列为第13号,然而其流传却被弄错。黄光城当初没有看到世界各地那么多的拍卖目录,也没有电脑比对照片,因而被错写成是当年上海集邮家德铿1879年购自邮局的那枚。
       这枚齿孔偏右的小一元,属全格最右边一排五枚邮票之一。百年来经过9次转手,为10位位藏家所有。高玲菲娜公司的拍卖目录仅仅刊出三位集邮家的名字,以志流传。笔者有幸买到这枚票百年来转手的全部拍目,通过比对照,将其流传记录于下,以供海内外邮人查阅。
       此票原为美国集邮家阿瑟·欣德(海音特,Arthur Hind)所有。欣德在拍得“世界邮王”费拉里的世界孤品——英属圭亚那洋红1分票后,便取得了“世界邮王”的称号。欣德去世后,其遗孀安娜·欣德(Anna Hind曾于1940年将此孤品英属圭亚那洋红1分票借予纽约世界博览会英国馆展出。
     
       1935.5.20:伦敦哈默公司主拍欣德邮集,此票列133号,成交价130英镑。
         1935.5.20:上海集邮家德铿拍入,此票为其第五枚小一元。从而在数量上与周今觉的小一元持平。德铿常以此5枚小一元自豪,傲称其为自己邮集中的镇山之宝。
         1948.7.30:德铿去世后,其华邮邮集包括此票归其长外孙所有。
         1956.11.5:德铿长外孙委托英国哈默公司拍卖,此票列212号,估价400英镑,未拍出。
         1956.12:英国哈默公司将此寄往纽约分公司重新付拍。被美国海关查出,禁止其入关,被退回伦敦。哈默公司后将其售予英国弗兰公司(J.A.L.Frank Ltd)。
         1959.11.9:弗兰公司将此票转售予美国集邮家小乔赛亚•利利,售价为£420,约合1000美元。
         1968.12.5:利利邮集在纽约被拍卖,此被列西格尔公司拍目第460项,估价2750美元,成交价2200美元。
         1968.12.5:正在美国旅游的台湾集邮黄建斌赶去现场拍获。
         1970.6:黄建斌将此票售于菲律宾集邮家庄顺成,售价为3000美元。
         1978.11.10:由于庄氏在1978年年初已购获小一元横双孤品,遂将此枚列入其编辑的《精粹邮刊》出售。不久一位旅美华侨以18000美元买去,庄氏大喜。黄光城两次询问庄氏购票者姓名,皆被拒绝。
         1983.11.8:五年后,此被委托洛杉拍卖商乔治•阿里维素在美国拍卖,成交价45000美元。加10%佣金后,总价为49500美元。
拍卖商乔治•阿里维素在美国拍卖,成交价45000美元。加10%佣金后,总价为49500美元。
         1983.11.8:瑞士集邮家霍尔康拍入此。霍氏当年10月刚刚买进霍克的那枚“远距离句点”小一元,这是他两个月内买进的第二枚小一元。霍尔康认为小一元还有升值空间。
         1988.9.28:高玲娜拍卖公司于苏黎世第二次拍卖霍尔康“明”邮集时,此票4244号,估价75000瑞士法郎,成交价38万。加佣金共计43.7万瑞士法郎。
         1988.9.28:为贝克曼夫妇拍得(此为其拥有的第三枚小一元),买价约合30万美元。霍尔康果然高见,仅仅五年,卖价竟然六倍于他的买价。单枚华邮的身价此时也已跻身于世界珍邮之林。
         1990.10.9: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的珍邮拍卖中,此1730,底价180万港元。流拍。
         2018.5.30:交瑞士高玲娜公司拍卖。拍目中列2398,底价30万,成交价50万瑞士法郎。

 

洪忠基:中国古代名人邮票亦宜标注生卒年份

$
0
0

标注在人物邮票上的年份,中国邮政一般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标注人物的出生年和事件的纪念年,二是标注人物的生年和卒年。自新中国成立到19969月间,由于对此没有作出规范,随意性较大,标注不很一致。为统一起见,自1996910日发行《叶挺同志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始,邮政司决定:今后凡发行已故人物诞辰纪念邮票,均采用生卒年标注方式,并由邮票处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叶挺”邮票时间标注问题进行释疑(《中国集邮报》1996925日第1版)。“叶挺”票上标注的年份为“一八九六—一九四六”(图1)。

采用生卒年份标注的方式,虽然相对于标注出生年和纪念年的方式只多了一个人物的卒年信息,但却使邮票上对人物的介绍更趋完整。综观此后发行的几十套人物纪念票,其中有一大类确实都注上了,这类邮票都是为纪念近、现代人物而发行的。如最近发行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就如此,在票的右侧“票名”下,标注了“1818-1883”(图2),这是马克思的生卒年份。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有少数“已故人物诞辰纪念邮票”上还有没标注生卒年份,甚至于一个年份也不标注。如20101022日发行的《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图3)。笔者发见,没有标注年份的邮票大多是纪念古代名人的邮票。是遗漏还是惯例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把所见古代人物纪念邮票都进行了逐枚翻看。

我国最早发行的古代人物票(不含“人物组”邮票)为195862050《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图4),此票上没有标注任何年份。这以后至1996年,共发行了5套古代人物票,其中,纪93《杜甫诞生一二五〇周年》与J.162《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两套没有标注任何年份,而 J.113 郑和下西洋五八〇周年》、J.115《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J136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三套则标注了出生年和纪念年J1361图上标了“一五八七——一九八七”(图5),“一九八七”为“徐霞客诞生四百周年”纪念日。1996年后,所有中国古代名人邮票统统都没有标注任何年份,包括200317 《古代名将—岳飞》、200513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817 古代名将—戚继光》与20167《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看来不标注似乎是个“惯例”了。

新中国邮票中的古代名人票,虽然数量不多,但对宣传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所以邮票上的信息特别重要。为了使集邮者能完整地了解所宣传人物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如同近现代人物邮票那样,在古代名人票上非常有必要标注生卒年份。特别建议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先贤系列”的《关公》《诸葛亮》《包公》《玄奘》《张骞》,虽然作为特种邮票发行,但同样有着重大的纪念意义,亦宜在票上或,至少在小型张上标注上人物的生卒年份。


 

乐明:2018年7月新邮介绍

$
0
0

菠萝樱桃芒果橙 营养丰富寓意深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图1

714日《水果(三)》 

菠萝1


 

陈珲: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内迁重庆邮品探究

$
0
0

图1

校史沿革

复旦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校。创建于1905年,创始人为知名教育家马相伯。1917年,复旦公学开始创办大学本科,改校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旦师生分为两部,一部内迁至重庆北碚(渝校),一部坚持在上海市区赁屋复课(沪校)。194111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复旦大学渝校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19468月,复旦渝校师生迁回上海江湾原址。

 

抗日烽火

1931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的呼声日甚一日,沪上诸校,骚动不安,尤以复旦为烈。复旦师生五次赴南京请愿。国民政府消极抗战,讳莫如深。

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战火纷飞。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员到沪,复旦、大夏依教育部要求,组成临时大学。并遵教育部令将临时联大分为二部,一部迁往江西(复旦大学师生为主体)、二部迁往贵州(大夏大学师生为主体)。

19371112,国军西退,上海沦陷,复旦大学江湾校舍亦被日军占领。1展示的即为一枚复旦大学江湾校舍被日军占领之明信片。

以复旦大学师生为主体的临时联大一部先迁至江西庐山牯岭,并于118日开学。后战事急转直下,临时联大一部遂决定内迁贵阳,与联大二部合并。121日,国民党军委会安排招商局永利轮开至九江,轮船运送联大西迁师生共计五百余人至宜昌后,不能继续上航,遂在宜昌侯船半月。最后分三批入川,12月底到达重庆。联大一部到达重庆后,受到复旦校友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临时联大一部复旦师生遂决定留川复校。

弦歌不

19382月,决定留川复校的复旦师生便开始了校舍的选址工作。时任复旦副校长吴南轩在重庆校友协助下,赴嘉陵江三峡一带寻找校址。最后确定在重庆北边150余里北碚对岸的夏坝。

北碚夏坝背靠琼玉山、面对嘉陵江,位于黄桷镇与东阳镇之间,有平坦土地1000余亩。19382月下旬,复旦师生逐批到达,校舍始借黄桷镇河神庙 (又名紫阳宫) 为办公室,小学余屋为教学使用,煤炭坪开辟为学生宿舍,王家花园则为教师宿舍。至此,复旦大学便开启了北碚黄桷镇8年多的留川岁月。


图2

2展示的是1938年复旦大学西迁至重庆北碚夏坝后寄给学生的成绩册(注册表)公函封。信封左上角印有“四川重庆复旦大学注册组”,封背贴北平版烈士像1分票4枚,单圏孙像5分票1枚,面值合计9分,符合当时外埠挂号印刷品邮资。该封邮票销1938104日东川黄桷树三格式全实线戳,落地戳为重庆中英文三格式点线戳。


图3

从该封不难看出,此时的复旦大学正是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黄桷镇,而黄桷树邮局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为复旦师生。查阅相关邮政史资料得知,黄桷(树)邮政局属内地三等乙级邮局,1938年开局,正值复旦西迁夏坝复校之时。3为当时的黄桷树邮局使用的东川黄桷树邮局铜质阴刻印章。


图4

无独有偶, 4展示的则是湖北省政府教育厅19456月从湖北恩施寄往四川北碚复旦大学的公函封,收信人是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章益19011986)。该封贴重庆大东版孙像票21枚,符合当时外埠平信邮资。销票戳为湖北恩施1945629日三格式点线戳,落地为东川黄桷树三格式点线戳,正是复旦大学北碚黄桷镇所在地邮局。此封另有一特别之处,乃是当时的湖北省政府由于抗日战争,武汉沦陷,已经西迁至湖北恩施,教育厅亦随之迁往恩施,直至194510月才迁回江城武汉。两个历经近一个世纪的老信封,有力印证了复旦大学西迁黄桷镇那段历史。


东归江湾

19459月,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此时,身在四川北碚夏坝的复旦师生也加紧了东归上海江湾的进程。

194510月,复旦大学(渝校)校长章益飞机抵沪,开始迁校相关事宜。10月中旬与金通尹赴无锡接洽,受到当地人士及相关要员欢迎,但无锡校舍尚待建设,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校舍狭小,时间紧迫,因此决定先行迁回上海江湾复课。194511月,复旦大学(沪校)土木系与化学系师生二百余人首批迁回江湾;19463月底,沪校其余各系陆续迁回;1946512日,复旦渝校师生提前放暑假,分水陆两路复员东归,陆路主要经川陕公路、陇海线、津浦线、沪宁线铁路返回上海,水路则乘轮沿长江东下,到9月份复员工作基本结束。历经近9年的艰苦岁月,复旦沪、渝两校终于东归合并。


图5

51946年由江苏南京世界学生服务社中国分社寄往上海复旦大学训导处的公函封,背贴重庆中央版孙像30元票3枚,面值合计90元,符合当时超重两个单位挂号信函邮资。该封销19461023日南京中英文点线三格戳,落地戳为上海江湾19461025日三格式点线戳,此亦证明此时的复旦大学已经从重庆迁回上海江湾。


 

夏晓明:一件上海解放后首批接收的外埠邮件

$
0
0







图1

这是一件自制竖式中式信封, 1949527日由江苏常州寄往上海,正面左上角贴天津版邮运图5元票1枚,符合华东区1949.3.15—5.31期间平信邮资(1)。盖 江苏卅八. 五月廿七|十八武进 实线中文戳,到上海时先由上海邮政总局盖上 上海38.5.30” 小圆波纹(七线)机盖中转戳, 上海49.5.31 SHANGHAI” 中英文落地戳,邮程3天。


图2


图3

图4

此信正值上海解放当天1949527距上海167公里外的常州寄出,而常州423日已获解放。由于解放军渡江后随即将原京沪铁路(沪宁铁路)进行封锁,并对上海形成了包围。因此上海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括邮路均已中断直至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沪宁铁路才恢复通车。据解放日报194962报道:  京沪铁路自二十八日起开始全线通车后,在全体员工积极工作下,工作迅速开展,车次日有增加。截止三十一日,从上海开出的就有十二班,计到南京六班到苏州、镇江、常州各一班,……”(2) 另据《大公报194965报道: 军管会铁道处,规定京沪铁路的行车时间,自昨天开始, 每天从上午八时二十五分起,到下午三时止其间无班车开出……”(3) 按理说从常州寄上海信件理应一天邮程足矣,但此信邮程为何要3天?从以上的报导中我们已可以清楚地得知原委。194961武汉《长江日报》194961一则题为国内外邮件恢复收寄报道中称上海邮局已在三十日晚起恢复收寄国内国外(国内以解放区为限) 的平常、挂号和快递邮件。本埠邮件已于二十八日开始收寄----”(4) 此封上先盖上海38.5.30 SHANGHAI” 小圆波纹机盖戳说明就是上海解放后首批接收的外埠邮件。 

此封除销票戳为民国沿用邮戳外,上海的2枚邮戳也值得一书。中转戳——小圆波纹机盖戳,启用于194812月中下旬, 是由一个戳径为20毫米的戳头与一组长度为50毫米的水波纹线段组成,戳式为横式,水波纹线段有六、七线2种,机器由美国必能宝公司制造,是中华邮政向该公司定制的一批单戳头连续滚动邮票盖销机,也是中华邮政在大陆启用的最后一种机盖邮戳,使用城市共有北平上海汉口广州天津长沙、南昌、杭州及成都等。由于历史原因,该戳在中华邮政时期较少使用,但解放后人民邮政却将其广泛沿用及改良使用。此戳被上海邮政总局作为外邮件中转戳使用,5月30日晚为上海邮局在解放后首批接收外埠寄沪邮件的时间,因而有理由认为该戳是上海解放后最早沿用机盖戳之实例。

上海落地戳也与我们一般见到的戳不同,上海刚解放时的落地戳大多是沿用中华邮政旧戳且使用民国纪年,但此封虽是沿用中华邮政旧戳,但年份却使用了公元纪年——49.5.31(图1)。现象虽在中华邮政末期偶见,但在上海刚解放没几天就使用公元纪年,确实反映出人民邮政适应时代潮流,实属少见。


 

林霏开:维也纳浪漫一日

$
0
0

图1


图2

3次来到维也纳,不想重复去美泉宫了,承蒙导游开恩,让我们自个儿参观艺术史博物馆12003年联合国邮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2,博物馆外景,林霏开摄。过去曾两度路过,这回买票一探,终于大开眼界。


图3

在博物馆的门口,放大复制了1个黄金盐罐,做得像1个浴盆,原塑有海神夫妻相对而躺,现让游客登梯而上,可模仿海神夫妻坐里面照相。游人们享受着神仙的浪漫,个个笑逐颜开3,照片上,我俩坐反了,她坐的是海神的位置


图4


图5

奥地利2009年发行过金箔小型张4,海神夫妻的造型非常优美(图5,无齿黑印样)。我们在艺术史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了盐罐的原件,由本韦努托·切利尼制作。它陈列在玻璃专柜里,大小若大口径的汤碗,纯金铸就,闪闪发光。裸体的海神夫妻肌肉发达,半躺的姿态典雅舒适,妻子的腿边还有一个小孩,底下塑有神庙,海神身下是昂首的骏马。


图6


图7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由统治欧洲7个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建成于18916,艺术史博物馆100周年,进门登楼景观;图7,艺术史博物馆125周年。奥地利建筑师哈森和德国建筑师任波,对展馆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博物馆的大量壁画和建筑细部,显示出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带来的崭新风格。哈森全名卡尔·冯·哈森奥尔(1833-1894),1983年奥地利发行了纪念他诞辰150周年的邮票(图8,极限明信片;图9193782日,维也纳寄美国明信片,临近二战,盖“奥地利纳粹青年团”宣传戳,照片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藏品分为五大部分:(1)埃及与东方。从古埃及史前时期到早期基督教,12 000多件藏品,时间跨度达4 500年。(2)古典艺术。2 500件藏品,时间跨度超过3 000年。(3)绘画。哈布斯堡家族的珍藏,大量16-17世纪的绘画精品,构成了西方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拉斐尔、提香、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丢勒、彼得·勃鲁盖尔……当我们辗转展室、徜徉于画海艺林之中时,不禁想到,这里有无穷无尽的邮票题材呀,用上100年,奥地利也用不完这些邮票画面!10,丢勒《圣母与圣子》;图112012年奥地利邮票,彼得·勃鲁盖尔《雪中猎人》;图12,丁托列托《入浴的苏珊娜》;图13,提香《雅各布·德斯特拉特》、彼得·勃鲁盖尔《乡村盛宴》、丢勒《威尼斯少女》4)雕塑和装饰艺术。王室用品与收藏品,件件工艺精湛,用料名贵,如纯金、宝石、珊瑚、玛瑙、鲨鱼牙齿、鸵鸟蛋等。海神夫妻金盐罐,即在这部分展出。(5)纪念章与货币。共有藏品70万件,包括金块、硬币、纸币、债券等等。


图13


图14

这一天,遨游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就像掉进五颜六色的艺术染缸,浸了个透。早上我们坐进了金盐罐,中午在宫殿式的餐厅里吃简餐,直到傍晚浑浑噩噩走出大楼,兴奋的心情难以平息。这一天,真够浪漫的!夕阳依然灿烂,只见博物馆外的广场中央,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雕像,手执权杖,在御座上显得仪态万千。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及衰,历史画卷无情地翻了过去,而博物馆留下永恒的余晖。2017年,奥地利、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联合发行了同图小型张,纪念玛丽亚·特蕾莎女王300周年诞辰。14


 

胡不为:最新发现50年前中国漂流瓶邮件

$
0
0

图1


图2

20183月,澳大利亚的一户居民在西澳大利亚州一处沙滩散步时,发现一个具有132年历史的漂流瓶(图1。经鉴定,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漂流瓶,是德国海军观察队在19世纪下半叶为研究世界洋流投入大海的此件将在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展出二年。此前发现的最老漂流瓶时间为108年,同样为类似的实验,只不过属于英国(图2


图3

那么,中国存在漂流瓶邮件吗?

由于回收难度大和保存可能性小,目前尚未有中国早期漂流瓶发现和收藏的记录。

本次发现1971年收回的漂流瓶邮件(卡片式、内藏)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南海投入、并在海南岛海岸回收的用于测量风向、风力和潮流的科学考察瓶邮件,与前述德国海洋观察队研究世界洋流性质一样,但本件则是在回收后通过邮局寄递的实寄邮件。

这件盖有7131编号的漂流瓶卡片(图3,需拾瓶人填写的内容包括:拾瓶地点、时间、拾瓶时的情况(海上、岸边、拖网)、拾瓶人姓名地址等,填写完毕后请将卡片邮寄广州市新港路58号南海海洋研究院,本单位收到卡片后将给予适当奖励。落款人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图4

此卡片于19714310时在海南岛万宁县大州附近海面约二公里处拾得,情况是“我们正在下网捕鱼在海上拾得的,当时的风向东南风4-5级,潮流东北流、涨潮。”拾瓶人为符之新,海南岛琼海县长坡公社欧村大队欧二鱼业队渔民。于19714319时广东琼海加贴8分邮票(4,实际可以按印刷品3分邮寄,渔民对邮资应不太了解以国内平信邮资)寄广东广州,44日寄达。


图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位于广州的研究热带海洋为主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所,创建于19591月,目前地址是新港西路164号(5,当时为新港路58号),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已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图6(图上标识未能展现,真切图片请阅《上海集邮》)

那么当时的情况怎样呢?我们走访了居住在广州的参与当时实验的85岁高龄退休工程师张先生,张先生见到这件漂流瓶卡片激动不已,研究院于1968年冬和1969年夏乘船在南海中部多个地点抛撒玻璃盐水瓶共计10000个,内装带编号的漂流瓶卡片(这卡片实际为薄纸质,便于可以回收后装入卡片册,印刷时称之为卡片),主要为测量北太平洋暖流和南海风向、风力(图6,在首次投入的三年内陆续收到自海南岛至浙江沿海寄回的漂流品卡片数百件,后来几年也零星收到一些。依据科学档案的管理制度,这些数据来源为定期档案而非永久档案,保管期限为10年,于1985年左右依据机密档案程序销毁。张先生对此件的出现表示不解,怀疑是在工作环节偶然流出,并对该件漂流瓶卡片赞赏有加,嘱咐要着力保护好这件通过真实海洋漂流的实物。

 

卡片上部用铅笔书有“18 '110 '”,查世界地图经纬度,北纬18.42东经110.28正是拾得该件的万宁县大州海岸。拾得者在卡片上写明“经纬度不懂”,所以此系研究院人员注明。同时钢笔书“1.10元”则为对拾得者的奖励。

数百件的该种漂流瓶卡片经研究、整理、归档和销毁已不复存在。尚余的数千件漂流瓶已沉没海底,或埋于海滩的泥沙中,或仍在茫茫大海中漂流,让我们去海边走走,或许会有收获。


 

方靖林:国门

$
0
0

图1

矗立在国境线上的“国门”是陆地口岸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国领域开始或另一国领域结束的标志性建筑。“国门”一词的起源已无从考究,古代的寨门、边境的城门即有“国门”之意,长城上的关隘在古代同样起了“国门”的作用。从中国古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历史文化到一座座雄伟的国门建筑拔地而起、矗立在祖国的边境口岸上,无论从政治意义还是实际意义上,国门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被赋予、被强化。

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建设有多座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国门。据统计,其中吉林省六座、黑龙江省四座、内蒙古自治区五座、甘肃省一座、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九座、西藏自治区一座、云南省七座、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座。国门是一种限定领域的通过性纪念建筑,是国家意志和国家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边境管理和出入境边检的重要通道。作为重要陆地口岸的标志性建筑,在我国的邮票上多次出现了国门建筑的身影。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第五代国门

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市边境口岸的国门是我国近现代国门建筑发展的缩影,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兴衰的历史见证。从清末俄国设立写有俄文“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的第一代国门,到苏联建于1920年的第二代木制拱形国门“中苏门”,到我国修建于1968年,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第三代铁木结构国门,再到由我国修建的第四代、第五代国门,满洲里国门见证了时代的更替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发展。

满洲里第五代国门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位于满洲里中俄边界我国一侧。第五代国门的建设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窄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满洲里国门景区以第五代国门为核心,国门景区占地13平方公里,包括41号界碑、国门、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景点,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2017-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邮票中,作为内蒙古对外开放口岸代表的满洲里第五代国门赫然矗立在3“守望相助”里(图1,连接中俄两国的铁路线在鲜花的簇拥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第四代国门

满洲里第四代国门开始兴建于1988615日。国门上方中间悬挂着国徽,国门顶端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有宽轨、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由于中苏(俄)两国的火车道的宽窄是不一样的,中国的较窄,为"准轨",苏联(俄罗斯)的较宽,为"宽轨",因此,中苏(俄)两国的火车要进入对方国家,必须都要在此更换成对方国家的火车,以适应对方的火车轨道。


图2

206-30《和谐铁路》4 “口岸运输”中(图2,满洲里第四代国门和该地的中俄铁路运输场景作为我国铁路建设“口岸运输”的代表在方寸之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随着中俄两国贸易的高速发展,第四代国门的口岸承载能力显得捉襟见肘,第五代国门投入使用宣告第四代国门已顺利完成历史使命

内蒙古锡林郭勒·二连浩特国门

二连浩特国门被誉为祖国的北大门,矗立于中蒙边境,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二连浩特国门所在的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铁路口岸是中蒙最大和唯一的铁路口岸,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国门建筑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第一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作为“一号国门”的二连浩特国门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在1998-?《中国人民警察》邮票6“国门卫士”的背景中,展现的是原357号界碑附近的国门建筑——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的第二代国门(图3。如今的二连浩特国门为第三代国门,第一代二连国门始建于1955年,当时中蒙两国政府尚未正式划定边界,修建铁路时,在距国际惯例的边境线中方一侧50米处修建了国门一座,1962年中蒙两国正式划界时,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将此国门划归蒙方,蒙方修饰后一直沿用至今。邮票中展现的第二代二连浩特国门建成于1986年,长15.5米,高13.5米,宽4.5米,随着第三代国门的建成投入使用,第二代国门已于2007年完成了历史使命。

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国门

矗立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的阿拉山口国门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作为中哈阿拉山口口岸的标志性建筑物,阿拉山口国门于2013122日竣工。举世瞩目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从我国的连云港市出发,途径陇海线-兰新线-北疆线,并在阿拉山口国门下方穿过,接入哈萨克斯坦段,最终可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图4

阿拉山口国门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在2015年发行的2015-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阿拉山口国门矗立在1 “繁荣昌盛”的背景里(图4,是新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标志。

新疆喀什·红其拉普国门

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的红其拉普国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同时是中巴边境的标志性建筑。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平均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40以下,在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红其拉甫口岸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通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从红其拉甫经过,使得红其拉普国门所在的口岸成为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主要陆上交通枢纽,也是中巴两国陆上邮路的重要通道。


图5

笔者欣喜地发现,在今年刚发行的《喀什风光》邮票中,4“红其拉甫”采用红其拉普国门为主图,背倚延绵不绝的喀喇昆仑山脉,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展现在世人眼前,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其拉普国门的雄伟壮丽(图5

作为边境口岸的象征性建筑物,国门见证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际贸易交流的发展。


 

张建伟:龙门石窟

$
0
0

图1

冬游中原,来到洛阳龙门石窟。大巴到停车场,然后乘坐景区交通车进入。迎面而来的是1962年仿河北赵州桥建造的龙门石桥,由于伊河比洨河宽阔,所以用三座“赵州桥”相连成了龙门石桥(图1。我十分喜欢501邮票,因此对壮观的龙门石桥特感兴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导游带着我们游览了宾阳三洞、摩崖三佛、万佛洞、老龙洞、莲花洞和奉先寺

 


图2

龙门石窟最美的佛像在莲花洞外,这尊最美的佛像有东方维纳斯之称(图2,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曲线,整个姿态优美端庄。虽然面部风化脱落了部分,但近看完全不失其精美。据说,当年梅兰芳大师曾在此目不转睛地看了两个小时,而后戏剧舞台上《洛神》的出场姿势,完全采用了这尊观音的美姿。


图3

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内(图3,莲花洞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因窟顶雕有一朵大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据说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这朵莲花,人民大会堂的莲花顶就是依据此莲花设计而成。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莲花洞南北二壁的上方,刻着一排排的小坐佛,尽管只有2厘米高,但个个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


图4

龙门石窟摩崖三佛(图4,以弥勒佛为主尊,三佛结迦趺坐。教以弥勒佛未来佛”,可在这里却是作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此窟是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后因张柬之策动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致使该窟的雕凿中断,因此留下了毛坯,比较粗糙。

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雕凿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2年),通高17.14,头部高4 ,耳朵长达1.9,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眼睛半睁半合,目光慈祥,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毫无疑问,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199313《龙门石窟》邮票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1特写了卢舍那大佛的右视头像(图5,小型张则展现了奉先寺雕像群体全景,卢舍那大佛位居中心,两旁有形态温顺虔诚的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和善开朗的二菩萨,魁梧刚劲的托塔天王,威武雄壮的力士,他们的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图63则特写了天王手托宝塔足踏夜叉形像(图7。另外两种邮票分别表现了宾阳中洞释迦牟尼和古阳洞左胁侍菩萨,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图8。古阳洞开凿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石窟。其中的胁侍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表情文静端庄,姿态优美(图9


图10


图11

参观完西山石窟我们走过漫水桥,来到东山的礼佛台,举目望去整个西山石窟展现在眼前。龙门石窟采用邮资片门票,邮资图是卢舍那大佛头像,片背是西山石窟全景(图10。西山石窟群内有祈福邮局(图11,但其并非邮政所设,这里除了提供DIY明信片制作,纪念图章加盖外,还出售旅游纪念品。


图12


图13


图14

洛阳邮友告诉我龙门景区邮政所在停车场进口处,营业员姓刘。我在换车间隙匆匆跑进邮政所,里面坐着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图12,我说:“小刘您好,这里有什么戳?”她听我叫小刘十分惊讶,我说明后,她告诉我共有两戳,一个是“龙门景区”普通日戳(图13,一个是“龙门石窟”风景日戳(图14。我仔细观察了风景日戳,戳图也是以奉先寺为中心的西山石窟,是2015823为配合《黄河》第7图“山揽河洛”票发行而启用的。洛阳邮友为我准备了“山揽河洛”票和相关明信片,让我体验了制作极限片的趣味。小刘盖戳特仔细,每枚戳都盖得清晰。


 

云卿:春拍选粹·上海拍卖行2018春拍

$
0
0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上海拍卖行2018春拍(7.1

上海拍卖行春季邮品拍卖会71日完美收官,总成交金额702.32万元。下列精品成交价(人民币,含佣金)分别为:

大龙薄纸5分银全张新票86.25万元(图1);红印花原票43.7万元(图2);万寿再版缺24分银小套双连新票20.7万元(图3);小龙光齿1分银全张新票5.75万元(图4);20U《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错版全套新票20.7万元(图5);赣西南赤色邮政19312月免资实寄封62.1万元(图6)。


 

吴洪熙:珠峰极限片

$
0
0



2013112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FIP理事会批准的《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及其“指导要点”有以下的规定:

“明信片的大小必须遵守万国邮政联盟认可的尺寸。能够从市场获得的方形的或长方形的明信片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其尺寸允许在一张A4纸(210×297mm)上放得下两枚明信片即可。出于对设计者的尊重,严格限制通过裁切来缩小明信片的大小。”

“用每张贴片上最多两枚极限明信片来匀称地展示所选定的素材(过空或过挤的贴片,以及叠压邮品都应避免)”。

图示极限片是本人制藏中唯一的“巨作”,正巧是一般明信片的一倍,但210x150mm的规格并不违背国际集邮展览的规定。

明信片来自一位援藏医生,他在上世纪70年代曾担任珠峰脚下定日县人民医院的院长。明信片正面的文字告诉我们,1987年的这次登山由英国登山委员会珠穆朗玛峰基金会赞助,登山运动员分别是道格·斯科特等七位勇士。单位同事的赠予让笔者格外珍惜。

1993年初得到这张超大规格明信片后,特意赶在4月下旬加贴相同图案邮票于明信片背面,包装妥贴后挂号寄往西藏定日县邮政局,请求盖销当年525日普通日戳,这是因为1960年的525日是中国三名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成功登上珠峰峰顶的日子,尤为钟情这类有纪念意义的应景日期。那个年代对于喜爱制作极限片的集邮人而言,明信片寄出后一去不返,是挺多见的现象,这张片似乎亦未能幸免。意外的是,一年后的6月下旬,这张盖销1994525日日戳的“航空母舰”惊喜地回到我的手中。但收到的明信片被直接裸露着“丢弃”在大号牛皮纸封内,原作保护的硬卡纸荡然无存,万里“裸奔”致使明信片左上角等处严重折损,加上不清晰的“25”字钉,甚为可惜。尽管如此,这依然是我特别珍爱的一张极限片。


 

宋大隆:千年古槐出墙来

$
0
0



——试论《溱潼古镇》邮票的特色和亮点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乡胜江南”。溱潼古镇作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登国家名片《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可谓名至实归。笔者曾于2006年、2007年先后两次造访溱潼古镇,那绿树禅院里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槐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溱潼古镇》邮票上那“千年古槐出墙来”的独特景观呈现在我眼前时,如同见到一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那样倍感亲切。

如今有关中国古镇题材的邮票越来越多了,怎么设计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雷同,能给受众带来些许新意从而不致于审美疲劳呢?这对邮票设计者而言,无疑是个挑战。细细把玩这枚邮票,我感到作者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还是有追求的,是有探索创新精神的。其图稿设计确有可圈可点之处,邮票已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亮点。

首先是邮票主图的选材好

众所周知,但凡古镇都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都很丰厚。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不少少。那些古树、古寺、古宅、古塔、古园、古桥、古街、古巷等古迹遗存,一般的古镇几乎都有,这是它的普遍性和共性;然而每个古镇的古迹一定也有其区别于其他古镇的特殊性和个性。设计者就是要以独到的眼光善于发现存在于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比如各镇都有古桥,这是普遍性,但是朱家角的放生桥就有其特殊性。因为它是沪上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其结构精巧,形状美观,不同凡响。这放生桥就是朱家角的标志,人们说到放生桥或见到其照片马上就联想到朱家角镇,这就是它有别于其他古桥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中国古镇(二)》的朱家角古镇邮票选择以放生桥为主图核心部分,就很恰当。

那么溱潼古镇的主图选什么好呢?绿树禅院出墙现身的千年古槐树无疑是最佳选择。要论禅院古寺,比绿树禅院年代久远、建筑雄伟、名声显赫的古寺多了去了;要比古树之古,树龄超过千年先唐时期的古树也不罕见,但是巍巍参天、绿荫如盖的千年古树破墙而出之奇特景观,却是只此一家,绝无仅有的。绿树禅院以老槐而得名,老槐因禅院而成仙。“绿院垂槐”是名闻遐迩的溱湖八景之一,此处景观的妙处在于古树、古寺、古街、古巷、古宅融合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巧妙结合,赋予其独特性乃至珍罕性。以此处景观作为溱潼古镇邮票的主图,将古镇神韵浓缩于方寸之中,最能展现其厚重的历史、深沉的文化积淀和秀美的景色,当然十分贴切,即所谓舍我其谁!此为亮点之一。

第二、艺术表现手法好

选材确定后该如何艺术地呈现给受众呢?这就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创作设计环节。最简单的办法是实景拍照,稍作加工,做个影写版岂不方便?但如此这般,方便固然是方便了,其艺术效果就不敢恭维了。所幸本套邮票的设计者并没有因循守旧,贪图方便,而是坚持探索求新,用心创作。依据艺术创作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原则,以实为本,加以发挥创作 ,营造艺术意境。千年古槐出墙的街景是主体,这是创作的基础,必须清晰地呈现。设计者就以此处的实景照片为蓝本,用西方钢笔素描笔法对街道、建筑、古树轮廓线进行勾描,当然勾画也非全盘写实,而是有实有虚,有详有略,于简约中突出古宅建筑的某些细部特征。从绘图技法上看,很明显整个主体构图框架运用了西洋画的素描技法;但在设色着色上则匠心独运地采用中国水墨画中淡彩渲染的手法。尤其那千年古槐的用色和着色非常到位,茂密的枝叶苍翠碧绿,生机盎然。色彩随着主干向树冠树梢延伸,逐渐由深趋淡,自然过渡,浑然天成,最终晕染在天际。笔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在古槐下的街上行走着身穿红衣、蓝衣一对情侣。别小看这个细节的艺术处理,正是有了这对牵手情侣的点缀,给整个图景增添了一抹亮色。它既隐喻古槐为媒的美好祝愿,深化了意境;又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层次。纵览全图,给人的感受是墨色淡雅,画面清新。有韵味,有品位,富有诗情画意。这种艺术享受自然得益于作者的精心创作,那种中西合璧、各扬其长的技法,确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对于作者这种艺术创新精神我们表示赞赏。此为亮点之二。

第三、制版印刷效果好

好马还要好鞍配。有了好的图稿,还必须有好的版式印刷相匹配。这套《中国古镇(二)》邮票采用胶雕版印制,即雕刻版与胶版套印。这种制版印刷技术既有胶版色彩层次丰富的长处,又有雕刻版立体感强、艺术效果好的优点,自然深得集邮爱好者的青睐。眼前的这枚特种邮票《溱潼古镇》就足以得到佐证。请看,那深褐色微微凸起的古槐枝干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叶,在绿树禅院淡黄色围墙映衬下更显勃勃生机。尤其那树叶分别呈深绿、浅绿、翠绿、黄绿等不同颜色,色彩丰富,深浅层次分明,浓淡相宜,表现特别细腻,胶雕版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棕色的古宅大门上灰黑色的瓦当墨色敦实,轮廓线条雕刻清晰。在土黄、橘黄、淡黄三色相间的老街远处出现一对情侣,他俩身穿的青蓝色和桔红色外衣,色泽亮丽。微微转动邮票侧着看,更有一种立体感,其色度饱和度都恰到好处,产生了理想的视觉效果。所有这些都充分彰显了胶雕版的魅力。由此笔者不由赞叹邮票雕刻师的功力和二次创作的成功。此为亮点之三。

综上所述,我认为《溱潼古镇》特种邮票可以称得上“三好邮票”,设计者不落俗套、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应当予以充分肯定。我们殷切期望中国邮票的设计及印制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希望更多地采用胶雕版印制。由于胶雕版工艺要求高,投入成本大,生产周期长等因素制约,目前胶雕版邮票确实还不多。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雕刻工艺逐渐由电脑雕刻取代人工雕刻,但毕竟还是离不开雕刻师的二次创作,所以胶雕版邮票仍然很少。我们期待着邮政部门在这方面有所改进,有所突破,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设计创新、印制精美的中国邮票问世!


 

上海市集邮协会选送的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40周年优秀学术论文

$
0
0

祝建国《大龙邮票印发数量的研究》插图之一:费拉尔、绵嘉义、刘广实记载的各种面值大龙邮票印发量的比较

大龙邮票印发数量的研究

祝建国

    内容提要: 对清末海关资料及集邮书刊中有关大龙邮票印刷数量的史料进行比较与研究,发现费拉尔备忘录和绵嘉义《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中记载的印量不实,刘广实《论大龙邮票》一文中推算的印量存在偏差。

根据清末海关资料统计,截至1879年底,第一期大龙邮票的印量约61万枚;根据邮政收入推算,第一、二期大龙邮票的印量约90万枚;采用绵嘉义的记录,第三期大龙邮票的印量约49万枚,因此,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的印刷和发行量应在140万枚左右。


赵岳 舒耐特《大龙邮票“万年有象”图印样的研究》插图之一:“万年有象”图样票的设计稿

大龙邮票“万年有象”图印样的研究

  赵 岳  舒耐特

内容提要:“万年有象”图亦称作象图或大象图,是清代海关试办邮政初期拟发行邮票的最早设计草图。设计人迄今无定论。现存世万年有象图印样,中心画面为一头背驮一盆万年青的大象,蝙蝠双双飞翔于天际,寓意大清万年,洪福齐天。此试版印样分无齿和有齿两种,存世量极少。本文以拍卖资料及相关书籍为依据,梳理了大龙邮票“万年有象”图印样的存世及源流,对无齿黑色印样和有齿黑色印样进行了复组研究。


徐金德《“福利封”收件者名址的查考》插图之一: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局部)

“福利封”收件者名址的查考

徐金德

        内容提要“福利封”收件者及最初收藏者欧瓦尔,目前所见集邮书刊著述多有讹误。为厘正史实,经检阅早期图书报刊资料,本文考究查明1870年欧瓦尔等人合伙接手继续经营福利洋行,此后成为主要店主,1878年福利洋行已是上海滩销售洋货的综合百货商店,位于南京路四川路东南转角处。



张兰青《海关大龙样票的大藏家——大卫德爵士》插图之一:大卫德爵士像

海关大龙样票的大藏家--大卫德爵士

张兰青

内容提要:珀西瓦尔·维克托·大卫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是J.A.阿格纽(拥有第9号红印花小一元)之后,英国最大的华邮藏家。他得益于193710月美国集邮家菲纳根(拥有第20号红印花小一元)邮集的拍卖和1940年阿格纽邮集的拆卖,从而使他的收藏又超过了这两位前人。大卫德早年在《邮典》上被称为窦费德,《邮友》称台维德,《国粹邮刊》一卷十期起始称“大卫德”。


 
Viewing all 124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