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
19世纪末,集邮活动逐渐在上海、北平、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兴起。长江中下游苏南沪宁线一带,集邮活动开展比较活跃。常州位于沪宁线中途,北临长江、东南靠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商业繁荣,水陆交通方便,因此集邮活动开展得较早。
据史料介绍,清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初五(1901年11月15日),常州设立大清邮政局,汉文供事李兆蔷为负责人,信差两名。局址在大水关桥(现西瀛里),属镇江邮政总局管辖。
《申报》1915年8月25日刊登常州“集成邮票社”启事,其后陆续有“万国公会”、“万国旧邮公司”等多家邮商刊登广告,足见集邮活动已经比较广泛,活跃。
1981年春,上海青年集邮家刘广实先生赴常州拜会赵善长先生,向他请教有关中国早期航空邮政史的情况,我恰好在场。席间,刘先生谈起有关常州早期集邮活动,嘱我留心收集有关资料。当时我任《天宁邮讯》主编,约他撰写有关文稿(图a)。他于4月下旬就将稿件寄来了,我即将其编入《天宁邮讯》第3期(5月1日出版)。
图1
该文题为《常州集邮史浅谈》(图1),文中写道:“张赓伯先生所著的《邮海沧桑录》中回忆他童年时的常州集邮情况,民国初年,常州某报社就曾举办过邮票展览会。会址设在城内公园中,观众有数百人,有几位苏州集邮者携带展品专程前来参加展出。邮展对展品进行了评奖,张赓伯的展品被评为第五名,得到一张奖状。”“这次常州邮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次专门邮展”“张赓伯先生还回忆说:‘后许剑鸣君曾有兰陵邮刊发售,出一期即停刊,究因阅者少也。’”“赓老说,可惜因几经徒迁,邮展奖状和这份邮刊都找不到了。”“张赓伯先生是根据回忆撰文,现若能从其他方面去寻找实物或更为精确的记载,我想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
张赓伯先生(1902—1972),原籍常州人,我国早期杰出集邮家,银行职员,爱国、耿直、公正、热衷于团体事业。十岁时开始集邮,注重邮政史、邮票史和集邮史掌故、轶闻的收集,时人誉为“邮史矿”。抗战前期在上海主编新光邮票会会刊和中华邮票会会刊,为“孤岛”上海乃至影响所及地区的集邮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后又为《国粹邮刊》和《近代邮刊》撰稿,尤以《无尽藏室邮话》和《邮海沧桑录》脍炙人口,被广泛引用。
图b
因为与刘广实先生的对话,使我有了一种使命感。于是我开始独立对这段历史进行发掘和调查。由于缺少早期集邮刊物,只能找到一些零星的“新光”“近代”,向赵老借阅全册《甲戌邮刊》,但均无实际线索;向一些老集邮家询问。根据刘先生的介绍,我于5月2日将该期《天宁邮讯》寄给当时在长沙任《湘江文艺》主编的张赓伯四公子张盛裕,请他提供其父《邮海沧桑录》中有关常州邮展的文字和实物。6月19日张盛裕在回信中称:“广实同志谈到的先父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一些集邮情况属实,我现在也补充不了什么东西。如你在调查中能发掘到什么新的线索,尚希见告。”(图b)
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线索,我只好从“民国初年”和“某报社”着手,利用星期天去常州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早年报纸。那时去查资料是需要有介绍信的;其时,我因为与外国邮友通信交换邮票,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国际间谍,才解放、平反不久,在单位内仍受到歧视,我不愿为此再受到非难,于是到朋友单位开了介绍信去图书馆。当时图书馆所藏报纸残缺不全,查到常州有一些集邮者在当年主流媒体《晨钟报》和《武进报》的支持下,联合外地同好,于1918年5月10-12日在现今的人民公园举办了一次邮展。
图2
最早披露邮展消息的是《晨钟报》,于1918年3月11日刊登《邮票展览会定期举行》(图2):“本邑藏邮家魏士熙、左起喜两君发起假公园开邮票展览会已志前报,兹闻拟定于三月十八、十九、二十三日举行,并聘请许剑鸣、卜志澄、胡焕尧诸君为评审员。现外埠诸同志寄来的邮票不下数千种以资比赛,并闻最佳者赠以金银牌等为奖励品云,届时定有一番热闹也。”(笔者注:原文没有标点符号,下同;三月为农历;魏士熙,应为魏伯熙。)
从文中可知,在此之前已有邮展消息报道,可惜图书馆现已无存可查。同时该文披露:邮票展览会设立竞赛规则,邀请外地同好前来参加;聘请专家担任评审员对展品进行评比,给予金银奖牌为奖励。足以显示即将举办的邮展已具现代邮展的雏形!
图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日《晨钟报》第三版“评论二”栏目还发表了署名“博”的文章《邮票展览会预言》(图3):“里人魏、左两君平素搜罗中外邮花甚富,今愿集合同志将于四月间开邮票展览会于公花园。此举实获我心,因置喙焉。夫征集旧邮票亦保存古迹之一种,非备供诸玩赏已也,且含有美术性质,又以着一国特征,历祀緜褫陵谷变迁畴昔五洲万国貌,然不可复见。惟其通行之邮票,实载其国之精神智慧以常留于覆载之间,世愈远也其可宝也愈甚。后之人摩挲遣藉辄概然发思古之幽情,故各国之好古者恒不惜竭其重资,征求邮票于千里之外职是故耳。
近来国人亦渐知邮花之可以宝贵,亦多有保存着。然眼光如鼠目,但为私人搜藏之事,甚至秘而不宣此大谬也。须知事以研究而尽善,物以竞赛而益进。今若各出其所有陈列一室公诸同好,互相品评,则他人亦得一扩眼界而增阅历。于自身亦绝无妨碍事,因一举两得者也;此邮票展览会之可以兴起也。会开有日,届时记者当躬盛会,一覘吾邑藏邮家之成绩如何?谨拭目以待。”据我猜测,这位署名“博”的评论者非上文提及的“卜志澄”莫属。
该记者评论实是精辟,可惜由于《晨钟报》缺失或其他缘故,后续未能见到他对展览会的报道,否则当为中国第一邮评家。
图4
4月13日(农历三月初三)《武进报》刊登《邮券展览会之消息》(图4):
“邮券展览会发起人魏君柏熙,收藏邮券甚多,曾与公园订约开会,各节已志报端。兹闻定于三月十八、十九、二十三天开会,外埠预赛者颇多。惟魏君近有要务缠身,不克预问此事,已商请公园主任担任此事矣。届时定有一番热闹也。”(笔者注:魏柏熙,应为魏伯熙)
此事表明邮展主办人已经变动,原因也并非该文所示;同时表明支持者《晨钟报》也已退出。
图5
4月23日《武进报》刊登《邮票展览会展期举行》(图5):
“邮票展览会定期举行一节,已志前报。兹探悉发起人本筹资刊行纪念丛刊一种,至会期发行,内容分宣讲、言论、小说、传记。考略、诗词、记载等门,推许君剑鸣为编辑云。
邮票展览会原定于夏历三月十八、十九、二十三日举行,兹因筹备纪念丛刊尚需时日,决擬改期,届时当由公园布告各界云。”
该文所述纪念丛刊,系我国早期集邮刊物,内容丰富多彩,极为珍贵;可惜仅发行一期,目前十分难觅。
再者,从4月13日的“邮券”到4月23日“邮票”来看,短短的十余天,常州集邮者对“集邮”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个大的进步。
图6
4月30日《武进报》刊登《邮票展览会会期改定》(图6):
“邑人魏伯熙等搜集各国邮票为数甚多,商借公园地址开邮票展览会一节,已志前报。兹闻该会原定三月十八至二十日三天为会期,兹因魏君等所编辑之会报不能如期出板,现展缓于四月初一至初三开会云。”
此两条消息又表示邮展主办人仍然为魏君。
图7
5月1-3日《武进报》连续刊登《邮票展览会广告》(图7):
“鄙人等发起邮票展览会,商借公园地点开会,会期原定于三月十八至二十日三天。兹因所篡会报尚未杀青,决议改期于四月初一至初三开会。所有各处送会之邮票一俟闭会后,即行分别寄还,决不有误,特此通告。魏栢熙启。”
(编者注:魏栢熙,应为魏伯熙)
图8
5月9日展览前夕,风云突变,主办人再次改变。《武进报》在报头发布两条消息;并于10日连续刊登(图8)。其一:
“邮票展览会夏历四月初一至初三日止,在本园开会三天。公园又启。”
其二:《邮票展览会启事》:
“鄙人等所发起之展览会,前推魏君为主开办。今魏君因公离常与本会脱离关系,但开会事仍积极进行,所有会务归鄙人等分头接洽。本外埠列会之品,闭会后分别寄出,决不迟延。邹英、左鲁川、徐鸿伟等人同启”。
图9-1
图9-2
图9-3
5月11-12日《武进报》将“邮票展览会夏历三月初一之初三日止,在本园开会三天。公园又启”连续刊登2天(图9)。
从上述报载看到,1918年5月10-12日(夏历四月初一至初三)在常州公园举办了我国第一次邮票展览会;三天展览及会议情况,未见任何报道,实为遗憾!与前期媒体广为宣传反差极大。但是邮展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国集邮史和邮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同时,展览期间还召开了包括外地集邮者代表的会议,会议除评审邮集获奖名单外,其他内容不详;领导人分歧是否弥合?因未见后续报道,无法得知。
由于邮展收集的资料太单薄,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我托友人到公安局档案室查找邮展组织者及其后人的信息,终因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更因1937年日寇入侵,常州城遭烧杀轰炸,罄竹难书,人散其九,资料、信息无存,故而考证暂缓有待进一步发掘。
图c
1985年底,我将发掘的情况整理撰写了邮文,投信于《集邮》杂志。也许由于邮文缺乏实物图片(那时对考证规则不懂,仅仅将资料抄录而没有复印作为物证)及一些关键点没有解决:如邮展之前广为宣传,为何当日邮展情况不见任何报道?展览组织者多次变更的缘故?原拟成立集邮组织,可能由于领导分歧未能如愿;《纪念丛刊》一种,内容丰富,但是未见实物;邮展在公园的哪所房屋举办?展品是什么?奖牌得主是谁?······等等,故而该文未见刊出。1987年在王菜元先生的支持下,《江苏集邮》第3期刊登了《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图c),披露了发掘该段历史的情况;此文被收录进《1987年中国集邮年鉴》。
其后,这个历史性的邮展得到越来越多的的关注。1986年常州集邮协会组织人员编写《常州集邮史》。我因编写《赵善长集邮史》而未参与“常州邮展史”的研究,不久离开了邮协。但对邮展资料的收集从未中断。
1988年《常州集邮》第4期(总22期)刊登王嘉善撰写的《公花园里开邮展
许剑鸣君版〈丛刊〉》,介绍常州1918年邮展情况。
图d
图10
据黄祥辉先生《老上海报纸中的常州邮政和集邮》介绍(图d):上海《时报》1918年3月27日刊登关于常州举办邮展的消息(图10):
●邮票展览会(锡类)
▲爱邮票者请注意
邮票一物视之甚微,然西方好古者,每有收集全球邮票珍藏比较,以为乐事,智者亦不以为愚也。近闻武进魏伯熙、左起喜两君发起邮票展览会,借该邑公园为会场,并聘许剑鸣、卜志澄、胡焕尧诸君为评判员。闻外埠诸同志寄来特别邮票不下数千种,以资比赛,且最佳者赠以金、银牌为奖励品。会期为夏历三月十八、十九、二十日,届时罡有番热闹也。
《时报》内容与常州《晨钟报》3月11日的消息类似。虽然时隔半月,但足见常州举办邮展的影响之大。
图11
4月7日上海《时报》再次刊登常州邮票展览会消息(图11):
●邮票展览会之办法(锡类)
▲爱邮票者更当注意
武进魏伯熙等发起世界邮票展览会借公园开会,各情曾志本报,兹将魏君所订章程,揭载于下。
▲名义:同人等为提倡美术起见,特邀集珍藏同志,设会展览,俾引动社会人士美术的观念,故定名曰“世界邮票展览会”。
▲筹备:本会筹备伊始,同人棉力薄弱,因函招同志。以夏历二月底前为筹备期限。
▲资格:愿参与本会陈列,苟能遵照本章程,即为合格。
▲规则:
甲
凡本邑同志交件,自阴历三月初五起九日为止。送至本会,给付收条,以便闭展后凭条领回原件。
乙
不论集邮之多少,按照国名排列于玻璃框内,背用印章封皮封固。
丙
凡在外埠者,票件交邮寄下。闭会后由本会自备寄资,纳足寄退。要件务于夏历三月初九之前到常。
丁
外埠同志,如能到会,更所欢迎。或有深知邮票优次者,当请为评定员。本会暂请搜集大家许剑鸣、卜志澄、左起喜为评定员。若列超等者,本会奖给金章,其余依次给凭。
▲会场:本会兹为试行第一次展览,暂设江苏常州公园内。
▲通信:凡海内同志,照本章人会者,即按规则乙丙丁三项办理可也。通信收件处,江苏常州公园内本会收此注。
▲会期:展览期订阴历三月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三天,阴雨顺延。发起人
魏伯熙谨订
此项《邮票展览会之办法》,实可谓是中国现代邮展之先驱;“世界邮票展览会”之名称显示其博大的眼界;其“规则”开邮展评审之先河。邮展其意义非凡,开创了中国集邮新局面!《时报》的报导对常州邮展作了重要的补充,使邮展的情况更加明朗、内容更加充实。
同时,这两项消息没有在常州《晨钟报》刊登,而是在上海《时报》发表,表明常州邮展的组织者与该报已经脱离了关系;也说明邮展组织者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了。而后《武进报》成为该活动的支持者。
经常州市图书馆外借部主任、“读者服务部”主任许玲女士和武进图书馆馆长王晓刚先生的帮助,从大量的《常州文史资料》、《武进文史资料》查阅。该两文署名“锡类”者,系武进县前黄镇杨锡类(1898-1987)。杨锡类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南地区一位颇具地位、影响的老同志。杨老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坷曲折。先后三次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三次脱党,长期受审查;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文革”中再次受苦。1986年11月,组织上对他的历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批准光荣离休(16级),是年已88岁高龄了。
杨锡类交友广泛,1918年,他与魏伯熙等商讨、制定了常州“世界邮票展览会”的《邮票展览会之办法》,1987年6月9日溘然长逝,享年89岁。由于资料缺乏,杨老参与邮展的情况还待进一步发掘。
图e
1988年5月10日,常州邮电局发行“常州邮票展览会70周年”纪念封、刻用纪念邮戳(图e)。胡少吾先生填词《阮郎归》一首:
东风送暖艳阳天,园林一片欢。奇花异卉足堪观,寸方广结缘。
开展览,七旬年,当时双报刊。从衰到盛感千端,集邮连宇寰。
1994年11月出版的《中国邮电百科全书
邮政卷》·《集邮展览》中明确“中国最早有记录的邮展是1918年在江苏常州举行的‘邮票展览会’(竞赛性)”
。图f
2002年为纪念张赓伯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出版了《张赓伯文集》。在其《邮海沧桑录》“二十·童年集邮回忆”,张老写道:“数月之后,武进某报,忽发起一邮票展览会,地点在邑之公园中,余以所藏贴满四玻框送往陈列,犹忆每框之中心一枚,则以好望角之三角形票及土耳其之六角形等票粘入。观者居然有数百人,但能真明何谓集邮者恐百不获一焉。苏州张景盂、柴冠群、卢斌梅辈,均专程来常陈列票品,会三日结束,柴、卢辈获首奖以去(某报之一纸奖状耳),余亦得第五名之奖,其乐不可以言喻也······此次展览会后,邑中亦有业邮者产生,一吴姓,一则为甘棠桥堍之梳篦店寄售品,小学生之奔走其门者,日必有若干人,后许剑鸣君曾出有《兰陵邮刊》发售(笔者注:应为《邮票丛刊》,为兰陵编译社出版,此1期即邮展纪念刊),出一期即停刊,究因阅者少也。”(图f)《国粹》第4卷总39期(1945年)
常州1918年邮展,由于某些原因,后续未见任何报道,非常遗憾。所幸的是,张老生动的回忆,充实了邮展的内容。使我们得知:
其一:当时展览邮票均以邮票为主;展品数量不限。传统、专题之邮集分类还需在10年以后才有区别;
其二:在常州《晨钟报》3月11日《邮票展览会定期举行》一文中:“······并闻最佳者赠以金银牌等为奖励品云”及上海《时报》4月7日《邮票展览会之办法》中“丁·本会奖给金章”。而实际奖品是“某报的纸质奖状”而非真正的金属奖牌。而且奖级至少分为五等。
2008年3月20日,常州邮政局与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确认“1918年常州邮票展览会”是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会,为发行《中国举办邮票展览会90
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确立了依据。
图g
2008年6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JP147《中国举办邮票展览90周年》纪念明信片(图g),确立了该邮展在中国集邮史的地位;集邮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自此起正式走入中国民众的生活,明信片题材未免过于单薄。由于该片设计失误,致使这枚明信片身价陡增,实属意料之外。
2008年《苏州集邮》第4期戴立群先生《中国邮展的第一枚金牌得主是谁?》(图h),肯定金牌得主是苏州柴、卢前辈。该情况证实张老的回忆。
2008年《苏州集邮》第5期刊登拙文《期盼再从苏州传佳音》:“拜读戴先生大作后,颇有感触。常州邮展主办人早已逝去,其后人也无法查找。但苏州柴、卢辈的后人不知尚在故乡否?苏州邮协和同好可否再进一步发掘考证一下,也许可以了解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奖牌实物或照片。这对补充、丰富中国邮政史和邮展史是功德无量的大事,也将丰富苏州集邮史实,何乐不为,不知苏州同好有否同感!”
但这是笔者的美好愿望,从资料得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底日寇入侵苏州。柴冠群先生一家仓卒出走避难,除了随身衣物细软之外,一应财物珍宝全部留在柴园。日寇随即进驻柴园,所有字画、文物、珍玩、古董、邮票均被掠劫毁弃一空(从常州邮展获得的金牌奖状也难逃此劫),建筑厅堂也损毁无算,柴园就此哀败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柴老的后人,早已离开家乡;对柴老获奖一事模糊不清了。
图12
图13
2009年,我在市图书馆外借部主任、“读者服务部”主任童熠陵女士的帮助下,对“邮展会”具体场所进行考证。根据《武进月报》第四卷第一号《创建武进商会图书馆》(图12)及《1911年至1920年常州、武进地区报纸一览》(图13),确定了“武进商会图书馆”(图)是1918年常州邮票展览会的展出之处。邮展支持者公园管理办公室和《武进报》编辑部都在“图书楼”办公;该楼曾多次举办的其他展览会;环境优雅,宽敞,安全,是邮展最理想、合适的场所。公众都知道“公园主任”和“武进报”所在。所以,《武进报》刊登邮展地点时只要简明讲在公园内即可。笔者撰文《武进商会图书馆——1918年常州邮票展览会的场所》,刊于2009年第2期《上海集邮》。至此,常州邮展场所已经明确无误。
2012年《集邮博览》第8期,刊登了我的《中国第一次邮票邮展》,全面介绍此次邮展情况。
2016年《集邮博览》第5期,刊登我的《邮展肇始
永远铭记——常州“中国首次邮票展览会举办地遗址”纪念碑落成有感》。
2016年第1期《上海集邮文献》刊登黄祥辉、肖勇华先生《〈时报〉旧闻解读》,再次对“常州,上海老报纸报道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进行解读。
从1981—2016年,30多年来,经众多集邮人士不懈努力,几经调查、发掘,终于将百年前常州邮票展览会的历史初步揭开,而每一次发掘都有新的体会。我感谢刘广实先生对我的信任,由于他的提示和启发,使我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感谢张赓伯先生留下丰富的史料;感谢魏伯熙、左起喜等集邮前辈,正是由于他们对集邮的热爱、执着,敢作敢为的精神,使一次超凡的“世界邮票邮展会”开创了中国集邮史的先河;感谢王菜元先生,他的支持,使邮展淹没的历史得以公开披露;感谢纺工邮协对我一贯无私支持;感谢一切支持我的朋友。30余年来所有的艰辛、委屈都是可以淡然漠视的,因为在我心中,这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也是一种集邮的执着、热爱和对集邮前辈的无限崇敬;让《1918年常州世界邮票展览会》重现历史。
任重道远,“中国第一次邮票展览会”还有许多真相有待发掘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