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广西民居子模特征邮票》(本刊200628)见刊后,有两位邮友先后来电,询问民居普票共有多少种子模特征票,盼能借助本刊多写一些类似的邮文,系统介绍一下新中国普通邮票特别是民居普票的子模特征,以普及和提高传统类集邮知识。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汇集大家研究成果与邮友们分享,盼同好补正。
普23民居普票是4组民居普票中发行最早,使用时间长,印刷版次多,故而身份“显贵”,子模特征出现较多:
图1
图4
1.安徽民居“‘民’字长划”(图1) 面值30分。右上角“安徽民居”中“民”字第二笔横划明显超长,向右延伸接近“居”字。经对照拙藏编号44276全张(图2),发现“民”字长划子模特征出现在左上格第十直行,6枚邮票都有这一特征。从图2下边纸(连带下面一格局部上边纸)的三段特定颜色梯尺,可以证实是印刷全张的左上格邮局全张。图3是贴有此子模特征票寄河南安阳实寄封,销“贵阳1998.6.10”日戳。图4是此票寄江苏镇江包裹单,销“江苏阜宁1991.5.2”日戳。
2.浙江民居“大水滴”(图5) 面值1.10元。其子模特征为左上角“浙江民居”中“浙”字第三点垂下2mm长的水滴,俗称“大水滴”。经对照拙藏编号4278全张(图6),此子模特征出现在100枚(10×10)全张的第51号票,也就是此邮局全张第6横行的第1枚,根据此全张上边纸出现的三种不同颜色的电眼标识,可以判断其为印刷全张的下格。200枚邮票中仅此一枚,二百分之一的概率,难怪邮市上“大水滴”售价甚高。
3.云南民居“倒三角”(图7) 面值10分。其子模特征在右上方竹楼中两个深色三角形下方一个的下边左侧连着一个色点,状似底边在上的小三角形,俗称“倒三角”。经对照拙藏编号6283全张(图8),从其边纸分析是印刷全张的左下格,此票出现在此全张的第10直行,全部6枚邮票都有这一特征。北京黄先生告诉我,此票在印刷全张的4格都有,笔者却发现有不少全张的第10直行并无这一特征。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后期印制的某一批次细齿票,才出现“倒三角”子模特征。图9是贴有此票(见右下一枚)的实寄封,销“济南1997.7.15”堤口支局日戳。图10是南京寄出的包裹单,所贴云南民居票有此特征,销“南京1996.9.14”迈皋桥日戳。
图11
4.上海民居 面值20分。从开始发行时作为国内挂号信函资费用票到1990年7月31日邮资调整后,作为国内平信资费用票,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邮票,尤其是细齿票印刷版次多,印量大,集邮者先后发现了若干种子模特征,在下边纸(54号票位下)具有“倒M”字符(图11)的全张上出现较多,它们都是后期印制的细齿票。一个印刷全张分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4格,其中左上格与右下格分别具有不同的子模特征。
上海民居“黑门牌”(图12) 右门柱右侧有个黑灰色块,酷似门柱旁钉了块门牌,故称之为“黑门牌”子模特征。经对照拙藏编号37385号全张,为具有“倒M”的左上格第3号票(图13)。图14是贴有此票寄武汉实寄封,销“山西大同1992.11.30”日戳。
图16
图19
上海民居“黑砖”(图18) 无独有偶,在右下格倒“M”版式全张中(图13),第54号票右门柱旁相隔1.5毫米的墙壁上有个黑灰色块,称之为“黑砖”,以区别前面的“黑门牌”,其位置较“黑门牌”低,且不挨着门柱。图19是贴有此票寄深圳实寄封,销“南京1992.11.7”日戳。
图20
图22
上海民居“屋顶草”(图20) 票图上部正中浅绿色山墙的尖屋顶,向右上方伸出1.2mm长的绿色线条,姑且称之为“屋顶草”。此子模特征出现在后期细齿票的左起第三竖行,6枚邮票都有这一特征(图21)(盖销全张,销“吉林鄂尔多斯1996.7.13”日戳)。图22是贴有此票(见中间一枚)寄湖北襄樊实寄封,销广东广州1996.1.20”日戳。
上海民居“双黑点”(图23) 两个黑点分别在“面值”中的“2”与“中国人民邮政”的“邮”字下方。拙藏一个20方连(10×2)(图24),可以辨认出其在第51号票位;图25是此票实寄封,销“南昌1997.8.27”日戳;图26是此票包裹单,销“安徽芜湖1995.1.12”日戳。
——刊于《上海集邮》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