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邮展的评审,将传统、邮政历史、邮政用品、印花等(含一框)并为一组,由李曙光、李汇祥、赵岳及见习评审员安舟、倪郁烈组成。李将军坚持让我任组长,多加锻炼。
上海陈忆时的传统邮集《中国解放区毛泽东像邮票》获得金奖,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次全国邮展上都能见到这一题材的高水平邮集。北京赵洪波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像邮票(1944—1950)》8框邮集获得本次邮展唯一的大金奖。陈忆时邮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各解放区发行的毛泽东像邮票,并对其版式、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用了难得一见的实寄封和数量众多的变体票,尽管完整性还有个别欠缺,但对于罕见的邮戳和不同寻常的使用予以重点展示,达到了深化主题的效果。纵观这部邮集在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邮集采用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六大区展示的处理方式,在邮集划区展示的处理上,华北区(包括前言页)使用了19张贴片,造成了明显的跨框,同时又造成了第2框内总第20页的跨行,这是处理上的大忌。在各区贴片总数上亦存在不均衡,如西北区仅展示2页贴片,而华东区展示25页贴片,由于各区发行的毛泽东像邮票有多有少,存在素材先天上不均衡的原因,作者应该在素材的收集和展示上尽可能的均衡处理,避免明显的瑕疵。同时我们看到珍罕的苏皖区“红便邮”邮票被“淹没”在一堆普通的同图邮票当中,亮点不亮,位置极不明显,似可做重点展示处理,相信经过作者的重新调整和相关素材的充实,均衡处理并不是难事。衷心希望这部邮集能越走越远,争取今后获得更好的成绩。
上海金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第一套印花税票及其使用(1949.6.14——1950.10.15)》获得金奖加评委会祝贺。在邮展前就收到评委会下发的这部邮集的前言,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在组中最规范、最好的邮集前言之一。前言、纲要讲述得清清楚楚,一个不集这个题材的集邮者看到这页前言都能一下子对这个主题有所了解。这部邮集处理均衡,素材使用精确,故事性强,同时作者经过学习和考证,在研究上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有自己的新发现,这在研究上会得到加分,邮集中用实物纠正了印花税票目录上500元票的发行时间,明确了这套印花的停用时间,推断了加盖单位为商务印书馆,同时也通过实物印证了三次不同的印花税率。这部邮集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素材的收集难度上再下功夫,如折白、齿孔大移位、漏齿等变体票的展示。讲好中国税票故事,大有前途。
上海戴宇的《华北解放区抗战胜利纪念邮票》获得一框类(传统)金奖,这部邮集对晋察冀抗战胜利纪念邮票(大型、小型)以及加盖“暂作”改值邮票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和研究,整部邮集制作精良。“大抗战”的各地使用旧票,大都选用清晰的全戳,1元票两种纸质的中缝漏齿变体、1元票的双面印、12元票的中缝漏齿以及4元票的破版四方连等变体票,2件大抗战实寄封也同样精彩。加盖“暂作”100元票实寄封难得一见,仅知一件的贴小型横排加盖“暂作”改值50元无齿票公文实寄封为邮集增色不少。如果能在“小抗战”加盖“冀东”部分加一二个实寄封则更加完美。
评审员非常乐意能在邮展现场见到邮集作者并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编组邮集时如何正确使用素材,如何准确说明素材,如何均衡处理素材,从而达到参展一次,前进一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