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台既是建筑的珍贵遗存,也是传统戏曲文化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与民俗价值。现存的金元戏台寥寥无几,都在“中国戏曲摇篮”的山西;现存的明清戏台也不过2万座左右。江西省乐平市虽然地方不大,却尚有400余座老戏台留于城乡,已被誉为“中国古戏台之乡”。老戏台中,有的已上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坐落的位置,老戏台可分位于旷野的万年台,以及依附其它建筑的宫苑台、园林台、祠堂台、会馆台、庙宇台、宅院台等。鲁迅《社戏》写绍兴的社戏演出,那搭在河畔的戏台自然是万年台啦。
江西乐平的老戏台中,也是万年台较多。位于镇桥镇浒崦村的古戏台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属祠堂台(图1),主体为晴台,附有雨台、厢楼。乐平是赣剧热土,村村建戏台,人人会哼曲。为建戏台不惜花费。楼阁式浒崦古戏台就建得极为豪华,其一是宽大、高耸——高10米,台面宽20米,进深6米。梁柱粗壮。其二是精工、壮美,单螺旋斗拱式藻井就有三口,中位藻井最大,内中悬嵌《封神演义》中“八岳木质雕塑像”。其余梁、柁、枋及门、窗、壁,处处都有人物故事或吉祥动物浮雕,且描金彩绘。台侧壁还饰有松鹤巨幅壁画,气势宏大。
图2 FP12—10
安徽亳州花戏楼(图2),位于关帝庙大殿正面,清康熙十五年修建。飞檐翘角琉璃瓦,雕花栏板大红柱。舞台下为通道。两侧翼楼拱卫,使花戏楼呈“品”字形结构。戏台少不了藻井。藻井一可以起美化作用,二可以增强音响效果。花戏楼为彩饰垂莲藻井,垂莲柱头饰悬狮、垂鱼。加上井枋装饰的三国戏文等图案木雕、舞台正中二龙戏珠木雕屏风,花戏楼更显华美。又如广东佛山祖庙万福台(图3),建于清顺治十五年,是华南名气最大、保存最好的古戏台。戏台上满目都是金碧辉煌而又栩栩如生的戏剧木雕,令人叹为观止。加上台前宽阔的石铺场地,东西两侧长长的复式走廊,使高耸的戏台愈加气派。
德和园大戏楼(图4),最大、最豪华的宫苑老戏楼,与故宫的畅音阁和寿安宫戏楼、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代四大戏楼。这座高耸于颐和园东宫门内的木结构建筑,歇山卷棚顶,面宽七间,前面还有轩五间,翘角重檐,形态美观。大戏楼是立体舞台,从上到下,共分福、禄、寿三层,天上、人间、地狱的情景可以同时呈现。通过多个天井与机关等巧妙设施,演员、道具能够从容上下转移,以便完美地再现剧情。“四大徽班”进京后,许多名角应召来此献艺。对于京剧的成熟与发展,德和园大戏楼居功不小。
图5 邮制片
与德和园大戏楼一样,上海三山会馆老戏台(图5)亦为晚清建筑,建成时中国社会已进入近代。位于现南浦大桥西首中山南路三山会馆内的该戏台,由客居沪上的福建商人出资修建,戏台分两层,下层为通道,上层隔前后台。前台供演出,后台候场用,台前有砌石小广场,两侧建观戏长廊。戏台藻井比较豪华,木质,呈圆锥形,顶上雕莲花,四周饰“鱼尾龙”,都贴金箔。
图6 2007—7—1
古戏台一般都建在平地上,全国唯一现存建在水上的是扬州何园的水心亭(图6)。明清时期,许多盐商都在自家园林里养戏班,建戏台。最初进京的“四大徽班”就来自扬州。“管弦十万户,夜夜闹暄腾”。“晚清第一园”何园的主人自然也不会例外。“宜京宜昆,家国情怀丝竹里;且诗且酒,水云趣味雨晴中”的水心亭为四方亭,前面铺小平台,可供晴天演出,下雨则移至亭内。丝竹之音被水面反射,加上周围长廊的回响,使观众能听到更加美妙的立体声。游人驻足亭内,仿佛几百年前的歌曲声尤在耳边。
时至今日,古老戏台魅力犹在。首先依然是文艺演出的阵地,古装戏曲、现代歌舞轮番上台。像万福台每天晚上和双休日整天都有粤剧演出,全年超700场。作为粤剧发祥地的佛山,粤剧团约有30个,都以在此处演出为荣。可以说,万福台与粤剧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互惠互荣。历史上,当地粤剧戏班的首秀必选万福台,否则前途堪忧。显然,万福台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生命力旺盛,即使是在戏剧不受许多年轻人待见的当下。又如世博会期间,上海三山会馆老戏台推出堂会版昆剧《牡丹亭》,观者如堵,盛况空前。再像乐平古戏台,春节期间都会邀请业余赣剧班献艺。其次,还可以接纳群众性集会(图7),包括动员大会、表彰大会、节日联欢等。尤其在农村,每逢节日最热闹的地方肯定是古戏台。此外,古色古香,蕴含浓郁文化气息的老戏台,也常被导演相中。例如,《红楼梦》《还珠格格》《毕升》等100多部影视剧就曾在何园的水心亭取景。紫禁城畅音阁亦为三层大戏楼,2017年11月8日,国家XXXXX和夫人XXX陪同来华访问的美国XXXXX和夫人XXXX,在畅音阁观看了传统京剧《梨园春苗》《美猴王》《贵妃醉酒》三个精彩剧目。老戏台再为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