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江小鹣(1894-1939,图2),原名江新,江苏元和(1912年改吴县,今属苏州)人。其父江标(1860-1899),字建霞,才学出众,清代进士,1890年授翰林院编修,同文廷式、费念慈并称翰林院三大学者。江小鹣天资聪慧,尽管家变频仍,但受家学、家藏熏陶浸润,自幼喜好诗书、绘画、古铜器纹饰。1906年,12岁的江小鹣获清廷发放的抚恤金,随长兄赴日本学习美术;同年,与许敦谷等在东京组建中华美术协会,研究如何使西洋美术在中国得到发展。1911年,前往法国研习油画、雕塑,并不辞辛劳,在巴黎的铸像厂刻苦习练塑像技艺。1915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美专任教务主任,教授油画、雕塑,教学之余开始从事木刻版画创作,藉此激发自己的灵感;同时在国际饭店租铺出售青铜器复制品,但观者众购者寡。1919年,与丁悚等人在上海成立天马会,聘刘海粟等3人任西洋画审查委员,聘吴昌硕等5人任中国画审查委员,每年举办展览会(图3,天马会展览会出品的明信片),先后共9次,孙中山参观了首届展览。之后,江小鹣在赴法国学习雕塑的陈孝岗处建熔炉助其塑像,同时也在此塑造自己的作品。
图4
江小鹣与徐之音结婚后,把家安在了法租界金神父路花园坊77号。不久,又购置虹桥地区的一块地皮,盖楼建厂,成立小鹣造像所和美丰铸金厂。1927年,天马会解散,江小鹣又同张辰伯、王济远、朱屺瞻等人,在上海老城内林荫路19号成立了一个西洋美术团体——艺苑绘画研究所,活动至1934年止。1928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3周年,国民政府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发表了由江小鹣创作的、表现孙中山肖像的木刻版画《总理遗像》(图4)。1934-1937年,江小鹣开办了《美术生活》月刊。该刊于1934年4月1日创刊,以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名义负责出版、发行,责任编辑为钱瘦铁、江小鹣、郎静山、吴朗西、钟山隐,张大千、徐悲鸿、吴湖帆、林风眠等曾应邀担任特约编辑。
因家世之故,加之长于社交、关注世事,江小鹣结交甚广,多得前辈、师友提携关照。其中既有康有为、梁启超、章炳麟、陈散原、陈师曾、蔡元培、叶恭绰、谭延闿、龙云等名宿政要,也有像徐志摩、陆小曼、刘海粟、陈抱一、陈老蝶、陈小蝶、钱瘦铁、张大千、吴湖帆这样的文化名流。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氛围,江小鹣才获得了比同时期雕塑家更多的创作机会。1925年,江小鹣创作了他的第一件作品《陈师曾像》,后在第7届天马会画展上展出时引人关注,由此开启了他精彩的塑像艺术生涯。
图5
据统计,江小鹣的造像作品计有25件,包括孙中山像5件(图5,明信片,位于武汉汉口民族路、民权路、三民路之间的环形广场上的孙中山像)、蒋介石像2件、黄兴像(图6,坐落在武汉汉阳龟山东麓电视塔前的黄兴铜像)、谭延闿像、陈其美像、龙云像、陈师曾像、李平书像、邵洵美像、陈散原像、哈同像、朱祖谋像、陈老蝶像、朱庆澜像、马相伯像、胡文虎像、陈嘉庚像、刘粹刚像、马筱春像、刘湘像(作品小样完成,因江小鹣去世未及铸造)各1件。
江小鹣曾为上海创作了两件孙中山像。
图7
一件为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新厦前北侧广场南端的孙中山像(图7),创作于1932年,1933年建成。其造型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门前的孙中山像基本相同,但体量较之更大。该铜像于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拆下运走,仅留存石制底座和台基。2009年12月8日,按原样复建的孙中山铜像在原址今上海体育学院落成。该铜像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海平按当年仅存的数张照片进行原样复制,仅作细微改进。新铜像高3.2米,花岗岩基座高3.6米,台基及其下三级九层、直径24米的圆形台阶为原有建筑。
一件为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新厦大厅里的孙中山像。该铜像为青铜正面浮雕,长宽各2米,创作于1932年。另说铜像安置在市政府新厦北侧的中山纪念堂内。1937年,铜像被日本侵略军损毁。
1937年“八·一三”事件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江小鹣住所遭日机轰炸,所藏各类艺术品毁损大半。得早年交好、时任滇军司令的龙云相请,举家辗转到达云南,栖居于昆明东寺街昆福巷平安第。经龙云扶助,江小鹣推动并促成了旧交陈小蝶在云南建立西南实业公司、中央军工署望远镜厂和中央资源委员会电线厂内迁昆明,为抗战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在滇期间,江小鹣于1939年完成了《龙云像》。该铜像为龙云骑马像,曾设在云南大理七里桥圣麓公园,1958年“大练钢铁”时拆熔。
江小鹣多才多艺,曾是上海著名的京剧票友,于20世纪20年代末组建过天马剧艺会,同徐志摩、陆小曼、翁瑞午合演过《玉堂春》。在昆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声望,组织起“义务戏”演出,并亲自登台献艺,将募集的钱款用于赈灾和抗日活动。1939年秋,江小鹣因在演出时受风寒致病,于11月7日辞世,享年45岁。1946年,江小鹣灵柩落葬于昆明西山华亭寺北面的碧峣山山腰,与聂耳墓并列(1980年5月13日,聂耳墓迁往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时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龚自知撰写了碑铭。1957年,龙云、龚自知被划为“右派”,江小鹣墓地遭污损,后毁。
江小鹣一生对艺术多方涉猎,在雕塑、绘画、中国古铜器铭饰、摄影、书法、印章制作、中西方青铜器铸造、京剧艺术推广、美术文化教育与传播等领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江小鹣以自幼习养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将西方美术思想和技艺融汇贯通,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雕塑作品,为中国美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