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淞沪战役”失利,战火弥漫中华半壁河山。坐落于上海吴淞镇北的国立同济大学,亦遭受日本飞机接连轰炸,校园基本破坏殆尽。全校师生在校长翁之龙率领下,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被迫踏上了三年流离,六易校址的漫漫西迁之路。期间穿越浙、赣、湘、粤、桂、滇七省及越南,行程数千公里,于1940年抵达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坚持办学六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抗战同济西迁”史。图1为学校迁移路线图,真实反映了同济内迁的曲折与不易,见证了一段教育史上的奇迹。
一、上海办学之初
同济大学(2007-13),前身为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结束德国人办学阶段,教育部下达训令更名为同济医工学校,同年校舍由上海市区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22年正式入迁吴淞新校舍;1924年5月20日更名私立同济医工大学,从此每年的5月20日成为同济校庆日;1927年8月,正式改名国立同济大学;1930年将医工两科改称医学院、工学院,并筹设理学院;1937年理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至此,形成了具有医、工、理三学院的纯实科大学,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重要一页。
二、吴淞时期
1919年,在入迁吴淞中国公学校址两年后,中国公学由于自身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遂收回校舍以备自用。同济大学则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在吴淞乡购地150亩,新建校舍。
校舍选址吴淞,也考虑到吴淞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吴淞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的咽喉,素有“水陆要冲,苏松喉吭”之称。20世纪20年代初,南通张謇在吴淞设立商埠工程处,实施开埠计划,该地区市政建设、码头开辟、道路铺设、桥梁的搭建均可供学生及时参观学习与剖析研究。1924年,吴淞新校舍全部落成。
图2
图2为1926.3.3上海真如暨南大学寄吴淞同济大学帆船图1分邮资片,加贴帆船票1分,销真如车站戳,邮资图及邮票面值合计2分,符合外埠明信片邮资。销真如车站(暨南大学校址所在地)英汉文三格式日戳,落地为翌日吴淞英汉文三格式日戳。
三、西迁之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我二十九军奋起抗敌,同济全体师生同仇敌忾,通电声援。日军在侵占北平、天津之后,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件。
吴淞地处上海北部,水路要冲,自古兵家必争。8月底,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吴淞,同济吴淞校舍主体建筑均遭破坏。同济大学便开始了内迁之路,学校从吴淞首迁上海租界,校舍借用地丰路121号(今乌鲁木齐北路),作为临时校舍。但是房屋狭小,空间有限,诸多图书、仪器与设备都不方便堆放,教室及宿舍也非常拥挤,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恶化,学校便决定二迁浙江金华。
1939年9月,同济大学开始迁往金华,并规定师生于10月20日到该地报到。选址金华,主要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当时对抗战预估不足,认为抗日战争不会长时间、大范围的持续;二是金华离上海距离较近,搬迁也比较方便;三是浙江省主席朱家骅正是同济校友,能够提供一些便利。然而,金华办学不到两月,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进犯杭州湾,并不断空袭金华,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无法维持。学校遂决定三迁江西赣州。
图3
图4为国立同济大学公函封,印刷校址为 “江西赣县四路口镇台衙旧址” ,此处便是同济在赣州办学期间的校址,但寄信时同济已迁广西龙州,原印校址和电话号码都被划删。明信片和实寄封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那段苦难的历史。
从金华到赣州的迁校并不容易,当时军运频繁,火车从金华开达南昌,耗时四五日,后又从水路乘坐木船沿赣江而上,历时20天方到达目的地。1938年1月底,同济在赣州正式复课(医学院师生则迁至江西吉安)。复课半年至7月,局势突变,九江危急。学校遂又决定四迁广西贺县。图5-7展示的信纸为“国立同济大学用笺”,其印刷地址已是广西贺县八步镇。
赣州到贺县,路途遥远,水陆连行,历时两月。师生分兵两路,一路从赣州出发,翻越大庾岭,至广东韶关,改乘火车到广州,再坐小船沿西江到广西梧州,翻山越岭,徒步几百里,抵达八步镇;另一路从赣州到韶关后,搭车至湖南衡阳,改乘尚未竣工的湘桂线铁路至广西全县,再步行到桂林,然后乘民船沿漓江至八步镇。在八步镇期间,同济借用一所中学作为临时校舍。正在准备复课之时,已至10月下旬,日军在 广东大鹏湾登陆,一周后,广州沦陷。学校便又决定五迁云南昆明。
图4为1939.1.27由广西龙州寄上海法租界中法工学院附中的家书,贴孙像票4分,烈士像票1分各1枚,面值合计5分,符合外埠平信邮资。销龙州中英文日戳,有1939.2.12上海中转戳,1939.2.13中英文落地戳,邮程历时17天。此封有几个非常值得我们挖掘研究之处。
第一,销票戳为龙州三格式戳,龙州为广西西南门户,边陲重镇。1938年底当第一批同济校产抵运贺县八步,由于战事吃紧,学校立即决定五迁云南昆明。这次迁移分成了两路,其中的一路从八步镇出发,经钟山、平乐、柳州、昆仑关、南宁、龙州、凭祥、出镇南关,至越南同登,换乘火车,再经琼山、河内、老街,至河口,再入国境云南,于1939年春节到达昆明。此封的销戳日期为1939.1.27 ,为师生经过龙州时所寄出之信件。
图5
第二,图5信文展示了寄信人对于兄嫂的挂念,特别是表达了由于战争的原因,寄信人对逝去亲人深深的愧疚与追思;图6信文则向我们呈现出了同济大学从八步到昆明这段迁徙之路;“于去岁十一月八日离步赴滇,途径梧州、桂平,南宁于本月二十一日抵此,途中五十余日,备受艰辛,由此去滇六日可达,现正在此领取护照三日内可领出,将即往同登搭车赴滇”;图7信文说到“校址仍未决定,唯一般传说为昆明,但校舍无着,正兴工建造中”,可见当时由于众多高校迁至昆明等地,校舍紧张。昆明期间,同济校址极为分散,校办、工学院、理学院、医学院、附中等都分布于昆明的不同地域。校舍分散,在管理与教育上都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1940年秋天,日机不断侵扰,威胁师生安全,教育部下令同济大学迁往四川,于是就有了同济六迁四川宜宾李庄之史。
昆明至宜宾,经滇黔公路入川,山路崎岖,汽车常有失事,路途十分艰辛。最终同济落脚选在了宜宾的李庄。南溪县李庄镇和宜宾市均位于长江之滨,两地相距不过30里,有轮船及小火轮联系,交通便利。李庄在当时也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但却有着一系列的寺、庙、宫、殿等建筑物可供改建使用,学校最后将校办公室设在禹王宫,工学院设在东岳庙,理学院设在南华宫,医学院前期设在祖师殿,图书馆设在王爷庙,女生宿舍设在慧光寺,测量系大地测量组设在文昌宫,德文补习班设在郊外麻柳坪,工学院男生宿舍设在羊街。
李庄的五年中,给了同济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环境。办学规模有所发展,增设了法学院;工学院扩大为机械、电机及造船三系;理学院扩大为数学系和物理两系;医学院也得到扩充,这一时期,同济已开始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四、结语
上述邮品及家信,让我们看到一所高校在抗战岁月里辗转颠沛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邮品当中,我们有幸地见证了同济大学这段筚路蓝缕的漫漫西迁校史。同济大学的西迁,仅是抗战时期大学集体内迁的一个缩影。这场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迁徙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赓续了文化命脉,已然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往事并非如烟,弦歌不辍,信念不绝。
——刊于《上海集邮》2017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