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我国多处都有同名的“广济桥”,丙申冬月来到广东潮州的广济桥观光。清晨8点半跟团抵达,导游先带我们到韩江边眺望全景。桥全长518米,西面有8个桥墩,10个楼阁;东面有128个桥墩,14个楼阁,此时18梭小船正是断开状态,场景十分壮观。导游介绍完概况朗诵起当地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18梭小船联结的时间是10点,也是广济桥对公众开放的时刻。我们购得的“映日红花”邮资片门票(图1),片正面右副片下方正是我们刚才见到的广济桥18梭小船断开的状态。片正面左边是广济门城楼图案,广济门城楼正对着广济桥西端,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列潮州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为潮州古城标志之一。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1931年重修。广济桥西端进口处设有“广济桥门票明信片专用信箱”(图2),后来在桥的东端也见有同样的信箱,我在邮资片门票上书写名址,投入桥西端的信箱,回家后见用游览当日的“广东潮州信函3”波纹戳盖销邮资。
广济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州守曾汪倡议,造舟为梁,以86只船架设浮桥,并在中流砌一个长宽均为五丈的大石墩,以固定浮桥,取名“康济桥”。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800多年。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工程于2007年6月完成。广东潮安九座庵少年邮局于2007年6月18日启用“石桥焕彩 名城增辉”连体邮戳(图3),纪念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成功修复。
走进广济桥西端,迎面就是“凌霄”楼阁,左右两根柱子上刻着“一塔云边作笔,三峰桥畔摇空”楹联。邮资片门票背面描绘了修复后的西端8墩10个楼阁(图4),上有清乾隆进士郑兰枝诗:“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桥上的亭台楼阁,构思巧妙,形态迥异。屋顶的形式也多姿多样,有攒尖、歇山等,屋脊头上还融合了潮州民居考究的金、木、水、火、土形制,即保留传统的营造法制,又富有地方建筑特色。西端的尽头,也就是桥西第5个桥墩上立有一鉎牛,邮资片门票背面右副片就是这鉎牛(图4)。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铸两鉎牛分立于东、西两桥墩上,鉎牛背上铸有“镇桥御水”四个字。道光二十二年(1842)一次洪水,东洲[?]的鉎牛坠入江中,剩下的一只鉎牛在“文革”中被毁,现在这只是1980年潮州市机械厂重铸的。
图5
我到达鉎牛旁时,工作人员正在连结梭船,梭船三艘固定成一组,我见到三组由游船从东岸码头驳运过来,当游船将最后一组推进浮桥时,我按下了快门(图5)。浮桥联结工作结束,两端等待的游客依次通过浮桥。梭船上插满古代战旗式的红旗,上面绣着“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等宣传标语,我惊喜地发现每面旗帜上都有中国邮政标识。
图6
广济桥最美的时刻是春季,我在进广济桥前专门穿过广济门,走过东门街、牌坊街,到开元广场上的开元邮政支局购了一套《潮州八景》邮资片寄出,其中有一枚是“湘桥春涨”(图6、7)。暮春三月桃花水汛,韩江水涨,河面增阔,十八梭船的涨落随潮水浮沉升降与桥东西墩连成一线,恰似长龙卧波活现。展望江面,只见韩水上游轻舟点点随波飞驰,中游东岸笔峰摇翠,下游凤凰的桃花盛开,景色迷人。无独有偶,潮州邮政曾在2000年7月1日启用1套8种“潮州八景”风景日戳,其中也有一种是“湘桥春涨”(图8)。
图9
广济桥的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根据历代不断加砌上去的石块,还能从桥墩上数出“年轮”来。广济桥每跨均架四条巨大石梁,最大的长约15米,宽1米,厚1.2米,重约50吨。其桥墩之大,堪称我国古桥之最。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这样描述:“广济桥所筑桥墩,全部都是石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南北两端,均作尖形,石块与石块之间不用灰浆,但凿有卯榫,使相结合,然都庞大异常,闻所未闻。”潮州邮政为配合《广济桥》特种邮票发行原地邮品,启用 “广济桥”邮戳(图9),就展示了巨大的桥墩和石梁。
图10
我走过浮桥,登上东端楼阁,迎面看到“飞虹”牌匾,左右两根柱子上刻着“亭前叠嶂飞千绿,江上流波起两虹”楹联。我一路欣赏着楼阁楹联书法,不觉已到东端出口处,顺着出口处的箭头,我惊喜地看到了《广济桥》邮票瓷板碑,这是潮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广济桥》邮票成功发行而设立的。对于我而言,在景区看到为邮票树碑立传还是平生第一遭,我高兴地与《广济桥》邮票瓷板碑合影(图10),给我此次广济桥游划下圆满的句号。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