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室外大型雕塑作为城市历史的载体,承担了传承历史与文化的重任。雕塑背后的故事往往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滩赫德铜像作为消逝的老上海景观代表,见证了上海的近代化进程。笔者历来注意收集不同时期赫德铜像的明信片。本文所列明信片都在1914-1940年间发行,引用资料全部出自当年《申报》、《字林西报》和上海日伪政府档案等原始文献,并据此绘制了铜像落成及迁移位置示意图,希望能给对于赫德铜像感兴趣的同好们一个直观、准确的解读。
落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时年28岁的英国人赫德(1835-1911)因有领馆和海关工作的经历,以及通晓中文的优势,遂受聘于清朝政府,后来成为海关总税务司。他在任职的48年间,引入高效的海关管理制度,极大地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他凭借长袖善舞的处事风格,深得清政府的信任。在管理海关的同时,也承担起了中国外交甚至是近代化的顾问角色。当然,赫德主观上是为了英国谋取更大的在华特权,客观上,作为当时中外交流的桥梁之一,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
由于赫德巨大的影响力,在他去世的1911年,清政府就授予他尚书衔太子少保这一崇高的荣誉,1912年3月,时任上海工部局总监Harry de Gray建议纳税人应出钱打造雕像[1],以纪念赫德执掌中国海关做出的巨大贡献。铜像由英国雕塑家亨利·贝格拉姆(Henry Alfred Pegram)设计(图1),而赫德像的造型来源于他1908年离开中国时,在北京永定门火车站附近与送行人群告别时的留影(图2)。
图3
1914年初,铜像于英国制作完成,总造价约1700英镑,由上海工部局和英国驻沪领事馆共同出资。据《字林西报》记载,铜像完工后,搭载“努比亚”号(Nubia)蒸汽船自伦敦(2月7日)经香港(3月23日),于1914 年3月25日抵达上海[3]。5月25日,赫德铜像在九江路外滩,字林西报大楼的前方举行揭幕典礼。典礼场面空前热闹,大量的围观者包围了外滩的滩前。工部局乐队进行了表演,工部局总监Unwin出席致辞[1](图3-5)。
雕塑从下到上分为底座、基座和铜像三个部分。底座由4级台阶构成,基座部分呈正方体,背面(南面)空白,正面(北面)为中英文铭文,概述赫德的生平、成就和荣誉。本文摘其中文部分的铭文:
前清太子太保尚书衔总税务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鹭宾,生于道光己未,卒于宣统辛亥,享遐龄者七十七年;综关榷者四十八载,创办全国邮政,建设沿海灯楼,资矜式于邦人,备咨询于政府,诚悫谦忍,智果明通,立中华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誉,爰铸铜像,以资不忘。
中华民国二年 立
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以象征的手法,浮雕的形式突出赫德在海关邮政系统和灯塔系统建设方面的贡献。左侧面是在地球上行走的墨丘利女神,意在突出赫德是中国近代邮政系统的奠基人;右侧面是一女子站在岩石上双手举灯遥望大海,寓意国家海关在沿海的峭壁或礁石上兴建的灯塔系统帮助过往船只为其指明方向,避免触礁事故的发生。以往的赫德铜像研究者把女子浮雕理解为“赫德带领的海关走向世界”。其实,这个解读并不准确,最直接的证据是基座正面的中英文铭文已经把邮政和灯楼(即灯塔)并列为赫德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就,既然一侧的浮雕已经是邮政了,那么另一侧自然就非灯塔系统莫属了。
基座上的赫德铜像,身着大衣,双手背在身后,头微低似沉思状。铜像面朝北方,有心向清廷之意。
迁移,拆毁与发现底座
1925年,在原江海关第二代建筑遗址上,江海关新屋开始兴建。尚未竣工时,上海工部局即建议移动赫德像[4]。工部局认为赫德是最有功于中国海关的人,拟将其铜像移至海关前以志纪念[5]。据此时的老市民回忆,当初落成时未将其落在原海关大楼前是因为关前有验货厂,马路很窄,无地置像才不得已放在字林西报大楼的草坪上[2]。
图6
10月11日,赫德像被工人从原址卸下并进行去锈洗磨的工作 [6]。此次搬移不但更换了赫德像的底座、基座和位置,甚至连朝向也改变了[6]。新基座由工部局公务处的哈珀(Mr. Harpur)设计,在英国铸造,高13呎(约4米),也呈长方体,比原基座更长。同时,基座上的铭牌和浮雕也一并更换了。更新后的铭牌保持铭文内容不变,但面积更大些,原本空白的背面也添加了与正面一样的铭牌。两侧浮雕的样式也保持不变,但在浮雕下方增加了赫德的中文签名。如果仔细对比图5 和图6明信片的放大图,笔者发现新基座两侧的浮雕也进行了对换。底座部分更换为更加简洁的4级台阶。翻新后的赫德铜像被放置在江海关港务处和海关大楼之间,改为面朝西,即面对海关大楼正门。(图6、7)。1927年11月,外滩的海关新楼正式竣工,12月15日举行海关新屋落成仪式的时候,迁移后的赫德像同时揭幕[7]。
1941年底上海沦陷,日本侵略者妄图扩大影响,以铲除英美殖民者影响的名义,计划拆除上海所有的英美人士城市雕塑。赫德作为英美在上海港利益的始作俑者[8] ,其雕像自然被日本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因此,上海日伪政府所属的“中华民族反英美协会”立即制造舆论,呼吁拆除外滩上赫德、巴夏礼等铜像。工部局于1943年2月决定拆毁外滩各铜像[9]。陈公博于8月26日发出手谕命令拆除[10]。铜像最终于1943年9月9日拆除并交伪政府海关保存[11]。据传,赫德铜像最终被熔化为日本侵华所用,然而具体的情况今已难以考证。
赫德铜像的花岗岩基座在1956年时还堆放在河滨公园的草坪上,但之后一直不知去向[12]。198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苏州河南岸的河滨公园发现了赫德铜像基座嵌石,现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库房中。
结语
收集与研究不同时期记录相同地点的明信片有很大的趣味性。从这些生动的历史片段中,我们可以还原出当时的历史以及城市发展的瞬间。
参考文献:
[1]字林西报,1914.5-30
[2]申报,1927-12-14
[3]字林西报,1914-3-24
[4]申报,1926-4-28
[5]申报,1927-9-30
[6]申报,1927-10-12
[7]字林西报,1927-9-24
[8]申报,1943-8-1
[9]申报,1943-2-18
[10]上海档案馆.上海日伪市政府档案[M].第126页
[11] 上海档案馆.上海日伪市政府档案[M].第126页.第127页
[12]回眸黄浦江畔建筑[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注:图1、2系英国贝尔法斯特英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图书馆收藏,该图书馆保存大量赫德不同时期照片,书信,日记等。图7系威斯康辛-密尔沃基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Libraries)收藏
——刊于《上海集邮》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