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在上海的现代化进程中,拆除了不少老建筑,也包括邮局旧址,如原静安寺邮局(参见150445)、原南京路邮局(参见150943)、原杨树浦邮局(参见151242)等。约四年前,网友在论坛上唏嘘淡水路邮政所即将拆除(图1,建国东路淡水路东北角)。笔者可惜当时未能赶在其拆除之前最后拜访一次,进行详细考察,然而最近笔者却有幸收集到了一张其建成不久的照片(图2)。这张照片源自旅沪法侨1933-1938年间的影集。照片背后盖有四川路635号世界新闻图片社印章,应为新闻照原稿。
据《上海邮电志》记载,康悌路邮政支局建立于1930年5月。细观图2,我们能看到邮局建筑本体为西式红砖所筑,本体之外又辅以外挑阳台并以中式米字型栏杆作为装饰,可谓中西结合。邮局建筑在马路转角处的门口上方悬挂招牌,上书“康悌路邮局”和英文“Route Conty Post Office” (图3)。当时邮局门口正好经过仍在合作的法国公董局官员和驻沪日军,由此判断此照应拍摄于上海孤岛时期。二三楼的阳台上靠着若干邮务员工正向外望,似乎正在关心此时路口正在发生的状况。“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沦陷后,高昌庙支局曾两度迁入康悌路支局建筑办公:“邮局事务暂时变更/上海邮政管理局声称,本局为受时局影响……龙华、高昌庙、闸北北车站、北四川路及中山路等六处支局暂停营业……高昌庙者移至康悌路支局”(申报1932-2-13);“南市等邮支局设临时办公处/据邮局消息,上海南市、浦东、及龙华等处邮政支局现暂驻于下列各局办公:……四、高昌庙支局现驻康悌路支局办公……”(申报1937-11-19,上海沦陷后7天)。1939年地图
图3
1943年,上海“收回租界”后,康悌路改名长兴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又改名为建国东路,邮局名也相应改为建国东路邮局(图3)。直到上世纪50年代,邮局建筑仍保持原样。图4为新中国成立后建国东路支局投递3班的女投递员。其中转角处的米字型栏杆仍清晰可见。此后,米字型栏杆被水泥完全填充并直至拆毁前仍未恢复。1989年时的地图显示此处仍为建国东路邮政支局,只是周围建筑的用途又发生了变化(图5)。邮局建筑所在街区的房子于2010年左右被拆完,孤零零地只留下邮局建筑。邮局建筑最终于2013年拆除,此时只留有门口的一只邮筒(图6)。拆除时,此处为淡水路支局。
淡水路邮局之后搬到了复兴中路淡水路路口东北角一栋2013年以后才造好的新房子里(图7),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