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纳萨泰尔建城1000年
图9 冬日阳光下的红场
“街头巷尾”泛指“大街小巷”,“街”、“巷”近义,“街”原指四通大道,两边建有房屋,房屋的正门通常面对街道(图1、2、3、4)。而“巷”多指房屋与房屋之间的小通道,也指弯曲或较小的街道(图5、6)。装饰有树木﹑草坪和灌木丛的街道场所被称为街心花园(图7)。而两边树荫茂密的街道则被称为林荫道(图8)。作为城市道路枢纽的广场通常是人流﹑车流集散的场所,广场周围的建筑往往展现着城市的文化特色。如莫斯科的红场(图9)﹑巴黎的戴高乐广场(图10)﹑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图11)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12世纪京城汴梁的城市面貌和百姓的生活状况,是最早描绘街头风情的美术作品之一。画面中除了城楼﹑桥梁﹑房屋等建筑物,还以散点透视的手法描绘了当年的街市风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图12)。街景展现了城市居住者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通过城市的大街小巷,你可以近距离感受人文景观。世界各国的邮票上,那些关于“街头巷尾”的内容让人大开眼界。欣赏邮票上的“街头巷尾”,你会感叹,作为一个城市人,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与“街头巷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13 教堂大街
在艺术家的心目中,城市的大街小巷是他们的灵感来源之一,描绘多彩的街巷景致能充分释放他们的才情。乔瓦尼·皮兰西是18世纪意大利知名度极高的街景画家,他的铜版画《教堂大街》作于1762年,现收藏于捷克的布拉格国家画廊(图13)。生于布拉格的雅库布·施坎德尔也是一位街景画家,这位画家特别擅长夜间街道的描绘(图14)。古斯塔夫·凯尔博特是法国画家和收藏家,作为印象画派的信徒,凯尔博特共参加过五次印象派画展。他的绘画作品有着精美细腻的笔调,《雨天的巴黎街头》是其城市街景的代表作(图15)。《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是文森特·凡高的一幅布面油画,作品描绘了画家在夜间漫步街头的所见所感。蓝色的夜空和桔黄色的咖啡座形成冷暖对比,使夜间街道在冷落中透出一片温馨。作品充满诗意,反映了病态的画家对宁静﹑安详的向望(图16)。莫里斯·郁特里罗是一位“专职”的街景画家,他的作品简直就是一首首城市老街的挽歌(图17)。圣城耶路撒冷的雨天街景在巴勒斯坦画家易卜拉欣·哈希姆的笔下别有一番风味(图18)。居住在不同城市的艺术家,他们笔下的街景也必然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出生在维也纳的埃贡·希勒以他特有的扭曲的笔调,画出了弯弯曲曲的街道(图19)。西班牙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安东尼奥·洛佩斯擅长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身边的事物,油画《克兰大街》就是充分体现他的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图20)。杨·布哈克是20世纪上半叶波兰摄影家,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能看到当年华沙和维尔纽斯等中欧城市的小巷景色(图21、22)。1929年,在成为画家的梦想破灭后,法国青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走上了摄影之路。卡蒂埃–布列松认为,摄影家需要让“头脑﹑眼睛和心灵三点成一线”。他拍摄的巴黎小巷照片精准地记录下了很多历史性的瞬间(图23)。活了105岁的阿根廷摄影大师奥拉西奥·科波拉被誉为“20世纪的眼睛”,科波拉的一生始终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家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拍摄了大量反映阿根廷社会生活的作品。科波拉用自己的莱卡相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扫街”,他用黑与白记录城市的日与夜﹑活力﹑探戈和罪恶,他的无数张城市街景摄影作品构成了“好空气(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好空气’)”(图24)。
图25 斯科普里的街市
传统意义上的街市从来就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这些景色也常常出现在各国的邮票上。马其顿邮票上正是该国画家凡格尔·科佐曼笔下的斯科普里街头市场(图25)。2004年,卢森堡发行的《卢森堡集市活动75周年》邮票以漫画手法展现了当年的街头集市贸易景观(图26)。突尼斯街头的磨刀人也成为城市的一景(图27)。阿联酋迪拜码头旁的老集市人气十足,满街都是波斯地毯和印度刺绣等传统商品(图28)。除了上述商品,老集市还经营着产自本土和来自非洲的各种香料(图29)。沿着老集市的小巷蜿蜒而行,就会进入一片璀璨夺目的黄金集市,迪拜的“黄金之城”美誉即源于这个街头集市(图30)。萨拉曼卡广场被誉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的文化中心,在这里,古老的乔治风格沙岩建筑排列在街道两边,汇集了最具霍巴特地方色彩的博物馆﹑剧院﹑酒吧和商店,还有人气最旺的露天集市,今天的萨拉曼卡广场已成为游客云集之地(图31)。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加坡曾是小商贩们在街头随意设摊的国家。7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街头商贩实行整顿,小商贩被逐步从街头引入正规的市场。2013年和2014年,新加坡分别发行《消失中的街头小商贩》和《过去的街头场景》邮票,将宋谷帽商贩(图32)﹑卖冰球小贩(图33)﹑印度豆小贩(图34)﹑补鞋匠(图35)﹑磨刀人(图36)等正在消失的街头商贩及当年的街头集市场景在邮票画面上还原(图37)。悬挂在沿街商店门前的各种店招,对众多坐落在繁华街道的商店来说,不光是一个落地标志,它更是商家吸引顾客的品牌。瑞典还专为本国的知名店招发行了邮票(图38)。在加拿大发行的《加拿大摄影艺术150周年》邮票上,也有专为“可口可乐”品牌拍摄的街头广告作品(图39)。
图40 悉尼街头观光
到世界各国的城市观光,街景绝对是一道不可忽略的景观,它在很大的意义上承载着城市形象的职能,并向外界展示城市的地域人文。澳大利亚《城市观光》邮票以漫画作品向游客介绍了该国城市的街头风光。如悉尼市的免费观光交通(图40)﹑双向环墨尔本市中心一圈的“当当车”(图41)和串联阿德莱德市所有主要景点的观光巴士(图42)。位于克拉姆街的大钟楼和查宁根喷泉是伯尔尼市最古老的景点,伯尔尼因而被称为“钟城”。瑞士于2010年发行的《观光》小型张上,正是这条坐落着著名建筑的旧街道(图43)。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苏黎世是繁忙的,而作为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世又是休闲的。从这座城市的夜间街景中,看不见瑞士的田园风光,而是奢华的灯红酒绿(图44)。“活体雕塑”属于行为艺术的一个支派,创始人是英国行为艺术家搭档“吉尔伯特和乔治”。在欧洲各国的街头,常常活跃着一些“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以各种历史上的人物现身,人们称这些在街头招揽游客的新景观为“活体雕塑”。在丹麦于2012年发行的《欧罗巴·观光》邮票上,向人们展现了哥本哈根街头的“活体雕塑”(图45)。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城市标志,而位于勃兰登堡门东侧的菩提树下大街则是欧洲最华丽的街道之一。在西柏林于1969年发行的《19世纪的柏林》邮票上,近景是菩提树下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而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勃兰登堡门则被推向了远景(图46)。哈瓦那旧城是古巴首都哈瓦那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建成和发展的街区,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遗产登录名称为“哈瓦那旧城及其工事体系”。在格林纳丁斯的迈罗岛于2013年发行的《世界遗产》系列邮票上,可以感受到当年哈瓦那旧城狭窄的街巷风情(图47)。为申办2020年的世博会,土耳其曾为申办城市伊兹梅尔发行邮票,邮票向人们展示了伊兹梅尔街头的跑步者(图48)。
——刊于《上海集邮》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