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
2018年深秋,俄罗斯最美的季节,金色满枝,层林浸染,黄叶遍地。我与几位翻译家、艺术家同行,重点拜访普希金、托尔斯泰的故居,也参观了几位苏联后期诗人的旧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他出生在离莫斯科195公里的图拉州乡下——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这座庄园是托尔斯泰母亲的陪嫁。托尔斯泰34岁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这里,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他82岁去世,叶落归根,落葬于此。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托尔斯泰的墓地(图1,1956年苏联明信片)。为寻访它,我们走了很长的路,曲径通幽,来到一处林间小丘,它约有半米高、2米半长,长满了茂密的青草。由于小丘边有敬献的鲜花,才让人明白,这里就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一百多年来长眠的地方。据说,这一切都是依照托尔斯泰的遗愿安排的。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来此以后写道:“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二战期间,犹太作家茨威格流亡美洲,1942年因感觉和平前景渺茫而自杀。2018年,我们这些中国人又来到了托翁的墓前。岁月流逝,素朴的环境依然如故。周围的林木,据说是托尔斯泰生前亲手栽种的,在1956年的明信片上,已长成大树,如今更加郁郁葱葱了。凉风穿林而过,似乎在无尽地倾诉。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2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3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4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5
回沪以后,我把多年积累的托尔斯泰邮票摊在桌上(图2,1953年苏联;图3,1953年捷克斯洛伐克;图4,1960年苏联——以上都是我在学生年代从集邮公司买的盖销票;图5,1978年苏联)。托翁形象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是他的大胡子。他前额宽阔,布满皱纹,穿着宽松的老农式衣裳。很难想象,他是那样稔熟于贵族的舞会,深谙少女初恋的心情,并能以无比恢弘的气势描述血腥的战场。翻译家冯春先生告诉我,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在俄罗斯迄今无人企及。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6
我们来到了托尔斯泰生前居住的二层小楼,白墙、白色的木质回廊,在绿色植物的簇拥下,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有1张1978年苏联纪念托尔斯泰诞生150周年的邮资明信片,其画面证实了我们亲临的场所(图6)。你看,这是托尔斯泰天天走过的台阶呀,也许他经常坐在门廊里低头沉思……大家深怀敬意,纷纷在托翁故居前留影。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7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8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9
也许,由于还未到200周年的大日子,苏俄邮政至今没发行过纪念列夫·托尔斯泰的小型张。在2018年托尔斯泰190周年诞辰时,有些国家已按捺不住了,发行了多种小型张(图7-8,马尔代夫小型张,邮票中与托尔斯泰相伴的,还有高尔基和契诃夫)。这些小型张色彩浓郁,设计粗放。我预计,到2028年,俄罗斯会发行小型张纪念托尔斯泰200周年诞辰,格调会更高雅,印刷会更精美。我希望以后的邮品,能多一些托翁名著的插图,足以活跃画面。也希望能反复刊印那无名的墓地,让人们世世代代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
普希金(1799—1837)比列夫·托尔斯泰早出生29年,而他短促的生命只有38年。普希金被公认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因为他的诗歌里跳动着俄罗斯生活的脉搏。”
普希金才华横溢,《纪念碑》一诗将自己的豪情发挥到极致: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
他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当时也许有人奇怪这位年轻人的狂妄,但200多年过去后,俄罗斯大地上到处可见普希金的铜像,再也没有人怀疑诗人的自信。一代又一代俄国人,从普希金作品中汲取文化滋养,传统得以继承,从来没有隔断。(图9,络绎不绝的年青人前来瞻仰普希金故居,爱美、爱自然、爱人民、爱自由,200年薪火相传。林霏开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0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1
从苏联时期到解体以后的俄罗斯邮政,始终重视普希金邮票和小型张的发行。苏联第一种小型张出现在1937年,就是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的,雕刻版单色印刷,包含普希金半身画像和全身塑像2枚无齿邮票(图10)。1949年发行的普希金诞生150周年小型张,对角安排了2套各2枚的邮票,图案为普希金少年与青年时代的画像,无齿孔,黑色与咖啡色套印,非常庄重而优雅(图11)。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2
1949年匈牙利发行的有齿、无齿一对小型张,也是普希金纪念邮票里的精品。小型张票幅仅52x62毫米,有齿与无齿各印54
500张。虽为单色,却很精致,图案突出了普希金对自由的讴歌(图12——从图10至图12的小型张,都在我邮册里躺了半个多世纪了,我几乎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呼吸)。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3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4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5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6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7
2010年,在俄罗斯发行的小型张上,出现了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与皇村学校,而普希金的坐像乃中心图案(图15);1997年俄罗斯印制的A档邮资信封,封图也是这一坐像(图16,1999年实寄,背面有斯穆陵斯克的到达戳)。2012年,俄罗斯发行了1种小型张,纪念位于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100周年(图17)。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8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19
1999年俄罗斯纪念普希金诞生200周年的邮票,其肖像画颇有新意(图18)。少年普希金的形象,其实是1949年小型张的重现。2000年,埃塞俄比亚发行了1套4枚纪念邮票(图19),浓墨重彩,戴白帽子的普希金奇像很少见,而少年普希金像的着色更加细腻,“200”(周年)的粗字尤其醒目。各国集邮者不禁奇怪,埃塞俄比亚为何如此重视普希金呀?普希金与非洲有何特殊关系呀?
原来,普希金确实有黑人血统。他的曾外祖父阿伯拉姆·彼德洛维奇·汉尼拔,少年时被土耳其王作为礼物送给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十分喜欢这个黑人孩子,亲自担任他的教父,并把他培养成自己身边一名出色的将军。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登基为女皇之后,把普斯科夫州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这片沃土赐给了汉尼拔。汉尼拔的孙女即普希金的母亲,曾担任叶卡捷琳娜女皇的侍从官。
普希金虽然出生在莫斯科,但十分眷恋母系家族的米哈伊洛夫斯科耶庄园,他曾5次返回故里,并在这儿度过了两年半的流放生活。在孤独而痛苦的日子里,奶娘阿琳娜常常给他讲民间故事。在乡间小屋里,他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要章节,写了长诗《茨冈》,抒情诗《冬天的晚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许多佳作名篇。诗人决斗死后,好友屠格涅夫等秘密把灵柩运回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最后安葬于圣山修道院。“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人民的骄子,永远地安息在高高的山岗上。1925年,苏联政府将圣山命名为普希金山,以后又在这里建立了国立普希金文化历史博物馆。
我们从圣彼得堡坐火车,来到291公里外的普斯科夫州,又坐汽车120公里,访问了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广阔无垠的原野,明镜般的湖面,绿色与金黄色交杂层叠的森林……登上圣山,在修道院的普希金墓前,翻译家冯春先生用俄语,我妻子曹雷用汉语,朗诵了普希金的诗歌,表达大家从遥远的东方带来的问候。普希金有深深的中国情结,诗歌里很多次写到中国,生前曾热切地希望“走遍天涯……去长城脚下”。现在,这种交流的美好愿望,正由中俄两国人民在一步一步地实现。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20
2010年,塔吉克斯坦发行了普希金诞辰200周年的加字改值双连邮票(图20),左面一枚是流传最广的油画像(背景有诗神缪斯),右面一枚是大家熟知的侧面速写自画像。邮票的加字改值,往往引起集邮者特殊的兴趣(如该票的斜置加字“2008年6月10日”,还有,边纸上印刷的文字SECURITY),可以衍生更多的研究课题。在一部邮集里,加字改值,各种细节,乃至错体变异,都会增添集邮的新奇感和珍罕性。
令人陶醉的俄罗斯大地啊,黄叶飘零的季节,满眼如金灿灿的油画。我们踏访文学巨匠的故居,思念他们叶落归根的经历,隐约如闻乐声悠然飘来,不禁心潮澎湃……
——刊于《上海集邮》2019年第2期,作者授权本博公开发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