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相关档案里,我们看到,当天邮票发行局接到“文革”宣传组刘广聚的电话,对“井冈山”邮票提出意见,邓连普做了记录。全文如下:
“文革”宣传组对井冈山40周年邮票意见
刘广聚同志通知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毛主席像不够突出,可考虑如何再突出一些。
2.毛主席语录,用原图上的:每个共产党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段。
3.毛主席诗词西江月……用主席手写稿,“鉋”字改为“炮”。
4.修好后即可印制,不再送阅。
5.要求正式文件批示,刘答待研究。
邓连普 1967.8.15.
薛铁在这份电话记录上批示,“设计室同志阅后送邮总阅”。设计室阅后,吴建坤签字,后送至邮政总局。王冠杰在这份文件的右上角批示了“照办”。
从这份电话记录看出,中央文革小组宣传组经办人刘广聚于8月15日电话通知邮票发行局,对第一图没有意见,而对其他图案均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并明确说明修改后即可印制,不必再送审。但是对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关于“井冈山”的正式批文,刘广聚的答复是“待研究”。这就是“文革”期间邮票审批的特点,正常的邮票审批程序完全被打破,很多邮票的印制并没有正式批文,审批程序亦无章可循。
1967年8月21日,邮政总局派人去中央文革小组取回“井冈山”邮票的设计图稿。邮票发行局并不满足于此,一方面继续向中央文革小组要批文,另一方面开始向邮票厂发出订印通知。时间均为8月25日。
邮票发行局在8月25日致函中央文革小组。全文如下:
又:8月21日取回的“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纪念邮票图案已按所指示意见作了修改,近日即可送厂付印。并请将这套邮票予以批文。
此致敬礼!
附图案二幅
邮票发行局 1967.8.25.
文件中提及“附图案二幅”,估计是“井冈山”邮票的第二图和第三图。因为根据刘广聚的意见,第二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毛主席形象要“再突出一些”;以及第三图“毛主席诗词”要用手写体,并将原文中的“鉋”改为“炮”。邮政总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再次向中央文革小组请求“井冈山”邮票的正式批文。然而,正式的批文一直没有。
在8月25日,邮票发行局向北京邮票厂发出订印通知,即关于订印“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邮票的公函(票字66号)。由邓连普拟稿,薛铁签发,发送机关:北京邮票厂,抄送:邮票库。此公函全文如下:
兹向你厂订印“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编号文5),四种图案面值均为8分,每图印制1000万枚,总共印制四仟万枚。第一、二图邮票面积54×40毫米;第三、四图邮票面积60×27毫米。第四图雕刻影写版印制,其余三图均为影写版印制。
今年九月八日到十月八日为“纪念月”,我们希望能在此期间发行这套邮票。
该邮票图案四幅已于本月二十三日由设计室送你厂,请提前安排印制,以便如期发行。
从公函中,基本可将“井冈山”的印制和发行资讯做出准确解读。邮票编号为“文5”,计划在1967年9月8日到10月8日“纪念月”期间发行。
“井冈山”邮票的第一二三图是采用影写版,第四图采用影雕套印,第四图的印制方法应该与文7毛主席诗词相同。关于第三四图的邮票票幅,60×27毫米,只有文13是62×26毫米与之相接近。
然而,这套邮票虽经中央文革小组电话通知同意印制,但没有实际批文。邮票发行局经办人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于是在“井冈山”邮票从北京邮票厂印出样张后,于9月18日将邮票印样函报中央文革小组宣传组审阅。邓连普认为此举意在形成“没有文件的文件,没有批文的批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情况突然出现了重大变化,令所有人始料不及。
9月20日凌晨一点,刘硕仁正在值班,接到中央文革小组刘广聚的电话,称“井冈山纪念邮票第三、四图如果没有印,就不要印了;如果已经印好,先不要发行。因为领导同志还没有批准”。这一下子,邮票发行局的领导坐不住了。
这天早晨一上班,邮票发行局领导薛铁打电话询问中央文革小组刘广聚,得到的答复是:“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图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需经领导审查,其他两图没问题。此套邮票待那两图确定后再处理。”
刘硕仁接到电话,做了电话记录;薛铁再次进行电话确认;邓连普不放心,进行第三次电话确认。此事都发生在20日凌晨至早晨的时间,邓连普对上述电话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了一份珍贵的电话记录。全文如下:
电话记录:
时间:1967年9月19日夜一时(笔者按:实际是9月20日凌晨一点)
单位:中央文革刘同志
内容:关于“井冈山”邮票问题
刘同志:“井冈山”纪念邮票第三、四图如果还没印,就先不要印了;如果已经印好,先不要发行,因为领导同志还没有批准。
我(笔者按:指刘硕仁)问:第几图我还搞不清楚,请问是否是“毛主席和林彪”及“毛主席诗词”的那两张?
(未完,待续)
——刊于《上海集邮》2019年第1期4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