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鬓须尽白的老人坐在轮椅中,用绷带将画笔绑在因患风湿病而畸形的手腕上,忍受着痼疾的折磨,正在勤奋地作画。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画派大师雷诺阿晚年的生活情景。从雷诺阿老年时的照片和自画像中可以看到,画家形容憔悴,唯独一双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图1、2)。正是通过这双眼睛,雷诺阿敏锐地感受到现实事物中的精华,从而将其形象地在画幅中展现。画家的长子让·比埃尔·雷诺阿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父亲在跟人谈到绘画创作时常说:“我是一个天生的手艺人,根据需要来安排我的题材,然后像孩子那样画画……”
1841年2月25日,比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生于法国中部著名的陶瓷城利摩日,父亲是一个贫苦的裁缝,为了谋生全家移居巴黎。童年的雷诺阿在瓷器工厂当了4年学徒。他在杯子﹑茶托和盆子的白色瓷面上描绘花卉﹑仕女等装饰图案,这种瓷画的工艺性技巧对雷诺阿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留下了明显的烙印。当机器印刷瓷画淘汰了手绘瓷画后,雷诺阿开始为教会制作一种绘有染色玻璃窗图案的布幔,供流动传教的教士们布道时使用。21岁时,雷诺阿辞去旧业,拿出艰苦劳作攒下的一笔款子,进入巴黎的格莱尔画室学画。
图3 《狄安娜》
在格莱尔画室学画期间,雷诺阿结识了莫奈﹑西斯莱等人。莫奈和西斯莱致力于风景画创作,而雷诺阿则热衷于摹仿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写实画风。完成于1867年的《狄安娜》或多或少地受到库尔贝的影响,作品在取材上仍然迎合了官方沙龙的趣味,描绘了希腊神话中狩猎女神狄安娜在山林间行猎的情景,但雷诺阿并未将人物理想化,而是将她塑造成一个健康的民间妇女,使画面带有生活情趣(图3)。
图4 《划船派对的归来》
格莱尔是一位平庸的历史画家,但却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他致力于传授学生素描基础,并不强求学生按老师的画法作画。雷诺阿曾说:“如果画画不能使我开心,我就不会来学画。”他认为格莱尔教学方法的最大长处是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展示各自的风格。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划船派对的归来》(图4)、《春》(图5)、《瓶花》(图6)等。
图7 《包厢》
1874年,在巴黎的纳达尔摄影工作室,雷诺阿与莫奈等多名青年画家一起举办画展,这次画展历史性地宣告了印象画派的诞生。《包厢》(图7)是雷诺阿在这次画展中展出的七幅油画之一,是根据他在剧院中所得的一个“印象”请人摆好姿势在画室中画成的。一位名叫妮妮的模特儿装扮成观剧女子;观剧男子则由雷诺阿的弟弟保罗装扮。由玫瑰色﹑黑色﹑白色组成的主色调,使画面生动活泼且饶有装饰趣味。画作虽非完成于剧院现场,但却成功地画出了剧院的气氛,特别是人物那种陶醉于舞台演出的神情被刻画入微,非常动人。《包厢》出色的艺术处理,表明雷诺阿在70年代初,其艺术创作已达到很高的境界了。
图8 《煎饼磨坊》
《煎饼磨坊》展出于1876年的第二次印象派画展,雷诺阿在作品中描绘了青年男女们的假日休闲情景。标题中的煎饼磨坊是巴黎蒙马特区的一家大众化舞厅的名称,自18世纪起,欧洲许多国家就陆续开设以“磨坊”命名的游乐场所。画中的这家舞厅因供应煎饼而得名。在《煎饼磨坊》中,到处是饮酒作乐和翩然起舞的人们,阳光透过树叶空隙投射到人们的身上﹑桌上和地上,使所有这些形体无不闪耀在彩色的光影里。雷诺阿以自己对光与色的细致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整个场面的欢乐气氛(图8)。乐天派的雷诺阿在自己的作品中从来不表现社会的阴暗面,他所歌颂的始终是青春﹑欢乐和生命。
图9 《秋千》
自1874年至1881年间,被称为雷诺阿的“印象派时期”。在此期间,他完成了《秋千》(图9)、《情侣》(图10)、《让娜和鲜花》(图11)、《棕发女子像》(图12)、《阅读》(图13)、《拿喷水壶的女孩》(图14)、《舞蹈的少女》(图15)、《阿尔芳·富尼埃》(图16)、《贝特·莫里索和她的女儿》(图17)、《拿鞭子的女孩》(图18)、《丢伐尔家的女佣》(图19)、《模特儿的肖像》(图20)、《在阳台上》(图21)等一系列印象派风格的画作。
图22 《莎玛丽像》
现收藏于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的《莎玛丽像》(图22)是雷诺阿最著名的“印象派”肖像画作品,这是为巴黎女演员让娜·莎玛丽画的胸像。雷诺阿那种细腻精致的笔法和用色,特别适用于刻画青年妇女和儿童的形象。在这幅肖像画中,画家用玫瑰红的暖色调来烘托这位金发碧眼女郎的性格。70年代中期,雷诺阿认识了巴黎大出版商夏班蒂埃和夫人,夏班蒂埃夫人是一个著名社交聚会的女主人,雷诺阿就是在这个聚会上结识了女演员莎玛丽。他曾为夏班蒂埃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画过多幅肖像,其中作于1878年的那幅《夏班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图23)是夏班蒂埃夫人订制的油画。这幅油画以母亲为中心,两个女儿坐在她的身边。雷诺阿精心刻划了夏班蒂埃夫人的端庄大方和两个女孩天真无邪的神态,并让其中一个女孩坐在一条牧羊犬的背上,使画面增添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情趣。1880年,雷诺阿创作了《游船上的午餐》(图24)一画。此画完成后,他逐渐放弃了专注光影呈现的表现风格,趋向于较为平实的描绘。
图25 《马利恩海滩》
1881年至1888年的8年间,是雷诺阿绘画风格大转变的时期,他开始舍弃了之前的印象派绘画风格,寻找新的创作之路。在巴黎艺术沙龙中的成功,让雷诺阿脱离了经济拮据的困境,实现了自己多年的远行渴望,去英吉利海峡﹑阿尔及利亚﹑意大利…… 格恩西岛的景色﹑庞贝古城的壁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使他渐渐远离了印象派的老路。在他描绘的格恩西岛各种景象中,《马利恩海滩》(图25)、《岛上的山林》(图26)、《格恩西海岸》(图27)、《礁石》(图28)和《布洛伊风光》(图29、30)等作品还多少保留着印象派的用色技法。但《在海边》(图31)一画中的女子形象,已与印象派时期的表现形式有了明显差距。雷诺阿作于格恩西岛的《孩子们在海边》(图32)一画,现藏美国的波士顿博物馆。后来格恩西岛旅游业在设计度假广告时,也借鉴了这幅画作(图33)。
回到巴黎后,雷诺阿曾对画商伏拉尔说:“跟随印象派至今,就技法而言,我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总之,我不想再走这条死胡同。”这说明雷诺阿在艺术上具有不倦探索的精神,不愿在已有的成就上停步不前,而是要以不断的探索,在艺术创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当时想做的是把古典主义的安格尔式的线条与印象派单纯的色彩协调地组合起来,这种尝试让他画出了一批动人的但也引出争议的作品。
图34 《伞》
完成于1886年的《伞》(图34)是一幅雷诺阿追求上述协调组合的范例,画面颇具装饰性,表现的是巴黎的一个春日。画中阵雨突降,行人纷纷打伞遮雨。作于1883年的油画《布日瓦尔之舞》(图35)。画面上是一对舞伴,两位舞者中,那位女性画得更为生动。装扮女舞者的是当年巴黎最走红的模特儿苏珊·瓦拉东。
图36 《浴女们》
大幅油画《浴女们》(图36)是雷诺阿耗时3年的精心之作,其创作动机来自于在凡尔赛宫见到的一块17世纪的浅浮雕。雷诺阿为创作这件作品画过大量的草图和习作,不论构图,人体姿态,线条还是色彩,均做了反复探讨。最后完成的《浴女们》构图严谨,人体质感表现充分,线条流畅,色彩单纯明快。此画成为雷诺阿在其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雷诺阿各个时期的多幅女性人体作品均显示出高超的绘画技巧,这些作品真实地画出了人体丰富细腻的色彩和质感,使之栩栩如生,简直可以使人感觉到皮肤下的血液流动和脉搏跳动(图37-42)。这全然不是那种僵化了的人体,而是来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体。正是通过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人体绘画,雷诺阿歌颂了美好的生命和青春。
图43 《花园》
1888年后,雷诺阿摆脱了“安格尔式”风格的约束,似乎又恢复了他原先的印象派面目,他再次将重点转移到光和色的探索上。在《花园》(图43)﹑《拿扇子的女子》(图44)﹑《玛格丽特像》(图45)﹑《戴黑色和桃红色帽饰的女孩》(图46)﹑《夏尔·丢朗和乔治·丢朗》(图47)、《西斯莱夫妇》(图48)、《维拉像》(图49)、《金发女孩像》(图50)﹑《伊蕾娜·卡昂像》(图51)、《绣》(图52)﹑《桃子和葡萄》(图53)﹑《小路》(图54)﹑《风景》(图55)等作品中,浓郁热烈的色调借助女性人体﹑儿童形象﹑鲜花和风景等主题重新在画布上舞动。
图56 《钢琴前的两个女孩》
《钢琴前的两个女孩》(图56)﹑《在牧场》(图57)和《摘花的女孩》(图58)则通过不同的环境,精致细腻地刻划日常生活中少女们宁静欢愉的神情。《让娜像》(图59)是雷诺阿为装扮成女孩让娜的小儿子可可(克劳德)画的肖像。在《乡村之舞》(图60)中,画商昂利·伏拉尔搂着女伴翩翩起舞,画面色彩烘托着欢乐的气氛。2009年,法国为纪念雷诺阿逝世90周年,发行了两枚一套的纪念邮票,画家的晚期作品《伯恩海姆夫妇像》和《戴玫瑰花的加布里埃尔》被选为邮票图案(图61)。画中的加布里埃尔是雷诺阿晚年最喜欢的模特,她时而以家庭主妇的形象现身,时而又成为纯朴的农妇,更多的是作为画家的人体模特而献身艺术。
1919年12月17日,雷诺阿因肺充血逝世。临终前,他唯一的要求是让他用铅笔画一束鲜花。当画家最后一次放下铅笔时,他以满足的口气说:“今天,我又感受了一次快乐。”2019年是雷诺阿逝世100周年,雷诺阿作品的纪念展览在世界各地举行,人们以各种方式向大师表示敬意。
——刊于《上海集邮》2019年第3期,作者授权本博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