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曾培鑫:马踏飞燕

$
0
0

图0

“马踏飞燕”又名“天马”、“铜奔马”、“马超龙雀”,为东汉青铜器(图01969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71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访问兰州,看到这件稀世珍宝,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1983105日,“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4年,武威人民选定“马踏飞燕”为武威市城标;19968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0年,“马踏飞燕”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和中学历史课本;2001年,在全国高考中,“马踏飞燕”作为高考作文题与几百万莘莘学子见面;2002年,“马踏飞燕”被列入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这件两千多年前制作的铜奔马身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造型生动,健美飘逸,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三足腾空,自由奔放,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飞燕惊诧回首。奔马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是东汉时期马的绝妙写实杰作,在中国雕塑史上亦是不朽之作。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品,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马踏飞燕”的骏马孔武有力、奔腾欲活,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马上,而似乎很少有人去探究“燕”的来历。

张劲硕于2014年在《马踏飞燕:被踩错四十年的燕子》文中认为:“马踏飞燕”之名不科学,无论雀形目燕科,还是雨燕目的鸟类都不符合铜奔马蹄下飞鸟的形态特征,认为铜奔马蹄下的燕子被错踩了四十多年。他认为,从形态特征和速度标准,乃至文化含义上最与“飞燕”相符的鸟类就是隼。游隼自古就被人们熟知,它最为常见、飞行又快、体型也最符合“马踏飞燕”标准。古人爱隼,或称猎鹰,特别是驯化猎隼、游隼、燕隼等鸟类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从而认为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不应叫作“马踏飞燕”,而应该更科学地叫作“马踏飞隼”。

2015630日《人民日报》刊文:“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在2015年度出土文献保护、整理、研究培训班(济南)上讲授,从研读马王堆帛书中的《相马经》可知,古人说的好马,一等逮鹿,二等逮麋,三等可以袭乌。也就是说好的马是可以袭击乌鸦的;由此得出结论:“铜奔马”脚踏的是乌鸦而不是飞燕。”

关于“铜奔马”命名杂乱的问题,虽一直困扰着文物界、学术界等,但并不影响它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作为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马踏飞燕”复制品曾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外国首脑。其艺术形象曾先后10次登上联合国、保加利亚及我国的邮资票品中,成为邮票发行史上的佳话。


图1-1


图1-2


图2


图3


图4


图5-1


图5-2


图6-1


图6-2


图7


图8-1


图8-2


图9-1


图9-2


图10-1


图10-2

1973年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71(图1图名“天马”,这是“马踏飞燕”首次登上 “国家名片”。1992年发行JP32(图2,邮资图是中国旅游标志,其上方为“马踏飞燕”的剪影。1996年,联合国发行 “马踏飞燕”图邮票(图3,有意思的是我国发行的所有邮资票品上的“马踏飞燕”都是头向左、尾向右的侧影,而联合国的这枚“马踏飞燕”邮票则是头向右、尾向左的侧影。1997年发行1997-3(图4,图为长城上空腾飞的“马踏飞燕”侧面剪影。2002年发行PP54普资片(图5,邮资图为“马踏飞燕”的侧影,这是我国首枚小规格普通邮资片(125×78毫米);2006年同图片面值80分。2012年发行的2012-19-2(图6图中有“马踏飞燕”的侧影。2013年的第三个“中国旅游日”,发行28邮票(图7,图为中国旅游标志。2014年是中国和保加利亚两国建交65周年,保加利亚于2014年发行两国建交65周年纪念邮票及小型张,小型张(图8以马为主题,将“马踏飞燕”和保加利亚岩刻艺术作品《马达尔骑士 》(世界文化遗产)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农历马年。2016年发行《马踏飞燕》普资封(图9XK14信卡(图10,邮资图均与小规格《马踏飞燕》普资片一致。

                  ——刊于《上海集邮》2016年第1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