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林霏开:回望摩洛哥——旅邮随笔之五

$
0
0

图1

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的摩洛哥,被称为“北非花园”。

20165月,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访华,在与习近平主席一起出席签字仪式时,国王亲自宣布,从61日起,中国公民赴摩洛哥旅游可享受免签证待遇(图1,摩洛哥金箔小全张,肖像均为穆哈默德六世国王)


图2

我们是201311月,应曾任摩洛哥中资企业协会主席、香港“茶叶大王”裴文义先生之邀,“先行一步”,畅游了“北非花园”的新、老城市以及神秘的撒哈拉。

伊本·白图泰 过去只知道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到过中国,还在元朝宫廷里做过官,回去以后写了游记,名扬世界。参加了摩洛哥旅游,我们才知道,还有出生在摩洛哥丹吉尔的柏柏尔人伊本·白图泰(13011377),也到过中国,他口述了一部游记。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拿出伊本·白图泰《游记》的手抄本,给周总理一行观看。周总理回国后,指示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尽快翻译这本《游记》。由于十年动乱的干扰,直到1985年,由马金鹏翻译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才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华文出版社又重新审校并刊印了新版本(图2,封面照片为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大清真寺)


图3


图4


图5

2008年,为纪念摩洛哥和中国建交50周年,摩洛哥发行了13枚纪念邮票(图35。据新华社报道;“这套纪念邮票由摩方设计,中方免费印制。3枚邮票图案分别为摩洛哥城门和中国长城、两国典型瓷器、两国传统窗棂……此外,中方还设计制作了普通、丝质和贴瓷片小型张。”

从邮票边纸的汉字可知:印制单位是“河南省邮电印刷厂”新华社所说的摩方设计者,努力寻找沟通两国的文化、历史元素,应当说,用心绵密,是相当成功的。从摩洛哥的古城门洞,穿越绵延万里的长城;邮票上的中国瓷器,据介绍是泉州德化陶瓷博物馆所藏康熙二十五年款五彩天球瓶,与摩洛哥的古陶罐相得益彰。至于中方(阎炳武)设计的小型张,当然也属摩洛哥正式发行的邮品。摩洛哥驻华使馆的参赞,特赴泉州德化,与中国外交集邮协会秘书长等,一起出席了小型张的首发式。小型张的一大特点,是背景绘有伊本·白图泰远游中国的路线图。

窗棂被视为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焦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邮票图案里的中国漏窗,我们很熟悉;那么,摩洛哥的圆形花卉图案,又有什么来历呢?


图6


图7

看到1987年美国与摩洛哥建交200周年,两国联合发行的纪念邮票与首日卡,红色的邮票中心图案,也是那样一个近似花卉的圆形(图6,美国邮票首日卡;图7,摩洛哥邮票)。(摩洛哥是世界上第一个与美国建交的国家,法国晚2年才与美国建交,荷兰晚5年,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德国等就更晚了。所以,美国和摩洛哥都十分重视两国的传统友好关系。)

请教了远在美国的邮友戴定国,他很快传来了答复:“邮票上的红色图案,查美国邮政新邮发行资料,居然没有提及。但在纽约时报1987719日的报道中找到答案。文章说,它是一种阿拉伯风格的花纹,源自摩洛哥菲斯的巴塔宫殿(Dar Bathe Palace)一个华丽的彩绘门,现在是巴塔博物馆。

“您问我有什么含义,我查到一位集邮专栏作家理查德在1987524日《太阳哨兵报》Sun Sentinel上发表的文章,称这个阿拉伯式的花纹是一颗12角星,并由一根单一、不间断的红线构成。”

图8

我们到摩洛哥旅游时,曾在菲斯城见到了巴塔宫殿“华丽的彩绘门”,我拍下了照片(图8,巴塔宫殿大门)。原来,彩绘门是一座重重叠叠的门楼,布满了非常美丽的“阿拉伯式的花纹”,上面有一排17扇窗户,窗棂图案千变万化,左起第3扇和右起第3扇是对称的,我发现,窗棂含有类似邮票上的圆形花样,每个圆形含8枚花瓣。

人们常说“打开心灵的窗子”。在摩中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上,为了把两国窗棂上的图案连接起来,设计者把圆形花纹改为10个花瓣,其中3瓣是实心的,以便衬托摩洛哥的“所罗门之星”(绿色五角星)。


图9

绿色进军  前面提到的哈桑二世(19291999(图9,号称“铁血国王”,他是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父亲

哈桑二世治下最轰动的成就,是1975年的“绿色进军”。


图10

该年11月,国王亲自号召民众起来收复撒哈拉,有35万志愿者积极响应。在摩洛哥军队的保护下,手无寸铁的男男女女,高举绿星红旗,从摩洛哥塔尔法亚市出发,越过西属撒哈拉的边界线,浩浩荡荡进行和平示威游行。当时,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重病在床,政府一筹莫展,边境部队不敢开枪。(图101945年西属撒哈拉邮票)

一周后,西班牙政府匆忙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了《马德里条约》,承诺放弃这块殖民地。将西属撒哈拉的三分之二划归摩洛哥,三分之一划归毛里塔尼亚。次年2月,西班牙完成了全面撤军。可是,《马德里条约》引起邻国阿尔及利亚的极度不满,他们支持主张撒哈拉独立的组织,催生了一个“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之间,不时发生武装冲突。1979年,毛里塔尼亚宣布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1991年,在联合国的调停下,摩洛哥与主张撒哈拉独立的武装力量停止交火,但原定的公民投票没有实现。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摩洛哥屡屡发行“绿色进军”的纪念邮票,已经形成系列(图11162010年纪念“绿色进军”35周年的邮票,12枚,图案为人山人海,进军沙漠,红旗飞扬,光芒四射;更有一只巨手,擎起一面世界上最大的红旗,划破沙丘,向前突进。同时发行的小全张(图172枚邮票和边纸上,多处粘有撒哈拉的黄沙。这种做法很聪明,撒哈拉的沙子取之不尽,借以记录35万民众的足迹,十分切题,又有气派。

摩洛哥邮政勇于大胆创新,曾经发行镶嵌苜蓿种子的小版张;而撒哈拉沙子、中国瓷片又相继进入他们的邮票,不知今后还会有什么新花样呢?

 ——刊于《上海集邮》2016年第1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