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潘立勤:《旧时上海的城市发展(1899-1943年)》图画明信片邮集编组体会

$
0
0

图1

一、学习规则,在有限素材中,确立合适的主题与纲要

规则强调:参展者将所收集的素材,按照展出计划进行编组。展品须有一个包括标题和计划在内的前言页,显示展品结构和逻辑发展。展品的标题、计划及其内容应分类合理,文字说明紧密结合计划。在保持故事性和素材平衡的前提下,标题应贯穿于整部展品。

1,几经修改与斟酌,最后确立较为妥当的邮集题目;

本人目前收集的老上海明信片只有700枚左右,其画面无非是常见的外滩、南京路、苏州河、黄浦江老城厢及龙华塔,还有一些有关交通发展、城乡风貌及其他街区的五框邮集至少需要素材158片,编组邮集时挑选余地极其有限。

首先想到的题目是《那个年代的上海---晚清民国明信片集萃》,因为它可以涵盖任何一张描绘老上海明信片;纲要分为8章24节,把老城厢、黄浦江、苏州河、外滩、南京路、其他街区、交通发展以及城乡风貌一一展示,而后感觉不妥,因为没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突出邮集的故事性,只是一种老上海题材明信片的堆砌与罗列。

同时觉得题目与有关书籍雷同,于是将主题范围缩小并修改为《晚清民国时,上海城市的拓展(1890-1940年)》,变为6章18节,但在摆放贴片又发觉6章节在五框展出时,阅读不很方便,于是再次把章节缩为5章15节,章一框,便于阅读另外,对城市拓展”一词也进行了推敲,上海的发展并不是老城厢的拓展,而是在老城区郊外另行开拓,用发展”一词更为贴切。最后定稿为《旧时上海的城市发展(1899-1943年)》(图1)。讲“城市发展”,引申出上海今日的繁荣与发展,其实也是有基础、有根基的,是与“旧时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2.预埋故事线,让纲要与前言的描述与素材一一对应;

在前言中写到“几经战乱以及不断改造更新的城区建设所体现出的包容性、持续性、流通性、开拓性,也同样表现在明信片的画面上” ,而后在纲要中的编组次序上,除了第1章介绍了上海开埠前的“上海的县城与郊外”来铺垫当时的现状,第2章用城市建筑来讲中西包容3章把交通工具来呼应“持续发展4章写商业模式对应“并存流通最后第5章让城区规模印证了“逐步开拓”。

在选用素材时,发现老上海的明信片几乎都为当年在中国的外国人所拍摄和印制,尽管反映一个世纪前外国人的视角和审美,但它却具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其实,老照片的价值是后人才发现的。而明信片上照片的价值在当时就已经被认定,因为只有记录了非常典型的生活画面,表现了重要历史事件,或主要的历史场景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也代表了当时世界摄影艺术水平的照片,才有可能被印成明信片。

3.完善六要素,才能全面展示邮集的展品

根据规则规定,“前言页—构思与计划(10分),在讲座上,老师举例告诉我们,完善六要素,才能全面展示邮集的展品。即:题目前言纲要重点提示 要点参考文献

在完成上述6项的基础上,再放一件能吸引眼球的素材就更加完美了。

在编写前言页时,考虑到所选明信片的珍罕性不够,就没注明重点提示”的要素,同时感觉前言页上的文字太多没标注“要点”,因而在北京展出时被扣分。

通过上海、北京的参展,我深深地认识到,对FIP规则学习理解的重要性。既然参加竞赛类邮展,就应该把握住各种加分机会和可能。因而在修改和翻译邮集参加武汉世界邮展时,就需要充分完善“六要素”、全面清晰展示邮集的展品。

二、学习规则,在有限素材中,挑选适用与主题有关联的明信片

评审规则明确告知“所有展品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政府相关规定,尊重国情民意”。

1.剔除违反规则的素材,选用合适的明信片。在老上海片中,有许多是日本军邮片,原来因缺少素材,就收集补充了一些。日本军邮明信片作为研究可以,但不能参展,这个容易理解;另外日本客邮局印制或贴用的邮票上印有小小的“支那”辱华字样,这也是不能用在邮集上。因而我尽量不选用日本的明信片,实在要用时,就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坚决剔除类似的素材。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汪伪政权印制或使用过的明信片,同样不能用在邮集上。


图2  把明信片分门别类
            2.尽可能使用容易断代的素材。在挑选素材前,首先将合规的所有老上海明信片分门别类,方便比对与挑选(图2)。尽量选用年代早的明信片,在同类画面素材中,尽量选择画面清晰、品相好的。在白片与实寄片同时表现同一题材时,尽可能选用邮政使用过的,以加强对素材的研究。
   在选用的158张素材中,其中实寄或盖销的有70张,占总数44.3%,为邮集的总成绩争取到不少分数。

三、理规则,在大量文字资料里,挖掘有意义的专题知识

在编组邮集时,尽量做到让素材说话,同时让专题知识围绕明信片展开两者相辅相成。

1.如第3章《旧时,交通工具持续更新》,16页贴片分三个小节来叙述上海城市发展的持续性。

3.旧时,交通工具持续更新:

3.1水运,造就了民族工业

3.2港口,吞吐了南北货物

3.3汽车,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特别在表述车轮的滚动到推动城市快速发展时,第3小节用一组明信片的画面,可直观看到上海随着时光的推移,交通工具一步一步持续更新。


图3  独轮车涌进上海

 1855年引进外国马车(图4),1862年苏北独轮车(图3)涌进,结束了上海“有舟无车”的年代,1869年自行车进入上海(图3);1873年从日本传入黄包车(图4);1901年汽车的引进,是上海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


图4  外国马车与黄包车


图5  电力引进后,电车受欢迎


图6  无轨电车与公共汽车

 1901年汽车的引进,是上海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08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图5)的开通;1914年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图6)启用;1922年公共汽车(图6)在上海运行;1934年双层公共汽车出现在上海街头;……汽车的引进,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看到上海外滩停放的各式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俨然在参观世界汽车博览会一样。

   2.编组第4章《旧时,商业模式并存发展》时,在查找权威资料后,消化并连贯表述“百货公司在南京路兴起”,向观众展示了南京路的发展过程,也看到南京路的东段、中段、西段在不同时期发展特色。


图7  南京路东段商店


图8  南京路上的先施公司

如东段早期的商业中心,惠罗、福利、汇司、泰兴(图7)被称为前四大公司;中段为传统有特色的店家;而南京路西段,1914年先施公司(图8)、


图9  永安公司、新新公司


图10  大新公司

1918年永安公司(图9)1926年新新公司(图9)1936年大新公司(图10四大公司相继开业。上海的百货业最后在广东商人的推动下,民族商业占据了“十里洋场”南京路。

3.反映旧时上海繁荣的重要场景还有上海跑马场的不同画面,当时因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战争等原因,造成人口大量涌入,使租界地价不断上涨,跑马场的三次搬迁修建,租界范围越来越大,租界面积逐渐扩张。


图11  人口导入带来商机


图12  上海第三跑马场

旧时上海城市繁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设施的引进,车轮上的滚动,商业模式的变化,金融业的发达,人口不断大量涌入。


图13  1927年上海市政府大楼


图14  1943年上海租界收回


图15  上海理查饭店

据资料统计:1937年上海共有商店86,639家,商业繁荣的盛况前所未有。1843上海开埠后的100年间,人口20万增长到400多万。上海拥有很多工厂,占据了当时全部外国在华投资的三分之一。那时的上海已经成为近代中国的工业重镇与经济中心。

用好规则,在众多建议中,编组通俗易懂的明信片知识

1. 根据规则规定明信片知识和研究项目主要内容:出版发行者 图画摄影者印制方式 发行方式邮政使用

在对所选用素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明信片知识。

例:对右边拓展页上图明信片研究的表

名称:理查饭店

出版:上海礼查饭店

版式:珂罗版

年代:19世纪90年代

格式:无分割线

邮政:贴德国客邮10分,

      1900.12.2上海寄

往德国;1901.1.19

德国柏林落地戳(图15)上海理查饭店

无论对素材的专题知识,还是明信片知识,参展者都要有一定的研究,一定要在展页上写点什么,一旦出现空白,就会是:无文字即无研究”,而面临评审员的扣分,编组时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图16  上海张园西洋建筑等


图17  黄浦江上的船只

2.用图画说话,让人感觉选用的素材比较珍贵,同时写清楚实寄片的邮路。

3.我编组的邮集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个人认为除了采用的素材中早期实寄片比较多的因素外,还有就是在对贴片结构布局上文字所占比例在70%以内,素材的安排也较统一:采用了两横式、两竖式、或上横下竖式、或上竖下横式。


图18  两横式贴片


图19  两竖式贴片


图20  上横下竖式贴片


图21  上竖下横式贴片

文字位置也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众阅读,给人一种观赏的美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