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航空挂快信封,封面除了书写收、发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外,另注“航空快”字样。封背贴大东二版孙中山像10000元邮票1枚,符合1948年2月7日至2月29日间的邮资(信函2000元/初重20克,航空3000元/20克,挂快5000元,合计邮资10000元),销1948年2月24日 上海“廿三”中英文三格式阿拉伯数字日期点线戳,并盖有1948年2月26日 北平“(快)”中英文三格式汉字日期实线到达戳。背面也有一句附注“若已返津请转天津为荷”,还盖有不太常见的竖式有框“请寄航空邮件”业务宣传戳。但是仔细研看,你会发现这是一枚充满故事的信封。
发信人是抗战名将孙连仲将军的长子孙湘德,提起孙将军,很自然就会联想起血战台儿庄的故事。1938年春,日寇企图沿津浦线南下攻占徐州,孙连仲受命率第二集团军赶往台儿庄增援。3月24日,日军三个联队约五六千人在飞机、坦克和重炮配合下发起猛攻,孙连仲亲赴前线指挥,命令士兵坚守阵地,决不撤退。此后数日,敌军依仗其武器装备的优势,在白天开战,中国军队防御后则在黑夜发起攻击,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4月3日,日军攻占台儿庄东南门后,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土地,中国守军死伤惨烈。孙连仲的部队坚守南关,集合所有人员,连炊事兵和担架兵都一并参加,组成敢死队,夜袭敌军。4月6日,援军赶到,我军内外夹击,大败日军,获得全胜,史称台儿庄大捷。此役中,孙的西北军武器虽劣,但官兵勇于作战、不怕牺牲,2万余名将士牺牲14000多人,歼敌万余。
收信人是孙湘德的夫人宋景宪,宋哲元将军的二女儿。就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三天,宋哲元便率领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坚决表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奋斗牺牲,誓雪国耻。1933年1月2日,日军攻占山海关。10日,宋哲元奉命率29军移驻北平以东一带。 1933年2月22日,日本关东军调集4个师团,并纠合伪满洲国军队总计10万余人分三路向热河进攻,宋哲元指挥全体将士在长城要隘喜峰口、罗文峪与日军展开血战。战士们以大刀与日军展开拼搏,消灭日军6000余人,喜峰口大捷威震全国。以此战为背景而创作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全中国,鼓舞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勇敢地冲上战场,加入抗战的队伍。
孙、宋两家的历史与抗战息息相关,卢沟桥事变,是宋哲元打响了第一枪;抗战胜利后,则是孙连仲在北京太和殿主持受降典礼。抗战时期,孙湘德在天津曾加入抗日杀奸团,并亲手暗杀汉奸。后来他进入黄埔军校成为十七期学员,并参军担任校官。抗日杀奸团的成员中,还有他青梅竹马后来成为妻子的宋景宪。他们的家史就是一部浓缩版的抗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