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1974年开始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T88M,图1),轰动世界。超强的阵营,雄浑的气势,真人真马般高的造型,使之斩获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盛誉。但秦俑个体容貌、衣冠给参观者的印象,却并非那么惊艳。对,它们几乎个个灰头土脸,很不上镜。当地老百姓还曾将它们称为“瓦神爷”。若听到讲解人员的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其实原本是彩色的,参观者肯定会惊愕不已。而我们集邮爱好者仔细欣赏T88《秦始皇陵兵马俑》,确实会发现一个头冠略带红色的兵俑(T88—3,图2)。
图3
图4
实际上,秦陵兵马俑不仅是彩色的,而且色彩很丰富。计有红(朱砂,铅丹)、绿(石绿)、蓝(石青)、紫(紫色硅酸铜钡)、黄(密陀僧)、黑(炭黑)、白(磷灰石,铅白)、褐色(褐铁矿)等,它们大多为天然颜色,如朱砂即我们熟知的矿物辰砂(T73—3,图3),而只有紫色硅酸铜钡、铅丹、铅白系人工制造。特别是紫色硅酸铜钡,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而秦俑是现在知道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由于只出自中国人之手,所以它又被称作“中国紫”。后世紫色长期受到尊崇,如紫禁城乃皇城,紫袍代表高官,但紫色在秦俑身上很普遍。秦汉以后,秦人制作紫色的技术失传了,才使得这种颜色稀罕起来。秦军服装五颜六色,均为自备,反映到秦俑身上,也就开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服装万国博览会。科研工作者还原了秦俑的亮丽服饰(图4)——您看后是不是感到眼睛放光呢?
秦俑面孔一般都是肉红色或粉白色的。可1999年9月10日,发掘人员在2号坑跪射俑阵中,竟然看到一个绿脸俑(明信片,图5)。该兵俑彩绘满身,但刚露出地面时,却是淤泥紧裹,经考古工作人员极其小心的清理后,才得见其“庐山真面目”:它的头脸部色彩非常绚丽,如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但绿色无疑为主体色:双耳为浅绿色,脸部、颈部全为粉绿色。那么,它脸部怎么会“红白花丛一点绿”?惊讶之余,研究人员百思不得其解。这唯一的绿脸俑被当作宝中宝,和国宝秦始皇陵铜车马(T151M)一样,被国家列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经过历史上的水浸、火烧,2000多年的地质变化,加之未经焙烧的彩绘本身就没有经过焙烧的牢固,大部分原本彩色的秦俑变得灰头灰脑,这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出土时似已“逃过”岁月劫难,彩料尚有残留,甚至有的还很鲜丽的兵马俑,出土后会迅速颜崩色坏呢?欲求答案,先要从兵马俑怎么上色说起。兵马俑和新石器时代的彩绘红陶鼎(编77)一样,同属彩绘陶。其工艺是:陶器烧成后彩绘颜料即可,不再二次入窑烘烤。而陶器致密程度不如瓷器,上色后颜料容易被孔隙“吃掉”。为解决这个颜料被“吃”难题,聪明的秦国工匠采用涂漆方法来解决——在兵马俑身上先涂一层生漆,陶器疏松的缺点就不用愁了,然后再在漆层上上色。注意,这个高明方法为中国人所独创!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是这个漆层,成为秦兵马俑出土后快速掉色的推手。原来,兵马俑出土后,由于环境变化,湿度大幅降低,所以本已老化的漆层急速脱水而龟裂、起翘、脱落,连带颜料一块遭殃。尽管采取了冷冻干燥等各种保湿方法,结果还是无济于事。为解决难题,陕西有关文物部门向全世界发出了求助呼喊并得到积极回应。1992年,陕西省文物局和德国巴伐利亚文物保护局在慕尼黑签订了《关于秦俑彩绘保持技术合作研究的协议书》。为了保护人间彩绘奇迹,中德两国科研人员开始携手攻关。合作第5年,取得了重要成果,秦俑彩绘保持技术在实验室内获重大突破,随之也逐渐用于田野。2001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文物保护科技成果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鉴定,鉴定对该成果在“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予以肯定。我们再来欣赏那个珍贵的绿脸跪射俑,出土后不但分离的俑头、俑身被粘合,而且及时使用了彩绘新保护技术。20年过去了,保护效果怎样呢?绿脸色彩依然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