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名查良镛,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新袁村赫山房(图1)。
袁花山清水秀,素有“花园之镇”的美名。袁花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农业生产发达,蚕桑、苗猪和南方梨远近闻名。袁花历史上人文荟萃,是清代查慎行、查嗣僳和现代沙可夫、查济民等名人故里。
金庸先祖于元时自婺源迁居此地,置地造房。故居“赫山房”坐北朝南,墙高六米多,正中三间为厅堂,东西两侧为卧房、书房、厨房和起居室。整个建筑有五进,每进之间有两米宽的南北向走廊,有墙门和天井,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查家自从搬迁到此后名人辈出,清代康熙皇帝感动于查家“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文瀚之风,亲笔题写了“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由于年久失修,1998年7月,海宁市政府对“赫山房”进行了修缮,修复了澹远堂等主要建筑。如今金庸故居由高大的白色围墙围成,大门前有影壁墙,里面有二进4厅堂,前后各为5开间,带有厢房,中间各有天井。正厅摆设着传统的实木桌椅,高悬康熙御赐“澹远堂”匾额。右侧是金庸出生时的房间,老式的雕花木床,梳妆台按照原样摆放着。房间隔壁是书房,少年金庸正是在这间书房里秉烛夜读,打下了最初的文学基础。
1924年至1937年是金庸在故乡出生、生活、求学的岁月,金庸的生母徐禄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的姑妈。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袁花惨遭轰炸,金庸全家逃难到余姚庵东镇落脚时,徐禄得了急症离世,此时金庸只有13岁。继母顾秀英,原是徐禄随侍丫环,金庸念小学时,龙山学堂距“赫山房”有一里多路,便由顾秀英接送。晴天,两个人手牵着手,追逐着蝴蝶一路欢笑而去;下雨天,金庸趴在秀英的背上,合撑一把雨伞回家。金庸始终把秀英当作大姐姐对待,十分留念这段儿时的时光。
金庸常常在自己的武侠小说中寄托对生母的怀念,他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借以描写陈家洛回到海宁时的感受,寄寓着他自己的感怀:“……己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戌门。他离家10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回忆儿时母亲几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
图2
金庸故居离观潮胜地盐官镇只有10多公里,童年时几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都要跟母亲去看大潮。此外,从老人口中听到盐官古镇内陈阁老宅有关乾隆皇帝被掉包的野史,对一个好学的小孩,这故事可说倒背如流。金庸曾说:“《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1955年到现在,整整20年了。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根据海宁当地金庸小说研究者的统计,在金庸小说中,对于旧时记忆演化来的情节比比皆是,其最出名的射雕三部曲中不止一次提到嘉兴、海宁等地名,除此之外,以家族、家人为原型的人物、事件也寄托了金庸的回忆和思念。香港邮政2018年12月6日发行了《金庸武侠人物》邮票1套6枚,另有小型张,票图之一就是《书剑恩仇录》的陈家洛(图2)。
图3
2008年初海宁市政府筹划在盐官镇东南面建造金庸书院,同年4月得到金庸的大力支持,2010年9月22日落成对外开放。金庸书院建筑布局参照清朝最负盛名的经学家阮元在盐官创办的安澜书院建造,占地面积4385平方米,具备讲学、展示和藏书等功能,成为金庸文学研究的一处重要场所。2015年7月1日,浙江省集邮展览在此隆重举行(图3),全省各地的集邮爱好者聚集金庸书院,看邮展、游金庸故乡。
图4
今年3月10日是金庸95岁诞辰,海宁邮政启用了“金庸诞辰95周年暨‘金庸故里’邮册首发纪念”邮戳(图4),戳图展现了金庸晚年头像;同时启用了“金庸故里”风景日戳(图5),戳图为金庸故里大门。并推出了由海宁市金庸学术研究会制作,海宁市集邮协会监制的纪念封,全套3枚。
图6
HNJF2019-1-1金庸故里封,图为金庸头像和金庸故里建筑(图6)。HNJF2019-1-2侠客小镇封,图为金庸头像和侠客小镇建筑(图7)。中国首个侠文化特色小镇就在金庸故居附近,占地120多亩,由侠客小镇、美食江湖、主题名宿、养生国术中心、培训中心、亲子农场和桃花岛七大板块组成。一期项目侠客中心即将建成,预计将于2020年对外营业。HNJF2019-1-3爱乡楷模封,图为金庸头像和钱塘江大潮(图8)。金庸从1992年起先后六次回乡探亲,拜访儿时母校老师和校友,观赏一线潮,重访海神庙、陈家老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