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郭润康与上海邮事》序

$
0
0

郭润康出生在江苏丹阳,因日寇侵华而颠沛,后来长期生活在贵阳,他从少年时代起,开始集邮,终身不渝。他勤奋好学、平易恬淡、助人为乐,深受广大集邮者的爱戴。在国内好多地方,都成立了郭润康集邮研究会,学习他的高风亮节,研究他的精神学识,继承他的优良品质。在我们上海,也成立了本地的郭润康集邮研究会。为了缅怀和交流,上海的会员们筹划编印《郭润康与上海邮事》,要我也来写上一篇,放在前面,出于他们的盛情和我自己的心愿,欣然命笔,聊以慰藉。

郭老是我集邮的前辈,我在中学时期就爱读他的邮学论著。他对上海集邮界一向倍加关切,同上海的邮友情长谊深。他从未忘怀,他的集邮进步,离不开上海的邮商和同好,一张五洲邮票社的广告明信片,让他知道了世上还有买卖邮票的行业,邮票的复品可以用来交换或变钱,那时的五洲邮票社是一家已从苏州迁居上海的店铺。他从阅读《邮话》开始,认识乃至结交张包子俊、陈志川、钟笑炉等人,加入上海的新光邮票会,为新光会刊、《国粹邮刊》和《近代邮刊》撰稿,人到中年,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集邮家、邮学家。

集邮在中国复苏之际,他已年届花甲。我与他通信在前,初次相见则已在全国集邮联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了。从此,我们的通信和相会日渐多起来。原来就有《集邮词典》的合作,后来又是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广州的、西安的、区票的、大龙的,接着是《中国集邮百科全书》《中国集邮大辞典》和《中国集邮史》的合作,等等。在郑州开会时,我还同他合住一个房间,可作彻夜谈,特近距离地讨教他的健康生活良习。

郭老在集邮界被称颂为“泰斗”,在贵阳也有“名誉会长”的光环,但在集邮者中,他始终保持平民本色,谦逊低调,哪怕接待儿孙辈的邮友,也必礼貌有加,一视同仁。凡驰函要求签名、咨问,索取复信者,简直如同观世音菩萨般“有求必应”。因此,郭老为邮寄题词、信封、明信片而开销的邮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何况还有宣纸、毛笔、砚墨,以及弥足珍贵的精力和时间。向郭老“求签”者大多素昧平生,他们对郭老固然是出于仰慕,但这么庞大的人群,鱼龙混杂,不免有人贪得无厌。身为旁观,我暗地替郭老担忧,为此写过一篇《保护“国宝”》的杂文,呼吁让郭老减负,曾蒙多家邮刊转载,但亦无法考量其真正的效果。上海某邮商,辗转央我代向郭老求字,题其店名,此举纯属商业招徕,我认为需要合理付酬,在没有征求郭老同意的情况下索其润笔,给郭老汇去。郭老却题字而拒酬,后经我说明,亦通情达理,才不再退还。

郭老撰文、复信,字迹清丽,一丝不苟,以其交往之广,书写的数量亦必可观,后来我发现他撰稿、写信都用复写纸,原来他对发出的文字都要留底。由此可见,他对写作是极其认真和用心的。即使如此,他投稿邮刊,对编者的态度终是十分谦和,合作编书,一贯虚怀若谷,从不固执己见,令人感佩。他还乐于接受新事物,对集邮活动中出现的新玩意兴趣盎然,诸如有奖片、纪念张、附加费、快信条等,既收集又研究,还善于条分缕析,写出通俗的说明文字,推广此类新兴邮品。他不仅乐于为《上海集邮》写作,还愿意支持基层邮刊,比如为上海杨浦区邮协的会刊长期提供连载讲稿。我知道自己用稿要求严苛,不忍心加重郭老的负担,才没有求他同时为上海的两家邮刊挑担。

郭老对上海是满怀深情的,他曾自费前来参加全国集邮联举办的新光邮票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也对上海集邮者申请的邮品专利热情鼓励……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保住中华邮政时期发行的孙中山邮票全集,他将自己的珍藏捐赠给了上海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只因当时“兵荒马乱”,可惜后来下落不明。

郭老与上海集邮界、集邮人、集邮商、集邮出版物的关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这本小书应只是一个起步,拙文也只是一个纽扣,解开之后,还大有可以深入研究的内容呢,我们共同期待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