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观印象(满分5分)
展品的外观印象与题目、纲要和素材的珍罕性等无关。此项评审是对素材陈列清晰、说明文字清晰和展品整体美观来进行打分。
本展品给评委的外观印象是良好的(图1),在本次邮展专题类展品中属于中偏上。贴片采用31cm×29cm规格,素材编排得当,整体布局平衡、清晰、美观,应给予4分。
二、处理
1、题目和纲要(满分15分)
专题展品的纲要页是评审员必看的贴片,且化的时间相对比较长。题目代表了展品的概况,它与副标题共同界定了展品的范围。正如本次邮展评审委副主任杨桂松在4月29日下午的讲座中指出的,对展品题目的基本要求是直观、明了、完整和无歧义。对展品题目的评审是完全独立的,如果评审员需要看前言、纲要或展品内容才明白题目所要讲的内容,那么这个题目就是不妥当或是失败的。《从屈辱走向辉煌》的题目与本次邮展较多专题类展品题目一样,存在不完整、不明了、指示不清的歧义。
专题展品的纲要界定了展品的结构以及章节,并涵盖了与题目有关的所有主要方面。评审纲要时,应考虑纲要与题目之间的一致性,纲要页是否恰当与充分,展品结构(“章”与“节”)是否正确、符合逻辑和均衡,是否涵盖了拓展专题所必需的所有主要方面。
本展品共有7章37节(图2),基本涵盖了从虎门销烟后中国屡遭列强入侵的屈辱;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指挥革命武装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辉煌的全过程。但也存在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不平衡,如第一章“鸦片战争时期”多达6节11个贴片,而第三章“土地革命时期”只有2节但有10个贴片,第七章“改革开放时期”应是展品的重点, 但只有5节5个贴片,似乎少了。第二章“中国共产党诞生”章标题似乎不能涵盖“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3个节,建议调整章标题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如果说题目评审的打分标准是5分的话,本展品的题目可能只有2分或者3分;纲要评审的打分标准如是10分的话,则本展品的纲要可给7至8分。也就是说,本展品的题目和纲要得分应在10分左右。
2、拓展(满分15分)
拓展就是指对专题的有深度的详尽描述。评审专题展品的拓展时应考虑符合纲要的邮品的正确编组与定位,邮品与专题说明文字之间的联系。本展品有与专题细节相关的适用素材,素材与主题之间基本对应,能根据专题“故事”顺序均衡地使用邮品,可给12至13分。
3、创新(满分5分)
专题展品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引入全新的专题、成熟或已知专题的全新章节、已知专题的新思路和素材的新运用四个方面。红色题材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专题展品虽说已较为常见,但本展品所表现的专题紧扣本次邮展的主题,此项得分可给4分左右。
三、集邮及相关知识的个人学习与研究(满分15分+15分)
评审专题知识及其相应的个人学习与研究,主要考虑专题说明文字的适当、简洁和正确以及素材的正确专题应用。本展品所选素材与对应的专题说明密切相关,专题说明文字与中规格贴片相适应,但也存在个别贴片说明文字相对较多,给人感觉有素材不够之嫌。
评审集邮知识及其相应的个人学习与研究,主要考虑所选用的素材及其与邮政规定是否完全一致、选用的集邮素材是否多样性并均衡地应用以及必要的集邮说明是否正确与恰当。受红色主题限制,本展品主要选用本国素材,每个贴片虽已尽可能选用票、封(片)、戳,但多样性仍不够。除展示邮资图复印件外,对展示的邮资片背图有集邮说明;对邮票和邮资封片发行日期、销盖的纪念邮戳的说明不是集邮知识的表达,但是否为原地邮品及贴票实寄封邮政史的表述,则是集邮知识表现的内容之一。另外,邮资机戳应说明该机戳所用的机型,而不是重复机戳上已有的使用日期等信息。
本展品专题知识、集邮知识的打分应该分别在12分左右。
四、品相和珍罕性(满分10分+20分)
要求所展示素材的质量、珍罕性以及所选素材的相对收集难度,其前提条件是所选主题存世素材的“标准品”。
有评审员认为展品素材的品相与其珍罕性无关,也是独立评审的项目,对于现代素材而言,上好的品相是必不可少的。从总体看,这部展品的素材品相十分不错,评委通常会给一个较高的分数,它可能是7分或者8分。
此项评审,特别要求尽量展出那些能够反映有较重要集邮意义的珍罕邮品。本展品虽有少量早期纪特邮票、文字邮票与编号邮票,多数素材为现代邮品,因而在珍罕性方面打分不会高,很有可能被给予了20分中的12分或者13分。
本展品获得本次邮展 76+5分(镀金奖)的好成绩,作者是位聋哑集邮爱好者,实属不易。在祝贺的同时,还要指出展品不尽如意的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展品新旧邮票尽量不混用;二是展品尽量少用、不用极限片;三是同一套邮资加印片尽量不用在同一贴片或者附近的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