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张建伟:东山风动石

$
0
0

图1


图2


图3

去年冬月,我去漳州东山岛旅游,就是因为风动石。早在199451日当地就使用了日期固定的“风动石”风景日戳,199551日又启用了日期可更换的同名风景日戳(图1199994日我国发行FP9《福建风光》其中-6是“东山风动石(图2,为配合此片发行,东山邮政启用了“风动石”风景日戳(图3。当时我对风动石的角度仔细研究了一番,从此东山风动石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我们住在东山岛县政府所在地铜陵镇。清晨,沿着滨海路走向风动石。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棕榈树,充满着南方的气息。走到景区门口,见园门口电子屏上闪现的是“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而非风动石景区,也许关帝比风动石名气要来得大吧。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风动石的左侧,我终于亲眼见到风动石了,这个角度接近于风景日戳和邮资片展示的角度。我围着风动石转了一圈,从背面看,风动石状如玉兔,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从正面看,风动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风动石正面右边刻着毛泽东手迹“风景这边独好”,左边刻有明永历戊子二年(1684年)秋,巡抚路振飞题写的“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和“铜山风动石”。这些不到现场是看不到的场景,特别是正面那些文字,光从风景日戳和邮资片图中是观察不到的。

风动石在地方志上称为“东壁文星”,高4.37米,宽4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洋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会摇晃起来。据考证,风动石形成于第四纪海侵时期,是“球状风化”的结果。风动石及其磐石原本是完整的一块石头,由于海浪沿着巨石的缝隙剧烈的长期冲刷而形成。


图4

风动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旁边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铜山古城,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地之一。铜山古城沿海滨而建,蜿蜒绵长,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城基用条石干砌叠垒而成,城墙用粘土夹以碎石夯筑。古城设有东、西、南、北四门,东城门上保存有一座完好的双顶亭,它翘角欲飞,神气凛然(图4“风动石”风景日戳上那一段城垛(图1),也就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东城墙一段,长400多米。


图5


图6

风动石旁还有关帝庙,它牌楼式的庙门(图5,由六根圆石柱顶托着数百支纵横交错、承力均匀的斗拱,拱架上捧着一座宫殿式楼亭。亭上有各种闽南地方特色的剪瓷雕图案,正面是“八仙过海”和“兽图”,背面雕塑是唐宋民间故事中的120个人物形像,造型生动,气势雄伟。关帝庙连着宝智寺,寺旁就是黄道周纪念馆(图6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黄道周童年曾就读于此,黄道周是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东山县铜陵镇人。


图10

一走进景区就见到箭头式路标上有“邮政点”(图7,顺着箭头指向一路寻觅,见黄道周纪念馆旁一条寂静的路边有座小屋,上面挂着“邮政点”小牌,但是卷帘门紧闭,外挂的信箱也已锈迹斑斑(图8。直到欲走出景区,无意间走进游客中心,见到里面设有邮政服务玻璃专柜(图9,柜上放着信箱,柜内陈列着东山个性化邮票和明信片。游客中心内只有一名女工作人员,我要求看下明信片,她拿来钥匙打开柜门,有邮资的那套没有风动石,没邮资的那套有风动石,不合我口味。我说能寄自带的明信片吗?她回答可以,还热情地帮我查找邮政编码,我往信箱里投入了两枚明信片。我觉得纳闷的是,既然原来的邮政点撤消了,为什么不重新设置箭头式路标,或者在原邮政点贴上告示?回到家后收到明信片,用“福建东山/2016.12.13.17/铜陵(分拣)1”日戳销邮资(图10,此日期是我投进信箱后的第二天。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