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首都,尽管考古学家在这里挖出了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但和周围的古城相比马德里算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公元九世纪才有历史记载。当时的摩尔人在高地上建起了军事城堡和清真寺,就是现在王宫的位置(图1)。1083年,阿方索六世攻占了这里,城周围还是森林,有很多熊,所以熊和梅子树成为马德里的市标。1561年,马德里取代托雷多成为西班牙的首都,逐渐发展成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马德里最多的是广场和教堂,现在让我们边看地图边游览,从最左边看起。
王宫(Palacio real)
前面说过,王宫所在地原来是摩尔人的城堡,是马德里最早的建筑,后来改造成为王宫,但在1743年的大火中被付之一炬。当时的波旁王朝第一代国王腓力五世下令参照凡尔赛宫建造了这座新的宫殿,故有西班牙的凡尔赛宫之称,宫中金碧辉煌,家具、挂毯、瓷器以及壁画美轮美奂,历尽两个世纪的王室风华。如今王室已经搬到郊区居住,这里成为欧洲重要的博物馆。不过有时候在这里还会举行王室的庆典仪式。王宫东面是东方广场,有菲利普四世的骑马雕像。王宫西面是摩尔人之家花园。图2
我们进入王宫参观,但是不能拍照,图2是在王宫院内拍的照片,左上的小型张上可以一瞥王宫的外墙,邮票纪念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2013年诞生75周年,他于2014年退位,儿子费利佩六世继位。
马德里大教堂(Catedral de la almudena)
就在王宫广场的南面是一个大教堂,又称阿尔穆德纳大教堂,这是马德里最大和最重要的教堂,教堂建筑有新古典主义的圆顶和两座塔。
主广场(Plaza Mayor)
出了大教堂,沿主街(calle mayor)往东走,就到了马德里的主广场。这里曾是社交活动的地方,如斗牛、宗教异端审判、公开处决等。广场四周是居民楼房,有各种商店。地图左下是1977年邮票,票图上的建筑位于广场北端,称为面包房大楼(过去是面包房),该大楼窗户中间墙上的彩色壁画是游客的看点。广场上每星期天早上有买卖邮票、钱币的露天市场,该邮票纪念在这里的集邮市场50 周年,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但大楼的一层现在是马德里的旅游中心,可以问询和索要地图。
太阳门广场(Puerta del Sol)
图3
从主广场再向东走,就是马德里最著名和最中心的广场。原来这里是城墙的一段,有一座叫太阳门的城门。从图3这张明信片上可以看到整个广场,半圆形太阳门广场的南边(图的左方),你会看到一座钟楼,这个建筑被称为邮局之家“Real Casa de Correos”,建于18世纪,现在部分是马德里自治区政府办公室。钟楼上的时钟在新年前夕会响起钟声。成千上万人在广场上迎接新年。
在这个广场上有一座重要的雕像“熊和草莓树”(图下方红圈处),它是城市的标志,没有合适的邮票,就放一张我们在雕像下的合影吧(右下)。
大地女神广场(Plaza de Cibeles)
从太阳门向东的阿尔卡拉街(calle de alkala)是马德里主要的大街(蓝色线),两边有许多宫殿、修道院、教堂等巴洛克式的建筑,现在都成了银行、公司的办公楼。到晚上灯火辉煌也是一道风景线。图4
大地女神广场(又称西贝莱斯广场)是这条路上的最漂亮的圆形大广场(图4,明信片),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泉,象征大地、农业和生育的女神西贝莱斯坐在一辆由两头雄狮拉的战车上(图下方红圈处),左上1931年的航空邮票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
照片上的大楼位于广场东南部,是一幢新巴洛克风格的华丽大楼,称为通讯宫(Palacio comunicaciones),原来是邮电大楼,但2007年后,成为马德里的市政厅。虽然大楼里还有邮局,但邮电总局已迁出市中心,原来的邮政电报博物馆也迁至远郊的阿拉瓦卡区。
大地女神是皇家马德里球队的象征,这个广场也是西班牙国家足球队夺冠后举行庆典的地方。
阿尔卡拉门(Puerta de Alcalá)
沿阿尔卡拉街再向东走是独立广场, 广场中间的阿尔卡拉门是马德里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建成于1778年。见地图右上邮票。
哥伦布广场
图5
从大地女神广场向北,经过国家图书馆后到达哥伦布广场,哥伦布雕像竖立其上(图5)。1930年,西班牙发行一套16枚哥伦布纪念邮票和19种航空邮票,左上是其中的哥伦布像。更早些,美国在1893年芝加哥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时就发行过一套16枚邮票,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这是美国第一套纪念邮票,面值高,存世少,成为美国珍邮之一,现已相当昂贵。为此美国邮政又在1992年和意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联合,以6种小型张的形式发行了一套16枚的同图邮票,右下是其中一种小型张,其余的小型张,都各含3枚邮票。
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图6
和我们一个旅行团的张先生夫妇带了一本很厚的参考书,他告诉我,马德里有两个博物馆是必须去的,一个是普拉多博物馆,一个是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博物馆。由于自由活动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去一个,他问我要看毕加索还是戈雅,我说看戈雅,于是我们4个人同乘一部出租车到了普拉多博物馆。从大地女神广场向南,沿着普拉多大道(绿色),经过一个有海神喷泉的圆形广场就到了这个博物馆,外面有戈雅的雕像(图6)。
进门后记得拿一本中文的导览图,这样你就知道要看的名画在哪里,这里有丢勒、拉斐尔、提香、鲁本斯等名家的画,但收藏最多最好的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的作品。
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1599年生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23岁到马德里,后来成为宫廷画家。馆藏的《宫女》是他的重要作品。图6右上是他的自画像,右下是2009年奥地利和西班牙联合发行邮票小型张,下方邮票是《宫女》,上方是他的《蓝色连衣裙公主玛格丽塔·特雷莎》,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戈雅(Goya)1746年生于西班牙的萨拉戈萨,23岁到马德里学画,画风深受委拉斯开兹的影响,他在1800年画了《裸体的马哈》和相同的画《穿衣的马哈》,我们在博物馆中找到并排展出的这两幅画。
1930年,西班牙为纪念戈雅去世100周年(尽管晚了两年),共发行了32种邮票,其中14种是不同面值和刷色的头像邮票(见左上),另外有13种航空邮票(C8-C30),一种快递(E7)和一种航空快递邮票(CE1)。然而最有争议的是印有戈雅油画《裸体的马哈》的3种高面值邮票(Sc#397-399)(左下)。虽然以前半裸的女子在邮票上并不少见,但如此大胆的全裸还是第一次,邮票雕刻家甚至已经雕刻好《穿衣的马哈》作为替代方案(左下上方),但邮局还是通过了原方案。邮票发行后曾引起西班牙乃至世界各国许多人的抗议,不过现在早就见怪不怪了,很多国家还把这邮票印作票中之票。
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博物馆(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
图7
最后我们来看法国的欧洲首都系列邮票,2000年的马德里小全张(图8),4枚邮票从上到下是主广场的面包房大楼、阿尔穆德纳大教堂、大地女神广场的通讯楼和皇宫。边纸右上为法国布杂艺术风格大都会大厦(Edificio Metrópolis)的屋顶,它位于阿尔卡拉街和格兰大道转角处(地图红色箭头处),格兰大道(Gran via)也是马德里知名的商业大街(地图上黄线所示),一直通到西班牙广场(地图左上方)。
西班牙广场中央有著名大文豪塞万提斯的坐像,以及唐吉诃德和仆人桑丘的青铜雕像(小型张左下方)。小型张边纸上还有委拉斯开兹作品《宫女》中的小公主和戈雅的《裸体的马哈》。到过马德里,对这一小全张的邮票选题和边纸选图就全清楚了。
——刊于《上海集邮》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