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先睹堂主的BLOG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云卿:《大公报》在特殊时期寄发的一个实寄封

$
0
0



在上次编辑谢磊文章时,对二战时期的国际航空邮资尤其是发往美国的航空邮资产生了兴趣,以致这次得到一枚较易查知邮资的信封时,也核对推算了几遍。

这是一枚上海大公报的竖式公事封,1946610日从上海发往美国华盛顿特区,信封长17厘米,宽11.2厘米,正面左上方印有一个小方框,内书广告“本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左下方印有三列文字,分别为:“邮政信箱〇九一八” “上海大公报发行课寄” “电报挂号九〇九〇”。右边横贴了一张油印的英文收件人姓名、地址等信息的小纸条。

信封背面贴有 “庆祝胜利纪念”300元票17枚和重庆大东版孙中山像10元票1枚,面值合计5110元。邮票销全点线中英文三格式日戳,信封正面左上角还盖有蓝色“航空”印章。

查阅邮资表,推算出这是一件3540克的航空平信:

1 国际航空信函与印刷品的邮资比较

 

印刷品

信函

基本邮资

40/50

190/初重20

120/续重20

国际航空邮资

600/5

600/5

推算邮件重量

估≥35克:

600×8+404840

估≥40克:

600×9+405440

估≥35克: 600×8+190+1205110

确认

×

《大公报》创刊于1902617日,当时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45111日,停刊8年的《大公报》上海版复刊,1946年元旦大公报社总管理处在上海成立,413日,王芸生率领部分骨干从重庆飞抵上海,这标志着《大公报》的言论中心也由此移至上海。上海版复刊后发展迅速,从开始的每日4版到428日改为6版,613日增至8版,918日又增至10版,1011日再次扩至12版。 至19477月,上海版的发行数已达148388份,8月达150155份,读者遍布全国,并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设立办事处。从此封正面贴用油印纸条而不是手写地址、姓名这一项来看,就知道这是报社寄给美国办事处的信件。

抗战胜利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随之结束,但战后的国际局势仍然复杂和动荡,中国的民族矛盾也日益激化。此时的《大公报》除了关注国内政局外,国外办事处的雇员还发回了大量的国际时事评论,对战后一些主要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和经济政策等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和观点。1946524日、528和信封发出日610日,《大公报》就发表了3篇有关美国的社评《美国外交政策与世界前途》《提倡科学与科学会议》《美国工潮的教训》,信内也许正是报社上海总部与美国办事处关于这些稿件的探讨和回复。

也就在此信发出后的第1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中共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大公报》的政治立场也由此发生巨大转变,从此走向拥共之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24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