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枚西式航空封,民国35年(1946年)12月11日从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发往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信封正面贴有“航空”和“挂号”标签,除了书写收、发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外,左下方还有英文补白:“如果他遇到任何麻烦,敬请他的室友爱德华先生写信告诉我一下。他已有一个月没有给我写信了,我心急如焚。谢谢了!”
信封背面贴有民普42孙中山像加盖“国币” 1000元票、500元票、200元票、100元票各1枚和民普34百城二版孙中山像50元票1枚,面值合计1850元,符合国际航空挂号信函邮资(信函300元/初重20克,挂号450元,航空1100元/5克)。邮票销“北平”中英文三格式日戳,另有旧金山12月20日中转戳,哥伦布市12月22日到达戳和23日的投递戳。
信封上那段不寻常的补白,引起了我对信主人的强烈兴趣。
收信人虞富春(1914-2003),又名福春,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教育家,生于上海,1936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曾先后在中央研究院和西南联大工作10年。1946年4月在师母费慰梅(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的帮助下,申请得到美国国务院资助,赴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由于资助费用有限,只能先乘飞机到印度的加尔各答,而后再坐美国货轮,经过50天左右的时间才到达学校。此信发出时间距虞开始在美留学生活才刚刚半年,但繁重的博士学业已让他一个多月无法抽空给妻子写信了。
1949年博士毕业后,虞富春申请到斯坦福大学做菲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教授(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博士后,此后与另一位博士后普洛克特(W. G. Proctor)合作,发现了核磁共振谱线的化学位移效应(Proctor–Yu效应)和自旋耦合劈裂效应(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1951年2月响应祖国召唤,虞福春携全家一起回国,先是听取了钱三强的建议,计划一半时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另一半时间在北大工作,后因校长马寅初反对,所以全职进入北大。1955年参与筹建北大技术物理系并担任副主任,为我国自行培养第一批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学生作出了重大贡献。1982年起任北大物理系主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
发信人田曰灵(1917-1994)是虞富春的夫人,早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了共产党地下组织。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曾先后在西南联大和北大任教。1947年8月也来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留学,1950年12月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参与发起并担任留美科协(地下党领导的学生组织,主要任务是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学成后回国,为祖国服务)俄亥俄区会长。1951年回国进入北大任教,1954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任有机化学教研室首任主任。
——刊于《上海集邮》2019年第2期
作者授权本博公开发表